三年内!赣锋力谱冲刺全固态电池量产,能量翻倍!

2025-10-15前沿技术

Image

当前,全球能源转型浪潮方兴未艾,以电动汽车和新型储能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正蓬勃发展。在这场深刻变革中,电池技术无疑是核心驱动力之一。其中,全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重要发展方向,因其在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宽工作温度范围等方面的潜在优势,正成为国内外研发和产业界竞相攻关的焦点。我国企业也在这一前沿领域积极布局,力求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技术制高点。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电池材料与设备领域的两家重要企业——赣锋锂业与力谱能源,在2025年10月13日披露了其战略合作协议的最新进展。根据对外发布的信息,赣锋锂业的全资子公司深圳皓能科技有限公司,与力谱能源的全资子公司湖口力谱能源有限公司,已就设备采购事宜达成一致并签署了《设备买卖合同》。

此次合同的具体内容,是湖口力谱能源有限公司将向深圳皓能科技有限公司采购一批全固态电池正负极双层高速挤压涂布机,以及正负极辊压分切一体机。这批关键生产设备的引入,标志着双方在全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体现了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的趋势。

早些时候在2025年6月27日,赣锋锂业便已对外公布,与力谱能源签署了一份战略合作协议。该协议旨在建立覆盖材料、设备、研发以及生产线全链条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方的合作领域十分广泛,主要聚焦于多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方向:

  1. 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生产设备(含定制化设备): 这不仅包括了标准化生产设备的供应,更强调了针对全固态电池特殊生产工艺需求进行定制化设备开发的能力。
  2. 全固态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正极材料是电池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的关键决定因素,双方将在此领域进行深入研发。
  3. 全固态电池储能解决方案市场推广: 除了技术和产品开发,双方还将共同推动全固态电池在储能市场中的应用和普及。

根据协议,此次合作的有效期为三年,直至2028年。在此期间,双方将重点开展两方面的具体合作:一是共同研发全固态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致力于开发出性能更优、成本更低的新型材料;二是共同定制开发全固态锂离子电池量产设备,以期突破全固态电池规模化生产的技术瓶颈。
KanHoo and LiPure Energy

全固态电池:下一代能源技术的“关键先生”

为何全固态电池会吸引如此多的关注和投入?这需要我们从其技术特性和市场前景两方面来理解。

安全性: 传统锂离子电池使用液态电解质,在过充、短路或受到外部冲击时,可能引发热失控,甚至导致燃烧或爆炸。而全固态电池将液态电解质替换为固态电解质,从根本上消除了液态电解质泄漏、燃烧的风险,显著提升了电池的本质安全性能。这对于电动汽车、大型储能电站等对安全性要求极高的应用场景具有颠覆性意义。

能量密度: 全固态电池有望搭载金属锂负极,理论上可以将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至传统锂离子电池的两倍甚至更高。更高的能量密度意味着在同等体积和重量下,电动汽车可以获得更长的续航里程,储能系统可以存储更多的电能,为航空航天、无人机等领域带来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循环寿命与工作温度: 固态电解质的引入,通常能够抑制锂枝晶生长,并提供更稳定的电化学界面,从而有望延长电池的循环寿命。同时,固态电解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更加稳定,使得全固态电池能够在更宽泛的温度范围内工作,适应更严苛的环境条件。

全固态电池的挑战与机遇

尽管全固态电池前景广阔,但其实现大规模商业化仍然面临一系列挑战。这些挑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 技术成熟度: 固态电解质材料的离子电导率、界面兼容性、机械稳定性等仍需进一步提升。如何解决固态电解质与电极之间的界面阻抗高、接触不良等问题,是研发的重点。
  • 制造成本: 目前全固态电池的制备工艺复杂,生产成本远高于传统锂离子电池。降低材料成本、简化生产流程、提高良品率是实现商业化的关键。
  • 规模化生产: 实验室阶段的突破如何转化为大规模、高效率、高一致性的工业化生产,是摆在所有从业者面前的难题。这需要全新的生产设备、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体系。

正是在这些挑战面前,赣锋锂业与力谱能源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赣锋锂业作为全球知名的锂产品供应商,在锂资源、锂材料领域拥有深厚积累。其子公司深圳皓能科技在电池设备制造方面具备专业能力。力谱能源则在固态电池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方面持续投入。双方的结合,正是为了整合各自优势,共同攻克全固态电池从材料到设备、从研发到量产的全链条难题。

中国在全球全固态电池赛道中的位置

近年来,中国在新能源电池领域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令世界瞩目。从上游锂资源开采、中游材料制造、电芯生产到下游应用,中国已建立起一套完整且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体系。在全固态电池这一新兴赛道,中国企业同样展现出强劲的追赶和超越势头。

国内外多项研究和投入都指向全固态电池是未来电池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例如,部分海外机构预测,到2035年,全固态电池有望在特定高端应用领域实现较大规模的商业化。日本、韩国、欧洲及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和研究机构,也都在积极投入巨资进行研发,争夺技术主导权。

中国企业在技术路径上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包括硫化物系、氧化物系、聚合物系等多种固态电解质路线并行推进。同时,国内政策层面也给予了新能源技术创新大力支持,为全固态电池的研发和产业化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赣锋锂业与力谱能源的战略合作,正是中国企业积极响应国家战略、把握产业机遇的生动体现。这种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融合,有助于形成合力,加速技术突破和产业化进程。

展望未来:合作共赢与产业升级

赣锋锂业与力谱能源的合作,不仅仅是两家企业间的业务往来,更是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这种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模式,对于加速全固态电池技术的成熟和商业化具有积极意义。

  • 技术迭代加速: 联合研发正极材料与定制化设备,将极大缩短技术开发周期,更快地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
  • 成本控制优化: 通过规模化生产和工艺创新,有望逐步降低全固态电池的制造成本,使其更具市场竞争力。
  • 产业链韧性增强: 建立从材料到设备再到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将提升中国在全球新能源电池供应链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保障能源安全。
  • 市场应用拓展: 随着技术成熟和成本下降,全固态电池的应用场景将从高端电动车逐步拓展至中低端市场、消费电子、电网储能、乃至航空航天等更广阔的领域。

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更多国内企业在全固态电池领域的投入与合作,中国有望在全球全固态电池技术和产业化进程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这将不仅为相关企业带来新的增长点,也将为我国的能源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对于国内相关从业人员而言,密切关注此类战略合作的进展,深入了解全固态电池的技术趋势和市场动态,无疑是把握行业发展机遇的关键。这不仅有助于我们预判市场走向,调整自身战略,更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领先优势,共同推动中国新能源产业的持续繁荣。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ganfeng-lipu-3yr-solid-state-batt-mass-prod-2x-energy.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赣锋锂业与力谱能源在全固态电池领域深化合作,签订设备买卖合同,共同研发正极材料和定制生产设备。双方旨在加速全固态电池技术的商业化,提升中国在全球新能源电池供应链中的地位。全固态电池因其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等优势,被视为下一代能源技术的关键。
发布于 2025-10-15
查看人数 103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