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兰银行预警:AI泡沫2025年或重演2000年!
全球人工智能(AI)热潮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从技术创新到资本市场,都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这一波AI浪潮不仅推动了新兴技术的迭代,也重塑了各行各业的商业模式。然而,在普遍的乐观情绪和投资热潮背后,关于AI领域投资估值是否过高的讨论也逐渐增多,国际金融机构和行业专家开始审慎评估潜在的市场风险。对于我们中国的跨境从业者而言,密切关注国际市场对AI发展前景的研判,对于把握技术趋势、规避潜在风险,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进入2025年以来,一些国际金融机构开始关注到AI投资热潮可能带来的市场波动。2025年近期,英格兰银行(英国中央银行)就明确指出,由AI乐观情绪推动的科技股价格可能面临破裂的风险,并警告称“市场大幅调整的风险已经增加”。几乎与此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负责人也发出了类似的警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表示,全球股市正受到“对AI提高生产力潜力的乐观情绪”的推动而大幅上涨。但在2025年下半年该组织在华盛顿的年度会议前夕,她也提醒说,金融状况可能“突然发生转变”。
AI热潮下的市场审视
关于当前AI市场是否存在泡沫,这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牛津经济研究院的首席经济学家亚当·斯莱特认为,虽然识别泡沫并非易事,但当前市场确实呈现出一些潜在的泡沫迹象。
这些迹象包括科技股价格的快速上涨、科技股在标普500指数中占比已达到约40%的显著水平、市场估值似乎已超出了其内在价值,以及在对底层技术充满极度乐观的同时,该技术最终能带来何种实际效益仍存在巨大不确定性。
对于生成式AI产品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市场存在着广泛的预测。最乐观的观点认为,它将彻底改变经济格局,带来二战后欧洲重建以来未曾有过的年度生产力增长。然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家达龙·阿西莫格鲁则预测,美国生产力在未来十年内只会实现“不可忽略但适度”的0.7%增长。斯莱特指出,这种预测范围的巨大差异,恰恰说明了AI技术未来走向的不确定性。
头部AI企业的估值与风险考量
2025年近期,投资者们密切关注着头部AI开发商(如ChatGPT的开发者OpenAI)与为AI产品提供算力支持的芯片制造商和数据中心建设商之间的一系列合作交易。总部位于美国旧金山的OpenAI,尽管目前尚未实现盈利,但已成为全球估值最高的初创公司之一,其市场估值高达5000亿美元。该公司近期与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英伟达及其竞争对手AMD签订了重要协议,并与科技巨头甲骨文达成了一项3000亿美元的未来数据中心建设协议。
英格兰银行的报告虽然没有点名具体公司,但明确指出,“从多项指标来看,股票市场估值似乎被拉伸,尤其是在那些专注于人工智能的科技公司中”。报告强调,当前股市的估值水平“与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巅峰时期相当”,那次泡沫破裂曾导致经济衰退。鉴于科技股在基准股指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一旦市场对AI影响的预期变得不那么乐观,股市将面临“尤其大的风险”。
该银行还列出了一些潜在的下行风险,包括电力、数据或芯片的短缺可能减缓AI技术的发展,以及技术变革可能降低对目前全球正在建设的AI基础设施的需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格奥尔基耶娃也表示,当前的股票估值“正朝着我们25年前对互联网充满热情时所见到的水平迈进。如果发生剧烈调整,收紧的金融条件可能会拖累全球经济增长”。
行业领袖的视角:机遇与挑战并存
面对这些谨慎的观点,一些科技公司的领导者则显得较为乐观。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认为,当前AI热潮更像是一场工业泡沫,而非金融或银行泡沫。他指出,即使工业泡沫最终破裂,社会也将从中受益,因为当尘埃落定、赢家浮现时,这些创新最终会造福人类。他将此与1990年代的生物科技泡沫相比较,认为那次泡沫最终催生了许多救命药物。
贝佐斯也坦承,围绕AI的兴奋情绪确实吸引了大量资金涌入新商业理念,但这同时也可能模糊投资者的判断。他表示,在这种兴奋之中,区分好坏项目变得困难,所有公司都可能获得资金,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创意。
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特曼在2025年近期考察美国得克萨斯州一家数据中心时预测,未来可能会出现一些“愚蠢的资本配置”,短期内也存在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的波动。但他同时充满信心地补充道,从长远规划来看,这项技术将“推动新一波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并带来科学突破、生活质量的提升以及“表达创造力的新方式”。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詹森·黄在2025年近期的一次外媒采访中承认,OpenAI目前尚无足够资金购买其所有芯片,但他们将通过“呈指数级增长的收入”以及股权或债务来筹集资金。黄还认为,当前AI发展已经历了一个重要的转变:头部AI开发者正从“基本亏损”的聊天机器人转向具备更高层级推理能力的AI系统。他描述了这些更先进的系统,它们能在回答问题前进行研究,浏览网络并学习PDF文件和网站内容,还能利用工具生成信息,从而提供“真正有用的回应”。
展望AI的未来:从愿景到实效的考验
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AI公司一直在宣传“AI代理”的变革潜力。这些AI代理能够超越聊天机器人的能力,访问个人电脑并代为完成编程及其他工作任务。然而,随着最初热潮逐渐平息,外媒分析师苏达·马赫什瓦里指出,企业在购买这些AI工具时,正更加审慎地评估其投资回报率。
马赫瓦什里在2025年近期发布的一份海外报告中指出,任何泡沫都不可避免地会破裂,预计到2026年,AI将“褪去光环,戴上安全帽”,预示着AI行业将从高估值的狂热阶段转向更注重实际应用和价值创造的务实发展阶段。
对于我们中国的跨境行业从业者而言,全球AI领域的发展动态无疑是一个需要密切关注的关键趋势。这不仅关乎技术赋能,也涉及到全球供应链、资本流动乃至市场预期的变化。理解国际金融机构的风险提示,洞察科技巨头的战略布局,并审视AI技术从概念炒作到实际落地的演进过程,有助于我们更理性地评估AI在跨境电商、智能制造、国际物流等领域的应用前景,从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背景下,做出更为审慎和长远的战略决策。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england-bank-warns-ai-bubble-repeat-2000.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