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DTC:视觉卷上天,90%用户不买账!五感才是增长王炸!

在全球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的今天,流量成本节节攀升,用户注意力也变得碎片化,中国出海的DTC品牌们在视觉设计上早已炉火纯青,甚至达到了“卷”出天花板的境界。精美的网站、ins风格的产品大片、极致统一的包装、国际化的字体系统……这些都做得无可挑剔。然而,令人困惑的是,即便品牌“看起来很不错”,用户却往往记不住、记不牢,更难以主动复购和分享推荐。
这背后其实有个被忽视的秘密:真正能让品牌“长”在用户心里的,从来不是简单的“看见”,而是深刻的“感受到”。用户记住的品牌,往往不是颜值最高的那个,而是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乃至味觉的“五感”层面,留下了独特而深刻体验记忆的那个。换句话说,品牌真正的护城河,并非设计有多惊艳,而是用户体验有多“好感”。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对于那些视觉已然做得非常出色,但在品牌体验上仍感茫然的出海团队而言,系统地构建感官体验思维,并将其融入独立站转化策略,是下一阶段突破增长瓶颈的关键。本文旨在为大家提供底层认知升级,同时也给出落地的操作清单,并穿插全球顶尖的DTC品牌案例,助力大家打造出真正“被身体记住”的品牌新资产。
为什么“感官记忆”才是真正的品牌资产?
视觉只是起点,五感才是全局
品牌建设,说到底是一项建立信任的长期工程。视觉识别固然是第一步,但它绝非全部。人类大脑在做决策和形成记忆时,高度依赖多维感官信息的协同触发。
- 视觉:它最直接,能迅速吸引眼球,激发初步兴趣。想想那些让你一眼难忘的广告画面,就是视觉在发挥作用。
- 听觉:声音拥有魔力,它能瞬间营造氛围,传递情绪,有时甚至能在一瞬间唤起我们对某个品牌的熟悉感,比如某个品牌的专属背景音乐。
- 嗅觉:气味是记忆最强劲的“锚点”,它能绕过理性,直抵情感深处,制造出难以磨灭的深层情绪连接。
- 触觉:通过接触,我们感知产品的质地、温度和重量,这直接支撑着我们对品质的判断,强化了真实可触的体验。
- 味觉:即便你的产品不是食品,味觉也能巧妙地延伸品牌场景,塑造出一种独特的品牌“余味”,让人回味无穷。
有数据研究表明,如果仅凭视觉记忆,三天后我们对信息的保留率可能不到百分之十。然而,嗅觉、触觉甚至味觉所引发的情绪记忆,却能持续数年之久。这足以说明,感官层次越丰富,协同作用越强,品牌就越容易像扎根的树苗一样,深深地“长”在用户心坎里。
感官资产的价值:从记忆到情感,再到转化
每多一个感官层次,品牌就多了一重记忆的“钩子”,这能有效降低用户的路径转化成本。当用户对品牌形成多维度的记忆时,复购和口碑传播自然而然就会发生,毫不费力。
让我们来看一些具体的例子:
- 戴森 (Dyson):这个来自英国的创新科技品牌,它的吸尘器启动时特有的“吸力声”,清晰、强劲,与品牌本身的高科技感紧密绑定,成为了它独特的音效标识。这种声音甚至在许多用户心中,成为了“高性能”的代名词。
- 勒莱柏 (Le Labo):这个美国的小众香氛品牌,以其全渠道统一的手工香氛气味而闻名。无论你是在实体店里,还是收到它的线上订单,那股独特的香气总能扑面而来,瞬间强化了其“定制与仪式感”的品牌形象。
- Kindle:亚马逊旗下的电子阅读器,它的翻页设计巧妙地模拟了纸质书翻页时的“沙沙”声。这种细微的听觉反馈,加上屏幕材质带来的温和触感,共同创造了一种仿佛置身纸质阅读的真实错觉,让用户在电子世界里也能找到阅读的舒适感。
五感体验不是“附加值”,而是品牌转化的底层逻辑
五感体验驱动购买决策的心理机制
在消费者心智中,多通道刺激意味着记忆深度更深一层。研究显示,当用户在体验一个品牌时,其调动的感官通道越多,记忆的存储深度就越深,随之而来的购买意愿也往往越高。
同时,感官的一致性则意味着品牌信任度更高一层。如果五感体验能够协调统一,它将显著提升品牌的可信赖度,大大降低用户在决策时的焦虑感和交易时的犹豫情绪。
电商常见误区:只做视觉,忽视其他感官
为什么有些品牌,尽管其产品外观精美,甚至图片视频都做得无可挑剔,但转化率却迟迟上不去呢?新媒网跨境认为,这很可能是因为他们把所有的预算都倾注在了视觉呈现上,却不经意间忽略了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这些“无形资产”的强大作用。实际上,五感体验,才是每一次购买背后,那个默默驱动消费者心理的触发器。
让我们对比一下真实场景:
- 只做视觉的品牌:用户可能只会记住“图片很美”,但这种美往往是停留在表面的,很难转化为深度的品牌认同和忠诚,因此用户复购意愿低,也难以主动向他人推荐。
- 做到五感的品牌:用户记住的将是“用起来很舒服”“气味很独特”“开箱那一刻太治愈了”等等更加具体和个人化的体验。这些深刻的感官印记,让他们愿意主动分享,并且期待着下一次的购买。
五感体验的“复利效应”
- 感官体验本地化:对于出海品牌而言,将感官体验融入当地文化特色,能更容易激发海外用户的文化共鸣,有效降低陌生感,让他们感觉品牌更亲近。
- 内容复用率提升:与五感相关的体验内容,天生就具备用户生成内容(UGC)的属性。无论是开箱视频、气味打卡分享,还是口感测评,这些都非常利于在社交媒体上进行传播,实现内容的裂变。
- 用户生命周期延长:通过多感官记忆锚定,品牌可以大幅提升用户的复购率和品牌忠诚度,让用户与品牌的关系从一次性购买变为长期的陪伴。
从品牌案例看五感是如何落地的
在全球DTC品牌的实践中,许多先行者早已不再满足于仅仅是“好看”的表面功夫,而是通过系统化的五感体验打造,让品牌真正地“长”在了用户心里。接下来,新媒网跨境将围绕五感体验,为大家拆解一些领先DTC品牌的具体落地操作,希望能帮助各位出海团队找到可复制的感官创新路径。
听觉:声音是情绪的捷径
案例:Noom
这是一家来自美国的健康管理公司。Noom在所有广告语音中,都统一采用了温柔、富有亲和力的女性嗓音。这恰到好处地贴合了其“非打击式健康管理”的品牌主张,即以鼓励而非指责的方式,引导用户改善生活习惯。此外,Noom的冥想音频、饮食指南等内容,都精心搭配了治愈系的背景音乐,帮助用户在不同场景下,快速形成对品牌的“声觉信任”。
启示:
在广告、背景音乐乃至语音Logo的风格上保持高度统一,力求在三秒钟内实现品牌声效的快速锚定。这意味着,用户听到这个声音,即便不看画面,也能立刻联想到你的品牌。
案例:Bose
美国知名音频设备制造商Bose,不仅以行业领先的音质在全球范围内奠定了其地位,更将“听觉体验”深度嵌入到其产品、内容以及服务全链路中,由此打造了极具辨识度的品牌听觉资产:
- 统一音效Logo:无论是在品牌的广告片、产品的开机动画、各类品牌短片,还是在全球的线下门店中,Bose始终如一地使用着其特有的“Bose音效Logo”。这段仅仅三秒钟的电子音符,成为了品牌在听觉上的身份证,用户无需看到画面,仅凭这段音效,便能瞬间联想到Bose。
- 产品操作音效设计:Bose的耳机、音箱等设备,在开关机、蓝牙配对、音量调节等每一个操作环节,都嵌入了定制化的音效提示。例如,其QuietComfort系列耳机的“连接成功”音效,既温和又充满了科技感,让用户在不看屏幕的情况下也能获得安心的反馈,从而强化了对品牌的记忆。
- 门店与空间BGM:在全球范围内的Bose门店和快闪活动空间中,背景音乐(BGM)并非随意选择,而是根据产品特性和时间段精心定制的高保真音乐。这不仅直观展示了产品的音质性能,更让用户沉浸在Bose独有的听觉氛围中,延长了他们的停留时间,进而提升了购买转化。
- 内容声音叙事:Bose在YouTube、Instagram等社交媒体平台上,推出了诸如“声音实验室”“生活场景音效对比”等独具匠心的栏目。这些内容通过极简的画面和顶级的音效,有效地激发了用户在听觉上的情感共鸣。
启示:
为品牌定制一个统一的“品牌声音Logo”,并在广告、产品、App等所有用户触点上广泛应用,从而强化品牌的听觉锚点。在产品操作的各个阶段,巧妙地嵌入有温度、易识别的声音反馈。在线下空间和各类品牌活动中,统一环境音乐风格,以塑造沉浸式的听觉记忆。在社交媒体内容策划上,鼓励用户分享“我的品牌听觉瞬间”,从而激励用户生成内容(UGC)。
嗅觉:气味是最强的“回忆触发器”
案例:Jo Malone
英国高端香氛品牌祖·玛珑(Jo Malone),其产品气味本身就出类拔萃,但它更进一步,在包装和运输环节也坚持使用统一的香氛。这意味着,无论是箱体内的填充物,还是快递盒在开启的那一刻,都会散发出淡淡的专属香气。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许多用户在社交媒体上晒单时,都会不约而同地反复提及“打开盒子那一刻的香气太治愈了”。这种独特的感官体验,使得品牌记忆变得更加立体和深刻。
启示:
在独立站的订单中,可以巧妙地加入定制的香氛卡片或喷洒香气。这样做不仅能提升用户拆箱时的仪式感,还能让他们在嗅觉上对品牌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在线下空间或快闪活动中,统一的香氛风格能成为强烈的记忆锚点,让用户在特定气味中回忆起你的品牌。而在售后礼包或复购礼品中,持续沿用品牌专属香气,更能不断强化用户对品牌的认知和情感连接。
触觉:品质感来源于“接触的一瞬间”
案例:Nothing
来自英国的科技品牌Nothing,以其极致的极简美学和充满未来感的设计著称,主要产品线涵盖手机和耳机。在触觉体验上,Nothing Phone (2) 的边框采用了细腻的磨砂铝合金材质,握持手感温润而不易滑落。其耳机则使用了高强度透明聚碳酸酯材料,手感光滑细密,同时又不失科技感。所有关键的操作区域,比如侧边按键和磁吸结构,都经过反复打磨,力求提供卓越的操作手感。
更值得一提的是,Nothing的开箱体验也极具巧思:它采用了滑盖加磁吸的纸盒设计,轻微的阻尼感与磁吸闭合时那声清脆的“咔哒”声,共同为用户带来了高级机械质感的触觉和听觉双重仪式感。就连数据线和充电头等配件,也选用了柔软的编织材质,在每一个细微之处都强化了用户对品牌品质的感知。
有用户评价道:“Nothing手机和耳机的手感和开箱体验,完全不像传统数码产品那样冰冷,每一个细节都能让人触摸到设计感和用心。”
启示:
在产品本体和包装设计上,可以大胆采用哑光、防滑或带有阻尼感的高品质材料。在商品详情页中,应突出展示材质、手感等细节,并配合动图或短视频,直观演示多维度的触觉体验。特别是在开箱环节,通过巧妙设计,提供多重感官刺激,从而提升用户在社交媒体上晒单的意愿。
味觉:你不卖吃的,也可以激发“舌尖好感”
案例:Care/of
这家来自美国的定制维生素和补充剂品牌Care/of,在用户首次下单时,会附送一包特调的柠檬泡腾片。这个小小的举动,旨在帮助用户养成每日服用维生素的习惯。尽管其核心产品是药丸,但这个意想不到的味觉接触点,却让品牌体验变得更加亲切和人性化。更妙的是,Care/of的订单中还会不定期地变换小零食或茶包,以此不断提升用户的复购粘性。
用户评价:“每次打开包裹,都很期待能发现新的口味惊喜。”
启示:
即使是非食品类的DTC品牌,也可以在订单中附赠品牌专属的味觉补充品,比如印有品牌Logo的茶包、几颗精致的糖果,或者充满趣味的泡腾片。在售后邮件或会员福利推送中,可以巧妙地加入品牌定制的食谱或饮品搭配建议。即便主营产品并非食物,也能通过这些附赠品或内容,为用户创造独特的味觉记忆点。
视觉:多感官融合的叙事
案例:Glossier
这个美国美妆品牌Glossier,以其“清透粉嫩”的视觉体系而独树一帜,无论是产品包装、官方网站,还是社交媒体内容,都保持着高度统一的风格。它在内容呈现上尤其强调整体的感官场景。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购买体验时,常常会聚焦于拆箱、产品上手、涂抹等诸多感官细节,从而形成了“视觉+触觉”叠加的复合品牌体验。
启示:
在商品详情页和广告视频中,应同步展现产品在多感官场景下的使用效果。积极激励用户生成内容(UGC),鼓励他们拍摄开箱、手感、气味,甚至是使用时的声音或口感等感官细节。在视觉内容中,巧妙地植入品牌的五感Slogan或Icon,以强化用户对品牌的多维度联想。
感官体验如何落地到独立站转化路径?
新媒网跨境认为,五感体验绝非仅仅是“品牌层面”的高级感,它能够深度渗透到独立站用户旅程的每一个转化环节。以下是一份“五感 × 用户旅程转化路径”的实操清单,中国出海品牌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分阶段进行优化。
1. 引流阶段(吸引点击率 + 提升完播率)
- 视觉:广告图片、品牌电视广告(TVC)、短视频在所有渠道保持风格高度统一,一眼就能认出是你的品牌。
- 听觉:视频广告和品牌短片,使用统一的背景音乐,并且在开头的3秒内,巧妙地植入品牌的音效Logo,让用户“声临其境”。
- 触觉/嗅觉/味觉(可通过内容暗示):在广告文案或视频中,提前制造期待感,例如使用“开箱惊喜”“香气扑鼻”或“味蕾体验”等关键词,吊足用户胃口。
2. 商品页阶段(拉长停留 + 激发兴趣)
- 视觉:产品图片和视频要进行多角度拍摄,重点突出产品的细节纹理和真实使用场景,让用户仿佛能“触手可及”。
- 触觉:通过制作演示视频或动态图片,直观展现产品的手感、重量和材质对比,并在文案中强化“拿到手里的感觉”,如“细腻如肤”“轻若无物”。
- 听觉:可以考虑在商品页中加入简短的“开箱音效”,或是材料摩擦声、按压声等微音效,增加页面的趣味性和沉浸感。
- 嗅觉/味觉:如果产品与气味或味道相关,应通过文字细致描绘,例如“清新的橙花香气”“带来凉爽的薄荷感”。同时,可以配合引用用户的真实评价截图,增加可信度。
3. 购买阶段(增强信心)
- 触觉:详细标注产品的材质组成、包装的质感,辅以视频或3D模型演示,让用户对产品的每一个细节都了然于胸,消除疑虑。
- 听觉:在结算页面或订单确认环节,可以播放一段温柔的提示音,甚至是一段简短的语音祝福,这些温暖的细节能提升用户的好感度。
- 嗅觉/味觉:在订单即将发货时,提前描述发货包装内可能包含的香氛卡片或附赠的食品小样,进一步提升用户的期待感。
4. 拆箱阶段(制造惊喜 + UGC激励)
- 嗅觉:在包裹中放入统一香氛的卡片或使用气味喷雾,让用户在打开包裹的那一刻,立刻被愉悦的气味环绕,留下深刻印象。
- 触觉:选择具有哑光质感、柔软触感或阻尼结构的包装材料,提升用户拆封时的舒适感,让每一次拆箱都成为一种享受。
- 听觉:如果包装设计允许,可以在拆封时产生独特的音效,例如磁吸盒“啪嗒”一声的清脆响声,增加开箱的仪式感。
- 味觉:附赠一份精心挑选的小零食或茶包,为用户带来意想不到的舌尖惊喜,提升复购欲望和晒单动力。
- 视觉:内盒设计要精美考究,可以隐藏一些品牌彩蛋,或附上印有品牌故事的卡片,这些都能激发用户拍照分享的欲望,从而产生高质量的UGC内容。
5. 复购阶段(激活记忆 + 情感连接)
- 嗅觉/触觉:在用户的复购订单中,持续沿用首次购买时的香氛元素和包装质感,这种熟悉的感官体验能有效强化用户的记忆,提升品牌忠诚度。
- 味觉:定期更换附赠品中的小零食或茶包,为老用户制造新鲜感和期待,让每一次复购都充满仪式感。
- 听觉:可以为会员或忠实用户设置专属的背景音乐(BGM)或音效彩蛋,例如在会员登录页面播放一段专属旋律,或在App内设置一些有趣的语音提示,以此提升用户的归属感和尊贵感。
五感策略怎么起步?三步走实操建议
对于那些视觉呈现已然出色,但五感链条尚未系统建立的中国出海品牌,新媒网跨境建议大家可以分三步稳扎稳打地推进:
第一步:绘制品牌“感官轮廓图”
这一步需要团队进行一次深入的“品牌自查”,问自己五个关键问题:
- 如果我的品牌是一段音乐,它听起来会是什么样子?是轻快愉悦的流行曲,是宁静治愈的冥想乐,还是充满未来感的科技音效,抑或是回归自然的纯粹旋律?
- 如果它是一种气味,我会选择哪种香气?是清新的柑橘调,是沉稳的森林气息,还是醇厚诱人的咖啡香?
- 如果它是一种触感,是细腻的哑光纸张,是柔软的绒面质地,还是冰冷光滑的金属?
- 如果它是一个味道,是甜美、酸涩,还是清新回甘?
- 我最希望用户用身体记住我的哪个细节?是开箱那一瞬间的惊喜,是产品佩戴时的舒适感,是入口时的独特风味,还是触摸时的绝佳质感?
操作方式:
组织团队进行一次头脑风暴,将这些问题的答案详细记录并整理,形成一份独属于你品牌的“感官词典”。这份词典将成为后续所有内容创作、产品包装设计、广告投放策略以及产品开发迭代的统一基准。
第二步:优先深耕2个关键感官
请记住,不必贪多求全。新媒网跨境建议,前期只需聚焦于与你的产品品类转化率最密切相关的两个感官。集中精力,方能取得突破。
- 美妆个护:优先关注嗅觉和触觉。因为香气和质地是用户决定是否购买和复购的关键。
- 日用品:可侧重触觉和味觉(如果适用)。日常用品的使用频率高,手感和可能的味道(如口腔护理产品)至关重要。
- 穿戴产品:强调触觉和视觉。穿在身上的舒适度和美观度是核心。
- 数码产品:聚焦视觉和触觉。外观设计和操作手感是吸引用户的两大要素。
- 健康食品:优先味觉和视觉。口感和产品形态的吸引力直接影响购买决策。
- 居家家纺:突出触觉和嗅觉。家居用品的亲肤感和氛围香气能大幅提升居家幸福感。
落地建议:
例如,一个美妆品牌,可以先集中精力做好嗅觉(比如统一的品牌香氛、随单附赠的香气卡片)和触觉(比如包装采用哑光质感、瓶身设计防滑等),待这两个感官体系成熟后,再逐步扩展到听觉或味觉的体验设计。
第三步:制定“感官体验SOP清单”
将感官体验的打造,从灵感突现变为体系化的标准操作流程(SOP)。
- 触点场景:全面覆盖用户旅程中的所有触点,包括广告视频、官方网站、商品详情页、客服沟通、产品包装、物流运输、以及售后服务等。
- 感官策略表:
| 触点场景 | 感官维度 | 操作事项 | 负责人 | 用户反馈采集方式 |
|---|---|---|---|---|
| 商品页 | 视觉 | 多角度拍摄、色彩体系统一、使用自然光和生活场景 | 视觉团队 | 页面停留时长、热力图分析 |
| 商品页 | 触觉 | 通过视频和文案强化产品手感、材质细节 | 内容团队 | 用户评论、问卷调研 |
| 拆箱体验 | 嗅觉 | 随包裹附赠香氛卡片或使用气味喷雾 | 运营团队 | 用户生成内容(UGC)、晒单分享 |
| 订单售后 | 味觉 | 随单附赠小零食或茶包,制造惊喜 | 供应链 | 复购率、用户净推荐值(NPS) |
| 视频广告 | 听觉 | 使用品牌专属背景音乐(BGM)或音效Logo | 内容团队 | 广告完播率、用户评论 |
反馈机制:
新媒网跨境建议,定期收集用户的评论关键词、分析用户生成内容(UGC)、拆箱晒单情况以及复购率等数据。根据这些真实的反馈,动态调整和优化感官体验方案,确保其始终与用户需求保持同步。
独立站五感体验深度优化实操模板
1. 商品详情页优化
- 视觉:保持页面色彩、布局和品牌字体的统一性,所有产品图片和视频都应采用自然光拍摄,并融入真实的生活使用场景,让产品更有温度。
- 触觉:除了精美的图片,更要制作产品手持演示视频,突出产品的材质细节和真实触感,让用户仿佛能“隔着屏幕触摸到”。
- 嗅觉/味觉:通过用户的真实评价、视频描述或富有感染力的文案,巧妙地侧面描绘产品的气味或口感,激发用户的感官想象。
- 听觉:可以考虑在页面中嵌入短小的音效,例如产品的开盖声、轻微的按压声,或加入一段简短的语音讲解,提升页面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2. 拆箱体验升级
- 包装结构:设计具有良好阻尼感、易于拆封的盒型结构,例如磁吸式礼盒、拉链袋等,让开箱过程成为一种顺畅愉悦的仪式。
- 香氛卡片:每一份订单都附赠统一香型的香氛卡片,让用户在拆箱的那一刻,就能被专属的香气治愈,形成深刻的“开箱治愈”记忆。
- 小零食/茶包:在包裹中惊喜地附赠一份小零食或茶包,不仅能增强用户的味觉体验,更能提升他们复购的欲望和在社交媒体上晒单的动力。
- 内盒设计:精美的内盒设计可以隐藏品牌彩蛋,或附带讲述品牌故事的精致卡片,这些都能有效激发用户创作UGC内容的积极性。
3. 复购与会员体系
- 五感延续:在复购或会员订单中,持续沿用相同的气味和质感元素,例如相同的香氛卡片、熟悉的包装材质,以此强化用户对品牌的“熟悉感”和归属感。
- 会员专属味觉/嗅觉福利:定期为会员更换附赠的专属小零食或香氛小样,制造新鲜感和期待,让会员感受到独特的仪式感。
- 听觉彩蛋:在会员专属区域或App中,可以设置只有会员才能听到的专属背景音乐(BGM)或语音彩蛋,进一步提升会员的尊贵感和忠诚度。
4. 用户内容共创
- UGC激励:积极开展用户生成内容(UGC)激励活动,例如晒单返现、香氛打卡挑战、味觉测评大赛,或邀请用户拍摄产品的触感短视频大赛,鼓励用户分享自己的感官体验。
- 五感标签:鼓励用户在社交媒体分享内容时,使用“气味很棒”“手感超好”“味道独特”“声音治愈”等与五感相关的标签来描述产品,从而扩大品牌在感官层面的影响力。
写在最后:品牌的未来,是“被身体记住”的体验系统
新媒网跨境认为,当视觉设计已经成为市场竞争的基础门槛时,真正能让一个品牌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的,将是那些能够被用户身体感知、情绪触动,并愿意主动分享的多感官体验。在流量日益昂贵、内容高度同质化、审美疲劳日益普遍的当下,品牌的突围之道已不再仅仅依赖表层的设计美学,而是取决于那些能够在消费者心智深处留下印记的、微妙而深刻的感官体验。
每一个致力于全球市场的中国DTC品牌团队,都值得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我的品牌,用户需要用哪几种感官才能深刻地记住?”从今天开始,不妨将五感体验视为品牌增长的底层杠杆,进行系统规划、分步落地、持续优化,最终真正实现从“好看”到“好感”的跨越,让品牌不仅仅是“看得见”,更要让用户“记得住”,并最终“被身体记住”。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