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C新手必看!3步选品,告别3大坑狂赚!

2025-09-02Shopify

Image

刚开始琢磨DTC跨境电商这事儿,很多朋友是不是都跟我一样,每天都在想一个问题:“到底该卖点啥呢?”那段时间,我可没少在1688、速卖通、还有各种短视频平台上来回打转。一会儿觉得宠物用品有市场,一会儿又觉得厨房小工具挺实用,再不然就是环保日用品看起来也很“高大上”。每一样都看着不错,可真要下手,又都胆怯了。生怕一不小心,钱没挣到,反而把之前攒的本钱都给赔进去了。

后来,在一次次试错和摸索中,我总算是总结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选品思路。这才找到了我第一个,真正意义上能够稳定出单、带来利润的DTC产品。今天,我就想把这套适合咱们新手的三步选品法,完完整整地分享给大家。这套方法可不是拍脑袋瞎想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地基于“人”的需求、问题的痛点,以及最终能否顺利执行的实操路径。希望能帮大家少走弯路,早日找到自己的“爆款”。

新媒网跨境获悉,DTC模式的核心在于直接触达消费者,这要求我们对目标人群有更深刻的理解。

一、为什么你总是选不出好产品?根本原因是没有“人”的思维!

很多朋友在选品的时候,往往都会陷入一个误区,习惯性地走这样一条路:
先是跑去1688或者其他批发平台,看看哪些产品卖得火热,哪些是“热销款”。
然后,一看到某款按摩仪啊、某个新奇小家电啊,好像很受欢迎的样子,脑子里立刻就闪过一个念头:“嗯,这个看起来不错,要不我也试试?”
接着,就开始风风火火地投入广告,希望它能带来滚滚财源。
结果呢?往往是广告费花了不少,产品却迟迟不见出单,甚至一个问询的都没有。
最后,自然就开始怀疑人生了:“我是不是不适合做这个?难道我选品眼光有问题?”

说实话,我以前也经历过这样的阶段。现在回过头来看,才明白一个道理:DTC的精髓,从来都不是简简单单地“卖产品”,它的核心是“服务特定人群”。你想啊,你到底要把东西卖给谁?他们为什么要花这个钱来买你的产品?他们购买你的产品,究竟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哪个痛点,或者满足哪一种深层次的需求?

这些最根本的问题,如果你在选品之初就没有想清楚,只是盲目地跟着热销榜走,那么最终的结果,很可能就是不断地烧钱去试错,把宝贵的启动资金一点点消耗掉。记住,没有对“人”的深度洞察,任何选品都如同无根之木,难以长久。

二、三步选品法:建立你自己的第一款产品逻辑

咱们做DTC,最怕的就是“大海捞针”式的盲目。有了清晰的步骤,每一步都踏实,才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那一片蓝海。

(一)第一步:聚焦人群,不做“大而全”

在选品正式开始之前,请大家务必先坐下来,好好思考一个问题:你究竟打算服务哪一类人群?这个问题想得越清楚,后续的选品方向就越明确,投入的精力也越能集中。

举个例子,就像我之前关注中东市场一样。我一开始就锁定了那些对汽车改装有浓厚兴趣的年轻人,他们就是我的精准目标人群。这群人有什么特点呢?他们平时就喜欢泡在各种汽修论坛里,或者在国外视频网站上刷各种汽车改装的视频,对如何提升汽车性能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和热情。他们不是随随便便看看,而是会主动去学习、去研究,甚至会动手实践。

实操建议:

  • 活用AI工具,建立人群画像: 咱们现在身处人工智能时代,像一些AI助手,都能帮你大忙。你可以输入一些关键词,比如“中东年轻人、汽车改装、消费习惯”等等,让它帮你梳理出这些人的兴趣爱好、平时的行为习惯、他们常用的语言风格,以及他们的消费能力和习惯。有了这份详细的人群画像,你就能更清晰地了解你的潜在客户。
  • 深入真实社群,捕捉“圈层语言”: 想真正了解目标人群,光看数据还不够。咱们得去他们活跃的地方“潜水”。无论是国内外的短视频平台,还是类似Reddit这样的专业论坛,又或者是国外社交媒体上的各类兴趣小组,这些地方都是宝藏。仔细观察他们在聊什么,用什么词汇,他们分享的问题和喜悦是什么。这些真实的“圈层语言”,能让你捕捉到最原汁原味的需求。
  • 思考“重复出现”的问题: 在观察这些人群的时候,不妨多留心一下: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或者在特定兴趣领域里,有没有哪些问题是反复被提及、反复困扰他们的?这些“重复出现”的问题,往往就是隐藏的巨大商机。记住,你的产品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而生的。

(二)第二步:锁定痛点或爽点,确定产品价值

大家伙儿都知道,消费者掏钱买东西,可不是随随便便的。他们之所以愿意付出真金白银,通常只有两种情况:要么你的产品帮他解决了一个长期困扰、让他寝食难安的问题;要么你的产品能给他提供一种前所未有的、更痛快的体验,甚至是一种超越期待的“爽点”。

比如说,我后来之所以决定做汽车点火线圈这个产品,就是因为我在观察中发现,很多汽修师傅,甚至普通车主,都在吐槽原厂的点火线圈特别容易坏,而且换一套下来,价格还真不便宜。这不就是明摆着的“痛点”吗?所以,当我推出强化版、加厚版的点火线圈时,直接就切中了他们的这个核心需求,解决他们的烦恼。

实操建议:

  • 挖掘竞品差评,发现“需求+不满”: 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招数。去海外电商平台,比如亚马逊,搜索你感兴趣的产品类别,然后专门去看那些差评。用户给出差评,往往是因为产品没有满足他们的需求,或者哪里做得不够好。这些“不满”,恰恰就是我们改进和创新的方向,里面可能就藏着巨大的潜在需求。
  • 利用趋势工具,把握关键词热度: 像搜索引擎的趋势分析工具,是一个非常棒的免费资源。你可以输入一些行业相关的关键词,看看它们在特定国家或地区的搜索热度趋势。如果某个关键词的搜索量持续增长,说明大家对这个话题或产品越来越关注,这就可能是一个潜在的“热点”或“痛点”所在。
  • 在短视频平台,寻找“火”的蛛丝马迹: 短视频平台的风向变化很快,但它也是捕捉趋势的绝佳阵地。你可以在上面搜索相关的关键词,看看有没有大量内容在讨论这个话题,有没有相关产品被频繁展示、被追捧。如果一个话题或产品在短视频平台上形成了热度,那它很可能就切中了当前用户的某个“爽点”或“痛点”。

(三)第三步:反向推导产品,判断是否能执行

明确了目标人群和他们的痛点、爽点之后,接下来就是关键一步了:从这些需求出发,反过来推导出具体的产品形态,并评估这款产品是否真正具备落地的可能性。

新媒网跨境认为,再好的创意,最终都要能落地执行,才能产生价值。

评估标准:

  • 供应链是否成熟可靠? 咱们国内有着全球最完善的供应链体系。所以,首先要看在1688、国际站这些平台,有没有成熟的供应商能提供这类产品,或者有能力进行定制生产。供应链的稳定和成熟,直接关系到你的生产成本和供货周期。
  • 是否支持小批量测试? 对于新手来说,刚开始就砸大钱去囤货风险太高。所以,一定要找那些支持小批量订单(MOQ低)的供应商。这样我们就可以先小范围测试市场反应,如果效果好再逐步加大订单量,风险可控。
  • 成本-售价之间利润空间如何? 这可是真金白银的事儿。在选品阶段,就要对产品的采购成本、国际物流费用、关税、包装费用以及推广运营成本等进行初步核算。然后,对照目标市场的普遍售价,看看有没有足够的利润空间。如果利润太薄,就算卖得再好,也可能只是赚个吆喝。
  • 是否适合内容创作和场景拍摄? 咱们做DTC,内容营销是重头戏。所以,要考虑你的产品是否容易进行内容创作?它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使用场景或者独特的故事可以挖掘?好拍、好讲的产品,在内容传播上会事半功倍。
  • 能否打出差异化卖点? 市场竞争激烈,同质化产品太多。你的产品有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能够让它从众多竞品中脱颖而出?哪怕只是材质更好、设计更人性化、或者售后服务更完善,只要能形成独特的卖点,就能吸引到你的目标客户。

我个人在做决策时,喜欢用一个简单的“打钩”筛选法。这个方法虽然简单,但非常实用:

维度 考量
是否刚需 它是不是用户生活中的“必须品”?解决的是不是迫切的问题?
是否复购 用户用完之后,会不会再次购买?有没有重复消费的可能?
市场热度 通过趋势工具、社交媒体,是不是能看到这个品类的整体关注度在上升?
供应链稳定 能不能找到可靠的、长期的供应商?生产周期和质量是否有保障?
可讲故事 产品背后有没有什么独特的工艺、设计理念或者用户故事可以传播?
利润空间 扣除所有成本后,是否有健康、可持续的利润率?

只要在这六个维度里,有超过四项能够“打钩”,我就会把这个产品列入重点考虑的候选名单。这是一个非常实用的风险评估方法。

三、我踩过的3个新手选品坑:都是真金白银砸出来的教训!

作为过来人,这些年我在选品上吃过的亏,真是不少。今天就把几个典型的“坑”摆出来,希望大家引以为戒,别再重蹈覆辙。

(一)盲目跟风选品,误以为“热搜”就是“爆款”

这是很多新手最容易犯的错误。一看到某个词上了热搜榜,或者某个概念被炒得火热,就想当然地以为:“哇,这个肯定好卖!”然后二话不说,一头扎进去。

可现实是残酷的:热搜,它只代表了当下有很多人在讨论这个话题或者关注这个产品,它反映的是“讨论度”,但它绝不等于“好卖”,更不代表它就适合你来做。有些热搜产品,可能只是昙花一现的“网红款”,风头一过,就无人问津了;有些则可能市场竞争早已白热化,新手进去根本没法生存。所以,千万别被表象迷惑,热度背后还需要你深入分析。

(二)产品选对了,但目标人群却搞错了

这种情况也并不少见。比如,你辛辛苦苦选了一款质量上乘、设计精美的宠物用品,结果你却把广告投给了一群根本不养宠物的人;或者你选了一系列高端的母婴产品,却把受众定在了还在上大学的学生党身上。

大家想想看,这样能出单吗?转化率肯定会惨不忍睹。原因很简单:你卖的产品,压根就不是他们需要的。这就像你把水卖给鱼,鱼当然不需要。选品,它是一个“产品”和“人”相互匹配的过程,二者缺一不可。

(三)忽略了成本结构,最后发现利润薄得像刀片!

这个坑,说起来都是泪。很多朋友在选品时,只顾着看产品的采购价和零售价,觉得中间有足够的差价,就是有利润。结果呢?等到真正运营起来,一核算广告费、国际物流费、仓储费、平台佣金、包装费,甚至还有退换货的损耗……最后才发现,所有的成本加在一起,几乎把那点“差价”吞噬殆尽,甚至还倒贴。

最终的结果就是:“卖得越多,亏得越多。”这不是段子,这是血淋淋的现实教训。所以在选品之前,务必把所有可能发生的成本都预估进去,留出足够的利润空间,才能保证你的生意健康可持续。

新媒网跨境预测,未来DTC品牌将更加注重精细化运营和用户生命周期价值。

四、总结:新手选品,关键是从“人”出发,而不是从“货”出发

说到底,想要真正把DTC跨境电商这事儿跑通,核心秘诀并不在于你是不是能挖到什么“独家货源”,或者是不是拿到了某个“最低折扣”。真正的竞争力在于:

  • 你有没有能力敏锐地发现,某一类特定人群,他们正在经历的,那些不为人知的烦恼和痛点?
  • 你能不能恰到好处地提供一个产品或一套解决方案,能够完美地解决他们的问题,或者给予他们期待已久的“爽点”?
  • 你有没有本事,通过精心打磨的内容和产品页面,把你的产品价值,把你能为用户带来的好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讲给他们听,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为你买单?

记住,当你把“人”放在第一位时,选品的路子自然就清晰了。祝愿大家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款“跑通”产品!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23423.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新手DTC跨境电商选品难?本文分享一套基于“人”的需求和痛点的三步选品法,助你聚焦人群、锁定痛点/爽点、反向推导产品,并避开盲目跟风、目标人群错位、成本结构忽略等选品坑,找到稳定出单的产品。
发布于 2025-09-02
查看人数 121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