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疯了!几十块娃衣出海,利润翻十倍!

2025-08-30Shopify

Image

一件几十块的小衣服,怎么就卷出了全球瞩目的生意?这背后,是中国商家敏锐的市场嗅觉和灵活的应对能力在驱动。

新媒网跨境获悉,最近一段时间,一股关于“娃衣”的热潮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席卷全球。在深圳,豆子姐在娃衣工厂摸爬滚打了近九年,见证了从玲娜贝儿到“自嘲熊”,再到棉花娃娃的每一次爆红。但这一次,Labubu的横空出世,以及它带火的娃衣生意,让她都直言“有点看不懂”。

这几个月,豆子姐的日常就是带着一波又一波的客户看样、报价、打样单。光是社交平台上的私信和留言,她每天都要回复不下百条。而工厂里接待的客户,差不多有一半都是冲着把Labubu娃衣卖到海外去的。

这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商业逻辑和市场机遇呢?

丑萌“顶流”的诞生:Labubu的全球崛起之路

我们都知道,潮流这东西,来得快去得也快,但有些现象级爆款,却能持续发酵,影响深远。Labubu,这个带有独特“丑萌”特质的小精灵,正是这样的存在。

早在2024年,Labubu就已在海外市场崭露头角,每次新品上架,几乎都是秒空的状态,引发了全球潮玩爱好者的狂热追捧。到了2025年,这股热潮更是达到了沸点。我们看到,连英格兰的足球名宿贝克汉姆、国际歌坛巨星蕾哈娜等知名人士都带着Labubu出街,瞬间将其推上了欧美潮玩界的“顶流”宝座。

在海外的社交媒体平台,比如TikTok和Ins上,#Labubu相关话题的视频如潮水般刷屏。全球各地的粉丝们疯狂分享自己的Labubu穿搭,或是精心搭配的“今日出门穿搭”(OOTD),这种分享欲和互动性,不仅进一步巩固了Labubu的潮流地位,更是在无形中,把围绕Labubu的娃衣生意也带火了。

大家都在追逐这个“丑萌猴”,但Labubu的本体毕竟涉及严格的版权保护。对于很多中小商家来说,直接销售其本体存在一定的风险。然而,娃衣却不一样。它巧妙地规避了直接的版权问题,为商家们开辟了一条全新的赛道。一件娃衣,在国内可能成本就二三十块钱,经过精心的设计、加上一些配件,重新包装之后,在海外市场能轻松卖到50到80美金,利润翻上十倍,这简直是商业上的“点石成金”啊!

面对如此诱人的利润空间,一群反应迅速、充满活力的中国商家们,如同嗅到了春天的气息,义无反顾地涌入了这片“娃衣跨境”的蓝海市场。他们深知,抓住趋势,就能抓住财富。

从打工人到娃衣创业者:小枸的破茧成蝶

小枸的故事,是当下中国年轻人创业浪潮的一个缩影。她曾经也是一名普通的打工人,体验过国企的稳定,也感受过大厂的内卷。然而,当2021年的裁员潮席卷而来,35岁的她,在面临职业转型的十字路口时,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自主创业。这需要勇气,更需要对市场的精准判断。

去年,也就是2024年4月,一个重磅消息点燃了小枸的创业火花:外媒报道,泰国知名女星Lisa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了她的Labubu,瞬间冲上热搜。紧接着,甚至连泰国的公主也被拍到带着Labubu出门。这股潮流如同飓风一般,迅速刮进了东南亚地区,并沿着社交媒体的链路,扩散到了更广阔的世界。

小红书和TikTok上,关于Labubu的晒娃穿搭内容越来越多,每一个视频,每一张图片,都在向小枸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Labubu火了!而Labubu火了,娃衣,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周边产品,也一定会跟着火起来!小枸的商业直觉告诉她,机遇来了。

她雷厉风行,很快就开了自己的线上店铺。在选择销售渠道时,她也颇具慧眼,将目光投向了小红书。这里不仅聚集了大量的潮玩用户,更汇聚了许多身居海外的华人、留学生群体,这为她的娃衣产品提供了天然的曝光平台和转化渠道。在物流环节,她也设计了一套简洁高效的模式:海外订单先发往国内的转运仓库,后续的跨境物流则由消费者自行安排搞定。这大大降低了她的运营成本和复杂性。

小枸的第一笔订单,来自遥远的新加坡。如今,翻看她的后台订单记录,差不多有一半的订单是发往国内的东莞、义乌、青岛等地的仓库,随后再漂洋过海,送到世界各地的消费者手中。这无疑证明了她当初对市场判断的正确性。

在工厂这边,豆子姐的感受则更为直观和强烈:“去年4月之后,找我们要盘货表、打样、做外贸的客户,突然就多了很多,简直是络绎不绝。”她提到,有一位客户,每周固定都要从她这里拿走1000套娃衣,就是专门卖到欧美市场的。按照豆子姐的计算,一套在国内可能只卖10到30元人民币的娃衣,一旦出海,只需换个包装,加点精致的配饰,售价轻松就能涨到几十美金,而且根本不愁卖。这其中蕴含的巨大差价和利润,足以让无数商家为之侧目。

新媒网跨境认为,中国制造的柔性供应链和快速反应能力,在娃衣这个小切口上展现得淋漓尽致,成为中国商家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的独特优势。

设计才是灵魂:娃衣“出圈”的核心竞争力

刚开始的时候,小枸和大多数新入行的商家一样,主要以销售“通货”为主,通过低价策略来跑量。那时候,她一周也能出个十来单,生意慢慢地滚起来。然而,到了年底,她敏锐地发现,海内外消费者开始不满足于千篇一律的款式,他们对“有设计感”的东西表现出了越来越强烈的渴望。这让小枸意识到,仅仅依靠低价和通货,这条路恐怕走不远。

于是,她开始尝试自己出款,将目光紧紧锁定在社交平台的热度上,什么火就做什么。比如,去年(2024年)热门剧集《鱿鱼游戏2》还没有开播,她就凭借前瞻性的眼光,抢先推出了一套“冲锋衣”款式的娃衣。结果这款产品一经上线,便迅速卖爆,订单量激增,甚至连合作工厂都开始接受预售订单。她的销量也因此从几十件飙升到几百件,乃至上千件,完成了质的飞跃。

小枸对此深有体会:“设计才是真正拉开差距的核心竞争力。客户买的不仅仅是‘娃衣’,更是其背后所代表的风格和创意。”她深入研究了不同地域消费者的审美偏好:欧美用户偏爱那些个性十足、造型夸张、甚至带点“奇怪”风格的设计;东南亚消费者则钟情于色彩鲜艳、闪闪发光的“blingbling”款式;而国内的消费者,则更注重细节的精致感和整体的可爱俏皮。

在这样的洞察下,她店铺里的僵尸斗篷、吸血鬼披风这类“重口味”设计,几乎是出一件卖一件,备受追捧。而不同地域的买家行为也呈现出有趣的差异:国内客户更倾向于复购,他们会建群许愿、拼单购买;而海外客户则更随机一些,他们往往通过社交媒体内容“种草”后,就直接下单购买。更让人省心的是,退货的情况几乎没有,售后服务也因此变得简单高效。这无疑为商家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潮水退去:谁还在赚取合理的利润?

当然,任何光鲜亮丽的生意背后,都少不了挑战和暗流。小枸现在最大的焦虑,就是产能问题。一套全新的娃衣,从最初的设计草图,到最终的产品上线,至少需要45天的时间。一旦某个款式在社交媒体上意外爆红,大客户带着巨额订单“砸单”进来,那些规模较小、产能有限的卖家们,往往会瞬间被挤到队伍的后排,眼睁睁地错过这波市场风口,错失赚钱的良机。

作为工厂的一线负责人,豆子姐也常常为此头疼不已:“我们每天都会接到几十个客户的咨询,但真正能够长期合作、持续做下去的,其实没有几个。”工厂在与海外客户对接时,同样面临诸多风险。语言上的差异、审美上的偏差,以及对客户需求理解不到位,这些都时常导致“你想要的我没做出来,我做出来的你又不满意”的尴尬局面,无疑增加了沟通成本和生产风险。

而利润,也并非外界想象的那般“暴利”。一套娃衣,从设计研发、人工成本、面料采购,到平台抽成、跨境物流、售后服务,再到营销推广等各项成本层层剥离之后,最终能够落入口袋的净利润,大概也就在20%左右。一旦货量增大,现金流的压力也会随之而来,账面上看起来流水很大,但实际能有多少余额,就很难说了。

最大的“雷”,无疑还是版权问题。随着Labubu的热度持续高涨,围绕它的衍生周边产品也越来越多,手机壳、徽章、道具包、场景花盒,几乎无所不包,都有人在尝试。然而,Labubu的原创方,泡泡玛特的版权意识也越来越强,市场监管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平台封店、海关扣货的案例屡见不鲜,一旦不小心触碰到版权的红线,前期投入的成本和精力很可能就此血本无归。

豆子姐不无感慨地说:“太多人被网上那些‘年赚200万’的视频忽悠进来了,以为这是个可以一夜暴富的行业,其实这个市场早就没有那么暴利了,早就进入了稳健发展的阶段。”

真正赚钱的,从不只靠“风口”

然而,豆子姐对这个行业的前景也看得很清楚:“Labubu即使不火了,肯定还会有下一个热门IP涌现。”潮玩本身就是一种情绪驱动的消费品类,只要有人愿意为这份情感和创意买单,娃衣这个细分赛道就永远不会消失。

所以,未来的机会,并不在于你是否抢到了Labubu这个当下的热门IP,而在于你有没有能力沉淀自己的设计理念和内容创作能力,有没有可能打造出那种“谁穿都好看”的通用款,从而不再被市场的“风口”所左右,实现更长远的稳健发展。

豆子姐现在给自己设定的目标,就是组建自己的设计和内容团队,逐步从单纯的代工模式,切换到代工与自营并重的模式。她深知,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市场中,真正能够长久赚钱的,绝不是那些只靠低价竞争、盲目跟风、碰运气的人,而是那些能够将产品打磨得足够好,拥有独特价值和深厚内功的企业。当你的产品足够出色,自然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客户前来买单。

新媒网跨境预测,风口固然重要,但风口易过,真正的好设计、好品质,才是企业长红的底气和核心竞争力。如果你也想投身到娃衣跨境这片热土,这事其实不难入门,但千万不要以为它还是个暴利生意。唯有走得稳健,比盲目追求速度更重要,才能在这条路上行稳致远,收获属于自己的那份成功。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21667.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娃衣生意因Labubu的爆火席卷全球。深圳工厂主直言“看不懂”,订单如潮涌。中国商家嗅觉敏锐,抓住机遇,纷纷涌入娃衣跨境蓝海市场。从打工人到创业者,有人靠独特设计突围。中国制造的柔性供应链是优势,但版权风险和利润空间需关注。好设计和好品质才是长红的关键。
发布于 2025-08-30
查看人数 111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