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虚拟人采纳率暴涨4倍!CMO如何抓住新商机。

2025-11-08AI工具

跨境虚拟人采纳率暴涨4倍!CMO如何抓住新商机。

虚拟数字人(Virtual Influencers)在全球跨境营销领域正经历从边缘探索到核心战略的飞跃。新媒网跨境获悉,在短短两年内,虚拟数字人在品牌营销中的地位已实现显著提升。回顾2023年,仅有16.5%的企业营销人员对虚拟数字人有所了解。然而,到了2025年,这一数字已飙升至68.4%。市场对虚拟数字人的接受度也提高至75%,其聘用意愿增长了两倍,实际聘用比例更是从4.1%跃升至21.5%,实现了五倍的增长。
图片说明

Later公司近期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虚拟数字人已不再是简单的实验性工具,而是演变为品牌战略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标志着品牌方对其的认知和应用逻辑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虚拟数字人跨越“合法性门槛”的深层原因

虚拟数字人在营销领域的崛起,不仅仅是数字上的突破,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品牌对其认知和态度的根本性转变。曾几何时,计算机生成图像(CGI)驱动的虚拟数字人营销活动被认为过于人工化,难以建立信任。它们被视为一种风险较高的实验性尝试,尤其对于那些对生成式内容持谨慎态度的品牌而言。

2023年,有43.3%的营销人员认为虚拟数字人不符合其品牌形象。而到了2025年,这一比例显著下降至10.4%。这表明市场对虚拟数字人的看法已经完全重塑。在过去短短几年间,营销人员对虚拟数字人的熟悉程度增加了三倍,与之合作的意愿提高了1.5倍,而实际聘用比例则增长了四倍。

这一转变的背后,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技术成熟度的提升为虚拟数字人的高质量呈现提供了保障。同时,消费者对人工智能的日益熟悉以及社交媒体使用习惯的演变,也为虚拟数字人的普及创造了条件。当前的消费者已习惯于使用滤镜、定制虚拟形象,并沉浸在模糊现实与虚拟界限的数字世界中。在这样的背景下,虚拟数字人的存在不再显得突兀或陌生。对品牌而言,这种常态化认知消除了其在尝试新营销模式时对疏远受众的担忧。

相关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在应用人工智能开展营销活动的团队中,77%的受访者表示其取得了比传统方法更优异的成果。早期采纳者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实验阶段,开始构建融合创意愿景、3D艺术设计和数据洞察的混合型团队,使得虚拟数字人的影响力得以持续释放。这些数字大使被广泛应用于产品发布、品牌活动乃至客户支持等多个场景。

设想一位虚拟品牌代言人,能够全天候、不间断地在六个不同市场推动品牌互动,且无需面对时差、日程冲突或临时取消等现实问题。这种规模化的运营能力正在重塑品牌内容创作的思维模式。一旦系统构建完成,内容创作成本将大幅降低,而投资回报率(ROI)则能以自动化方式持续累积。

CMO们面临的战略抉择

当前,品牌高层管理者面临的挑战已不再是是否采用虚拟数字人,而是如何构建其应用策略。品牌方在这一领域通常有三种路径选择:一是自主打造专属的虚拟代言人;二是与现有虚拟数字人才进行合作;三是先尝试两种方法再决定长期方向。
Survey: Would your brand benefit from developing your own virtual influencer?

有53%的受访者表示,创建自有虚拟数字人将有助于提升品牌形象。这一比例较两年前的11%有了显著增长。然而,36%的受访者同时承认,其目前不具备相应的资源来实施这一计划。这反映出品牌在追求创新愿景与现实能力之间存在的张力,这种张力正在塑造网红营销领域的未来格局。

对于规模较小的团队而言,与现有虚拟数字人合作提供了一个低风险、快速学习且能获取大量数据的切入点。而资金雄厚的成熟品牌则倾向于自主构建,以期获得全面的控制权和长期的知识产权价值。无论选择何种路径,这一决策本身都体现了品牌对其营销未来走向的信心。

市场对虚拟数字人价值的认知也发生了颠覆性转变。两年前,多数营销人员将虚拟数字人视为一种节约成本的手段,近八成的受访者认为其成本将低于真人网红。

然而,2025年这一观点已完全逆转。目前,超过半数的受访者预期为虚拟数字人支付更高的费用,另有三分之一的受访者预计费用与真人创作者持平。这表明,一个曾被品牌方所怀疑的渠道,如今已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投资。

这一转变传达了一个重要信息:虚拟数字人已演变为创新和创意控制的战略标志,其成本比较已不再是核心关注点。那么,哪种路径能够更快地帮助品牌实现其目标?

“构建/购买/合作”决策框架

在决定是与现有虚拟数字人合作、打造自有数字代言人,还是将两种方法结合时,以下评估框架可供参考。

何时与现有虚拟数字人合作

对于处于探索阶段、希望在全面投入之前验证虚拟数字人价值的品牌而言,与现有虚拟数字人合作是一个有效的选择。

与现有虚拟数字人合作可以带来影响力、市场洞察和概念验证,而无需锁定于大规模的自主构建项目。这是实现目标最快的途径。通常,一次合作活动可以在数周内上线,而非数月。

其投资模式与真人网红合作相似。事实上,目前85.8%的营销人员预计将为虚拟人才支付相同或更高的费用。持续性是建立信誉的关键,而虚拟数字人能够每次都准时、准确地按照指令,并完美地体现品牌形象。它们能确保信息传达的完全可控性,避免了真人行为可能带来的风险或不确定性。

不过,这种合作在创意层面存在一定的权衡。品牌方需要在他人数字知识产权的框架内进行创作,叙事灵活性相对较低,且虚拟数字人的形象风格可能无法与品牌完全契合。

即便如此,数据表明这仍是一种安全且经验证的入门方式。鉴于58%的品牌表示愿意聘用虚拟数字人,且22%已付诸实践,其学习曲线正迅速平缓。合作模式恰好能满足CMO们的需求:低风险、高洞察、可衡量效益。
Survey: Would you hire a virtual influencer for a brand collaboration?

何时打造自有虚拟代言人

构建自有虚拟数字人是一项事关品牌平台的重要决策。这并非仅仅为了一次营销活动而聘用一个形象,而是在创建一项长期资产。它将与品牌共同成长,并可在所有渠道中使用,更像是一个品牌吉祥物,而非短期的合作关系。这更接近于建立一个品牌特许经营权,而不是签订一次性协议。

对于许多品牌而言,这种权衡是值得的,因为可以获得完全的控制权、避免任何负面事件,并且每次发声都能完美地保持品牌调性。通过与自有虚拟数字人保持持续的互动,它们将从“一个营销活动中的角色”转变为品牌DNA的组成部分。

然而,打造自有虚拟数字人并非即插即用。品牌方需要设计师、技术专家、撰稿人、数据分析师以及熟悉动画、语音和故事叙述的专业团队。社区管理也至关重要,因为数字故事的人性化方面仍是核心驱动力。此外,开发和推出一个虚拟数字人的过程很可能需要6到12个月。

这是一项巨大的投资,但其回报也可能十分丰厚。选择自主打造虚拟数字人的品牌将拥有一项可重复利用的数字资产,无需重新谈判,不会“生病”,也不会因目标受众群体的年龄增长而过时。

与虚拟数字人合作的风险与收益

随着品牌对虚拟数字人的投资增加,它们正权衡可衡量的效益与对真实性和情感影响的合理担忧。

创意自由被认为是首要的优势,占比45%,其次是高互动率(41%)和创新性/独特性(39%)。
Fifty-three percent of brands say building a virtual influencer would help their brand. That's a significant jump from just 11% two years ago.

这种动力的转变伴随着真实的信心。根据新媒网跨境掌握的数据,目前90%的营销人员认为人工智能将为营销带来长期价值,其中近60%的人对这一未来充满信心。

对人工智能在内容创作中应用的担忧并未完全消失。真实性(50.3%)、知识产权(41.8%)和情感影响(42.3%)仍然在担忧清单上,但随着品牌看到实际表现的证据,这些担忧正在下降。

关键在于设计能够实现创意创新,同时保持真实情感共鸣的虚拟体验。

案例研究:耐克对塞雷娜·威廉姆斯的虚拟致敬

全球知名运动品牌美国耐克公司深谙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创造具有文化影响力的时刻。在其50周年庆典和网球巨星塞雷娜·威廉姆斯(Serena Williams)退役之际,耐克与AKQA公司合作,打造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虚拟比赛:一场巅峰时期的小威与生涯末期的小威之间的对决。

该团队运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重建了小威职业生涯两个不同阶段的比赛状态,包括她在1999年首次获得大满贯和2017年赢得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时的表现。每一个动作细节都至关重要:发球的爆发力、瞬间的脚步移动、对回球路线的本能预判。所有这些都被数据捕捉,并在屏幕上得以重现。

这场虚拟比赛在YouTube上播出,吸引了170万观众,使耐克的互动量飙升至其日常水平的1000%以上。除了惊人的数据表现,这场营销活动还证明了人工智能既能提高效率,又能触及情感。

对于耐克而言,这一案例传递的信息明确:创新是连接的动力。通过将机器学习与人类遗产相结合,品牌在人工智能时代重新定义了讲故事的方式。

此类营销活动表明,虚拟影响力并非孤立存在。同样的人工智能工具如今已应用于从文案创作到客户服务等各个方面。多数由人工智能主导的营销活动表现优于传统方法,但真正的机遇在于混合模式:人类与虚拟数字人协同工作。

这对您与创作者的合作意味着什么

虚拟数字人作为对人类创作者的补充,而非替代,能够发挥其最大效用。

那些取得显著成效的品牌,通常会利用虚拟数字人来处理特定任务,例如产品演示、常态化教育内容,或在非高峰期维持品牌曝光。同时,它们仍依赖人类创作者提供真实的体验分享、社群建设、文化关联性以及能够转化为长期品牌忠诚度的情感连接。

在将虚拟数字人纳入您的营销策略时,以下几点值得考虑:

  1. 以人类创作者为主导,虚拟数字人为补充
    您与创作者的合作仍应是网红营销策略的基石。人类创作者能够带来真实性、信任感和情感连接。虚拟数字人则可承担辅助角色,例如在不同时区保持品牌信息的一致性、在受控环境中演示产品功能,或为常态化营销活动规模化生产内容。应将虚拟数字人视为增强人类创作者合作效果的工具,而非替代品。

    例如,Later EdgeAI等工具,通过分析来自1600万创作者和价值20亿美元已验证的网红驱动销售数据,帮助品牌在投入资金前识别合适的人类创作者并预测营销活动表现,使网红营销在任何虚拟影响力策略中都成为可靠的增长渠道。

  2. 维护网红营销赖以成功的真实性
    网红营销之所以能产生效果,根源在于信任。受众信任他们所关注的人的推荐,因为这些关系感觉真实。虚拟数字人缺乏这样的基础。它们可以支持品牌知名度和教育,但在真实性驱动转化的营销活动中,它们不应被定位为主要发声者。您最重要的合作机会和营销活动时刻,以及那些需要真实互动才能实现转化的环节,应留给那些已赢得受众信任的人类创作者。

  3. 策略性而非普遍性地使用虚拟数字人
    如果您正在探索虚拟数字人的应用,首先应确定在哪些特定场景下,一致性和可控性比真实个人连接更为重要。例如,产品教程、常见问题解答内容或内容需求量大的季节性营销活动,可以从虚拟数字人中受益。而产品发布、品牌重塑、社区互动以及任何需要文化敏感性或情感共鸣的活动,仍应由人类创作者来完成。

  4. 投资于您与人类创作者的关系
    虚拟数字人的兴起使得您与有才华的人类创作者之间的关系更具价值。这些合作能够提供技术无法替代的要素:真实的品牌倡导、基于受众反馈而演进的创意协作,以及由真实个体为品牌代言所带来的文化公信力。在探索新技术的同时,务必深化对那些能与受众建立真实连接的创作者的投入。

对创作者而言:虚拟数字人对合作关系意味着什么

如果您是创作者,并对虚拟数字人将如何影响您的工作感到好奇,那么现实情况是:它们并非要取代您,而是以一种能够为适应者创造更多机会的方式,改变着行业对话。

87%的创作者预计在两年内,人工智能将成为网红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四分之三的创作者已经将人工智能用于头脑风暴和创意构思,58%的创作者则利用它进行文案创作和标题生成。这些创作者报告了显著的提升:87%的人表示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内容质量更高,75%的人表示营销活动表现更优异。

关键在于:那些探索虚拟数字人的品牌,也正是那些在整个营销过程中习惯使用人工智能的品牌。它们并非寻求取代人类创作者,而是寻找那些理解如何在不断变化的格局中工作的创作者。

能够蓬勃发展的创作者是那些对品牌如何使用虚拟数字人保持好奇、理解其中权衡,并利用这些知识突显其合作不可替代之处,同时展示在内容创作过程中对人工智能工具的熟练运用。如果您是76%使用人工智能提高效率和内容质量的创作者之一,品牌将视您为理解内容创作未来的战略合作伙伴。

品牌对虚拟数字人真实性的担忧,实际上反而增强了您(人类创作者)的地位。当只有0.8%的受众对创作者披露使用人工智能做出负面反应,且87%使用人工智能的创作者报告内容质量更高时,清晰地表明对创作过程的透明度能够建立而非削弱信任。

您的下一步行动:构建正确的网红策略

虚拟数字人已从实验性工具迈向主流应用,在短短两年内其采纳率增长了四倍。现在就开始行动的品牌将有机会定义虚拟与人类创作者如何协同工作,而那些犹豫不决的品牌则可能面临沿用竞争对手已制定策略的风险。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cross-border-v-influencers-4x-growth-for-cmos.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2025年,虚拟数字人在跨境营销中地位显著提升,认知度飙升至68.4%,聘用意愿和实际聘用比例大幅增长。品牌对虚拟数字人的认知已从实验性工具转变为战略资产,技术成熟度提升和消费者对AI的熟悉是主要推动因素。品牌面临构建/购买/合作的战略选择。
发布于 2025-11-08
查看人数 153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NMedia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