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达飞预警:航运业2026年承压,净利润骤降73%!

全球第三大集装箱航运巨头——法国达飞海运集团(CMA CGM SA)日前发出预警,预测2026年全球航运业将面临严峻挑战。该集团首席财务官拉蒙·费尔南德斯在上周举行的第三季度业绩发布会上明确表示,由于运费持续下行、全球运力过剩以及贸易量减少等多重因素叠加,新媒网跨境获悉,明年航运市场或将陷入低迷。费尔南德斯强调,达飞集团将通过严格的成本控制和提升运营效率来积极应对未来12个月可能出现的艰难局面。
一、行业展望:周期性波动中的挑战期
达飞集团总部位于法国马赛,作为全球知名的综合物流服务商,其集装箱班轮业务规模位居全球第三,仅次于马士基和地中海航运。航运业素来以其显著的周期性波动为特点,深受全球经济走势和地缘政治事件的影响。在过去几年中,行业曾经历多次动荡,包括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期间反复无常的贸易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近期红海地区船只袭击事件对航线安全和运输成本造成的冲击。
尽管在新冠疫情期间,全球供应链中断一度推高运费,使航运企业利润创下历史新高,但达飞集团的最新预警,或预示着整个行业将迎来一个更广泛的转折点。费尔南德斯指出,航运市场具有高度波动性,其周期性变化特征异常明显。在经历了几年的高景气周期后,行业必须为未来可能出现的艰难时期做好充分准备。
二、市场供需:运力过剩与需求疲软双重压力
导致2026年市场前景不容乐观的核心原因在于供需两端失衡。一方面是全球航运运力的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则是全球贸易量的预计萎缩。
1. 运力过剩的加剧
在疫情期间航运业的丰厚利润刺激下,全球各大航运公司纷纷扩大船队规模,订购了大量新船。这些订单中的许多船舶正在陆续交付并投入运营,导致全球集装箱船队总运力显著增加。例如,根据各类船舶订单预测,新媒网跨境了解到,仅达飞集团自身就有望在2027年底前超越马士基,成为全球第二大集装箱航运公司,届时瑞士的地中海航运将位居全球首位。这种大规模的运力扩张,在需求不足的市场环境中,将直接导致船公司之间的竞争加剧,进而压低运费水平。
2. 全球贸易量的萎缩
费尔南德斯提及,尽管也门胡塞组织近期表示已停止对以色列和红海航运的袭击,但2026年全球贸易量预计将出现萎缩。全球贸易量的减少通常与宏观经济环境紧密相关,包括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通货膨胀压力、消费者购买力下降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等因素,都可能抑制国际商品流通。当全球商品运输需求减少时,船公司将面临货量不足的困境,进一步加剧运费的下行压力。达飞集团首席执行官鲁道夫·萨阿德在财报中也表示,未来几个月,航运业的产能可能会继续增加,而整个市场的需求将会疲软,这种供需剪刀差将是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三、财务表现:利润大幅下滑与盈利能力承压
达飞集团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直观反映了当前市场环境的严峻性。报告显示,公司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骤降73%,降至7.49亿美元。航运业务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也大幅减半,利润率从一年前的40%收窄至25%。
这些数据揭示了在运费下降和运营成本压力下,航运企业的盈利能力正在迅速下滑。净利润和EBITDA的显著下降表明,即使是行业巨头也难以避免市场周期的影响。利润率的收窄,意味着每单位收入所带来的利润空间被压缩,对企业的成本控制和运营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行业共识:竞争对手的审慎展望
达飞集团的预警并非孤例。其主要竞争对手马士基此前也发布了类似的审慎展望,这进一步印证了行业普遍对未来市场走向的担忧。在航运这样一个高度资本密集且周期性强的行业中,头部企业的观点往往具有风向标意义。
全球航运业正处于一个复杂多变的时期。在经历了几年的超高利润后,随着全球经济的调整和航运市场自身供需结构的演变,行业正步入一个更具挑战性的阶段。达飞集团通过成本纪律和运营效率来应对未来市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整个行业在不确定性中寻求稳健发展的策略。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cma-cgm-warns-2026-shipping-profit-down-73.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