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降本90%!美增长砍半,全球抢疯!

2025-10-31前沿技术

Image

全球能源格局正经历一场深刻变革,太阳能作为核心驱动力,其发展势头强劲,不断刷新着人们的认知。尤其在中国,太阳能产业的飞速发展不仅满足了国内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更凭借其强大的制造能力,显著降低了全球太阳能硬件成本,惠及世界各地。然而,在这一全球性的绿色浪潮中,不同国家和地区因其政策导向和发展策略的差异,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例如,美国当前政策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持力度有所调整,这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在太平洋彼岸的中国,景象则完全不同。在广阔的中国西部地区,特别是在空气稀薄、日照充足的青藏高原上,一块块太阳能电池板构筑起面积远超一些大城市的太阳能发电基地。以塔拉滩太阳能园区为例,这正是中国在未来十年内将太阳能和风能发电能力翻倍宏伟目标的一部分。中国领导人在2024年9月联合国峰会上曾强调,“绿色低碳转型是时代潮流”。中国庞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和储能电池生产规模,有力推动了全球可再生能源硬件价格的下行。正如海外机构的资深分析师所言,这使得在许多地区,选择其他能源路径变得异常困难。

海外报告显示,2010年,曾有机构预测到2035年全球太阳能装机容量将达到410吉瓦。但如今,这一数字已被远超四倍,其中约半数装机容量位于中国。在全球范围内,非洲和中东的许多国家,甚至包括沙特阿拉伯这样的主要石油生产国,也在加速发展太阳能电力。有能源战略专家指出,这是一种利用太阳能的极具成本效益的方式。
图片说明

最新分析表明,得益于太阳能和风能的快速增长,2025年上半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已超越燃煤电厂。能源领域及其他方面的进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对全球变暖的悲观情绪。2015年,联合国曾预测到2100年气温将比工业化前水平上升4°C;而现在,如果气候政策得到全面落实,预计上升幅度将控制在2.6°C。然而,对于将于下月齐聚巴西贝伦参加COP30气候峰会的各国代表而言,任何乐观情绪都将被可再生能源革命尚未完全实现这一事实所冲淡。2024年,全球能源部门的碳排放量连续第四年创下历史新高。同时,由于美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速度放缓,全球到203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翻两番的雄心目标,恐将难以达成。有能源转型研究机构副主任警示,当前并非大功告成之时,相关海外报告也提出了切实谨慎的观点。

虽然可再生能源降低了批发电力成本,但这并未完全传导至消费者支付的电价。许多国家的用户也尚未大规模转向电力驱动的交通和家庭供暖等领域,以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全球能源机构的统计显示,2024年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在发电、供暖、工业和交通领域的供应增量,超过了核能和水力等低碳能源的供应增量。这使得一些人认为,可再生能源目前更多是在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而非完全替代化石燃料。该机构主席在2025年8月发布报告时指出,全球仍处于“能源增量”模式,而非明确的“能源转型”模式。

全球掀起绿色浪潮,中国技术助推多国发展

印度,作为全球第三大碳排放国,正积极推进其绿色能源计划,力争到2030年建成500吉瓦的清洁能源发电能力。2025年早些时候,印度已达到243吉瓦的装机容量,这意味着其当前发电总容量的一半以上已来自可再生能源。印度最大的绿色能源公司之一ReNew的负责人表示,目前印度所有集团都在关注并进入可再生能源领域。

与此同时,拥有丰富石油和充足日照的沙特阿拉伯,也在大力发展太阳能,其太阳能装机容量已达约4.34吉瓦,并计划到本十年末建成多达130吉瓦。此举旨在将更多石油用于出口,而非在本国电站燃烧发电。沙特部分持股的公用事业公司ACWA Power的首席执行官在2025年早些时候接受外媒采访时表示,“正在发生的变化是巨大的”。该公司目前正在沙特阿拉伯开发30吉瓦的可再生能源项目。

在非洲,自南非总统于2022年取消了私人电力供应商的容量限制以来,已授权至少6吉瓦的可再生能源项目。这打破了执政党长期以来不愿挑战国有垄断企业Eskom主导地位的局面。
图片说明

为了应对多年来因电力短缺而导致的计划性轮流停电,南非的中产阶级家庭也迅速在屋顶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这反映出全球范围内小型太阳能设施日益普及的趋势,因为家庭和企业厌倦了等待政府或大型公用事业公司解决电力短缺问题。根据海外报告,2024年,全球1兆瓦以下的小型太阳能装置占总装机量的约42%,几乎是2015年22%的两倍。在巴基斯坦,工厂、清真寺和农场纷纷在屋顶安装中国制造的太阳能电池板,以避免国家供电的高额关税。一家在尼日利亚和印度安装了约400个太阳能和电池“微电网”的公司表示,他们已替代了数万台柴油发电机,这些微电网帮助药店储存药品、商店保持饮料冷藏,且成本比电网供电低约一半。

无论是沙漠中大规模太阳能电站的建设,还是屋顶上小型设施的安装,其背后都受到一个共同趋势的推动:成本的持续下降。中国强大的生产能力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2024年全球约八成的太阳能组件产自中国。分析师指出,在过去十年中,这使得太阳能电池板成本下降了近90%,并带动整体资本支出成本下降了70%。

尽管如此,即使在印度这样的国家,化石燃料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煤炭发电量仍占该国总发电量的70%以上,并受到政治保护,直接或间接雇佣着印度最贫困地区数十万甚至更多人口。有能源转型专家指出,印度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印度国有煤炭公司董事长在2025年早些时候表示,公司正在重新开放30多座煤矿并启动多达5个新矿区,认为可再生能源尚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在一个拥有数百万小农的农业大国,为太阳能电站征用大片土地的艰难过程,也导致了可再生能源行业的项目延误,许多印度开发商对此颇有怨言。有智库和清洁技术咨询机构估计,超过50吉瓦的可再生能源项目正等待接入不堪重负的输电网络。
图片说明

即使太阳能电池板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越来越受欢迎,数百万家庭和企业仍然依赖昂贵且污染严重的柴油发电机,约有6亿人无法获得电力。许多人也缺乏支付商业电价的能力,更不用说为新建输电线路(全球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关键促成因素)提供资金所需的额外征费。

此外,如果各国希望更严重依赖间歇性的风能和太阳能电场并逐步淘汰备用化石燃料发电能力,储电能力也需要大幅提升。大规模电池部署正在加速进行,这再次受到中国庞大制造能力的推动。有开发商负责人表示,成本已大幅下降,以至于在许多市场,建设大型电池和太阳能系统已成为可能,这些系统可以提供与燃气电厂相似的稳定电力,但成本更低。他认为这“完全改变了游戏规则”。

然而,在向可再生能源转型的“第二阶段”——说服消费者和工业转向使用电力而非化石燃料燃烧过程的设备——进展则不尽相同。过去几年,美国和欧盟在最终能源需求中电力所占的份额一直停滞不前。电动汽车的增长被人们难以从燃气或燃油供暖系统转向低碳电加热(如热泵)的困难所抵消。海外机构专家指出,对于发电领域而言,我们看到了成功案例;但对于其他行业,情况要复杂得多。

中国发展势头强劲,美国政策面临调整

在能源最终需求中电力所占比例的增长方面,中国和东南亚部分地区表现突出。以中国为例,该比例已从2000年的约12%上升到2023年的约30%,这得益于数百万市民驾驶电动汽车和工厂逐步淘汰化石燃料锅炉。海外报告数据表明,2024年,可再生能源满足了中国84%的新增电力需求,这预示着中国的燃煤发电量即将达到峰值。有能源转型专家补充道,我们相信可再生能源能够满足中国所有的电力需求增长。

然而,即使在中国,挑战也依然存在。2025年7月北京出台的重大电力市场改革意味着,可再生能源开发商不再能获得与燃煤发电商类似的固定价格,而是更多地面临市场力量的考验。有分析师指出,中国显然不希望阻碍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只是希望其以更商业化的方式进行。但海外机构警告称,这可能会降低回报并减缓可再生能源的增长。该机构专家补充说,改革带来的影响是“我们展望中最大的不确定性”。

而在美国,更大幅度的增长放缓正在发生。2022年前任总统乔·拜登提出的《通胀削减法案》中的激励措施,正被现任特朗普政府取消。税收抵免被削减,多个大型项目受阻——这令投资者感到不安,并使现有开发商努力维持运营。
图片说明

一家太阳能开发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坦言,基于当前政策环境,很难做出重大资本决策。他认为美国缺乏两党一致的能源政策,这对行业和经济都非常不利。全球最大的海上风电公司,丹麦奥斯特公司,在特朗普政府对海上风电行业的政策调整阻碍其出售美国主要项目股权后,不得不从投资者那里额外筹集了90亿美元。其针对中国产品的关税也意味着太阳能项目成本的提高。分析师预测,更多的大型太阳能项目可能会被撤销或重新审查许可证。开发商们目前正在抓紧施工,因为他们必须在2026年7月前开始建设,才能享受到税收抵免的“尾巴”。但一些项目和公司注定会失败。一家咨询公司总裁表示,许多大型项目可能还会面临数年的艰难挑战。

受特朗普政府政策的影响,海外机构已将其对美国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增长的预测削减了一半,至约250吉瓦。海外报告分析师估计,如果美国按照2015年《巴黎协定》(特朗普政府正退出该协定)履行义务,那么在特朗普政府的政策下,到2030年美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多出70亿吨。

可再生能源增长放缓的同时,美国电力需求却在上升,这主要是由于数据中心的快速发展。许多数据中心正寻求燃气或核电站供电,因为它们需要持续稳定的电力。燃气轮机制造商正努力满足需求,而新建核电站也常常面临延误。
图片说明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自2025年7月以来,零售电价已上涨5%,一些专家警告称,如果供应受限,电价可能进一步上涨。有房地产集团的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总监表示,警钟已敲响。

可再生电力支持者认为,美国正在错过一场席卷全球的清洁、廉价技术革命,有人甚至将其比作古巴老旧的汽车。但可再生能源发电与消费者电费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来自太阳或风的免费能源意味着可再生能源批发电价较低,但开发商仍需获得投资回报,而当风力或阳光不足时,电网运营商可能需要介入以确保供电的连续性。海外机构在最新海外报告中指出,“即使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下降,消费者可能不会立即或按比例看到账单减少,这引发了人们对可再生能源对电力可负担性影响的质疑。”

更广泛地看,美国对化石燃料的关注以及对清洁能源支持的撤回,进一步将未来全球能源体系的影响力拱手让给了中国。特朗普政府在其总统任期内,正试图将贸易伙伴与化石燃料绑定,例如推动欧盟购买价值7500亿美元的美国石油、天然气和核技术作为贸易协议的一部分,同时阻碍了一项旨在启动全球航运脱碳的倡议,并施压其他国家减少对中国技术的依赖。

然而,太阳能电池板成本的持续下降在全球许多地区已是不争的事实。专家警告称,即使在特朗普之后上台的是一个更支持可再生能源的政府,美国对可再生能源的政策调整也可能对其与中国的竞争力造成持久损害。一家独立电力生产商的首席执行官表示,“中国在竞争力方面已经遥遥领先。美国有能力重建,但这需要时间。”

对中国跨境从业人员的建议:

当前全球能源转型正进入关键时期,各国政策与技术发展呈现出多元且复杂的态势。中国跨境行业的从业人员应密切关注这些动态,特别是以下几个方面:

  • 技术创新与成本优势: 持续关注中国在太阳能、储能等领域的技术突破和制造成本优势,这仍将是中国产品在全球市场保持竞争力的核心。
  • 国际政策与市场壁垒: 深入分析美国等主要经济体对可再生能源的政策调整,包括关税、补贴变化等,评估其对全球供应链和市场准入的潜在影响,提前布局风险应对策略。
  • 新兴市场机遇: 鉴于印度、沙特、非洲等地对可再生能源的强劲需求,中国企业可积极探索这些市场的合作机会,尤其是在微电网、小型离网系统等适应当地需求的解决方案上。
  • 产业链上下游整合: 关注全球可再生能源产业链的整合趋势,寻求在原材料、组件、系统集成、运营维护等环节的合作与投资机会,提升中国在全球能源转型中的参与度和话语权。
  • 绿色金融与投资: 留意国际绿色金融的发展趋势,探索与全球投资者在可再生能源项目上的投融资合作,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这些全球能源发展趋势的深入理解和审慎评估,中国的跨境从业人员将能够更好地把握国际市场脉搏,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进步贡献力量。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china-solar-cost-90-off-us-growth-halved.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全球能源格局变革加速,太阳能成核心驱动。中国太阳能产业飞速发展,降低全球硬件成本。美国政策调整,可再生能源发展放缓。印度、沙特、非洲等国积极发展太阳能。小型太阳能设施普及,但化石燃料仍占主导地位。中国在电力需求增长中表现突出,但市场改革带来不确定性。特朗普政府政策调整可能损害美国竞争力。
发布于 2025-10-31
查看人数 125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