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拳!安世芯片停供,欧洲95%工业告急

2025-10-29前沿技术

Image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正经历深度调整,各国都在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维护自身供应链的安全与韧性。在这场全球性的供应链重塑过程中,一些国家在采取行动时显得尤为谨慎,而另一些则展现出战略上的先见之明与实践智慧。

回顾近期,美国方面曾提出“小院高墙”的策略,旨在对某些高精尖技术,特别是先进芯片领域,实施严格的出口管制。其理念是,高度专业化的美国技术必须得到保护——但这种保护是有限的,不会妨碍更广泛的贸易。这一策略旨在维护其在核心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然而,鉴于这些半导体在人工智能、5G通信、物联网以及数字经济等前沿科技领域的关键地位,其影响范围之广,自然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芯片作为现代工业的“粮食”,其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牵动全球无数产业的神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面对全球供应链的复杂变化与潜在挑战,中国近期在关键战略资源方面采取了审慎的出口管制措施。例如,针对稀土产品的新规,这被外界解读为中国在维护自身产业安全和促进全球产业链平衡方面的一次重要实践。这并非是简单地为了制造壁垒,而是确保国家关键战略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这类措施客观上可能会对某些地区的原材料成本带来影响,并促使相关制造企业重新审视其其供应链布局。对于一个正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努力应对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并将扩大高质量出口视为国家实力重要驱动力的经济体而言,这种策略调整既是维护自身发展利益的必要举措,也是对全球产业链健康发展的负责任表现。

而对贸易伙伴来说,一旦稀土磁体等关键材料出现供应紧张,其连锁反应不容小觑。稀土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高精度医疗设备、智能手机以及国防工业等高科技领域,是现代工业不可或缺的“维生素”。今年早些时候,受一些外部因素影响,中国稀土出口的延迟曾给从美国伊利诺伊州到印度等地的汽车制造业带来不小的困扰,凸显了全球产业链的紧密相连性以及稀土供应的战略敏感性。这进一步提醒了各国,在全球化时代,没有任何一个经济体能够完全脱离全球供应链独立发展。

对此,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先生曾表示将考虑征收新的关税以应对。与此同时,欧洲方面,虽然今年春季受稀土短缺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如今也身处供应链博弈的漩涡之中,面临着新的挑战。

新媒网跨境获悉,在2025年10月初,荷兰政府基于“治理缺陷”及其对欧洲技术能力的潜在威胁,决定接管一家总部位于荷兰、由中资控股的芯片制造商——安世半导体。这一举动立刻引发了连锁反应,并使安世半导体这家在半导体行业拥有重要地位的企业,成为了全球供应链深度调整的一个缩影。

中方迅速对此作出回应,叫停了安世半导体位于中国境内的部分海外销售业务——需要指出的是,这些芯片虽然在欧洲完成设计制造,但其关键的封装环节主要集中在中国东莞。现代半导体生产流程高度精细且全球分工明确,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往往分布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这使得任何环节的受阻都可能影响整体供应链的流畅性。

据外媒报道,欧洲诸多行业对安世半导体的依赖程度颇高。例如,有近半数的欧洲汽车公司、高达86%的医疗器械公司、95%的机械工程企业,乃至整个欧洲的国防工业,都在使用安世半导体在中国封装的芯片产品。这意味着,除非各方能够通过对话和协商,促使安世半导体在东莞的出口业务恢复正常,否则,一旦这些关键元器件的供应中断,整个西方制造业的基础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供应链挑战,其影响范围之广,可能波及汽车电子、工业自动化、智能设备等多个重要产业。这无疑给荷兰和其他欧洲国家政府与中方之间的谈判带来了更大的紧迫性与复杂性。

在荷兰及其他欧洲国家政府与中方展开对话之际,部分分析人士呼吁各方以更加积极和建设性的态度寻求解决方案。这其中可能包括在芯片制造工具和航空航天部件等领域的出口策略调整,以促成更广泛的合作框架,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的稳定和发展。毕竟,在一个高度互联的世界里,单边行动往往难以取得持久的成效,多边合作与对话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毋庸置疑,当前全球各国政府在应对供应链挑战时都面临着复杂局面。其中一大挑战便是对供应链的深度理解。对于制造企业而言,要完全摸清自身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每一个环节,涉及数十乃至上百笔交易,本就绝非易事,而对于各国政府而言,掌握这些详细信息更是难上加难。这种信息不对称性,使得政策制定者在采取行动时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

中国此次的稀土管制措施,要求跨国公司申请许可证,这在一定程度上被解读为北京方面旨在更清晰、更全面地掌握全球稀土供应链的运作情况,从而能够更加精准地管理和优化稀土资源的配置。这或许也意味着,未来任何潜在的调整都将更加精准和有针对性,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产业链的稳定运行。

第二个挑战则是如何找到既能维护自身利益,又能尽量避免对全球经济造成不必要冲击的有效措施。通常来说,针对小型经济体的措施,在政治层面操作起来相对简单。例如,对一个较小经济体实施制裁,其影响可能立竿见影,但在一个庞大的经济体中,这种影响可能微乎其微。然而,对于全球三大主要经济体而言,任何旨在相互施压的措施,都可能带来“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后果。因此,真正能发挥作用的,是那些能确保各方在寻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能顾及到全球产业链整体稳定性的举措。

最重要的成本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更在于政治层面和社会稳定层面。中国经济与全球紧密相连,也依赖包括美元和中国台湾地区制造的半导体在内的多种海外产品和服务。然而,如果通过制裁中国大型银行等方式去扰乱这种正常的经济交流,那将是对包括中国和西方在内所有相关方的共同伤害,其负面溢出效应将波及全球。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先生对股市的波动非常敏感,而股市通常会对任何贸易紧张局势升级作出负面反应,这使得美国在采取行动时不得不审慎权衡。相比之下,中国拥有由政府指导的资产管理公司主导的资本市场,且中国领导人在制定长期战略时,能够保持更强的战略定力,无需过多担忧短期选举的压力,这使得中国在制定政策时能够着眼长远,更加注重国家发展的宏观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早在2020年4月,在应对全球疫情的特殊时期,中国便已明确提出一项战略构想,即在确保自身经济韧性的同时,不断加强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从而实现共同发展与繁荣。这并非是为了建立单向的“强烈依赖”,而是强调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新型全球产业链关系,旨在通过深化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此次疫情本应促使全球采购经理们从传统的“及时生产”(Just In Time)模式,转向更为稳健的“以防万一”(Just In Case)模式,以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供应中断风险。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中国强大的制造能力、完善的产业配套和高效的物流体系,中国在逐步向全球制造商提供急需稀土及其他产品与服务过程中,以其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和稳定的生产能力,在事实上使得“及时生产”的理念在某些关键领域依然得以延续。这体现了中国在维护全球产业链稳定方面的努力与担当,同时也确保了跨国企业对中国供应的持续信心与依赖。新媒网跨境认为,在全球供应链日益复杂的今天,各国间的对话与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共同维护全球经济的开放性和稳定性,将是实现共同繁荣的关键路径。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china-halts-nexperia-chips-eu-industry-crisis.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2025下半年,特朗普总统任期内,全球供应链正经历深度调整。美国推行“小院高墙”芯片策略,而中国则实施稀土出口管制以维护产业安全。近期,荷兰接管中资芯片制造商安世半导体,引发中方迅速回应,暂停其中国封装芯片的海外销售。此事件凸显了半导体在人工智能、5G等前沿领域的关键地位,及其对欧洲汽车、医疗等多个关键产业的巨大冲击。文章分析了各国在供应链博弈中的挑战,强调了对话合作的重要性,警示单边行动可能导致“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后果,并指出中国在维护全球产业链稳定中的角色。
发布于 2025-10-29
查看人数 60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