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出海真相:营收百亿利润低,新玩法活命!
中国品牌的全球化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重塑着全球商业格局。当那些充满中国智慧与创意的产品,悄然走进世界各地的寻常百姓家,一场深刻而静默的变革已然开启。这不再是简单的商品输出,而是技术、文化与生态的深度融合,是中国企业走向全球舞台中央的生动注脚。
新媒网了解到,这场变革的深远影响已然显现。当我们细读20余家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企业的最新财务报告,这份张力愈发清晰可见:新消费品牌在海外市场的收入占比普遍突破了30%,而跨境电商领域的领军企业,营收增速依然保持在20%以上。然而,硬币的另一面是,不同企业的利润表现差异巨大——比如,泡泡玛特的海外毛利率高达71.3%,令人惊叹,但许多跨境电商企业的净利率却徘徊在个位数,甚至面临盈利挑战。
“高增长”与“低利润”并存的背后,折射出全球化竞争逻辑的深刻演变:从过去单纯依靠“流量红利”获取优势,转向对“价值链”的深层挖掘;从片面追求“规模扩张”,到更加注重“敏捷生存”和快速适应;从被动地“合规应对”,到主动地“风险管控”。更重要的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中国企业必须直面三大核心议题: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建立全球品牌共识?如何在技术壁垒面前构建坚不可摧的“护城河”?以及,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锻造出可持续的盈利能力?
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就隐藏在每一份财报的细枝末节中。我们看到傲基科技巧妙地利用物流业务来对冲价格战的压力;吉宏股份则通过引入人工智能,重塑了其在东南亚市场的竞争规则;石头科技更是通过积极拓展欧洲市场,成功稀释了其在北美市场的潜在风险……这些勇敢的探索,虽然有些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它们共同描绘出中国品牌全球化发展的新时代画卷:这不仅是“借船出海”,更是自信从容地“造船远航”。
IP赋能、技术引领与区域深耕:消费品牌出海的“新增长法则”
2024年财报季的圆满收官,标志着中国品牌出海赛道迎来了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以泡泡玛特、名创优品为代表的企业,正凭借其独特的全球化IP战略,重新定义增长曲线;而九号公司、石头科技等硬核科技品牌,则以创新技术突破贸易壁垒,展现出强大的市场适应力。从这些案例中,我们清晰地看到,品牌出海正从最初的“产品输出”,加速迈向更高层次的“文化渗透”——一场围绕IP经济、本地化深耕与供应链重构的深刻变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泡泡玛特旗下的LABUBU系列潮玩在全球范围内引爆现象级热潮,充分印证了IP经济所蕴含的强大穿透力。根据泡泡玛特的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LABUBU所属的IP系列产品营收同比激增726.6%,达到了30.4亿元人民币,这直接带动了公司海外收入占比逼近四成。从美国流行巨星蕾哈娜到泰国顶流女星Lisa,无数“自来水”式的传播,让LABUBU以其独特的潮玩形态,轻松打破了文化圈层,迅速成为全球年轻消费者群体中的“社交货币”。这背后,正是泡泡玛特“平台化IP孵化体系”的强大支撑——通过与全球优秀艺术家深度合作,进行分级资源运营,并持续投入内容创作,其IP矩阵已经形成了类似“迪士尼”与“乐高”相结合的复合型竞争力。
与此同时,名创优品则通过“联名IP+兴趣消费”的创新模式,成功重塑了品牌基因。2024年,名创优品与中国国产游戏巨作《黑神话:悟空》以及全球知名IP《哈利·波特》等展开深度合作,这一系列举措有力推动了其海外收入同比增长42%,达到66.8亿元人民币。不仅如此,名创优品还将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IP衍生品,成功铺设到了全球3000多家海外门店。为了进一步强化消费者体验和品牌影响力,名创优品还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开设了一家占地3000平方米的全球最大旗舰店。
显然,透过泡泡玛特和名创优品的出海实践,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IP的价值正在超越产品的功能属性,成为品牌全球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话语体系”。从单一形象的输出,到构建丰富的内容生态,IP经济正助力中国企业实现从“符号”到“故事”,再到“情感”共鸣的“三级跳”,这无疑是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赢得消费者心智的关键所在。
九号公司的财报,为我们提供了中国出海企业如何获取增量的典型范本。过去,其主要营收来自于电动平衡车、滑板车等共享出行设备。然而,在海外市场逐渐进入存量竞争后,九号公司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推出了智能割草机器人,并成功实现了产品线的平稳过渡。2024年,其Segway Navimow系列产品销售收入呈现爆发式增长,这充分证明了技术迭代对于撬动市场需求的巨大作用——第三代割草机器人覆盖面积突破10000平方米,这意味着产品应用场景已从传统的家庭院落,进一步拓展到商业场景或高端庄园市场,这无疑是技术创新带来市场跃升的绝佳体现。
相对而言,专注于扫地机器人领域的石头科技,在面对国际贸易环境调整时,也遭遇了不小的挑战。尽管其2024年海外收入高达6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达到51%,首次超过了国内市场,但由于其北美市场占比较高,在一些外部贸易政策调整的背景下,结构性风险瞬间凸显。不过,石头科技在财报中也明确表示,正在通过多元化布局来有效对冲风险,包括加速拓展欧洲、亚太等新兴市场,并推动国内销售额的持续增长,同时计划通过“价格矩阵”策略,覆盖更多消费层级,展现出积极的应对姿态。
同样是面对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科沃斯在其财报中也强调了正在加速多元化市场布局。例如,其在欧洲市场实施了更为细致的区域管理策略,加速推进线下渠道的渗透和布局。在法国和意大利等关键市场区域,科沃斯通过大幅提升门店覆盖率,并成功突破了当地线下核心渠道,实现了较高的销售增长和市场占有率。报告期内,科沃斯品牌和添可品牌在欧洲市场的营业收入,较上年分别增长了51.6%和64.0%,这无疑是中国品牌在应对外部挑战时,展现出的强大韧性和战略智慧。
精简SKU与全渠道布局:跨境电商的“韧性成长”实践
当安克创新以247亿元人民币的年营收,刷新了行业纪录时,没有人能否认跨境电商行业正在经历一场从单纯依赖流量红利,向依靠技术壁垒构建核心竞争力的质变。透过七家代表性企业的财务数据,我们得以一窥这个万亿级赛道的新商业逻辑。一方面,在许多消费电子行业普遍陷入“规模不经济”困境之时,安克创新却凭借高达43.67%的毛利率和8.95%的净利率,逆势而行,表现抢眼。其强大的产品定价能力,来源于每年高达21.08亿元人民币的研发投入,相当于将营收的8.5%转化为坚不可摧的技术护城河。更值得关注的是其渠道结构的质变:七大独立站的收入突破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速高达101%,与传统亚马逊渠道的增速差拉大至67个百分点,这表明品牌正在逐渐掌握更多自主权。
巨星科技年营收达到147亿元人民币,其亮眼业绩的背后,创新无疑是公司发展的核心动力。过去一年,巨星科技在研发上投入了3.66亿元人民币,设计出1937项新产品,正是这种对创新的执着,让手工具这类传统制造业实现了36.18%的净利润增长,令人刮目相看。此外,巨星科技也正积极完善全球化生产和供应链管理体系,继续在东南亚地区新增制造产能,并加快推动包括墨西哥、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在内的全球产能布局,以确保公司不局限于任何单一国家和生产区域,展现出高度的战略灵活性和抗风险能力。
绿联科技的海外市场贡献了35.5亿元人民币的营收,同比增长46.5%,占总营收的57.47%。绿联精准捕捉了“时间回溯型市场”的机遇,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成功复制了中国消费升级的路径:针对人均GDP处于3000-5000美元阶段的用户,绿联推出了适配本地电网的低价低功率充电头,满足当地实际需求;而在新加坡市场,则聚焦于高功率氮化镓充电器、MFi认证产品等高端市场。这种低线市场渗透与高端市场突破的双轨并行策略,以及“一国一策”的精细化运营,无疑是其成功的关键。
晨北科技在空气净化器市场取得了33%的北美市场占有率,这充分验证了垂直品类深度运营的巨大价值。其在非亚马逊渠道的收入占比提升至25.5%,尤其是通过新媒体平台,单品销量突破10万单,这表明品牌正在逐步掌握更多的流量自主权,不再过度依赖单一平台,有效提升了品牌韧性。
华宝新能高达55.82%的营收增速,则生动展现了技术驱动型企业的强劲爆发力:其拥有的1720项专利构筑了深厚的技术壁垒,使得其户外电源产品实现了“3度电容量、2度电体积”的技术突破,这无疑重新定义了便携储能行业的标准,引领了行业发展的新方向。
子不语从2023年亏损2.7亿元人民币到2024年盈利1.5亿元人民币的惊人逆转,其本质是从传统的“铺货思维”向更高级的“品牌思维”转型所取得的初步成功。2024年,子不语的SPU(标准化产品单元)数量从年均1万款锐减至3000款,并集中精力运营十大核心品牌。这种“少而精”的策略,凸显了聚焦核心优势、打造品牌价值的重要性。
浔兴股份则演绎了另一种生存智慧:巧妙借助敦煌网B2B2C平台带来的流量红利,讲述了中国制造商品通过“高性价比+全渠道分销”策略,实现了67%净利润增长的精彩故事,这也再次证明了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供应链的弹性和柔性,往往比单纯的规模扩张更为关键,更能帮助企业穿越周期。
供应链重塑、AI赋能与合规考验:跨境电商的终极生存命题
跨境电商行业正告别野蛮生长的“草莽时代”,进入精耕细作的“精耕周期”。2024年财报季,无疑成为这一转型期的重要分水岭:那些能够在垂直领域深耕,成功建立用户心智,用前沿技术重构运营效率,并在特定区域市场形成生态闭环的企业,正赢得穿越市场周期的“船票”;而对于那些仍然深陷价格战泥潭,挣扎于成本困局的企业而言,留给其转型升级的时间窗口,正在加速收窄。
作为家居跨境电商领域的领军企业,致欧科技2024年营收达到81.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74%。然而,其净利润却同比下降了19.21%,至3.34亿元人民币。尽管如此,其财报中仍有两大亮点值得关注:一是欧洲和美国仓储体系的显著优化,例如,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三国平均单包裹运费下降了0.7-2.4美元,而美国仓储自发订单的比例在2024年12月提升至27.75%,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二是渠道多元化的成功,对亚马逊平台的依赖度有所下降,Temu、德国OTTO、独立站等新兴渠道的营收占比显著上升,其中Temu仅用9个月就跃升为第四大销售渠道,展现出极强的市场拓展能力。
傲基科技2024年营收达到10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34%,成功跻身少数“百亿俱乐部”的跨境电商企业之一。然而,其增长引擎呈现出明显的分化:一方面,商品销售承压——核心品类家具家居的收入同比增长14.6%,但整体商品销售营收同比下降17.6%,毛利率下滑3个百分点至30.8%,这反映出行业价格战的激烈程度;另一方面,傲基的物流业务强势崛起。其物流解决方案在2024年收入高达24.41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47.7%,日均处理订单超百万件的智能仓网,已经从过去的成本中心成功转化为利润增长点。傲基的转型揭示了行业两大趋势:其一,物流能力正从配套服务升级为核心竞争力,完善的海外仓体系能够有效对冲商品销售毛利的下滑;其二,电动工具等垂直品类仍存在巨大机会,其相关产品通过美国好市多等线下渠道实现了113.6%的增长,证明线下渠道与专业品类的结合,能够有效突破线上流量困局,实现新的增长。
赛维时代2024年营收达到102.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55%,但净利润却下滑了36.19%。这主要由于其对北美市场(占比88.08%)和亚马逊渠道(占比82.08%)的过度依赖,使其在面对运费上涨和平台政策调整时,受到了更为明显的影响。此外,非服饰品类由于备货策略过于激进,导致库存积压,被迫低价清仓,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尽管赛维时代计划在2025年拓展欧洲市场、建设越南工厂,但供应链调整的滞后性,仍是其未来发展中需要持续观察的重点。
与头部企业的策略调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更多企业陷入了“规模幻觉”。华凯易佰营收增长38.42%,但净利润却暴跌48%;乐歌股份营收增长45.33%,却面临净利润腰斩的局面……平台规则的重构成为影响行业格局的重要变量:新兴平台的广告竞价,将一些关键词的点击成本推高数倍;亚马逊FBA费率的上涨削弱了企业利润空间;全托管模式引发的价格战则进一步挤压了行业利润。三态股份在积极布局TikTok、Temu等新兴平台的同时,净利润却暴跌88.38%,“铺货模式+全平台覆盖”的策略暂时失效,显示出其在适应新规则方面的阵痛。星徽股份因历史问题计提2.74亿元人民币的商誉减值,则暴露出早期粗放扩张所付出的代价,警示着企业必须注重健康发展。
吉宏股份则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的发展路线:主动退出美国市场,将重心聚焦在东南亚、中东等“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同时,其跨境社交电商业务贡献了63.16%的营收,毛利率维持在60%以上。通过自主研发的Giikin系统,整合了AI选品、内容生成、广告投放等模块,将爆款预测准确率提升至82%,使得吉宏的单客获取成本降低了40%。吉宏的实践表明:新兴市场的红利与先进技术赋能相结合,可以有效绕过传统平台的“内卷”竞争,但同时,企业也需承受区域市场容量有限、基础设施相对不完善等风险。
显然,当跨境电商进入“硬核竞争”时代,企业的命运被更多深层问题的答案所牵动:你的供应链能否在墨西哥、越南、马来西亚等地实现灵活切换,以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你的技术护城河是否足够深厚,足以抵挡人工智能革命带来的冲击?你的品牌溢价是否能够跳出“中国制造=便宜货”的传统认知,赢得全球消费者的认可?从被动应对合规要求,到主动进行风险控制,你的税务合规、供应链溯源等企业社会责任(ESG)能力又将如何?
巨星科技用全球化产能布局给出了自己的回应,华宝新能以技术纵深树立了行业标杆,吉宏股份则凭借人工智能重构了运营效率——这些答案或许尚不完美,但它们都指向同一个真理:跨境电商行业的“野蛮生长”期已经结束。2024年财报,如同市场的一面镜子,不仅照见了企业的生存韧性,也映射出转型升级的阵痛。当“区域化”逐渐让位于“全球化视野”、“规模优先”转向“利润优先”成为行业共识,唯有在供应链敏捷性、技术渗透率、渠道控制力这“三线”上都达到高标准的中国企业,才能在新一轮全球化浪潮中,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Blink Subscription Plus Plan with monthly auto-renewal
$ 10.00

Amazon Fire TV Stick HD (newest model), free and live TV, Alexa Voice Remote, smart home controls, HD streaming
$ 24.99

Ring Battery Doorbell | Home or business security with Head-to-Toe Video, Live View with Two-Way Talk, and Motion Detection & Alerts (newest model), Satin Nickel
$ 41.24

Amazon Fire TV Stick 4K (newest model) with AI-powered Fire TV Search, Wi-Fi 6, stream over 1.8 million movies and shows, free & live TV
$ 29.99

Amazon Fire TV Stick 4K Max streaming device (newest model) with AI-powered Fire TV Search, supports Wi-Fi 6E, free & live TV without cable or satellite
$ 39.99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