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车墨西哥遇阻!关税暴涨50%危机与机遇并存
新媒网跨境获悉,2025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在墨西哥市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这个被视作"北美桥头堡"的战略要地,正因国际形势变化而掀起波澜。
"黄金走廊"突遇寒流
作为连接南北美洲的重要枢纽,墨西哥凭借《美墨加协定》的关税优惠,曾是中国车企布局北美市场的理想跳板。2024年墨西哥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87%,其中中国品牌市场占有率突破35%。然而近期美国政策调整,让这条"黄金走廊"的温度骤降。
墨西哥经济部长拉克尔·布恩罗斯特罗(Raquel Buenrostro)近日透露,该国正在重新评估汽车产业政策。有外媒报道称,美国商务部已向墨西哥施压,要求对进口电动汽车实施更严格的原产地认证。新媒网跨境注意到,这直接影响到采用中国电池技术的车型准入。
三重考验接踵而至
关税门槛持续攀升
墨西哥自2025年1月起将电动汽车进口关税从15%提升至25%,叠加美国可能实施的"二次征税",部分车型综合税率或达50%。奇瑞墨西哥公司负责人透露,这导致星途系列车型到岸成本每辆增加约2.8万元人民币。供应链重构压力
根据墨西哥汽车工业协会数据,目前当地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本土化率仅为42%。长安汽车近期宣布投资3亿美元建设电池组装厂,比亚迪则与当地企业成立电机联合实验室。业内人士分析,这种"技术换市场"的模式将成为破局关键。品牌认知亟待突破
在墨西哥城街头,超过60%的受访者仍将中国汽车与"廉价"标签挂钩。蔚来汽车北美事业部负责人坦言:"我们需要用产品力重塑认知。"该品牌计划在2026年前建成15座换电站,并推出西班牙语定制车机系统。
破局之路暗藏机遇
新媒网跨境认为,挑战背后孕育着转型契机。上汽名爵通过赞助墨西哥超级联赛,使品牌知名度提升37%;长城汽车与当地大学合作培养技术人才,已有200名学员进入售后体系。更值得关注的是,墨西哥政府计划在2026年实现充电桩数量翻番,这为配套设施供应商带来新机遇。
在技术层面,中国企业的创新优势正在释放。宁德时代研发的钠离子电池已通过墨西哥高原气候测试,续航衰减率比传统电池低14%。小鹏汽车展示的西班牙语语音控制系统,可实现方言识别准确率91%的突破。
全球棋局中的中国智慧
面对复杂局势,中国车企展现出灵活应对能力。吉利集团采取"整车+KD件"双线并进策略,既保持现车供应,又在蒙特雷建设散件组装厂。东风汽车则创新推出"电池租赁"模式,将购车成本降低30%,该模式上线三个月用户突破1.2万。
新媒网跨境预测,未来两年将是关键窗口期。随着墨西哥本土化生产比例提升,以及智能网联技术的持续导入,中国新能源汽车有望在拉美市场形成"技术+服务"的双重优势。正如墨西哥中国商会汽车委员会主席所言:"这场变革不是零和游戏,而是共同进化的开始。"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china-ev-in-mexico-tariff-hits-50.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