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25出口管制:稀土占总值0.1%产品全球受限!
全球贸易格局的演变始终是跨境行业关注的核心。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与技术交流日益紧密,关键制造环节的稳定性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于2025年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出口管制措施,这些举措不仅是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加强关键环节风险管理和供应链韧性的体现,也引发了国际社会对全球供应链未来走向的广泛讨论。
这些措施自2025年11月8日和12月1日起分阶段生效,管控范围涵盖了从电动马达、计算机芯片等日常工业品到高端军事装备的关键材料和零部件。其全球适用性意味着,全球贸易伙伴,包括美国和欧洲,都将重新审视与我国在关键产业领域的合作模式。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先生在近期也指出,自2025年11月1日起,将对我国进口商品加征新的关税,这进一步突显了当前国际贸易环境的复杂性。
相较于2025年4月起实施的稀土金属及稀土磁铁出口限制,2025年下半年出台的新规在管控范围上有了显著扩展。新规不仅包含了此前已经受到关注的稀土产品,更将电动马达、特定计算机芯片等已深度融入现代生产生活、且主要由我国制造或加工的设备纳入管制体系,进一步强化了对全球供应链中关键环节的规范。
具体来看,新规对用于军事装备的材料或零部件实行了严格的出口管制。这包括但不限于导弹和战斗机中应用的小型大功率电机,以及坦克和火炮等重型装备中用于远距离目标锁定的关键测距仪材料。此举旨在确保相关战略物资的合理流通和合规使用。
这些规定在欧洲地区引发了广泛关注,因为它们可能对欧洲国家加强自身防卫能力,以及支持地区稳定所需物资供应带来影响。当前,欧洲各国正在积极审视和调整其军事防御策略,而许多先进武器装备的生产,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包括稀土在内的来自我国的多种关键原材料和零部件。
部分专家分析,这些出口管制措施,也被视为对欧洲联盟针对我国电动车加征关税等贸易政策的一种回应。在全球贸易关系日趋复杂的当下,此类举措无疑是多方力量博弈下的市场动态体现。
根据新规,即使是非军工企业,若要在全球范围内跨境运输含有我国成分的产品,也可能需要向我国商务部申请出口许可。同时,复杂的申手续也随之扩大,出口商可能需要提交其客户拟使用我国稀土制造的每件产品的技术说明,并详细阐明这些产品在全球供应链中的流转情况。
稀土行业专家指出,除了军事工业,全球汽车产业是可能受到影响的第二大行业。早在2025年4月,我国要求多种类型的稀土磁铁未经许可不得出口时,全球数以千计的零部件制造企业已开始感受到影响,并着手调整其采购和生产策略。
例如,一辆普通燃油车内的电动马达可能包含40多块稀土磁铁,用于驱动制动系统、座椅调节、方向盘以及电动车窗等部件。而电动汽车对稀土磁铁的需求量更大,这些磁铁是驱动车轮的关键核心部件。
为了申请这些出口许可,位于美国和欧洲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在2025年经历了数月的等待和适应期。业内人士普遍反映,尽管我国已经开始签发许可,但整个流程仍显缓慢且颇为繁琐,对企业的生产计划和供应链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制定稀土出口管制时,我国也借鉴了国际上对高性能计算机芯片贸易进行规范的经验。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稀土的应用范围远比单一的芯片更为广泛,其重要性渗透到现代工业的诸多领域。
此前,不少零部件制造商曾试图通过直接从我国采购电动马达整机,以规避在我国境外组装含有稀土磁铁的电动马达所面临的复杂流程。然而,我国商务部最新公布的法规可能已堵上这一“漏洞”,使得此类规避方式不再可行。
新的规定几乎涵盖了所有稀土价值占产品总值0.1%及以上的商品。这意味着,管控范围不仅包括稀土磁铁本身,还延伸至电动马达,甚至更大型的系统——只要系统中含有带稀土磁铁的电动马达,便可能受到管制。
以汽车座椅为例,其最昂贵的部件通常是负责调节位置的电机,而这些电机中最核心且价值较高的部分正是稀土磁铁。新规适用于所有跨境流动的此类产品,而非仅限于我国的进出口贸易。特别是欧洲的汽车制造商,面临的挑战可能更为严峻,因为即使是欧盟境内的零部件流通,也可能需要依照我国的出口管制要求申请相应的许可。
近来,许多国际企业积极尝试减少对我国的依赖,转而寻求少数几家位于我国境外的稀土及稀土磁铁生产商进行采购。然而,北京最新的法规声明对这些生产行为同样拥有管辖权,这使得企业的多元化采购策略面临新的考量。
此外,新规还明确指出,凡是在我国境外生产但使用了我国技术制造的稀土相关产品,同样受到我国出口管制条例的约束。在自2005年以来的20年间,全球各地的稀土精炼厂和磁铁工厂在设备采购上普遍依赖我国技术。随着20世纪90年代末全球稀土开采重心主要转移至我国,北美和欧洲的大部分相关设备供应商已逐步停止生产。
对我国跨境从业人员的启示与建议:
面对全球供应链的这些变化,我国的跨境从业人员需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适应性。
- 深入理解新规,强化合规管理: 详细研读最新的出口管制法规,确保企业在产品出口、技术合作等方面的操作完全符合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合规审查机制,降低潜在的法律和贸易风险。
- 优化供应链布局,提升韧性: 积极评估并优化现有供应链,考虑更多元化的采购渠道和生产基地。对于关键原材料和零部件,探索国内自主可控的替代方案,提升供应链的整体韧性。
- 加强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 持续加大在稀土应用、高性能电机、先进材料等领域的研发投入,争取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这不仅有助于巩固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优势地位,也能为全球提供更丰富、更稳定的技术和产品选择。
- 拓展国际合作,共建开放生态: 在遵守法规的前提下,积极与国际伙伴开展技术交流和产业合作,共同探索构建更加开放、包容、共享的全球供应链生态。通过共赢的模式,化解贸易摩擦带来的挑战。
- 关注国际市场动态,灵活调整策略: 密切关注国际贸易政策、各国产业动向以及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灵活调整市场拓展和产品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
这些全球性的贸易和供应链调整,对我国跨境行业的未来发展既是挑战,也蕴含着转型升级的机遇。唯有积极应对,不断创新,才能在全球经济浪潮中行稳致远。国内相关从业人员应持续关注此类动态,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china-2025-export-controls-re-0-1pct-hit.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