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非法转运遭美CBP盯上,最高40%关税重罚!
当前,全球贸易格局日益复杂多变,合规经营已成为跨境行业参与者不可忽视的基石。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海关对货物原产地、贸易流向的监管力度持续加强。近日,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发布了一项重要提示,专门针对非法转运(Transshipping)问题,旨在提醒全球贸易参与者加强合规管理,避免潜在风险。
背景与合规重要性
转运,在国际物流中是一个常见的操作,指的是货物在从起始地运往目的地过程中,从一种运输方式转变为另一种,或者从一个运输工具、港口转至另一个。这种操作本身是合法且高效的,能够优化全球供应链,降低物流成本。然而,当转运被用于规避关税、逃避制裁或绕过贸易限制时,就构成了非法行为。
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在特朗普总统领导下的美国,持续对贸易合规保持高度关注。当前,美国已与部分贸易伙伴签署初步协议,其中明确指出,经由特定国家转运至美国的商品,可能面临高达40%的额外关税。这一条款被广泛解读为旨在防止非美国原产地货物通过第三方国家规避现有贸易壁垒,进入美国市场。这一政策动向,无疑在全球贸易界引发了关于“转运”定义和合规操作的热烈讨论。对于中国跨境企业而言,理解并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不仅是规避风险的必要之举,更是维护企业长期发展和国际声誉的关键。
非法转运的常见手法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观察到,随着全球贸易执法措施的日益收紧,一些出口商和进口商试图通过转运活动来规避贸易管制,因此非法转运的活动有所增加。其中,以下两种情况尤为突出:
- 路线伪装原产地: 出口商将产品通过第三国进行转运,以此来掩盖货物的真实原产国。这种做法特别常见于那些原产国被征收高额关税或受到配额限制的商品。其核心在于利用中间国的身份,试图规避原产国所面临的贸易壁垒。
- 虚假原产地标签: 出口商试图将原产自高关税地区的商品,例如部分中国制造的产品,重新贴标或声明为来自关税较低的国家,以期获得更优惠的关税待遇。这种直接篡改原产地信息的行为,性质更为严重。
此外,美方监管机构还发现,部分不法分子试图通过伪造原产地证明或声称经过了最低限度的加工,来骗取优惠关税待遇,例如根据《美墨加协定》(USMCA)或《中美洲自由贸易协定》(CAFTA-DR)享有的优惠。另一些常见的非法操作还包括:故意低报货物价值、错误分类货物或虚报数量,以减少应缴纳的关税,即所谓的虚假申报。
美方海关指出,非法转运行为通常集中在一些特定的行业和产品领域,包括钢铁和铝材、纺织品和服装、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电子产品、太阳能电池板以及农产品等。这些领域的商品往往价值较高,或受制于特定的贸易政策,从而成为非法转运的“高风险区”。
识别非法转运的“危险信号”
为了帮助企业更好地识别和防范非法转运风险,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向C-TPAT(海关-商贸反恐联盟)成员发布了以下“危险信号”提示。对于中国跨境企业而言,这些同样是值得高度警惕的线索:
- 转运国未进行实质性加工: 如果货物在一个国家中转,但并未在那里进行足以改变其原产地的实质性加工或改造,这可能意味着该国仅作为规避原产地规则的“跳板”。
- 原产国标签与制造能力不符: 如果货物上的原产国标签所指的国家,其工业或制造能力与所声称的商品生产量或类型不匹配,这可能预示着原产地信息存在虚假。
- 贸易量数据异常: 出口国向美方海关报告的出口量与美国从该国进口的同类商品量存在显著差异,这种数据上的不一致往往是异常贸易流动的体现。
- 无逻辑供应链路径: 货物被安排通过低成本或与美国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转运,但从商业逻辑上,这种转运路径并无明显或合理的供应链理由,可能暗示着规避关税的目的。
- 异常复杂交易结构: 交易结构异常复杂,缺乏清晰、合法的商业目的或合理的解释,往往是掩盖非法行为的手段。
- 贸易伙伴行为模式异常: 业务伙伴的贸易活动模式与历史记录显著偏离,或其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定价明显不合理,这都可能是不法行为的信号。
防范风险的最佳实践
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也提出了一系列最佳实践,以帮助企业防范通过转运进行违规的风险。这些建议对中国企业建立健全的合规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提升风险识别能力: 企业应密切关注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网站上发布的“危险信号”提示,并确保将任何识别出的风险信息传达给企业的所有部门和分支机构。特别是在出口商拒绝买方订单或货运代理拒绝为两用物项提供出口服务时,更应提高警惕,审慎评估。
- 选择合规的贸易伙伴: 出口商应优先选择那些具备完善出口管理和合规计划的贸易促进者或货运代理。这些合作伙伴应将转运的最佳实践纳入其日常运营,确保整个供应链的合规性。
- 深入了解您的客户: 企业应通过获取详细的资质信息,对国外客户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以评估其潜在的违规风险。这包括了解客户的业务性质、市场声誉、过往交易记录以及最终用途和最终用户。
- 审慎处理转口交易: 在出口和便利两用物项的流动时,企业应尽量避免采用转口出口交易模式。除非出口商、外国主要利益方和外国主要利益方在美代理之间已建立长期且高度信任的合作关系。
- 运用科技强化合规管理: 企业应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技术,来增强“了解您的客户”原则(KYC)和其他尽职调查措施的效力。通过技术手段,可以更有效地识别和打击违规风险,提高对货物最终将送达授权最终用户并用于授权用途的信心。
违规的严重后果
美方海关强调,他们正在通过加强目标货物查验、增加供应链审计以及利用《强制执行与保护法案》(Enforce and Protect Act)的授权调查规避计划等方式,来应对日益增多的非法转运活动。这意味着,美方监管机构的执法力度将持续加大。
美方海关郑重警告,非法转运行为不仅违反了其相关法规,还可能导致企业面临巨额罚款、货物被扣押、业务中断、丧失进口特权,甚至可能遭受刑事指控。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一旦非法转运行为被曝光,企业的声誉将遭受严重损害,客户信任度会急剧下降,市场份额也可能因此萎缩。对于已加入C-TPAT项目的企业而言,还可能面临被暂停或被取消会员资格的风险,这将直接影响其通关便利性和在国际贸易中的信用等级。
面对全球贸易环境的复杂性和监管的趋严,中国跨境企业必须将合规置于核心位置。深入理解国际贸易规则,构建完善的内部合规管理体系,对供应链上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并与可靠的合作伙伴协同,是确保企业稳健发展、行稳致远的关键。持续关注国际贸易政策动态,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