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游戏:1人狂揽5亿下载,老玩法年赚1亿美金秘密!
休闲游戏的浪潮,在过去十年里可以说主要被“玩法创新”所驱动。大家会发现,很多红极一时的休闲爆款,最初都是凭借一种独特的玩法,或是对原有玩法的巧妙改进,迅速吸引大量玩家。随后,市场上一大批模仿者和衍生产品紧随其后,形成一股强劲的赛道爆发潮。到了2025年,我们放眼全球,这样的趋势依然势头不减。
就拿大家熟悉的例子来说吧。还记得当年在国内社交平台刷屏的微信小游戏《羊了个羊》吗?它的“堆叠消除”玩法,很快就在全球Google Play市场催生了近百款同类产品。其中不乏像《Tile Club》这样,全球下载量轻松突破千万的佼佼者。再比如,随着《Screw Jam》在全球范围内的走红,那个在朋友圈里掀起热潮的“打螺丝”解谜,在海外也形成了独特的Screw Puzzle品类。更有趣的是,它还衍生出了像“织毛线”或者“3D拆积木”这类充满巧思的细分玩法,让玩家们脑洞大开。
这些现象级作品的背后,往往是开发者们对玩法的深挖和创新。尽管市面上相似产品层出不穷,尤其是在当前AI等开发工具日益普及,产品“复制”速度远超“迭代”的时代,如何在玩法大同小异的情况下脱颖而出,抓住成功的“秘诀”呢?除了玩法本身,还有哪些层面的突破能让休闲游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辟蹊径,开辟新的增长空间呢?新媒网跨境了解到,行业内普遍关注,想要在同一玩法赛道中实现“微创新”,或者在玩法之外找到制胜法宝,是当前休闲游戏开发者面临的关键课题。
1、细分赛道,题材包装出“奇招”
如果说游戏的玩法是骨骼,支撑其运行的血肉和皮肤,那便是题材和内容了。虽然玩法潮流更迭有周期,但题材的创新却始终在高速新陈代谢。即便有些老牌产品已在头部站稳脚跟,也总会有新产品凭借独特的题材包装,出奇制胜。
(1) 叙事向
长期以来,为了增强玩家的沉浸感和情感联结,进而提升游戏的留存率,很多长线运营的中轻度游戏都在尝试将各种叙事元素融入关卡设计之中。根据资深行业观察者的分析,在过去几年里,具备轻量叙事元素的中轻度手游产品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这表明了市场对这种模式的认可。
《Merge Mansion》就是这一类型中不得不提的典范。游戏中,玩家扮演主角玛姬(Maggie),从奶奶手中继承了一座破败的豪宅,任务就是将其修复改造。游戏整体氛围温馨轻松,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它的宣传片结尾剧情却突然转向了悬疑风格:奶奶竟然被警方带走,留下一句“他还活着”和意味深长的笑容。这段充满悬念的预告片在全球引发了玩家们的热烈讨论,YouTube上各种语言版本的剧情解析视频层出不穷,播放量动辄上百万。尽管也有玩家反馈游戏本体剧情与广告关联度不高,但不可否认,这支广告成功将《Merge Mansion》推上了Merge-2品类的顶峰。直到今天,仍有大量玩家翘首以盼剧情的后续更新,足见叙事的力量。
在二合游戏(Merge-2)领域,叙事驱动的趋势尤为显著。国内的柠檬微趣公司就凭借这种模式推出了多款爆款产品,例如《Seaside Escape》和《浪漫餐厅》。这些作品都在二合玩法中融入了温情、悬疑甚至戏剧性的故事线,《浪漫餐厅》更是凭借月流水突破2000万美元的骄人成绩,让柠檬微趣跻身中国出海游戏厂商收入前五的行列。
《浪漫餐厅》中那些引人入胜的剧情,比如出轨、离婚的桥段,都深深抓住了玩家的心。而《Seaside Escape》和《浪漫餐厅》的这种设计思路,可以追溯到2021年英国工作室Trailmix推出的《Love & Pies》。这款游戏将剧情与玩法循环结合得更为紧密。《Merge Mansion》里玩家的核心目标是收集工具改造庄园,与奶奶的对话只在特定地点触发;但在《Love & Pies》中,每个关卡完成后都能触发对话,推动故事发展。据外媒发布的一项合成赛道研究显示,《Love & Pies》这类游戏的次日留存率(D1留存率)甚至能达到50-60%,表现相当亮眼。
(2) 流行文化
叙事能够通过情绪和共鸣引发玩家的代入感。而另有一类题材,它们自带社会情绪,无需复杂的剧情也能轻易引发玩家共鸣——那就是大家常说的“梗”(Meme)。
“梗”因其极高的传播度、独特而强烈的视觉特征以及易于复制和分享的特性,与休闲游戏有着天然的高度契合。从Doge等第一代互联网“梗”诞生之初,它们就成为了各种休闲小游戏中的常用素材。进入2025年,在全球短视频平台上风靡一时的“意大利脑腐”(Italian Brainrot),也迅速被休闲游戏开发者们捕捉并运用。
这种“意大利脑腐”在国内常被玩家戏称为“AI山海经”。它代表着一类由动植物元素与人类工业制品奇特组合而成的非现实生物,再配上魔性的意大利语名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形象,比如那只穿着耐克鞋的四脚鲨鱼,被命名为“Tralalero Tralala”。
这种潮流其实深刻反映了在“AI魔法”时代,大众对人工智能既感到新奇、又有些费解甚至隐约担忧的复杂心态。人们渴望用流行文化的方式去解构这种新兴的“科技魔法”。以“意大利脑腐”为主题的游戏大多采用了已有的轻度玩法,比如合成或放置。目前,已经有多款这类产品在东南亚、南美、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取得了千万级别的下载量。据外媒公布的五月全球手游下载排行榜,前十名中竟然有两款游戏融入了“意大利脑腐”元素,其市场潜力可见一斑。
然而,运用这类题材最大的风险在于,流行风向瞬息万变,“梗”的时效性难以捉摸。如何选择那些能够经受住时间考验的“梗”,往往需要我们深入挖掘其受喜爱的原因,思考它背后所代表的情绪和态度,以及所折射出的社会共性。
以卡皮巴拉(水豚)为例,从2020年起,这种行动缓慢、无欲无求的形象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大量年轻人的喜爱。它成为了“躺平”、“佛系”、“自我疗愈”的代表,精准地捕捉了快节奏都市中打工人的心理诉求。正因如此,卡皮巴拉的形象特别适合那些低竞争、低压力、低失败惩罚、高自由度的游戏类型。越南工作室ABI开发的《Cookingdom》就巧妙地将卡皮巴拉、美食模拟和ASMR等多种治愈元素融合在一起,上线仅仅三个月内,累计下载量就突破了两千万,无疑成为了今年休闲赛道中的一匹黑马。
国内的厂商也早就跟进了这一热门题材。海彼网络旗下的《冒险者日记(Capybara Go!)》于2024年底在海外上线,目前海外累计收入已经超过了1亿美元。虽然游戏主题是冒险,但它采用了以文字推进事件的形式,最大程度地简化了操作,强调长线策略,这与卡皮巴拉那种“松弛”的气质完美契合。新媒网跨境获悉,这种对流行文化的敏锐洞察和巧妙运用,正是许多休闲游戏成功突围的关键。
(3) 男性向
在休闲游戏品类中,很多细分玩法,比如三消、合成等,传统上女性玩家的占比更高。但这并非意味着男性玩家天生抗拒这些玩法,而是市场上缺乏专门以男性玩家为目标受众的产品。在竞争激烈的三消红海中,这一题材缺口反而成为了难得的市场机遇。
2023年6月,Space Ape Games推出了一款以“卡车改装”为主题的三消游戏《Chrome Valley Customs》。这款游戏凭借独特的题材包装,成功开辟了“男性向三消”的新市场。游戏一经推出,便迅速冲入美国iOS免费游戏榜前100名,两年间累计下载量突破千万。国内厂商也紧跟这一市场机会,2024年6月,点点互娱在海外推出了《Truck Star》,其海外月流水已突破200万美元。令人欣喜的是,这款游戏在今年也以《消消闯天下》的名字成功登顶微信小游戏人气榜,在国内同样获得了玩家们的认可。
车辆改装一直是PC和主机端模拟游戏的热门题材,曾诞生过《欧洲卡车模拟器》、《修车模拟器》等一系列爆款产品。而在手游领域,车辆题材游戏大多以竞速玩法为主。《Chrome Valley Customs》和《Truck Star》却独辟蹊径,将这一经过市场反复验证的题材与传统三消玩法巧妙结合,成功开辟了新的市场增量。
这两款三消游戏在“车辆改装”这个内容题材上进行了非常细致的包装。玩家需要在消除关卡中收集车辆配件、消除图标,关卡中的障碍物也被设计成扳手、路障等与主题紧密相关的内容,极大地强化了玩家的代入感。每个订单完成后,游戏还会详尽地展示车辆细节,突出改装前后的变化,给玩家带来满满的成就感。这种精准的题材定位和细致的呈现,让它们在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
2、新兴市场,关注玩家底层需求
根据外媒《2025手游趋势报告》最新发布的数据,尽管2024年全球手游总下载量有所下降,但玩家的消费支出却持续增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增长最快的地区并非传统意义上付费能力更强的欧美市场,而是巴西、墨西哥、波兰、土耳其、罗马尼亚、印度、阿联酋、沙特阿拉伯等新兴国家。在这些地区,休闲游戏凭借其低玩法门槛和低设备要求,成为了许多玩家的首选。对于规模相对较小的开发商来说,瞄准这些新兴市场,或许是实现增长的有效途径。然而,由于文化和消费习惯的差异,许多中小厂商往往在面对陌生市场时感到无从下手。精细化的本地化工作确实能够弥合文化上的距离,但一系列以“Offline”(离线)和“No Wifi”(无网络)为标题的小游戏合集却在提醒我们,更需要关注新兴市场玩家的真实现状和更深层次的需求。
虽然市面上的许多游戏都提供离线服务,但它们往往将其视为一项基础功能,而游戏的画面、玩法创意、社交互动或竞技元素才是核心卖点。然而,对于网络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的地区来说,比起追求更优质的画面和前沿的玩法,玩家们更需要的产品是能够满足他们最基本的需求:即使没有网络也能畅玩。
因此,《Offline Games - No Wifi Games》这款产品,直接将“离线”和“没网”写在了标题之中。凭借关键词搜索,它在几乎没有进行买量推广的情况下,完全依靠自然流量获得了超过千万级别的下载量。据外媒数据统计,《Offline Games - No Wifi Games》的印度玩家占比最高,达到了13%,巴西、墨西哥、印尼等国家也贡献了相当可观的下载量。
《Offline Games - No Wifi Games》本质上并未在游戏玩法和内容上进行创新,它只是将2048、合成大西瓜、数独、拼字游戏和扑克等经典休闲玩法,整合制作成了小游戏合辑。这类合辑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界面简洁,除了游戏玩法必需的图标和UI,几乎看不到其他繁杂的内容包装,将游戏门槛降至最低。其盈利模式也大多非常简单,通常采用解谜游戏中最基础的“观看广告获得提示”的IAA(应用内广告)模式。虽然相比那些拥有复杂货币化机制的解谜游戏,这种盈利模式的效率并非最高,但基于千万级别的玩家基数,其盈利空间仍然非常可观。目前,这款作品也在逐渐形成一个“赛道”。在Google Play上,已经出现了十余款类似的离线小游戏合集,许多现有的休闲和超休闲游戏也纷纷将“No wifi”和“Offline”等关键词加入到标题之中,以吸引这类特定需求的用户。
同样由JindoBlu工作室开发,《2 Player games : the Challenge》和《1234 player》几乎采用了与《Offline Games - No Wifi Games》相同的思路:以最低的门槛满足玩家的社交需求。据了解,目前JindoBlu旗下十几款游戏的全球总下载量已经突破了5亿次。对于一个仅有1位员工的工作室而言,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惊叹的成绩,再次证明了对用户底层需求的精准把握,能够创造奇迹。
3、长线运营,玩家愿意为老游戏买单
外媒《2025手游趋势报告》中还有一条结论令人颇感惊讶:如果将2024年收入排名前1000的游戏按照发行年份进行分组,会发现2022年、2015年和2018年发布的游戏在2024年获得了最高的收入。这清晰地表明,只要采取有效的长线运营策略,即使是发布于十年前的游戏,依然对现在的玩家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地铁跑酷》无疑是其中最有说服力的案例之一。这款发布于2012年的游戏,在今年五月刚刚迎来了它的13周年更新,全球累计下载量突破了40亿次。在过去的十年里,它很少跌出全球月度下载量排行榜的前30位,堪称手游界的常青树。
虽然《地铁跑酷》早期的成功确实占据了先发优势,提前建立了品类壁垒,但能够在长达13年的时间里持续保持活跃,更要归功于它十年如一日的持续更新。从2012年开始,《地铁跑酷》启动了“世界巡回赛”主题活动,平均每三周更新一个城市主题场景,目前已经覆盖了全球200个城市,让玩家们始终保持新鲜感。
提供新内容并非长线更新的唯一目标。《地铁跑酷》通过丰富的活动吸引用户,引入排行榜和PVP模式来沉淀玩家间的社交关系,从而形成用户增长的闭环。在这个过程中,活跃的玩家社区也持续为《地铁跑酷》延长着产品的生命周期。例如,“不吃金币挑战”这样的玩家自发内容,在TikTok、YouTube等海外平台上形成了病毒式传播;而“地铁跑酷真人挑战”也获得了上亿的观看量,这些都彰显了玩家社区的巨大活力。
可以说,《地铁跑酷》几乎代表了单一玩法休闲游戏的发展史。游戏早期以单机跑酷为主,随后逐渐引入了“常态化运营(Live ops)”的概念。紧接着,又逐步加入了玩家排行榜和PVP模式,完善了游戏的社交功能。其盈利模式也日益丰富,从最初的广告复活,拓展到各种付费道具、宝箱礼包和通行证等多种付费模式。如今,长线运营几乎已经成为休闲游戏的“标配”。游戏厂商们纷纷通过更“短频快”的活动节奏、制造紧迫感以及强化社交功能,来持续保持玩家的参与度。新媒网跨境认为,许多休闲游戏厂商也开始积极采用“快速实验”(A/B Testing)模式,通过对比不同活动元素(例如活动时长、奖励丰俭、UI位置等)的效果,来持续优化运营策略。“数据驱动”正成为休闲游戏运营的下一个重要关键词。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