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粮食出口年增35.3%!亚太新蓝海浮现
亚太地区,作为全球人口最稠密的区域之一,其粮食市场动态始终牵动着全球目光。粮食不仅是民生之本,更是区域经济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基石。当前,亚太粮食市场正经历着结构性变化,消费、生产与贸易格局呈现出新的特点。了解这些深层趋势,对于从事跨境业务的中国企业和个人来说,是制定策略、把握机遇的关键。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2024年亚太地区粮食市场总值达到14,613亿美元,预计到203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7.46亿吨,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0%。与此同时,市场价值预计将以年均复合增长率-2.1%的速度调整,至2035年可能降至11,578亿美元。这一变化预示着市场在保持量增的同时,可能面临价格上的调整。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是该区域主要的粮食消费国,合计占总消费量的72%。稻谷、玉米和小麦是消费和生产的主力品种。整体而言,亚太地区仍是粮食净进口区域,玉米和小麦进口量较大,而澳大利亚则作为主要出口国,以小麦出口为主。
市场展望
在亚太地区对粮食需求持续增长的驱动下,预计未来十年市场消费将保持上升趋势。市场表现有望延续现有格局,从2024年至2035年期间,预计市场量将以1.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扩张,到2035年末,市场总量预计将达到17.46亿吨。
在价值方面,市场预计在2024年至2035年期间将以-2.1%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进行调整,到2035年末,市场价值(按名义批发价格计算)预计将达到11,578亿美元。
消费概况
2024年,亚太地区粮食消费量略有下降,至15.62亿吨,较上一年减少1.8%。回顾2013年至2024年,总消费量呈现平均每年1.5%的增长,整体趋势相对稳定,仅在特定年份出现波动。在所分析的时期内,消费量在2023年达到15.9亿吨的峰值,随后在2024年小幅回落。
2024年,亚太地区粮食市场总收入为14,613亿美元,与前一年基本持平。这一数字反映了生产商和进口商的总收入。从2013年至2024年,市场价值平均每年增长1.3%,趋势相对稳定,在整个分析期间记录到一定程度的波动。消费水平在2022年达到14,651亿美元的峰值;然而,从2023年到2024年,消费未能恢复增长势头。
各国消费情况
2024年,消费量最高的国家是中国(6.76亿吨)、印度(3.6亿吨)和印度尼西亚(8,600万吨),这三个国家合计占该地区总消费量的72%。孟加拉国、越南、巴基斯坦、泰国、菲律宾、日本和缅甸则位居其后,合计占比约21%。
下表展示了2024年亚太地区主要国家的粮食消费量。
国家/地区 | 2024年消费量 (百万吨) |
---|---|
中国 | 676 |
印度 | 360 |
印度尼西亚 | 86 |
孟加拉国 | 38 |
越南 | 62 |
巴基斯坦 | 46 |
泰国 | 45 |
菲律宾 | 35 |
日本 | 25 |
缅甸 | 26 |
从2013年至2024年,菲律宾的消费量增幅最为显著,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6%,而其他主要消费国的增长速度则相对温和。
在价值方面,中国(9,127亿美元)遥遥领先,印度(1,470亿美元)位居第二,随后是孟加拉国。2013年至2024年期间,中国市场价值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6%。同期,印度为3.4%,孟加拉国为2.6%。
2024年,人均粮食消费量最高的国家是越南(655公斤/人)、泰国(635公斤/人)和缅甸(498公斤/人)。
从2013年至2024年,中国人均消费量增长最为突出,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而其他主要国家则呈现更为温和的增长步伐。
粮食类型消费情况
2024年,消费量最高的产品是稻谷(7.09亿吨)、玉米(4.46亿吨)和小麦(3.58亿吨),三者合计占总量的96%。大麦、高粱、小米、燕麦、其他谷物、荞麦、黑麦、小黑麦、金丝雀籽、藜麦和苔麸等紧随其后,合计占比4.2%。
下表展示了2024年亚太地区主要粮食类型的消费量。
粮食类型 | 2024年消费量 (百万吨) |
---|---|
稻谷 | 709 |
玉米 | 446 |
小麦 | 358 |
大麦 | 25 |
高粱 | 9.8 |
小米 | 9.3 |
燕麦 | 4.6 |
其他谷物 | 3.5 |
荞麦 | 1.5 |
黑麦 | 0.3 |
小黑麦 | 0.1 |
金丝雀籽 | 0.05 |
藜麦 | 0.03 |
苔麸 | 0.01 |
从2013年至2024年,在大宗消费产品中,大麦的消费增长率最为显著,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6%,而其他产品的消费增长速度则较为温和。
在价值方面,稻谷(7,049亿美元)占据主导地位,玉米(1,352亿美元)位居第二,随后是小麦。
2013年至2024年期间,稻谷市场保持相对稳定。同期,玉米和小麦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5%和2.2%。
生产情况
2024年,亚太地区粮食产量自2019年以来首次下降1%至14.62亿吨,结束了连续四年的增长态势。2013年至2024年,总产量年均复合增长1.3%,整体趋势保持一致,仅在某些年份出现轻微波动。2021年产量增幅最为显著,增长4.7%。产量在2023年达到14.77亿吨的峰值,随后在2024年略有下降。产量的整体积极趋势主要得益于收获面积的温和扩大和单产的小幅提升。
在价值方面,2024年粮食产值温和增长至14,661亿美元(按出口价格估算)。2013年至2024年,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4%,趋势保持一致,仅在某些年份出现轻微波动。2017年增速最快,产量增长16%。产值在2022年达到14,704亿美元的峰值;然而,从2023年到2024年,产值略有回落。
各国生产情况
2024年,产量最高的国家是中国(6.38亿吨)、印度(3.69亿吨)和印度尼西亚(7,600万吨),这三个国家合计占总产量的74%。孟加拉国、澳大利亚、巴基斯坦、越南、泰国、缅甸和菲律宾等国位居其后,合计占比约22%。
下表展示了2024年亚太地区主要国家的粮食生产量。
国家/地区 | 2024年生产量 (百万吨) |
---|---|
中国 | 638 |
印度 | 369 |
印度尼西亚 | 76 |
孟加拉国 | 39 |
澳大利亚 | 37 |
巴基斯坦 | 47 |
越南 | 44 |
泰国 | 36 |
缅甸 | 28 |
菲律宾 | 27 |
从2013年至2024年,澳大利亚的产量增幅最为显著,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4%,而其他主要国家的产量增长速度则相对温和。
粮食类型生产情况
2024年,产量最高的产品是稻谷(7.09亿吨)、玉米(3.85亿吨)和小麦(3.21亿吨),三者合计占总产量的97%。大麦、小米、高粱、燕麦、其他谷物、黑麦、荞麦、小黑麦、金丝雀籽、藜麦和苔麸等紧随其后,合计占比3.3%。
下表展示了2024年亚太地区主要粮食类型的生产量。
粮食类型 | 2024年生产量 (百万吨) |
---|---|
稻谷 | 709 |
玉米 | 385 |
小麦 | 321 |
大麦 | 24 |
小米 | 9.6 |
高粱 | 9.2 |
燕麦 | 4.6 |
其他谷物 | 3.5 |
黑麦 | 0.3 |
荞麦 | 1.5 |
小黑麦 | 0.1 |
金丝雀籽 | 0.05 |
藜麦 | 0.03 |
苔麸 | 0.01 |
从2013年至2024年,藜麦的产量增幅最为显著,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0%,而其他产品的产量增长速度则相对温和。
在价值方面,稻谷(7,073亿美元)占据主导地位,玉米(1,161亿美元)位居第二,随后是小麦。
2013年至2024年期间,稻谷生产保持相对稳定。同期,玉米和小麦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0%和1.9%。
产量与收获面积
2024年,平均粮食单产略微下降至每公顷4.7吨,与前一年基本持平。2013年至2024年期间,单产平均每年增长1.1%,趋势保持一致,仅在某些年份记录到一定的波动。2017年增速最为显著,较上一年增长2.5%。在所分析的时期内,粮食单产在2023年达到每公顷4.7吨的峰值,随后在2024年略有下降。
2024年,亚太地区粮食收获面积约为3.13亿公顷,与2023年数据持平。在所分析的时期内,收获面积总体呈现相对平稳的趋势。2021年增速最快,收获面积增长2.3%。在所分析的时期内,用于粮食生产的收获面积在2015年达到3.16亿公顷的最大值;然而,从2016年到2024年,收获面积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进口动态
2024年,亚太地区粮食进口量约为1.47亿吨,较上一年下降5.9%。从2013年至2024年,进口总量呈现显著增长:在此十一年的时间里,其量平均每年增长5.2%。然而,趋势模式在整个分析期间显示出一些明显的波动。基于2024年的数据,进口量较2021年下降了10.1%。2021年增速最为显著,较上一年增长23%。因此,进口量达到1.63亿吨的峰值。从2022年到2024年,进口增长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在价值方面,2024年粮食进口额降至459亿美元。总的来说,进口价值仍显示出显著增长。2021年增速最为显著,进口额较上一年增长52%。在所分析的时期内,进口额在2022年达到539亿美元的历史高点;然而,从2023年到2024年,进口额未能恢复增长势头。
各国进口情况
2024年,中国(3,800万吨)、日本(2,100万吨)、越南(1,900万吨)、韩国(1,600万吨)、印度尼西亚(1,000万吨)、菲律宾(960万吨)、孟加拉国(690万吨)和中国台湾(680万吨)是主要的粮食进口国,合计占总进口量的87%。
下表展示了2024年亚太地区主要国家的粮食进口量。
国家/地区 | 2024年进口量 (百万吨) |
---|---|
中国 | 38 |
日本 | 21 |
越南 | 19 |
韩国 | 16 |
印度尼西亚 | 10 |
菲律宾 | 9.6 |
孟加拉国 | 6.9 |
中国台湾 | 6.8 |
从2013年至2024年,越南的进口量增长最为显著,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7%,而其他主要国家的进口增长速度则相对温和。
在价值方面,中国(139亿美元)是亚太地区最大的粮食进口市场,占总进口额的30%。韩国(61亿美元)位居第二,占总进口额的13%。日本紧随其后,也占13%。
从2013年至2024年,中国在价值方面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0%。同期,韩国为3.2%,日本为-2.5%。
粮食类型进口情况
2024年,玉米(6,700万吨)和小麦(5,700万吨)是主要的粮食进口类型,分别占总进口量的44%和38%。大麦(1,700万吨)占总进口量的11%(按实物量计算),位居第二,其次是高粱(580万吨)。
下表展示了2024年亚太地区主要粮食类型的进口量。
粮食类型 | 2024年进口量 (百万吨) |
---|---|
玉米 | 67 |
小麦 | 57 |
大麦 | 17 |
高粱 | 5.8 |
稻谷 | 0.5 |
燕麦 | 0.5 |
荞麦 | 0.3 |
小米 | 0.2 |
其他谷物 | 0.1 |
藜麦 | 0.05 |
黑麦 | 0.04 |
金丝雀籽 | 0.03 |
小黑麦 | 0.02 |
苔麸 | 0.005 |
从2013年至2024年,荞麦的进口量增长最为显著,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0%,而其他产品的进口增长速度则相对温和。
在价值方面,玉米(179亿美元)、小麦(175亿美元)和大麦(45亿美元)是2024年进口额最高的产品,合计占总进口额的91%。高粱、稻谷、燕麦、荞麦、小米、其他谷物、藜麦、黑麦、金丝雀籽、小黑麦和苔麸等紧随其后,合计占比8.9%。
在主要进口产品中,稻谷的进口价值增长率最高,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6.8%,而其他产品的进口价值增长速度则相对温和。
进口价格分析
2024年,亚太地区粮食进口价格为每吨313美元,较上一年下降6.2%。总体而言,进口价格呈现相对平稳的趋势。2021年增速最为显著,较上一年增长24%。进口价格在2022年达到每吨362美元的峰值;然而,从2023年到2024年,进口价格略有回落。
主要进口产品之间的平均价格存在显著差异。2024年,苔麸价格最高(每吨3,929美元),而大麦价格最低(每吨261美元)。
从2013年至2024年,苔麸的价格增长最为显著,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9%,而其他产品的价格增长速度则相对温和。
各国进口价格分析
2024年,亚太地区粮食进口价格为每吨313美元,较上一年下降6.2%。总体而言,进口价格呈现相对平稳的趋势。2021年增速最为显著,较上一年增长24%。在所分析的时期内,进口价格在2022年达到每吨362美元的峰值;然而,从2023年到2024年,进口价格未能恢复增长势头。
主要进口国之间的平均价格存在显著差异。2024年,在主要进口国中,韩国价格最高(每吨384美元),而孟加拉国价格最低(每吨236美元)。
从2013年至2024年,韩国的价格增长最为显著,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而其他主要国家的进口价格则呈现出不同的趋势。
出口动态
2024年,粮食出口量为4,700万吨,较2023年增长10%。总体而言,出口呈现显著扩张。2021年增速最为显著,较上一年增长160%。出口量在2022年达到5,000万吨的峰值;然而,从2023年到2024年,出口量略有回落。
在价值方面,2024年粮食出口额飙升至171亿美元。在所分析的时期内,出口价值继续显示出显著增长。2021年增速最为显著,增长176%。出口额在2022年达到184亿美元的峰值;然而,从2023年到2024年,出口额略有回落。
各国出口情况
澳大利亚是主要的出口国,出口量约为3,300万吨,占总出口量的71%。印度(920万吨)位居第二,占总出口量的19%。缅甸(180万吨)、巴基斯坦(150万吨)和柬埔寨(70万吨)紧随其后,合计占总出口量的8.6%。
下表展示了2024年亚太地区主要国家的粮食出口量。
国家/地区 | 2024年出口量 (百万吨) |
---|---|
澳大利亚 | 33 |
印度 | 9.2 |
缅甸 | 1.8 |
巴基斯坦 | 1.5 |
柬埔寨 | 0.7 |
从2013年至2024年,澳大利亚的出口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1%。同期,柬埔寨(35.3%)、巴基斯坦(14.8%)和缅甸(5.3%)呈现积极增长。值得注意的是,柬埔寨成为亚太地区增速最快的出口国,在2013年至2024年期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5.3%。印度则呈现相对平稳的趋势。从2013年至2024年,澳大利亚(+9.9个百分点)和巴基斯坦(+2.1个百分点)在总出口中的份额显著增加,而印度的份额(-11.8个百分点)则呈现负面动态。其他国家的份额在整个分析期间保持相对稳定。
在价值方面,澳大利亚(116亿美元)仍是亚太地区最大的粮食供应国,占总出口额的68%。印度(35亿美元)位居第二,占总出口额的20%。缅甸紧随其后,占4%。
从2013年至2024年,澳大利亚粮食出口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9%。同期,印度为2.1%,缅甸为7.5%。
粮食类型出口情况
2024年,小麦是亚太地区主要的粮食类型,出口量为2,000万吨,占总出口量的56%。大麦(650万吨)位居第二,其次是玉米(530万吨)和高粱(230万吨)。这些产品合计占总出口量的40%左右。稻谷(100万吨)占总出口量的比重较小。
下表展示了2024年亚太地区主要粮食类型的出口量。
粮食类型 | 2024年出口量 (百万吨) |
---|---|
小麦 | 20 |
大麦 | 6.5 |
玉米 | 5.3 |
高粱 | 2.3 |
稻谷 | 1 |
燕麦 | 0.06 |
荞麦 | 0.05 |
小米 | 0.04 |
其他谷物 | 0.03 |
黑麦 | 0.01 |
金丝雀籽 | 0.005 |
小黑麦 | 0.003 |
藜麦 | 0.002 |
苔麸 | 0.0001 |
从2013年至2024年,小麦出口量年均复合下降1.2%。与此同时,稻谷(+11.6%)、高粱(+8.6%)和大麦(+1.4%)呈现积极增长。值得注意的是,稻谷成为亚太地区增速最快的出口类型,在2013年至2024年期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6%。相比之下,玉米(-2.4%)在同期呈现下降趋势。从2013年至2024年,高粱、大麦和稻谷的份额分别增加了3.9、3.2和2.1个百分点。
在价值方面,小麦(56亿美元)仍是亚太地区主要的粮食供应类型,占总出口额的54%。大麦(17亿美元)位居第二,占总出口额的16%。玉米紧随其后,占14%。
从2013年至2024年,小麦出口的年均复合下降2.3%。同期,大麦为0.4%,玉米为-2.5%。
出口价格分析
2024年,亚太地区粮食出口价格为每吨364美元,较上一年增长6.9%。总体而言,出口价格继续显示出相对平稳的趋势。2022年增速最为显著,较上一年增长26%。因此,出口价格达到每吨367美元的峰值。从2023年到2024年,出口价格略有回落。
不同产品类型的价格差异显著;苔麸价格最高(每吨4,176美元),而大麦的平均出口价格最低(每吨257美元)。
从2013年至2024年,金丝雀籽的价格增长最为显著,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6%,而其他产品的价格增长速度则相对温和。
各国出口价格分析
2024年,亚太地区粮食出口价格为每吨364美元,较上一年增长6.9%。在所分析的时期内,出口价格呈现相对平稳的趋势。2022年增速最为显著,较上一年增长26%。因此,出口价格在2022年达到每吨367美元的峰值。从2023年到2024年,出口价格未能恢复增长势头。
主要出口国之间的平均价格存在显著差异。2024年,在主要供应国中,柬埔寨价格最高(每吨651美元),而巴基斯坦价格最低(每吨235美元)。
从2013年至2024年,柬埔寨的价格增长最为显著,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8%,而其他主要国家的出口价格则呈现出更为温和的增长。
总结与建议
亚太粮食市场未来的发展,依然值得国内跨境从业者持续关注。随着区域人口结构和消费习惯的变化,以及全球气候、地缘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粮食供应链的韧性和多元化将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粮食贸易商、农产品加工企业,还是物流服务提供商,都应密切留意各国的消费偏好、生产能力和贸易政策调整。
例如,区域内主要消费大国的需求趋势,对特定粮食类型如稻谷、玉米和小麦的依赖程度,以及进口结构的演变,都直接影响着跨境贸易的机遇与挑战。同时,像澳大利亚这样的主要出口国的动态,也能为寻求稳定货源和优化供应链布局的企业提供参考。理解并适应这些变化,将有助于中国跨境企业在该区域市场中稳健前行。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cambodia-grain-export-35-3pc-apac-blue-ocean.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