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宝石:124亿市场!合成品类暴涨69.5%

澳洲,这片独特的南半球大陆,不仅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闻名,在一些特定产业领域也展现出其独特的市场活力。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稳步发展和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追求的提升,澳洲在培育珍珠和各类珍贵、半珍贵宝石的市场表现备受关注。对于中国跨境行业的从业者而言,深入了解澳洲这类市场的动态与趋势,无疑能为我们洞察商机、规划布局提供有益的参考。
海外报告显示,澳洲培育珍珠及各类宝石市场预计在未来十年将保持稳健增长。从今年到2035年,市场规模预计在销量上将以1.6%的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扩张,而在价值上则有望实现2.0%的年均复合增长。这一趋势表明,消费者对这些奢华品类的需求持续增加,也凸显了澳洲在全球市场中的重要地位。
市场展望
受澳洲本土市场对培育珍珠、珍贵或半珍贵宝石需求增长的推动,预计未来十年,该市场将延续其消费增长态势。虽然增长速度可能会略有放缓,但从今年到2035年,市场销量预计仍将以1.6%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稳步上升,到2035年末有望达到2.3千吨的市场规模。
从市场价值来看,预计从今年到2035年,澳洲培育珍珠和宝石市场的价值将以2.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攀升,到2035年末其市场价值预计将达到124亿美元(以名义批发价格计算)。这一增长不仅反映了消费者购买力的提升,也可能与市场对更高品质、更具设计感产品的需求有关。
市场消费分析
在经历了连续三年的增长之后,去年澳洲培育珍珠和各类珍贵、半珍贵宝石的消费量略有下降,为1.9千吨,同比减少了3.3%。尽管如此,从长期来看,消费量仍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前年,澳洲的珍贵宝石和珍珠消费量曾达到2千吨的峰值,去年则在此基础上略有回调。
与此同时,去年澳洲珍贵宝石和珍珠市场的营收达到了100亿美元,比前一年增长了3.1%。这个数字反映了生产商和进口商的总收入(不包括物流、零售营销成本和零售商利润)。总体来看,消费市场的营收表现出显著的增长势头,在去年达到了历史新高,并且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继续保持增长。这表明澳洲消费者对于这类商品的需求韧性较强,市场潜力依然值得关注。
本土生产概况
澳洲的培育珍珠和珍贵、半珍贵宝石生产在2015年曾迎来一次显著增长,产量激增至140吨,较前一年增长了70%。从2013年到2015年的两年间,总产量呈现出明显的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达到2.4%。然而,在此期间,生产趋势也伴随着一些显著的波动。2015年的产量达到了分析期内的峰值,并有望在短期内保持增长。
从价值上看,2015年澳洲珍贵宝石和珍珠的生产价值显著下降至2.39亿美元(按出口价格估算)。尽管如此,生产价值的长期趋势仍显示出大幅下滑。其中,2014年的增长最为迅猛,增幅达到70%。在此之后,生产价值虽曾达到16亿美元的峰值,但在随后的年份中显著回落。这可能反映了澳洲在生产结构上的调整,或是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
进口市场洞察
在经历了三年的增长之后,去年澳洲对培育珍珠、珍贵或半珍贵宝石的海外采购量小幅下降了4.5%,达到1.9千吨。然而,从整体趋势来看,进口量在此前表现出显著的扩张。其中,2022年的增长尤为突出,进口量较前一年激增了153%。前年,进口量曾达到2千吨的峰值,去年则略有收缩。
从价值方面看,去年澳洲珍贵宝石和珍珠的进口额大幅降至3.12亿美元。总体而言,进口价值呈现出显著的下行趋势。2021年曾出现一次显著的增长,进口额增长了39%。然而,在2014年达到5.72亿美元的峰值之后,从2015年到去年,进口价值未能恢复之前的强劲势头。这可能与全球市场价格波动、澳洲本土需求结构变化或采购策略调整有关。
按进口来源国分析
去年,印度(南亚国家)是澳洲珍贵宝石和珍珠最大的供应国,进口量达到1.5千吨,占总进口量的76%。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对澳洲的供应量,远超排名第二的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94吨)十倍以上。巴西(南美国家)以83吨的进口量位居第三,占总进口量的4.3%。
从2013年到去年,印度对澳洲的进口量年均增长率高达50.3%。其他主要供应国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9.6%)和巴西(8.6%)。这些数据表明,印度在澳洲珍贵宝石和珍珠的进口来源地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增长迅猛。
澳洲主要珍贵宝石及珍珠进口来源国(按销量)
| 进口来源国 | 去年进口量(吨) | 占总进口量份额(%) | 
|---|---|---|
| 印度(南亚国家) | 1500 | 76 | 
|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 94 | 4.8 | 
| 巴西(南美国家) | 83 | 4.3 | 
| 其他国家 | 223 | 14.9 | 
| 总计 | 1900 | 100 | 
从价值角度看,美国(北美国家)是澳洲培育珍珠、珍贵或半珍贵宝石最大的供应国,进口额达1.1亿美元,占总进口额的35%。泰国(东南亚国家)以4.3千万美元位居第二,占14%的份额。印度(南亚国家)则以9.2%的份额位居第三。
澳洲主要珍贵宝石及珍珠进口来源国(按价值)
| 进口来源国 | 去年进口额(百万美元) | 占总进口额份额(%) | 
|---|---|---|
| 美国(北美国家) | 110 | 35 | 
| 泰国(东南亚国家) | 43 | 14 | 
| 印度(南亚国家) | 28 | 9.2 | 
| 其他国家 | 131 | 47.8 | 
| 总计 | 312 | 100 | 
从2013年到去年,美国对澳洲的进口额年均增长率达4.8%。其他主要供应国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泰国(12.1%)和印度(-15.4%)。这表明尽管印度在进口量上占优,但在高价值产品方面,美国和泰国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
按进口产品类型分析
去年,合成或重构珍贵或半珍贵宝石(非压电石英,已加工或分级,但未串、未镶嵌,为运输方便而临时串连)是澳洲最大的培育珍珠、珍贵或半珍贵宝石进口品类,进口量达1.6千吨,占总进口量的82%。这一品类的进口量,比排名第二的珍贵(非钻石)、半珍贵宝石(非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经简单切割或粗加工以外的方式加工,未串、未镶嵌的品类(289吨)高出六倍。排名第三的是培育珍珠(已加工,无论是否分级,但未串、未镶嵌),未分级且为运输方便临时串连的品类(52吨),占2.7%的份额。
从2013年到去年,合成或重构珍贵或半珍贵宝石(非压电石英,已加工或分级,但未串、未镶嵌,为运输方便而临时串连)的进口量年均增长率高达69.5%。其他主要进口品类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珍贵(非钻石)、半珍贵宝石(非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经简单切割或粗加工以外的方式加工,未串、未镶嵌的品类(4.5%)和培育珍珠(已加工,无论是否分级,但未串、未镶嵌),未分级且为运输方便临时串连的品类(16.5%)。
澳洲主要珍贵宝石及珍珠进口品类(按销量)
| 进口品类 | 去年进口量(吨) | 占总进口量份额(%) | 
|---|---|---|
| 合成或重构珍贵或半珍贵宝石 | 1600 | 82 | 
| 珍贵(非钻石)、半珍贵宝石(非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已加工 | 289 | 14.8 | 
| 培育珍珠(已加工,未串、未镶嵌),未分级且为运输方便临时串连 | 52 | 2.7 | 
| 其他品类 | 11 | 0.5 | 
| 总计 | 1952 | 100 | 
从价值角度看,非工业用钻石(非未加工或仅锯切、劈开或毛坯),但未镶嵌或设定型的品类,以2.19亿美元的进口额成为澳洲最大的培育珍珠、珍贵或半珍贵宝石进口品类,占总进口额的70%。排名第二的是合成或重构珍贵或半珍贵宝石(非压电石英,已加工或分级,但未串、未镶嵌,为运输方便而临时串连),进口额达3.2千万美元,占10%的份额。随后是培育珍珠(已加工,无论是否分级,但未串、未镶嵌),未分级且为运输方便临时串连的品类,占9.6%的份额。
澳洲主要珍贵宝石及珍珠进口品类(按价值)
| 进口品类 | 去年进口额(百万美元) | 占总进口额份额(%) | 
|---|---|---|
| 非工业用钻石(非未加工或仅锯切、劈开或毛坯),但未镶嵌或设定型 | 219 | 70 | 
| 合成或重构珍贵或半珍贵宝石 | 32 | 10 | 
| 培育珍珠(已加工,未串、未镶嵌),未分级且为运输方便临时串连 | 30 | 9.6 | 
| 其他品类 | 31 | 10.4 | 
| 总计 | 312 | 100 | 
从2013年到去年,非工业用钻石(非未加工或仅锯切、劈开或毛坯),但未镶嵌或设定型的进口价值年均增长率总计为-6.1%。其他主要进口品类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合成或重构珍贵或半珍贵宝石(42.0%)和培育珍珠(已加工,无论是否分级,但未串、未镶嵌),未分级且为运输方便临时串连的品类(-8.7%)。这反映出澳洲在进口宝石品类上存在明显的结构性差异,合成宝石在进口量上增长显著,而高价值的天然钻石在进口价值上仍占主导地位,但增长趋势有所放缓。
按产品类型划分的进口价格
去年,澳洲珍贵宝石和珍珠的平均进口价格为每吨161,674美元,较前一年下降了37.4%。在整个分析期间,进口价格呈现出急剧下降的趋势。其中,2014年的增长最为显著,平均进口价格较前一年上涨了16%。在此之后,进口价格一度达到每吨3,172,869美元的峰值,但从2015年到去年,平均进口价格未能恢复之前的势头。这可能暗示着市场正在向更具成本效益的产品倾斜,或者全球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
不同品类之间,平均进口价格存在显著差异。去年,价格最高的产品是非工业用钻石(非未加工或仅锯切、劈开或毛坯),但未镶嵌或设定型的品类,平均价格为每吨6,449,471,471美元。而合成或重构珍贵或半珍贵宝石(非压电石英,已加工或分级,但未串、未镶嵌,为运输方便而临时串连)的平均价格则相对较低,为每吨19,881美元。这种巨大的价格差异凸显了天然钻石与合成宝石之间的价值鸿沟,以及它们在市场中的不同定位。
从2013年到去年,非工业用钻石(非未加工或仅锯切、劈开或毛坯),但未镶嵌或设定型的品类,在价格方面取得了最为显著的增长(61.0%),而其他品类的价格则有所下降。这表明高品质天然钻石的市场价值依然坚挺。
按进口来源国划分的进口价格
去年,澳洲珍贵宝石和珍珠的平均进口价格为每吨161,674美元,较前一年下降了37.4%。总体而言,进口价格持续呈现急剧收缩的趋势。2014年曾出现一次最快的增长,较前一年增长了16%。在此之后,进口价格达到每吨3,172,869美元的峰值,但从2015年到去年,平均进口价格未能恢复之前的势头。
不同供应国之间,平均进口价格存在显著差异。去年,在主要进口国中,美国(北美国家)的进口价格最高,为每吨1,625,253美元。而印度(南亚国家)的进口价格则相对较低,为每吨19,661美元。这反映了不同国家在供应产品类型、品质以及加工程度上的差异。
从2013年到去年,南非(非洲国家)在价格方面取得了最为显著的增长(3.0%),而其他主要供应国的价格则有所下降。
出口市场动态
去年,澳洲培育珍珠、珍贵或半珍贵宝石的出口量在2021年以来首次下降,达到27吨,同比减少了48.7%,结束了此前连续两年的增长趋势。总体来看,出口量面临大幅下滑。2022年曾出现最快的增长,增幅达到120%。在分析期间,出口量曾在2013年达到121吨的峰值,然而从2014年到去年,出口量未能恢复之前的势头。
从价值方面看,去年珍贵宝石和珍珠的出口额大幅下降至1.75亿美元。在分析期间,出口价值呈现出急剧的下行趋势。2023年曾出现一次最快的增长,出口额增长了89%。尽管如此,出口额在2016年曾达到4.38亿美元的历史新高,但从2017年到去年,出口额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
按出口目的地国分析
美国(北美国家)是澳洲珍贵宝石和珍珠的主要出口目的地,出口量为18吨,占总出口量的64%。值得一提的是,澳洲对美国的出口量,是排名第二的新西兰(大洋洲国家,2.2吨)的八倍以上。泰国(东南亚国家)以2吨的出口量位居第三,占总出口量的7.3%。
从2013年到去年,澳洲对美国的出口量年均增长率为-13.4%。其他主要出口目的地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新西兰(8.5%)和泰国(6.6%)。
澳洲主要珍贵宝石及珍珠出口目的地(按销量)
| 出口目的地国 | 去年出口量(吨) | 占总出口量份额(%) | 
|---|---|---|
| 美国(北美国家) | 18 | 64 | 
| 新西兰(大洋洲国家) | 2.2 | 7.9 | 
| 泰国(东南亚国家) | 2 | 7.1 | 
| 其他国家 | 5.8 | 21 | 
| 总计 | 28 | 100 | 
从价值方面看,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3.9千万美元)、日本(东亚国家,3.4千万美元)和美国(北美国家,3.1千万美元)是澳洲珍贵宝石和珍珠全球最大的出口市场,三者合计占总出口额的59%。新加坡(东南亚国家)、泰国(东南亚国家)、新西兰(大洋洲国家)、韩国(东亚国家)、巴西(南美国家)和中国紧随其后,合计贡献了另外26%的出口额。这显示出亚洲市场在澳洲高价值宝石出口中的重要地位。
澳洲主要珍贵宝石及珍珠出口目的地(按价值)
| 出口目的地国 | 去年出口额(百万美元) | 占总出口额份额(%) | 
|---|---|---|
|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 39 | 22.3 | 
| 日本(东亚国家) | 34 | 19.4 | 
| 美国(北美国家) | 31 | 17.7 | 
| 新加坡(东南亚国家) | 15 | 8.6 | 
| 泰国(东南亚国家) | 14 | 8 | 
| 新西兰(大洋洲国家) | 12 | 6.9 | 
| 韩国(东亚国家) | 6 | 3.4 | 
| 巴西(南美国家) | 5 | 2.9 | 
| 中国 | 4 | 2.3 | 
| 其他国家 | 15 | 8.5 | 
| 总计 | 175 | 100 | 
在主要目的地国中,巴西(南美国家)的出口价值年均增长率最高,达24.6%,而其他主要市场的出口趋势则呈现出不同的变化。
按出口产品类型分析
去年,珍贵(非钻石)、半珍贵宝石(非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经简单切割或粗加工以外的方式加工,未串、未镶嵌的品类(17吨)、合成或重构珍贵或半珍贵宝石(非压电石英,已加工或分级,但未串、未镶嵌,为运输方便而临时串连)(8.8吨)以及培育珍珠(已加工,无论是否分级,但未串、未镶嵌),未分级且为运输方便临时串连的品类(1.4吨),是澳洲珍贵宝石和珍珠出口的主要产品,三者合计占总出口量的99%。红宝石、蓝宝石和祖母绿(已加工,非简单锯切或粗加工),未串、未镶嵌的品类以及非工业用钻石(非未加工或仅锯切、劈开或毛坯),但未镶嵌或设定型的品类,合计贡献了另外0.6%的份额。
从2013年到去年,红宝石、蓝宝石和祖母绿(已加工,非简单锯切或粗加工),未串、未镶嵌的品类,在出口量方面录得最大增幅(年均复合增长率为-0.9%,虽然是负增长但相较其他品类跌幅较小),而其他产品的出口量则有所下降。
澳洲主要珍贵宝石及珍珠出口品类(按销量)
| 出口品类 | 去年出口量(吨) | 占总出口量份额(%) | 
|---|---|---|
| 珍贵(非钻石)、半珍贵宝石(非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已加工 | 17 | 61 | 
| 合成或重构珍贵或半珍贵宝石 | 8.8 | 31.4 | 
| 培育珍珠(已加工,未串、未镶嵌),未分级且为运输方便临时串连 | 1.4 | 5 | 
| 红宝石、蓝宝石和祖母绿(已加工),未串、未镶嵌 | 0.1 | 0.4 | 
| 非工业用钻石(非未加工或仅锯切、劈开或毛坯),但未镶嵌或设定型 | 0.03 | 0.1 | 
| 总计 | 27.33 | 100 | 
从价值方面看,澳洲培育珍珠、珍贵或半珍贵宝石中,出口价值最高的品类是非工业用钻石(非未加工或仅锯切、劈开或毛坯),但未镶嵌或设定型的品类(8.2千万美元)、培育珍珠(已加工,无论是否分级,但未串、未镶嵌),未分级且为运输方便临时串连的品类(5.3千万美元)以及珍贵(非钻石)、半珍贵宝石(非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经简单切割或粗加工以外的方式加工,未串、未镶嵌的品类(3.3千万美元),三者合计占总出口额的96%。合成或重构珍贵或半珍贵宝石(非压电石英,已加工或分级,但未串、未镶嵌,为运输方便而临时串连)和红宝石、蓝宝石和祖母绿(已加工,非简单锯切或粗加工),未串、未镶嵌的品类紧随其后,合计贡献了另外4%的份额。
澳洲主要珍贵宝石及珍珠出口品类(按价值)
| 出口品类 | 去年出口额(百万美元) | 占总出口额份额(%) | 
|---|---|---|
| 非工业用钻石(非未加工或仅锯切、劈开或毛坯),但未镶嵌或设定型 | 82 | 46.9 | 
| 培育珍珠(已加工,未串、未镶嵌),未分级且为运输方便临时串连 | 53 | 30.3 | 
| 珍贵(非钻石)、半珍贵宝石(非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已加工 | 33 | 18.9 | 
| 合成或重构珍贵或半珍贵宝石 | 6 | 3.4 | 
| 红宝石、蓝宝石和祖母绿(已加工),未串、未镶嵌 | 1 | 0.5 | 
| 总计 | 175 | 100 | 
在分析期间,合成或重构珍贵或半珍贵宝石(非压电石英,已加工或分级,但未串、未镶嵌,为运输方便而临时串连)在出口价值方面录得了最高的增长率,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3.5%,而其他主要产品类别的出口趋势则呈现出不同的变化。
按产品类型划分的出口价格
去年,澳洲珍贵宝石和珍珠的平均出口价格为每吨6,375,300美元,与前一年基本持平。总体而言,出口价格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其中,2016年的增长最为显著,平均出口价格上涨了96%。在分析期间,平均出口价格曾在2021年达到每吨16,972,354美元的峰值,但从2022年到去年,出口价格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
不同类型出口产品的平均价格存在显著差异。去年,价格最高的产品是非工业用钻石(非未加工或仅锯切、劈开或毛坯),但未镶嵌或设定型的品类,平均价格为每吨3,161,220,269美元。而合成或重构珍贵或半珍贵宝石(非压电石英,已加工或分级,但未串、未镶嵌,为运输方便而临时串连)的平均出口价格则相对较低,为每吨436,459美元。这种价格差异再次强调了天然高品质钻石在出口市场中的稀有性和高价值。
从2013年到去年,非工业用钻石(非未加工或仅锯切、劈开或毛坯),但未镶嵌或设定型的品类,在价格方面取得了最为显著的增长(36.3%),而其他产品的价格增长速度则较为温和。
按出口目的地国划分的出口价格
去年,澳洲珍贵宝石和珍珠的平均出口价格为每吨6,375,300美元,与前一年保持相对稳定。总体而言,出口价格享受了蓬勃的增长。2016年曾出现最快的增长,较前一年增长了96%。在分析期间,平均出口价格曾在2021年达到每吨16,972,354美元的峰值,但从2022年到去年,出口价格未能恢复之前的势头。
不同目的地国的价格差异显著。去年,在主要供应商中,对日本(东亚国家)的出口价格最高,为每吨48,890,418美元。而对韩国(东亚国家)的平均出口价格则相对较低,为每吨426,288美元。这种差异可能与不同市场对产品品质、品牌或设计的要求不同有关。
从2013年到去年,对巴西(南美国家)的供应价格录得了最为显著的增长(235.5%),而其他主要目的地的价格增长速度则较为温和。
对中国跨境行业人员的启示
从澳洲培育珍珠和珍贵、半珍贵宝石市场的最新动态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个值得关注的趋势。首先,尽管整体市场存在波动,但澳洲市场对这些高价值商品的消费需求仍呈现长期增长的积极信号。这对于寻求高端消费品出海的中国跨境商家而言,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其次,在进口方面,合成或重构宝石在销量上占据主导地位且增长迅速,而天然钻石则在价值上保持核心地位。这提示我们,在产品选择上可以采取差异化策略:一方面,可以关注合成宝石的市场需求,利用中国在制造领域的优势,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另一方面,对于高端市场,则需要深入了解天然宝石的品牌、设计和文化附加值,寻求与澳洲本土品牌合作或打造自有高端品牌的机会。
再者,澳洲的出口市场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亚洲市场(如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日本、中国)在高价值宝石出口中占据重要位置。这表明中国作为全球重要的消费市场,以及与亚洲区域经济的紧密联系,在未来有机会进一步成为澳洲宝石产业的重要合作伙伴。
总的来说,澳洲的培育珍珠和各类宝石市场虽然受到全球经济环境和消费者偏好的影响,但其长期增长的潜力、细分市场的多样性以及与亚洲市场的紧密联系,都为中国跨境行业的从业者提供了丰富的机遇。我们应密切关注这些动态,审慎分析,以期在全球市场中实现互利共赢。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