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工程机械消费猛增59%!菲律宾竟占61%!

亚洲区域的基建和建筑工程机械市场,正日益成为全球经济版图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近年来,随着亚洲各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对各类工程机械的需求持续旺盛。这些机械设备是支撑各国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升级和民生改善的重要工具,其市场表现不仅反映了区域经济的活力,也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相关产业带来了广阔的合作与发展机遇。
一项海外报告显示,亚洲地区的基建和建筑工程机械市场预计将在未来十年保持稳健增长。从2024年到2035年,市场销量预计将以年均1.6%的速度增长,到2035年底达到260万台。同时,市场规模也将以年均1.9%的速度扩大,预计到2035年,其名义批发价格将达到46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该市场消费量大幅增长至220万台,而菲律宾是最大的消费国,占据了总销量的61%。在生产方面,中国以60%的份额领跑亚洲,成为该区域主要的生产力量。进出口活动也十分活跃,亚洲区域的进口量增长至160万台,其中菲律宾的进口量最为突出;出口量则上升到88.7万台,中国在出口方面占据主导地位。此外,市场价格存在显著差异,2024年进口均价大幅下降至每台372美元,而出口均价则为每台787美元。
市场消费概览
2024年,亚洲基建和建筑工程机械的消费总量达到220万台,较前一年增长了59%。这表明区域内对此类机械的需求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从历史数据看,消费总量曾实现显著扩张,尽管2023年至2024年间的增长率相比某些高峰期有所放缓,但整体趋势仍向上。2024年,亚洲基建和建筑工程机械市场规模估算为37亿美元,与前一年大致持平。这其中包含了生产商和进口商的营收(不含物流、零售等成本),反映了市场的基础价值。长期来看,市场消费额呈现出明显的增长态势,曾达到61亿美元的历史高点。
各国在基建和建筑工程机械的消费表现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 国家/地区 | 2013-2024年消费量年均增长率(%) | 2024年市场规模(百万美元) |
|---|---|---|
| 菲律宾 | +27.4 | 717 |
| 印度 | +17.7 | 403 |
| 中国 | +2.2 | 505 |
菲律宾在消费量方面展现出惊人的增长速度,2013年至2024年间年均增长率高达27.4%。其他主要消费国,如印度和中国,也保持了积极的增长。从市场规模来看,2024年菲律宾(7.17亿美元)、中国(5.05亿美元)和印度(4.03亿美元)是亚洲最大的三个市场,三者合计占到了区域总市场份额的44%。其中,菲律宾的市场规模在同期实现了26.9%的年均增长率,增速最为显著。
人均消费方面,2013年至2024年间,菲律宾的人均基建和建筑工程机械消费量年均增长26.0%,显示出该国在基础设施投入上的高强度。同期,日本的人均消费年均增长2.2%,印度则实现了16.5%的增长。
区域生产格局
2024年,亚洲地区的基建和建筑工程机械生产量跃升至150万台,比前一年增长了31%。总体而言,该区域的生产活动呈现出显著的扩张趋势。回顾过去,2018年的生产量增长最为迅猛,增幅高达97%。2024年的生产量达到了历史新高,预计在短期内仍将保持温和增长。从价值角度看,2024年基建和建筑工程机械的生产总值(按出口价格估算)增至44亿美元。从2013年到2024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8%,表明了行业价值的稳步提升,尽管期间也伴随着一定的波动。与2019年相比,2024年的生产量增长了48.3%,其中2020年曾录得68%的惊人增长。
中国的生产能力在亚洲区域占据核心地位,也为全球市场提供了重要支持。
| 国家/地区 | 2024年生产量(千台) | 占亚洲总生产量比例(%) | 2013-2024年生产量年均增长率(%) |
|---|---|---|---|
| 中国 | 920 | 60.0 | +11.2 |
| 印度 | 416 | 27.1 | +18.6 |
| 日本 | 46 | 3.1 | +2.3 |
中国以92万台的生产量位居亚洲首位,占总量的60%。这一数字是第二大生产国印度(41.6万台)的两倍多。日本以4.6万台的生产量位列第三。在2013年至2024年间,中国的基建和建筑工程机械生产量年均增长11.2%。印度在此期间的年均增长率更为突出,达到18.6%,日本也实现了2.3%的年均增长。中国庞大的生产规模和持续增长的生产能力,不仅满足了自身巨大的内需,也为区域乃至全球市场提供了强大的供应保障。这对于中国跨境行业而言,意味着在国际市场上拥有坚实的产业基础和竞争优势。
区域进口动态
2024年,亚洲地区基建和建筑工程机械的进口量激增至160万台,比前一年增长了81%。总体来看,亚洲的进口需求呈现出显著的扩张态势。其中,2022年进口量增长最为迅猛,增幅达到601%,并创下210万台的历史峰值。2023年至2024年,进口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仍保持较高水平。从价值来看,2024年基建和建筑工程机械的进口额略有缩减,降至5.77亿美元。尽管如此,在过去一段时间里,进口额总体保持相对平稳。2017年曾出现23%的最快增长。历史最高进口额出现在2018年,达到8.58亿美元,但从2019年到2024年,进口额有所回落。
在亚洲各国中,菲律宾的进口增长速度尤为突出。
| 国家/地区 | 2013-2024年进口量年均增长率(%) | 2024年进口额(百万美元) |
|---|---|---|
| 菲律宾 | +54.8 | 15 |
| 印度 | +45.3 | 31 |
| 马来西亚 | +19.2 | 24 |
| 科威特 | +12.3 | 18 |
| 新加坡 | +9.0 | 24 |
菲律宾在2013年至2024年间实现了54.8%的年均进口增长率,是该区域增长最快的国家。同期,印度、马来西亚、科威特和新加坡也表现出积极的增长。菲律宾的进口份额在分析期间内大幅增加了76个百分点,显示出其市场需求的快速膨胀。从进口额来看,2024年印度(3100万美元)、马来西亚(2400万美元)和新加坡(2400万美元)是亚洲最大的几个进口市场,合计占总进口额的14%。科威特的进口额增长率在主要进口国中最高,达到了11.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这些数据表明,亚洲地区对基建和建筑工程机械的旺盛需求,为国际供应商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进口价格方面,2024年亚洲地区的平均进口价格为每台372美元,较前一年大幅下降了45.3%。回顾过去,进口价格曾出现显著回落。2023年曾出现196%的增长,是价格增长最快的一年。历史最高进口价格出现在2013年,达到每台5800美元。从2014年到2024年,进口价格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在主要进口国中,价格差异明显。2024年,印度以每台1100美元的价格位居最高,而菲律宾的进口价格最低,仅为每台11美元。这可能反映了不同国家进口产品类型、质量和采购模式的差异。
区域出口动态
2024年,亚洲基建和建筑工程机械的出口量飙升至88.7万台,较2023年增长了38%。总体而言,亚洲的出口活动持续保持强劲增长。其中,2018年的增长最为突出,比前一年增长了298%。2024年的出口量创下历史新高,并有望在不久的将来继续增长。从价值来看,2024年基建和建筑工程机械的出口额激增至6.98亿美元。出口额在分析期间也呈现出蓬勃的增长态势。2018年曾出现33%的最快增长。2024年的出口额同样创下历史新高,预计未来仍将保持增长。
中国在亚洲的出口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展现了其作为全球制造中心的强大实力。
| 国家/地区 | 2024年出口量(千台) | 占亚洲总出口量比例(%) | 2013-2024年出口量年均增长率(%) | 2024年出口额(百万美元) | 占亚洲总出口额比例(%) | 2013-2024年出口额年均增长率(%) |
|---|---|---|---|---|---|---|
| 中国 | 727 | 82.0 | +16.5 | 509 | 73.0 | +12.2 |
| 印度 | 85 | 9.6 | +32.0 | 16 | 2.3 | +12.6 |
| 新加坡 | 50 | 5.6 | +26.1 | 58 | 8.3 | +14.3 |
| 马来西亚 | 16 | 1.8 | +16.9 | - | - | - |
中国以72.7万台的出口量,占据了亚洲总出口量的约82%。紧随其后的是印度(8.5万台)和新加坡(5万台),两国合计占总出口量的15%。马来西亚以1.6万台的出口量位居其后。在2013年至2024年间,中国的出口量年均增长16.5%。同期,印度(+32.0%)、新加坡(+26.1%)和马来西亚(+16.9%)也表现出积极的增长。其中,印度是亚洲地区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
在市场份额方面,中国(增长19个百分点)、印度(增长7.7个百分点)和新加坡(增长3.9个百分点)的出口份额均显著增加。从出口额来看,中国(5.09亿美元)仍然是亚洲最大的基建和建筑工程机械供应商,占总出口额的73%。新加坡(5800万美元)位居第二,占8.3%。印度则占2.3%。在2013年至2024年间,中国的出口额年均增长12.2%。其他国家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新加坡14.3%,印度12.6%。这些数据凸显了中国在全球基建和建筑工程机械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
出口价格方面,2024年亚洲地区的平均出口价格为每台787美元,较前一年下降了8.2%。整体而言,出口价格呈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2017年的出口价格增长最为显著,比前一年增长了131%。当时出口价格达到了每台1500美元的历史峰值。但从2018年到2024年,出口价格未能恢复此前的强劲势头。在主要出口国中,平均价格存在显著差异。2024年,新加坡以每台1200美元的价格位居最高,而印度的出口价格最低,仅为每台192美元。2013年至2024年间,中国的出口价格年均下降3.7%,而其他主要出口国也普遍出现价格下降。
对中国跨境从业者的启示
亚洲基建和建筑工程机械市场的活跃态势,无疑为中国跨境电商、贸易及相关服务行业的从业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机遇。面对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特别是菲律宾等新兴经济体的强劲消费,以及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国内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关注并布局:
首先,要持续深耕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在出口价格下降的背景下,提升产品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是关键。中国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节能、高效、智能化的机械设备,满足不同市场的定制化需求,从而在全球市场中争取更有利的定价权。
其次,要优化供应链管理和海外布局。考虑到菲律宾等国对进口的依赖性,以及地区内国家生产能力差异,中国企业可以通过在重点市场设立海外仓、服务中心或与当地经销商深度合作,提升交付效率和售后服务水平,增强市场响应速度。
再者,要关注区域经济政策和基础设施规划。例如,“一带一路”倡议下沿线国家的基建项目,将持续释放对工程机械的需求。中国企业应密切关注这些项目的进展,提前规划市场进入策略,通过技术输出、联合生产等方式,与当地政府和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最后,要重视多元化市场策略。虽然中国在生产和出口上占据主导,但亚洲区域内各国消费和进口需求各异。针对性地研究各国市场特点、消费习惯和价格敏感度,制定差异化的营销策略,有助于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降低单一市场风险。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asia-machinery-consumption-up-59-ph-61.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