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乳制品2035年5947亿!中国狂购,跨境商机爆发!

近年来,亚太地区的乳制品市场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随着区域内人口的持续增长、城镇化进程加速以及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乳制品已成为许多家庭日常膳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关注到,尽管从2013年到2024年,亚太乳制品市场经历了长达十一年的增长周期,但在2024年,消费量和产量均出现了轻微回调,市场总量降至4.62亿吨,市场总值约为4716亿美元。然而,这并未改变市场长期向好的趋势。展望未来,预计到2035年,亚太乳制品市场的消费量将有望达到5.69亿吨,市场总值也将增至5947亿美元,展现出稳健的增长潜力。
从区域格局来看,印度在亚太乳制品市场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是消费还是生产,其体量均占据了区域总量的53%,远超其他国家。紧随其后的是巴基斯坦和中国,它们也构成了区域内乳制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产品类型上,全脂鲜奶依然是市场的主导,其消费量和产量均占到总量的88%。在国际贸易方面,中国展现出强大的进口需求,是该地区最大的乳制品进口国,而新西兰则以其丰富的乳业资源,位居区域出口榜首,占据了高达69%的市场份额。值得注意的是,奶粉作为一种重要的乳制品加工品,在进出口贸易中都占据了主导地位。
市场前景展望
在亚太地区对乳制品需求日益增长的驱动下,市场预计在未来十年将继续保持消费增长趋势。根据分析,市场增长速度可能有所放缓,但从2024年到2035年,预计年复合增长率(CAGR)将达到1.9%。按此速度,预计到2035年底,市场总量将达到5.69亿吨。
从市场价值来看,预计从2024年到2035年,市场将以2.1%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35年底,市场总值(按名义批发价格计算)有望达到5947亿美元。这表明即使增长步伐有所调整,亚太乳制品市场的整体发展潜力依然可观。
消费情况分析
亚太地区乳制品消费量
在经历了十一年的持续增长后,2024年亚太地区乳制品消费量出现小幅下滑,同比下降1.6%,总量达到4.62亿吨。尽管如此,从2013年到2024年,总消费量仍保持了年均3.4%的增长。在此期间,消费量趋势呈现出明显的波动性。消费高峰出现在2023年,达到4.69亿吨,随后在2024年略有减少。
在市场价值方面,2024年亚太乳制品市场价值小幅缩减至4716亿美元,较前一年下降1.7%。此数据反映了生产商和进口商的总收入。从2013年到2024年,市场价值的年均增长率为2.7%,但在此期间也记录了明显的波动。其中,2017年的增长最为显著,同比提高了9.2%。市场价值的峰值同样出现在2023年,达到4798亿美元,随后在2024年有所回落。
各国消费情况
印度(2.46亿吨)在亚太地区乳制品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其消费量占总量的53%。值得一提的是,印度乳制品消费量是排名第二的巴基斯坦(7000万吨)的四倍。中国(5000万吨)位居第三,占比11%。这三国共同构成了亚太地区乳制品消费的主力。
| 国家 | 2024年消费量 (百万吨) | 2013-2024年年均增长率 |
|---|---|---|
| 印度 | 246 | +5.0% |
| 巴基斯坦 | 70 | +2.8% |
| 中国 | 50 | +2.4% |
从价值上看,印度(2094亿美元)是市场最大的消费国。巴基斯坦(799亿美元)位居第二,中国紧随其后。从2013年到2024年,印度乳制品市场价值的年均增长率为5.0%;巴基斯坦为1.5%;中国为1.7%。
2024年,亚太地区人均乳制品消费量最高的国家是新西兰(5571公斤/人),其次是澳大利亚(433公斤/人)、巴基斯坦(293公斤/人)和印度(172公斤/人)。相比之下,全球人均乳制品消费量约为106公斤/人。从2013年到2024年,新西兰人均乳制品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为-1.1%;澳大利亚为-2.5%;巴基斯坦为+0.8%。
按产品类型划分的消费情况
全脂鲜奶(4.08亿吨)是消费量最大的乳制品,占总量的88%。其消费量远超第二大品类——脱脂奶(2200万吨)十倍以上。酸奶和发酵乳(1800万吨)位居第三,占比4%。
| 产品类型 | 2024年消费量 (百万吨) | 2013-2024年年均增长率 |
|---|---|---|
| 全脂鲜奶 | 408 | +3.7% |
| 脱脂奶 | 22 | +0.4% |
| 酸奶和发酵乳 | 18 | +2.5% |
从价值上看,全脂鲜奶(3361亿美元)同样占据市场主导地位。酸奶和发酵乳(464亿美元)排名第二,酥油位列其后。从2013年到2024年,全脂鲜奶市场价值的年均增长率为3.0%;酸奶和发酵乳为2.1%;酥油为4.1%。
生产情况分析
亚太地区乳制品生产量
在经历了十一年的增长后,2024年亚太地区乳制品产量下降1.5%,达到4.61亿吨。从2013年到2024年,总产量年均增长率为3.4%,但趋势图显示在此期间存在显著波动。2014年增长最为迅速,增幅达6.4%。产量峰值出现在2023年,达到4.68亿吨,随后在2024年有所回落。
在价值方面,2024年乳制品生产价值小幅缩减至14898亿美元(按出口价格估算)。2013年至2024年间,总生产价值呈现显著增长,年均增长率为4.6%。在此期间,增长模式同样存在波动。相比2014年的数据,2024年的产量增长了53.9%。2022年录得最显著的增长,同比提高17%。生产价值的峰值同样出现在2023年,达到15589亿美元,随后在2024年略有下降。
各国生产情况
印度(2.46亿吨)仍然是亚太地区最大的乳制品生产国,产量占总量的53%。印度乳制品产量远超排名第二的巴基斯坦(7000万吨)四倍。中国(4800万吨)位居第三,占比10%。
| 国家 | 2024年生产量 (百万吨) | 2013-2024年年均增长率 |
|---|---|---|
| 印度 | 246 | +5.0% |
| 巴基斯坦 | 70 | +2.8% |
| 中国 | 48 | +2.4% |
按产品类型划分的生产情况
全脂鲜奶(4.08亿吨)是产量最大的乳制品,占总量的88%。其产量远超第二大品类——脱脂奶(2200万吨)十倍以上。酸奶和发酵乳(1800万吨)位居第三,占比4%。
| 产品类型 | 2024年生产量 (百万吨) | 2013-2024年年均增长率 |
|---|---|---|
| 全脂鲜奶 | 408 | +3.7% |
| 脱脂奶 | 22 | +0.4% |
| 酸奶和发酵乳 | 18 | +2.5% |
在价值方面,全脂鲜奶(3397亿美元)同样领先市场。酸奶和发酵乳(434亿美元)排名第二,酥油位列其后。从2013年到2024年,全脂鲜奶产值年均增长率为2.8%;酸奶和发酵乳为1.3%;酥油为4.3%。
进口情况分析
亚太地区乳制品进口量
2024年,亚太地区乳制品进口量小幅下降至520万吨,较前一年减少4.8%。然而,从2013年到2024年,总进口量呈现出明显的扩张趋势,年均增长率为2.8%。在此期间,进口模式存在一定波动。2016年增长最为迅速,增幅达17%。进口量在2021年达到峰值,为650万吨;但从2022年到2024年,进口量未能恢复增长势头。
在价值方面,2024年乳制品进口额缩减至179亿美元。从2013年到2024年,总进口额呈现温和扩张,年均增长率为1.8%。在此期间,增长模式同样存在波动。2017年增速最为显著,同比增长23%。进口额在2022年达到峰值,为220亿美元;但从2023年到2024年,进口额保持在较低水平。
各国进口情况
中国是亚太地区乳制品的主要进口国,2024年进口量约为170万吨,占总进口量的33%。菲律宾(54万吨)位居第二,马来西亚(31.4万吨)、日本(31.1万吨)、韩国(26.3万吨)、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23.5万吨)、印度尼西亚(23.4万吨)和澳大利亚(23.3万吨)紧随其后。这些国家合计占总进口量的约41%。中国台湾地区(22.3万吨)和越南(22.2万吨)各占总进口量的8.6%。
| 进口国 | 2024年进口量 (万吨) | 2013-2024年年均增长率 |
|---|---|---|
| 中国 | 170 | +3.5% |
| 菲律宾 | 54 | +6.0% |
| 马来西亚 | 31.4 | +5.1% |
| 日本 | 31.1 | - |
| 韩国 | 26.3 | +7.0% |
| 中国香港特区 | 23.5 | - |
| 印度尼西亚 | 23.4 | -1.2% |
| 澳大利亚 | 23.3 | +5.8% |
| 中国台湾地区 | 22.3 | +5.2% |
| 越南 | 22.2 | +2.6% |
从价值上看,中国(57亿美元)是亚太地区最大的乳制品进口市场,占总进口额的32%。日本(15亿美元)位居第二,占总进口额的8.4%。澳大利亚位居第三,占7.2%。从2013年到2024年,中国进口价值的年均增长率为2.6%;日本为1.4%;澳大利亚为7.8%。
按产品类型划分的进口情况
2024年,奶粉(200万吨)是主要的乳制品进口品类,占总进口量的39%。全脂鲜奶(90.3万吨)、奶酪(89.9万吨)、鲜奶油(43.3万吨)、黄油和乳脂涂抹酱(26.8万吨)、浓缩奶和淡奶(23.9万吨)以及酸奶和发酵乳(23.6万吨)合计占总进口量的58%。
| 进口产品类型 | 2024年进口量 (万吨) | 2013-2024年年均增长率 |
|---|---|---|
| 奶粉 | 200 | - |
| 全脂鲜奶 | 90.3 | +6.6% |
| 奶酪 | 89.9 | +3.9% |
| 鲜奶油 | 43.3 | +13.8% |
| 黄油和乳脂涂抹酱 | 26.8 | +6.3% |
| 浓缩奶和淡奶 | 23.9 | +5.9% |
| 酸奶和发酵乳 | 23.6 | +4.1% |
从价值上看,最大的进口乳制品品类是奶粉(72亿美元)、奶酪(47亿美元)和黄油及乳脂涂抹酱(18亿美元),合计占总进口额的77%。鲜奶油、全脂鲜奶、酥油、酸奶和发酵乳、浓缩奶和淡奶以及脱脂奶合计占其余的23%。鲜奶油的进口价值增长率最高,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6.9%。
进口价格分析
2024年亚太地区乳制品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吨3453美元,较前一年下降3.3%。总体来看,进口价格呈现小幅缩减趋势。2017年的价格增长最为显著,同比提高了19%。进口价格在2014年达到峰值,为每吨4190美元;但从2015年到2024年,进口价格未能恢复此前的势头。
不同产品类型的价格差异显著。黄油和乳脂涂抹酱的价格最高,每吨为6807美元,而脱脂奶的价格最低,每吨为865美元。从2013年到2024年,黄油和乳脂涂抹酱的价格涨幅最为明显,年均增长3.8%。
在2024年,主要进口国之间的平均价格存在显著差异。澳大利亚的进口价格最高,每吨5549美元,而菲律宾的进口价格最低,每吨2307美元。从2013年到2024年,澳大利亚的价格涨幅最为明显,年均增长1.9%。
出口情况分析
亚太地区乳制品出口量
2024年,亚太地区乳制品出口量终于迎来增长,达到450万吨,这是自2021年以来首次扭转了连续两年的下降趋势。从2013年到2024年,总出口量年均增长率为1.3%,在此期间增长模式相对稳定,仅在某些年份出现轻微波动。2021年增长最为显著,出口量增长了8.2%,达到480万吨的峰值。从2022年到2024年,出口量保持在较低水平。
从价值上看,2024年乳制品出口额大幅增长至159亿美元。总体而言,出口额趋势相对平稳。2017年的增长最为显著,同比增长24%。出口额在2022年达到峰值,为166亿美元;但从2023年到2024年,出口额保持在较低水平。
各国出口情况
新西兰是最大的乳制品出口国,出口量约为310万吨,占总出口量的69%。澳大利亚(62.7万吨)位居第二,泰国(27.7万吨)紧随其后。这些国家合计占总出口量的约20%。马来西亚(11.9万吨)、印度(10.2万吨)和中国(7万吨)合计占总出口量的6.4%。
| 出口国 | 2024年出口量 (万吨) | 2013-2024年年均增长率 |
|---|---|---|
| 新西兰 | 310 | +1.7% |
| 澳大利亚 | 62.7 | - |
| 泰国 | 27.7 | +9.7% |
| 马来西亚 | 11.9 | - |
| 印度 | 10.2 | -4.6% |
| 中国 | 7 | +6.4% |
从价值上看,新西兰(115亿美元)仍然是亚太地区最大的乳制品供应国,占总出口额的73%。澳大利亚(22亿美元)位居第二,占总出口额的14%。印度位居第三,占2.7%。从2013年到2024年,新西兰出口价值的年均增长率相对温和;澳大利亚为0.2%;印度为-2.7%。
按产品类型划分的出口情况
奶粉是亚太地区主要的乳制品出口品类,2024年出口量为220万吨,约占总出口量的49%。奶酪(57.1万吨)、全脂鲜奶(55.4万吨)、黄油和乳脂涂抹酱(32.1万吨)、酸奶和发酵乳(26.8万吨)、鲜奶油(22.1万吨)和酥油(20.5万吨)合计占总出口量的47%。
| 出口产品类型 | 2024年出口量 (万吨) | 2013-2024年年均增长率 |
|---|---|---|
| 奶粉 | 220 | - |
| 奶酪 | 57.1 | +2.0% |
| 全脂鲜奶 | 55.4 | +5.9% |
| 黄油和乳脂涂抹酱 | 32.1 | - |
| 酸奶和发酵乳 | 26.8 | +5.2% |
| 鲜奶油 | 22.1 | +13.7% |
| 酥油 | 20.5 | - |
从价值上看,奶粉(78亿美元)仍然是亚太地区最大的乳制品出口品类,占总出口额的49%。奶酪(26亿美元)位居第二,占总出口额的16%。黄油和乳脂涂抹酱位居第三,占13%。从2013年到2024年,奶粉出口价值的年均增长率为-1.7%;奶酪为2.6%;黄油和乳脂涂抹酱为4.8%。
出口价格分析
2024年亚太地区乳制品出口平均价格为每吨3488美元,较前一年增长2.1%。总体而言,出口价格趋势相对平稳。2017年的价格增长最为显著,同比提高了27%。出口价格在2014年达到峰值,为每吨3805美元;但从2015年到2024年,出口价格未能恢复此前的势头。
不同产品类型的价格差异显著。黄油和乳脂涂抹酱的价格最高,每吨6399美元,而脱脂奶的平均出口价格最低,每吨1047美元。从2013年到2024年,黄油和乳脂涂抹酱的价格涨幅最为明显,年均增长4.6%。
2024年,主要出口国之间的平均价格存在显著差异。印度出口价格最高,每吨4167美元,而泰国出口价格最低,每吨1354美元。从2013年到2024年,中国的价格涨幅最为明显,年均增长2.5%。
给国内从业者的建议
从上述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亚太乳制品市场虽然在2024年经历了短暂调整,但长期增长的态势并未改变,特别是其庞大的消费基础和未来的增长潜力,对于国内的跨境从业人员而言,蕴藏着重要的市场机遇。
首先,印度作为区域内最大的消费和生产国,其市场动态值得密切关注,无论是原产地采购还是终端市场拓展,都可能带来商机。其次,中国作为最大的乳制品进口国,这意味着国内对高质量、多元化乳制品的需求依然旺盛,为全球优质乳制品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广阔空间。国内跨境电商平台和品牌商可以进一步挖掘消费者需求,引入更多特色乳制品。
再者,奶粉在区域内贸易中的主导地位,提示了其作为主要贸易商品的战略重要性。对于从事供应链、物流以及特定品类运营的从业者来说,深入研究奶粉的市场供需变化,有助于优化业务布局。此外,新西兰作为主要出口国,与澳大利亚一起,是亚太地区优质乳制品的重要来源地,国内进口商可以进一步加强与这些国家的合作。
亚太乳制品市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要求从业者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密切关注各国政策、消费偏好以及供应链的变化。通过持续学习和适应,国内跨境人员可以在这一充满活力的市场中把握新的发展机会。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apac-dairy-5947b-2035-china-drives-goldmine.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