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克充电宝又爆了!48万召回,美国消费者被烧伤!
近来,中国品牌出海这条路,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再次敲响了警钟。特别是对于那些在国际市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的头部企业,每一次的召回事件都像是一堂深刻的“公开课”,提醒着所有中国卖家,咱们的“硬核实力”,还得落在产品本身上。
新媒网跨境获悉,就在不久前,作为出海明星企业的安克,其部分移动电源产品再度被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点名召回。这可不是小事,因为这批产品被指出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内部的锂离子电池可能会过热,进而引发火灾,甚至对消费者造成烧伤的危险。
具体的召回细节令人担忧。截至召回公告发布,美国方面已经收到了33起与涉事产品相关的火灾和爆炸报告。其中,有四位消费者受到了轻伤,还有一起造成了重大的财产损失。这组数字,无疑给所有出海的中国品牌提了个醒:产品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
本次召回涉及的型号包括A1647、A1652、A1257、A1681和A1689。根据统计,这些产品在美国市场已经售出了48.1万台。值得注意的是,A1647和A1652这两个型号,此前就因为电池过热风险被部分召回过,这无疑暴露出产品供应链深层次的顽固性问题。
销售渠道方面,这些移动电源在2023年8月到2025年6月期间,以30美元到50美元的价格在美国市场流通。线上平台涵盖了亚马逊、eBay、沃尔玛、TikTok等主流电商渠道,线下则进入了百思买、Target这类大型连锁商超。可见,问题产品波及的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远。
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在召回公告中明确呼吁,购买了上述产品的消费者应立即停止使用这些移动电源。他们可以通过安克官网的召回页面,验证产品序列号并注册召回。同时,委员会也特别提醒消费者,切勿将这些有安全隐患的锂离子电池或设备随意丢弃到普通垃圾桶、街边回收箱,或是各类零售店和家居装修店的旧电池回收箱中,而是应该联系当地相关部门,按照规范流程进行专门处理,确保安全。作为品牌方,安克也需对消费者做出相应的补偿,包括全额现金退款或者等值的安克礼品卡。
咱们来算一笔账。以召回产品的售价区间来计算,这次召回涉及的产品总价值大约在1443万美元到2405万美元之间。按照9月18日的汇率换算,这笔金额折合人民币,差不多是1.03亿元到1.71亿元。这笔巨大的召回费用,无论是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更是对品牌信誉和市场形象的沉重打击。
安克在召回公告发布的几乎同一时间,也主动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出了召回通知,并详细指引消费者如何正确地进行召回流程操作。这种积极主动、负责任的态度,虽然值得肯定,但也无法完全弥补因此次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
短短三个月,再曝问题
说起来,今年安克的召回频率确实有点高了。就在今年6月,安克也曾因为安普瑞斯(无锡)提供的电芯原材料存在问题,在全球多个市场启动了大规模的产品召回。
回顾一下今年6月的一系列召回事件:
首先是6月12日,型号为A1263的移动电源,因锂离子电池潜在问题,被召回了115.8万台。这款产品在美国市场的销售时间长达6年之久,被召回产品的销售额更是高达3126.6万美元。
紧接着,6月20日,安克又在中国市场召回了71.3万台充电宝,涉及的型号包括A1642、A1647、A1648、A1650、A1651、A1652、A1660。这些被召回的产品主要生产于2024年5月至2025年2月期间,单价在149元到229元不等。
再到6月26日,安克在日本市场召回了四款移动电源,召回规模超过22万台,一举成为了日本市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移动电源召回事件。
而现在,仅仅过了三个月,安克又一次面临召回。这次召回的48.1万台充电宝,竟然还与6月召回的部分产品存在交叉型号,这不得不让人深思,品牌在供应链管理和质量控制上,是否还有更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解决,而这些问题,可能比想象中还要顽固。
大家都知道,今年国内的充电宝行业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地震”。至今,许多头部品牌仍在努力“疗愈”元气。虽然行业震荡是多重因素叠加共振的结果,但最核心的,莫过于频发的安全事故引发了监管部门的升级。
据新媒网跨境了解到,从年初开始,国内外航班因充电宝起火而紧急备降,北京高校宿舍充电宝自燃等事件接连不断,将这个行业长期存在的质量隐患彻底推向了风口浪尖。根据中国民航局的统计数据,2025年上半年,机上充电宝起火事件的数量比往年同期翻了一倍。正是基于这样的严峻形势,民航局也迅速采取行动,开始全面禁止旅客携带无3C标识、标识不清或已被召回型号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这无疑是对行业的一次“紧箍咒”。
在2024年8月之前,充电宝行业的监管其实并不算严格,3C认证并非强制性要求,这个漏洞导致了市场上充斥着大量劣质产品。新媒网跨境在同期也留意到,电商平台上低价充电宝比比皆是,有的甚至价格低到个位数。为了压低成本,一些不良商家使用回收电芯、篡改容量标识、甚至在产品中加入沙子以增加重量等手段层出不穷。在线下,火车站、长途客运站等地,更是这类劣质产品的集中销售地,让人防不胜防。
不可否认,这个行业长期以来都存在着质量顽疾。而当监管的缰绳收紧,行业自然会迎来一次大洗牌。因为核心供应商安普瑞斯(无锡)未经批准擅自变更原材料,导致安克等头部品牌也被拖入了召回的泥潭。面对这样的情况,安克也果断“挥刀刮掉腐烂点”,终止了与安普瑞斯的合作,并转向新能源巨头ATL采购电芯,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同时,安克接连主动发布召回公告,积极联系消费者并提供召回方案。这种做法,一方面体现了其作为大企业的责任感和社会担当,另一方面也不得不承认,这波动荡必然会对其经营和业绩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毕竟,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而一次安全事故,就可能让这份信任大打折扣。
江苏卖家也遭遇滑铁卢
近期以来,除了安克,还有其他中国品牌在美国市场遭遇了召回。就在9月18日,来自江苏常州的智能家居品牌EnHomee,其部分梳妆台产品也被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召回。被召回的原因是,这些梳妆台如果不安固定在墙上,就会存在不稳定的风险,可能造成翻倒和夹伤危险,从而导致儿童严重受伤甚至死亡。外媒指出,其设计“不符合2022年颁布的《STURDY法案》”相关规定。
简单来说,《STURDY法案》是一项强制性标准,主要针对收纳家具产品,比如衣柜、五斗橱、抽屉柜、衣橱、门柜和梳妆台等。该法案对这些产品的稳定性提出了明确要求,例如要求它们必须是独立式,高度至少达到27英寸,重量至少30磅,封闭式储物空间至少3.2立方英尺,以及可伸缩单元的体积要等于其高度等等。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儿童免受家具翻倒的伤害。
根据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的公告,本次召回的产品是EnHomee Fabric 13抽屉梳妆台,召回数量达到了1.12万台,召回编号为25-474。虽然截至召回时,品牌方并未收到任何事故报告,但出于对儿童安全的极端重视,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提醒消费者:如果召回的梳妆台没有固定在墙上,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将其放置在儿童无法接触到的区域。消费者可以联系EnHomee,将废弃梳妆台的照片提交到品牌方指定邮箱,以获得全额退款。
这些梳妆台在2023年9月至2025年3月期间,以75美元到120美元的价格在亚马逊、沃尔玛、Wayfair、TikTok、Shopify、Temu等线上平台进行销售。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被召回的仅涉及白色、黑色和粉色的产品,相关产品最终售出时间为2024年5月。
按照销售额计算,上述产品为EnHomee带来了84万美元到134.4万美元的营收。折合9月18日的汇率,大约是597万人民币到956万人民币。虽然从金额上看,这次召回对EnHomee的影响不如安克那么巨大,但对于任何一个出海品牌来说,这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新媒网跨境认为,召回事件对于中国出海品牌而言,既是危机,也是契机。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应对。如果品牌能够积极做好召回工作,展现出诚恳的纠错态度,仍然能够重新赢得一部分消费者的认可,甚至将危机转化为品牌升级的动力。
但最根本的,还是在于我们的产品本身。无论是科技产品还是家居用品,都必须将合规和安全融入到产品设计的每一个环节,生产流程的每一个步骤。只有这样,中国品牌才能在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中,实现真正可持续的发展,赢得更广阔的市场和更持久的尊重。毕竟,产品力才是硬道理,消费者的信任和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anker-banks-blast-480k-recalled-burns.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