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供应链:清关快一半!销量涨20%!
在全球跨境电商蓬勃发展的当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始终是连接全球市场与消费者的关键环节。对于无数致力于“出海”的中国商家而言,如何将商品高效、可靠且经济地从生产地送达全球客户手中,是他们每日都在思索的挑战。这不仅涉及到复杂的国际运输、多变的海关政策,更关乎库存周转、履约时效以及最终的客户满意度。理解并善用全球领先的物流服务体系,已成为跨境卖家提升竞争力的重要一环。
大约19年前,为了解决卖家面临的仓储和配送难题,该平台推出了“亚马逊物流”(FBA)服务。这项服务通过提供快速、可靠的履约方案,迅速成为众多卖家的首选。在此基础上,2023年,该平台进一步升级并推出了“亚马逊供应链服务”(Supply Chain by Amazon)。这项服务致力于为卖家提供一个端到端的、全自动化的供应链解决方案,涵盖了从工厂取货、海关管理、国际货运与物流、大宗库存仓储,直到最终的客户履约全过程。
当前,该物流网络已支持全球超过60万卖家,每年通过其遍布全球的物流、国内货运以及大宗仓储设施,运输超过50亿件商品。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它有力地证明了,当卖家获得快速、可靠且具有高性价比的服务时,他们的供应链可以被有效优化,市场覆盖范围得以扩大,从而实现业务的蓬勃发展。
跨境电商的商品旅程,往往始于全球各地的工厂,可能是美国乔治亚州的家族企业,也可能是国际 bustling 制造中心,或是奥斯汀市中心的设计工作室。无论生产源头在哪里,卖家都面临着相似的挑战:如何将产品快速、可靠且经济高效地从工厂送达全球客户的家门口,这需要整合全球及国内的物流、仓储、分拨和履约等各个环节。传统模式下,卖家常常需要自行协调多家服务商,流程繁琐且难以掌控。
为了帮助卖家更好地解决这些挑战,该平台正不断创新其全球仓储与分拨服务。对于全球卖家而言,一个核心的供应链问题在于:多少产品应囤积在靠近生产地,多少应直接运往销售目的地国。如果将所有商品都运到目的地国,可能面临更高的仓储成本,并且需要在每个国家都维持较高的库存水平。然而,如果将过多商品滞留在生产地,一旦需求激增,又可能面临库存不足的风险,因为无法及时将商品运送至目的地国。这种平衡策略直接影响着资金流、库存风险和市场响应速度。
对此,该平台正在通过“全球仓储与分拨”(GWD)服务,扩展其亚马逊仓储与分拨(AWD)能力,以应对上述挑战。这项新服务使得卖家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在靠近生产地点的位置存储大宗商品库存,然后在适当时机将商品分拨至不同的目标销售国家。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由于该平台同时管理仓储和全球物流,参与早期试点项目的卖家发现,商品从GWD进入履约网络的速度最多可加快七天。这为他们保持库存充足、确保商品能够迅速送达客户(实现当日达或次日达)提供了关键的竞争优势,极大地提升了供应链的灵活性和效率。来自美国一家名为USimplySeason的香料品牌的创始人西尔维娅·卡普桑多伊(Sylvia Kapsandoy)就提到,得益于FBA,她能够专注于创新和发展自己的品牌。她也分享了她的几点经验:首先是保持学习,充分利用平台提供的资源和工具;其次是构建社区,与同行交流经验,共同成长;第三是注重产品质量和品牌故事,这能帮助产品在市场中脱颖而出;最后是勇于创新,不断尝试新的产品和营销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
当库存准备好跨越国界时,卖家传统上必须自行拼凑一个由多个货运服务商组成的网络,每个服务商都有自己的时间表,缺乏整体的可见性,且需要独立管理。在港口错过连接,或突发的延误,都可能导致整个销售季节的计划被打乱,造成巨大的损失和运营压力。这种碎片化的物流管理方式,不仅耗费卖家大量精力,也增加了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为了简化这一过程,该平台正持续扩展其全球物流服务(AGL)的覆盖范围。他们正积极开辟更多直达航线,连接全球最大、增长最快的制造中心与最受欢迎的销售目的地国。这些新的航运线路旨在提高运输速度和可靠性。据预计,到2026年底,AGL将能够覆盖96%发往FBA的入库货量。如此广阔的覆盖范围意味着更少的中转环节,更可预测的运输时间表,以及更快的库存到位速度,从而为实现当日达和次日达的Prime配送奠定基础。对于中国卖家而言,这意味着货物的运输路径将更加清晰、高效,大大降低了物流管理难度和不确定性。
清关环节长期以来被中小企业视为全球贸易中最具挑战性的部分之一。卖家需要弄清楚产品对应的上万种分类编码中的哪一种,并填写繁琐重复的表格。更具挑战性的是,如果中小企业或其报关代理人第一次填写不正确,一个错误可能导致代价高昂的后果,比如产品清关时间增加数天甚至数周,直接影响销售时效和库存周转。这种复杂性和潜在的延误风险,给跨境贸易带来了不小的门槛。
面对清关的复杂性,该平台目前正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AI)技术,大幅简化和加速这一清关流程。通过AI,系统能够帮助卖家预填充所需字段,包括产品分类信息,并在不同文件之间复用信息以确保一致性,甚至能在潜在错误造成延误前进行标记和预警。早期数据显示,卖家在清关文件处理上的时间可以缩短一半以上,这使得一度复杂的流程变得更快、更简单、更可靠。这项技术革新对于中国卖家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提升清关效率,降低操作失误率,还能节省大量人力成本,让更多精力投入到产品开发和市场拓展中。
纵观整个供应链,卖家传统上不得不自行安排仓储、调度船只、卡车、飞机和火车,并持续监控数十种不同的服务,仅仅是为了协调所有这些环节。然而,现在,该平台不仅能提供所有这些服务,更能够实现这些服务之间的自动化产品流动。对于许多卖家而言,这在过去曾是整个流程中最手动、最繁琐和最耗时的部分。如今,它变得只需通过简单的点击操作即可完成。这种端到端的自动化,极大地简化了卖家的运营负担。
来自美国一家生产婴儿用品、厨房小工具以及护肤和口腔护理产品的家族企业Compac Industries的总裁迪恩-保罗·哈特(Dean-Paul Hart)提到:“过去,黑色星期五和网络星期一意味着为了跟上订单而彻夜难眠。现在,通过AWD和FBA的协同工作,我们能够将13至16周的库存精准地定位并自动流向客户,这让我们在销售高峰期也能安心。”
在幕后,该平台由AI驱动的预测、布局和调度系统,正在为卖家复杂的产品流转提供强大支持。通过分析数百种信号——从节假日购物模式到客户购物行为——这些系统能够预测需求何时何地会增长,并提前将适量的商品调配到离客户更近的位置。当卖家充分利用这种自动化补货机制时,他们就能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业务的其他核心领域。
美国厨房用品品牌Cooler Kitchen的创始人布兰登·弗尔曼(Brandon Fuhrmann)也深有体会:“有了亚马逊供应链服务,过去需要一周的深夜工作现在都实现了自动化,让我能够重新获得时间和精力去设计新产品。”这表明,自动化不仅提升了效率,更解放了卖家的创造力。
通过在正确的时间将库存放置在正确的地点,该平台扩展了当日达和次日达服务的可用性。2024年,该平台向Prime会员交付了超过90亿件商品,实现了同日或次日达。这种速度为卖家带来了显著的销售增长,数据显示,可提供当日达的商品平均销量比仅支持两日达的商品高出20%。这意味着,快速履约能力已成为提升商品竞争力和卖家营收的关键因素。
除了对自身平台内的订单履约提供支持,该平台还通过“多渠道履约服务”(MCF)持续助力企业加速增长,为来自亚马逊商城之外的订单,包括卖家自有网站、其他零售商平台和社交媒体渠道的订单,提供快速可靠的配送服务。MCF平均能够带来约19%的销售额增长,并且每年处理数百万计的订单,数量逐年攀升。
通过MCF,该平台负责管理卖家所有销售渠道的运营,包括拣货、包装和配送。这意味着,卖家收到的所有订单现在都可以受益于该平台履约服务的速度、可靠性和简便性。MCF不仅在支持eBay、Etsy、Temu和TikTok Shop等销售渠道的履约方面取得了成功,目前也正扩展服务范围,支持沃尔玛(Walmart)、Shopify和SHEIN等平台。这项拓展旨在帮助品牌无论客户身在何处都能触达他们,同时仍能依靠该平台的履约网络提供配送服务。
当卖家同时使用FBA和MCF时,他们可以实现所有销售渠道的库存共享,从而平均降低19%的缺货率,并提升12%的库存周转率。这意味着更少的库存积压,更多的商品能送达客户手中,为卖家带来更强劲的业务表现。近年来,独立卖家群体已累计实现了2.5万亿美元的销售额,占据了该平台超过60%的销售份额,这进一步突显了独立卖家在全球电商生态中的重要地位。
对中小企业而言,所有这些创新正在推动可能性的边界,解放了卖家的时间和资金,使他们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产品开发和客户体验的提升上,而无需为全球范围内的商品流通效率担忧。这些服务的出现,对于身处中国、放眼全球的跨境电商从业者而言,无疑提供了更多优化供应链、提升运营效率、拓展市场空间的选择。
作为一名在跨境行业深耕多年的观察者,我深知物流与供应链的每一次进步都可能为中国卖家带来新的机遇。因此,我建议国内相关从业人员密切关注此类物流与供应链服务的新进展。无论是全球仓储策略的调整、国际货运网络的扩展,还是人工智能在清关等环节的应用,乃至多渠道履约能力的提升,这些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思考如何将这些平台能力融入自身的出海布局,优化成本结构,提升客户体验,将是未来竞争中保持领先的关键。拥抱变化,善用工具,才能在全球市场中行稳致远。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amazon-scm-customs-cut-50-sales-up-20.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