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AI致初职就业率跌13%,跨境人速看!

2025年,全球科技浪潮中最引人瞩目的无疑是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这项前沿技术不仅深刻改变着各行各业的运作模式,也引发了关于其市场前景、应用边界以及对社会影响的广泛讨论。近日,一家知名投资机构的首席执行官就人工智能市场的现状发表了看法,为我们提供了从资本视角审视这一趋势的窗口。
该高管指出,当前人工智能市场并非完全是泡沫,其内部蕴藏着丰富的机遇与挑战。他强调,并非所有AI领域都存在过热现象,某些细分领域正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值得业界深入挖掘。
值得关注的是,该高管认为,至少在短期内,美国在构建AI基础设施时面临的主要瓶颈将是数据中心所需的电力供应。这反映了人工智能大规模应用背后,能源消耗日益成为一个核心考量因素,它直接关系到未来算力中心的选址与建设效率。
与此同时,他提到全球其他一些地区,相对而言拥有更充裕的电力资源。关键在于,这些地区能否有效利用其电力优势,支撑起生成式人工智能、代理式人工智能或GPU数据中心等关键基础设施的建设,并确保其易于访问和使用。这为全球电力资源丰富的区域参与AI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形成新的全球算力布局,提供了新的思路。
他进一步透露,他所管理的公司已经从人工智能,尤其是代理式人工智能(Agentic AI)解决方案中获得了显著的积极动能。他表示,目前已有其投资组合中的多家公司推出了代理式解决方案,并正在市场中部署或已成功部署,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这些成功案例表明,人工智能并非遥不可及的未来技术,而是已经开始在商业实践中创造价值。
然而,人工智能对就业市场的影响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议题。技术进步往往伴随着社会结构的调整,就业是其中最直接的体现。
2024年8月,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的一项研究指出,自生成式人工智能被广泛采用以来,从事与人工智能高度相关职业的初入职场人员(年龄在22至25岁之间),其就业率相对下降了13%。即使在控制了公司层面的冲击因素后,这一趋势依然存在。这提醒我们,新兴技术在带来效率提升的同时,也可能对特定群体产生结构性影响,需要社会各界共同思考应对策略。
该高管对此表示,虽然生成式人工智能将“极大地提升生产力”,但它无疑会影响到某些特定的工作岗位。他认为,这种影响更多体现在工作内容的重塑和职能的调整上,而非简单的替代。
他特别以销售岗位为例进行说明。他解释道,销售人员大约只有15%的时间真正用于销售,其余85%的时间则投入到撰写报告、记录笔记、安排日程等辅助性任务中。这些重复性、规则性的工作,恰恰是人工智能代理可以高效处理的范畴。这意味着在市场某些领域,人工智能的应用将带来岗位职责的优化和资源配置的效率提升。
谈及公司运营,该高管否认了外媒此前关于其公司计划裁员高达30%的报道,但他同时确认,公司正在放缓招聘步伐。这显示出企业在面对技术变革和市场不确定性时,会采取更加审慎的人力资源策略,以适应新的发展态势。这种灵活调整的策略,也是企业在快速变化的科技环境中保持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综合来看,人工智能的浪潮既是技术革新,也是一场经济和社会变革。它带来了巨大的生产力提升潜力,也对现有行业结构和就业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于中国的跨境从业人员而言,理解并适应这种变革至关重要。这不仅包括关注AI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与落地,更需要洞察其对全球产业链、就业结构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从而在全球化竞争中把握先机,调整战略,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ai-alert-entry-jobs-down-13pct.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