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CEO突访北京!4万亿巨头推中国特供AI芯片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即将访问北京的消息引发业界关注。新媒网跨境获悉,这位科技巨头的高管计划在下周出席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期间可能与中国高层官员会晤。此行旨在重申英伟达对中国市场的坚定承诺,并推动一款专为中国设计的全新人工智能芯片的发布。
黄仁勋是英伟达公司的掌舵人,这家美国企业近期成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的科技公司。据了解,他计划在北京期间寻求与国务院总理李强等官员会谈,这将是双方加强沟通的重要机会。此前,黄仁勋在今年4月曾访问中国,与副总理何立峰进行过交流。行程细节仍在协调中,需中方最终批准。
新芯片的开发是英伟达战略的核心部分。公司计划最早于9月推出这款产品,它基于现有的Blackwell RTX Pro 6000处理器架构,但进行了技术调整以满足出口管制要求。具体修改包括移除高带宽内存和NVLink等先进组件,这些功能原本能提升数据传输速度。英伟达发言人未对此置评,但内部人士透露,芯片规格可能随政策讨论而微调。
这款芯片的推出标志着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重新发力。今年以来,由于出口限制,英伟达的高端AI产品如H20处理器在中国受限,导致其竞争力下滑。新媒网跨境认为,此举不仅有助于填补市场空白,还展现了跨国企业在复杂环境中寻求平衡的创新精神。中国客户对此反应积极,多家企业已开始测试样品并表达采购意向。
市场需求方面,新芯片预计不会重现H20的销售高峰,但仍有稳定前景。尽管性能不及中国本土的高端竞品,客户仍偏好英伟达方案,原因是其Cuda软件系统的迁移成本较高。切换至其他系统会增加运营开支,这使得新芯片在性价比上具有吸引力。英伟达在中国积累了大量开发者,他们创建的开源模型广泛应用于非军事领域,凸显了技术生态的价值。
黄仁勋在公开场合曾表示,出口管制反而激励了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他指出,英伟达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从四年前的95%降至50%,未来将在约500亿美元规模的中国AI市场中竞争。这反映了全球AI产业的活力,中美企业正通过技术对话推动行业进步。
中国客户对英伟达产品的态度谨慎而务实。包括阿里巴巴、字节跳动和腾讯在内的领先企业,已在测试本土替代方案,以降低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一位知情人士指出,政策不确定性让客户更注重风险分散,但英伟达的成熟技术仍不可或缺。新芯片的交付需建立大量库存,这对公司财务构成挑战,却也体现了其深耕中国市场的决心。
从经济视角看,中国是英伟达的第四大市场,2025财年贡献了171亿美元营收,占总销售额的13%。这一数据突显了双方合作的互惠性。随着全球人工智能热潮升温,英伟达股价已从年初波动中反弹,投资者对中美关系改善持乐观态度。新媒网预测,此次访问可能开启新一轮技术合作,为跨境产业链注入新动能。
英伟达的举措呼应了行业趋势,即通过本地化产品适应不同市场。黄仁勋的外交努力旨在维护公司在关键海外地区的地位,同时促进技术共享。中国国务院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尚未回应置评请求,但博览会的平台为交流提供了契机。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