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HUD重磅调查:先买后付或引爆住房危机?
新媒网跨境获悉,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近期对“先买后付”贷款模式展开研究,关注其对住房支付能力的潜在影响。这一举措源于该部门对消费者债务负担增加的担忧,旨在评估现有政策是否适应市场变化。新媒网跨境注意到,HUD在6月下旬发布了一份公开征求意见书,提出了近二十个问题,聚焦于BNPL贷款如何影响租客或房主的财务稳定性。该部门强调,随着消费者通过BNPL服务承担更多短期债务,他们管理住房相关开支的能力可能面临挑战。
位于美国华盛顿特区的罗伯特·C·韦弗联邦大楼是HUD总部所在地,该部门负责监管联邦住房管理局的抵押贷款保险项目。HUD在意见书中指出,当前FHA政策基本将BNPL贷款排除在承保评估之外,因为这些短期债务若能在房产交割后10个月内还清,且总还款额不超过借款人月收入的5%,就不必计入贷款审核。但部门认为,有必要深入理解BNPL与住房支出的关联,以判断是否需要制定专门政策支持住房稳定。
这张图片由外媒盖蒂图片社提供,展示了2025年7月8日的HUD总部大楼。
HUD提出的问题覆盖多个维度,包括BNPL用户与传统信贷用户的财务行为差异,以及高频使用BNPL是否削弱借款人支付房租或房贷的能力。部门还询问哪些住房支出最易因BNPL还款而被牺牲,并探讨如何将BNPL支付记录纳入信用报告系统,帮助消费者建立更完整的信用档案。这些细节反映了监管机构对金融科技创新的审慎态度。
与此同时,另一家监管机构消费者金融保护局调整了其政策方向。此前该局计划将信用卡级别的保护措施延伸至BNPL用户,但今年3月宣布放弃这一努力。新媒网跨境认为,这一变化显示了监管环境的动态性。代表金融科技企业的行业协会已提起诉讼,反对基于《贷款真相法案》的规则解读,行业自身则积极推动将BNPL数据整合到信用评分中。
总部位于美国旧金山的Affirm公司今年初开始向益博睿和环联两大信用报告机构提交数据,这两家机构与美国征信巨头Equifax并称三大信用局。全球信用评分公司FICO也宣布,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将BNPL信息纳入部分评分模型。金融科技协会发言人米兰达·马戈斯基表示,信用机构的努力令人鼓舞,行业期待数据模型持续优化以确保决策透明。该协会将就HUD的征询提交意见。
另一行业协会美国金融科技理事会的政策主管伊恩·莫洛尼指出,HUD的行动有助于理解BNPL对联邦住房援助借款人的影响。他强调,行业重视从信用角度准确捕捉消费者使用行为。Affirm、Klarna、PayPal和Sezzle等大型BNPL提供商暂未对HUD的请求发表评论。
公开意见征询将于8月25日截止,目前已收到近二十份反馈。美国评论员马克尔·贾尔斯在7月2日的意见书中建议,BNPL公司应向信用局报告贷款信息,尤其对还款期超过四期的产品。贾尔斯提到,部分借款人似乎依赖BNPL支付日常开支如杂货,而非大额购物,这促使贷款方更严格审查其资金管理能力。新媒网跨境预测,此类反馈将推动监管与行业的进一步对话,促进金融科技在支持住房稳定中发挥积极作用。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