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起重机市场2035年达3993亿美元!科威特需求暴涨,跨境新机遇?

2025-07-29东南亚市场

Image

亚洲地区的起重机市场正在经历结构性的变化,伴随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发展的持续推进,对起重设备的需求也在不断演变。

预计到2035年,亚洲起重机(包括各种类型的起重机、移动起重框架、跨运车以及配备起重机的工程车辆)市场将达到640万台,市场价值达到3993亿美元。

市场预测

亚洲市场对起重设备的需求预计将持续增长。

未来十年,市场预计将以年均复合增长率 (CAGR) +1.6% 的速度扩张,到2035年底市场规模将达到640万台。

以价值计算,预计市场将以+2.8%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35年底达到3993亿美元(名义批发价格)。
市场价值 (十亿美元,名义批发价格)

消费情况

亚洲起重设备的消费量

在经历了连续两年的增长后,2024年亚洲起重设备消费量出现下降,减少了4.5%,降至540万台。但总体而言,消费量呈现相对平稳的趋势。消费量在2016年达到峰值1300万台,但从2017年到2024年,消费量保持在较低水平。

2024年,亚洲起重机市场价值达到2945亿美元,与上年基本持平。这一数字反映了生产商和进口商的总收入(不包括物流成本、零售营销成本和零售商利润,这些将计入最终消费者价格)。在回顾期内,消费量实现了显著增长。消费水平在2024年达到顶峰,并可能在不久的将来继续增长。

各国消费量

科威特是起重机消费量最大的国家,达到210万台,约占总量的39%。科威特的起重机消费量超过了第二大消费国菲律宾(98.8万台)的两倍。黎巴嫩位居第三,占15%的份额,达到81.8万台。

从2013年到2024年,科威特的消费量年均增长率为+1.5%。其他国家的平均年增长率如下:菲律宾(每年+4.4%)和黎巴嫩(每年+0.8%)。

就价值而言,科威特(1155亿美元)在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菲律宾(543亿美元)位居第二。其次是黎巴嫩。

从2013年到2024年,科威特的价值年均增长率为+27.1%。其他国家的平均年增长率如下:菲律宾(每年+29.6%)和黎巴嫩(每年+26.3%)。

2024年,人均起重机消费量最高的国家是科威特(每千人470台)、塞浦路斯(每千人268台)和黎巴嫩(每千人126台)。

从2013年到2024年,泰国增幅最大(复合年增长率为+15.6%),而其他领先者的消费增长速度较为温和。

生产情况

亚洲起重设备的生产情况

亚洲起重设备的产量连续第三年增长,2024年增长0.5%,达到480万台。总的来说,生产仍然呈现出相对平稳的趋势。2020年的增速最为迅猛,产量增长了302%。因此,产量达到了2100万台的峰值。从2021年到2024年,生产增长未能重拾动力。

按出口价格计算,2024年起重机产量降至1554亿美元。总的来说,生产出现了显著的收缩。2021年的增速最为迅猛,增长了126%。2015年的产量达到峰值2185亿美元;然而,从2016年到2024年,产量略有下降。

各国生产情况

科威特(210万台)仍然是亚洲最大的起重机生产国,约占总量的44%。此外,科威特的起重机产量超过了第二大生产国黎巴嫩(81.7万台)的三倍。菲律宾(72.1万台)位居第三,占15%的份额。

从2013年到2024年,科威特的产量年均增长率为+2.2%。其余生产国的平均年增长率如下:黎巴嫩(每年+0.8%)和菲律宾(每年+1.4%)。

进口情况

亚洲起重设备的进口情况

2024年,在经历了连续两年的增长后,亚洲起重设备进口量大幅下降,减少了27.4%,降至69.3万台。总的来说,进口量出现了显著的扩张。2015年的增速最为迅猛,增长了1116%。在回顾期内,进口量在2016年达到峰值770万台;然而,从2017年到2024年,进口量保持在较低水平。

按价值计算,2024年起重机进口额为67亿美元。总的来说,进口量呈现出相对平稳的趋势。2022年的增速最为迅猛,比上年增长了23%。进口额在2015年达到峰值68亿美元;然而,从2016年到2024年,进口额保持在较低水平。

各国进口情况

2024年,菲律宾(26.8万台)是起重设备的主要进口国,占进口总量的39%。印度(14.7万台)位居第二,其次是泰国(10.5万台)和亚美尼亚(6.1万台)。这些国家合计占进口总量的近45%。新加坡(2.1万台)和印度尼西亚(1.7万台)占进口总量的份额较小。

从2013年到2024年,在主要进口国中,亚美尼亚的采购增长率最为显著(复合年增长率为+85.9%),而其他领先国家的进口增长速度较为温和。

就价值而言,亚洲最大的起重机进口市场是新加坡(10亿美元)、印度(9.07亿美元)和印度尼西亚(4.69亿美元),合计占进口总量的36%。泰国、菲律宾和亚美尼亚略微落后,合计占进口总量的5%。

在回顾期内,在主要进口国中,亚美尼亚的进口额增长率最高,复合年增长率为+18.5%,而其他领先国家的采购增长速度较为温和。

各类型进口情况

非自行式起重设备(不包括起重机)是非自行式起重设备的主要进口产品,进口量约为30.5万台,占进口总量的44%。塔式起重机(15.2万台)占进口总量的22%(按实物计算),位居第二,其次是运输车、龙门起重机和桥式起重机(16%)和非自行式轮胎式起重机(不包括起重框架)(7.1%)。固定支撑上的高架移动起重机(2.3万台)、门座或底座式起重机(1.9万台)和用于安装在公路车辆上的起重设备(1.5万台)远远落后于领先者。

非自行式起重设备(不包括起重机)也是进口增长最快的产品,从2013年到202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8.1%。与此同时,固定支撑上的高架移动起重机(+18.0%)、塔式起重机(+17.2%)、运输车、龙门起重机和桥式起重机(+6.3%)和门座或底座式起重机(+3.2%)也显示出积极的增长速度。用于安装在公路车辆上的起重设备呈现出相对平稳的趋势。相比之下,非自行式轮胎式起重机(不包括起重框架)(-9.2%)在同一时期呈现出下降趋势。从2013年到2024年,非自行式起重设备(不包括起重机)(+37个百分点)、塔式起重机(+13个百分点)和固定支撑上的高架移动起重机(+2.1个百分点)在进口总量中所占的份额显著增加,而门座或底座式起重机(-1.9个百分点)、用于安装在公路车辆上的起重设备(-2.5个百分点)、运输车、龙门起重机和桥式起重机(-3.4个百分点)和非自行式轮胎式起重机(不包括起重框架)(-41.2个百分点)则呈现出负增长。

按价值计算,运输车、龙门起重机和桥式起重机(18亿美元)、非自行式轮胎式起重机(不包括起重框架)(14亿美元)和非轮胎式自行式起重机(不包括起重框架)(13亿美元)是2024年进口额最高的产品,合计占进口总额的67%。塔式起重机、固定支撑上的高架移动起重机、门座或底座式起重机、非自行式起重设备(不包括起重机)、用于安装在公路车辆上的起重设备和轮胎式移动起重框架和跨运车略微落后,合计占进口总额的33%。

在主要进口产品中,塔式起重机的进口额增长率最高,在回顾期内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5%,而其他产品的采购增长速度较为温和。

各类型进口价格

2024年,亚洲的进口价格为每台9700美元,比上年上涨55%。总的来说,进口价格出现了突然的下降。2017年的增速最为迅猛,进口价格比上年上涨了4905%。因此,进口价格达到了每台35000美元的峰值。从2018年到2024年,进口价格保持在较低水平。

不同产品的价格差异显著;价格最高的产品是非轮胎式自行式起重机(不包括起重框架)(每台12.8万美元),而非自行式起重设备(不包括起重机)(每台977美元)的价格是最低的。

从2013年到2024年,非自行式轮胎式起重机(不包括起重框架)的价格增长率最为显著(+11.0%),而其他产品的进口价格则呈现出不同的趋势。

各国进口价格

2024年,亚洲的进口价格为每台9700美元,比上年上涨55%。总的来说,进口价格出现了突然的下降。2017年的增速最为显著,上涨了4905%。因此,进口价格达到了每台35000美元的峰值。从2018年到2024年,进口价格保持在较低水平。

主要进口国之间的平均价格存在显著差异。2024年,在主要进口国中,价格最高的国家是新加坡(每台4.9万美元),而亚美尼亚(每台209美元)的价格是最低的。

从2013年到2024年,新加坡的价格增长率最为显著(-3.2%),而其他领先国家则出现了进口价格的下降。

出口情况

亚洲起重设备的出口情况

2024年,起重设备出口量增长11%,达到15.9万台,在经历了连续两年的下降后,连续第二年增长。总的来说,出口量出现了突然的下降。2020年的增速最为迅猛,出口量增长了3074%。因此,出口量达到了1100万台的峰值。从2021年到2024年,出口增长保持在较低水平。

按价值计算,2024年起重机出口额显著增长至86亿美元。从2013年到2024年,出口总额呈现出适度的增长:在过去11年中,其价值年均增长率为+2.1%。然而,趋势表明,在整个分析期间,出口额出现了一些显著的波动。根据2024年的数据,出口额比2020年增长了+108.4%。2023年的增速最为迅猛,出口额增长了32%。出口水平在2024年达到顶峰,并可能在未来几年逐步增长。

各国出口情况

中国是亚洲起重设备的主要出口国,2024年的出口量为9.7万台,约占出口总量的61%。印度(1.7万台)占出口总量的10%(按实物计算),位居第二,其次是日本(8.4%)和韩国(5.2%)。新加坡(4300台)、土耳其(3900台)和缅甸(3900台)远远落后于领先者。

从2013年到2024年,中国的出口量年均增长率为+18.0%。与此同时,缅甸(+104.9%)和印度(+3.5%)也显示出积极的增长速度。此外,缅甸成为亚洲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从2013年到202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04.9%。相比之下,日本(-1.5%)、韩国(-3.6%)、新加坡(-5.1%)和土耳其(-31.9%)在同一时期呈现出下降趋势。从2013年到2024年,中国、印度、日本、缅甸和韩国的份额分别增加了+57、+7.2、+3.8、+2.5和+1.6个百分点。其他国家的份额在整个分析期间保持相对稳定。

按价值计算,中国(63亿美元)仍然是亚洲最大的起重机供应国,占出口总额的74%。日本(12亿美元)位居第二,占出口总额的14%。其次是韩国,占3.2%。

从2013年到2024年,中国的起重机出口额年均增长率为+4.9%。其余出口国的平均年增长率如下:日本(每年-0.9%)和韩国(每年-3.6%)。

各类型出口情况

非自行式起重设备(不包括起重机)是亚洲起重设备的主要类型,2024年的出口量达到6.3万台,约占出口总量的39%。用于安装在公路车辆上的起重设备(2.3万台)在出口总量中排名第二,占14%的份额,其次是运输车、龙门起重机和桥式起重机(14%)、非轮胎式自行式起重机(不包括起重框架)(8.4%)、自行式轮胎式起重机(不包括起重框架)(7.1%)和固定支撑上的高架移动起重机(6.8%)。塔式起重机(6700台)在出口总量中所占的份额相对较小。

非自行式起重设备(不包括起重机)也是出口增长最快的产品,从2013年到202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1.4%。与此同时,固定支撑上的高架移动起重机(+11.3%)、自行式轮胎式起重机(不包括起重框架)(+3.9%)、非轮胎式自行式起重机(不包括起重框架)(+3.5%)、运输车、龙门起重机和桥式起重机(+2.0%)和塔式起重机(+1.4%)也显示出积极的增长速度。相比之下,用于安装在公路车辆上的起重设备(-20.3%)在同一时期呈现出下降趋势。从2013年到2024年,非自行式起重设备(不包括起重机)、运输车、龙门起重机和桥式起重机、固定支撑上的高架移动起重机、非轮胎式自行式起重机(不包括起重框架)、自行式轮胎式起重机(不包括起重框架)和塔式起重机在出口总量中所占的份额分别增加了+34、+8.6、+5.9、+5.8、+5和+2.6个百分点。

按价值计算,运输车、龙门起重机和桥式起重机(32亿美元)、自行式轮胎式起重机(不包括起重框架)(17亿美元)和非轮胎式自行式起重机(不包括起重框架)(15亿美元)是2024年出口额最高的产品,合计占出口总额的75%。

在主要出口产品中,自行式轮胎式起重机(不包括起重框架)的出口额增长率最高,在回顾期内的复合年增长率为+6.2%,而其他产品的出口增长速度较为温和。

各类型出口价格

2024年,亚洲的出口价格为每台5.4万美元,比上年上涨2.5%。在回顾期内,出口价格呈现出显著的增长。2021年的增速最为显著,增长了7523%。2022年的出口价格达到每台5.9万美元的峰值;然而,从2023年到2024年,出口价格未能重拾动力。

不同产品之间的平均价格存在显著差异。2024年,价格最高的产品是自行式轮胎式起重机(不包括起重框架)(每台15.1万美元),而非自行式起重设备(不包括起重机)(每台2500美元)的平均出口价格是最低的。

从2013年到2024年,用于安装在公路车辆上的起重设备的价格增长率最为显著(+32.3%),而其他产品的价格增长速度较为温和。

各国出口价格

2024年,亚洲的出口价格为每台5.4万美元,比上年上涨2.5%。在回顾期内,出口价格呈现出显著的增长。2021年的增速最为显著,出口价格比上年上涨了7523%。在回顾期内,出口价格在2022年达到每台5.9万美元的峰值;然而,从2023年到2024年,出口价格略有下降。

不同原产国的价格差异显著:在主要供应国中,价格最高的国家是日本(每台9.1万美元),而缅甸(每台498美元)的价格是最低的。

从2013年到2024年,土耳其的价格增长率最为显著(+52.1%),而其他领先国家的价格增长速度较为温和。

中国跨境电商行业的从业者可以密切关注这些数据变化,以便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调整经营策略。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7610.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亚洲起重机市场规模预计到2035年将达640万台,价值3993亿美元。科威特是最大的消费国和生产国,菲律宾是主要的进口国。中国是主要的出口国。非自行式起重设备是主要的进出口类型。
发布于 2025-07-29
查看人数 1469
汇率走势
CNY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