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正改变人类说话方式?研究揭示36万条视频惊人趋势
当人工智能逐渐融入日常生活,语言交流方式也在发生微妙变化。新媒网跨境获悉,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发展研究所最新研究发现,自ChatGPT问世以来,某些特定词汇在人类口语中的使用频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
这项尚未经过同行评审的预印本研究,分析了超过36万条YouTube视频和77万段播客内容。研究人员通过让ChatGPT"润色"数百万页电子邮件、论文和新闻报道,识别出AI偏好的"GPT词汇"——包括"delve"(探究)、"realm"(领域)、"meticulous"(细致)等高频词。通过对比ChatGPT发布前后的语言样本,研究人员发现这些词汇在人类口语中的出现率明显提升。
"存储在人工智能中的语言模式正在反向影响人类思维。"研究合著者莱文·布林克曼向《科学美国人》杂志透露。他补充道,人类天生具有模仿本能,但会更倾向于效仿那些被视作权威的对象。随着越来越多人将AI视为知识权威,原本基于人类数据训练的机器,正展现出重塑文化的力量。
新媒网跨境注意到,除了"delve"这个典型例子,研究还发现"underscore"(强调)、"comprehend"(理解)、"bolster"(支持)等词汇同样成为AI偏爱的表达。这种现象在学术领域尤为明显,形成了人与机器之间的文化反馈循环。
值得思考的是,这种语言变迁背后存在多重影响因素。语言本身随社会发展不断演变,新媒网跨境认为,虽然AI工具确实在改变表达习惯,但同时也需关注社会文化变迁中的其他驱动力。研究人员也指出,当前研究仅聚焦特定版本ChatGPT模型,随着技术迭代,语言影响模式可能持续更新。
面对技术对文化渗透的现象,专家建议保持观察态度。语言作为沟通桥梁,其演变过程始终反映着时代特征。布林克曼向《连线》杂志表示:"'delve'只是冰山一角。"当机器开始参与人类文化塑造,如何保持语言多样性将成为值得持续关注的命题。
新媒网跨境预测,随着智能工具普及度提升,人机语言互动将呈现更复杂的双向影响。这种变化既体现了技术赋能的便利性,也促使我们思考如何在科技浪潮中守护语言文化的丰富性。毕竟,真正鲜活的语言永远扎根于人类生活的土壤。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