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二氯乙烷市场惊现140万吨缺口,2035年将飙至7.74亿美金!
亚太地区的二氯乙烷市场近期呈现调整态势。根据行业数据,2024年该地区消费量约为140万吨,较往年有所回落。尽管如此,随着下游应用领域的持续发展,市场前景依然被普遍看好。新媒网跨境获悉,未来十年内,亚太地区二氯乙烷消费量预计将温和回升,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0.5%,到203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0万吨左右。若按价值计算,市场增长态势将更为明显,预计年均增速可达1.7%,届时的市场价值或将攀升至7.74亿美元。
消费格局呈现区域差异
亚太地区的二氯乙烷消费呈现显著的国家差异。印度以约53.4万吨的年消费量稳居首位,占区域总量的近四成。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紧随其后,消费量分别为21.3万吨和18.4万吨。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市场近年来保持着稳定的增长步伐,年均增幅接近3%。新媒网跨境观察到,在人均消费水平上,中国台湾地区、泰国和韩国名列前茅。
生产侧保持相对平稳
生产方面,2024年亚太地区二氯乙烷总产量维持在70.7万吨左右,与上年基本持平。印度尼西亚是该地区最主要的生产国,年产量约39.8万吨;韩国以25.1万吨位居第二;巴基斯坦的产量约5.7万吨。整体来看,区域生产能力在近几年保持相对稳定。
贸易流动受多重因素影响
进出口数据反映了区域内供需的动态变化。2024年,亚太地区的二氯乙烷进口量约为130万吨,进口额达4.97亿美元。印度是最大的进口方,占据了区域进口总量的41%,其次为泰国(16%)和中国台湾地区(16%)。在进口价格方面,中国台湾地区的到岸均价最高,每吨接近600美元。
出口方面,2024年区域总出口量约为58.6万吨,总价值约2.28亿美元。印度尼西亚和韩国是主要的输出地,合计贡献了超过七成的出口量。中国台湾地区则是出口价值最高的区域,平均单价显著高于其他地区。
未来展望审慎乐观
尽管短期内市场经历了调整,但基于下游产业发展的长期需求,业内普遍对亚太二氯乙烷市场的前景持审慎乐观态度。新媒网跨境预测,随着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深入,未来十年该市场将步入温和增长的轨道。各国在产业链上的不同定位与互补性,也将继续塑造区域贸易的格局。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