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半年0单!速看这7大坑,订单立刻爆!
最近啊,咱圈里不少做外贸的朋友都在抱怨,说自己每天真是忙得团团转,邮件发了几百封,客户加了一大堆,报价跟进得也特别勤快,可就是迟迟不开单,心里别提多着急了,真不知道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说句大实话,没接到订单,可能真不是你不够努力,而是你的方法、节奏,甚至是一些不起眼的细节,没能跟上趟。尤其对于那些独自打拼、白手起家的外贸人,没人手把手教,没人带着入门,全靠自己一点点摸索,那更容易一不小心就“踩坑”。
今天新媒网跨境了解到,不少外贸人在实操中,会遇到以下几个常见的问题,希望能给大家提个醒,少走弯路。
第一个坑:你自己都说不清楚,到底在卖什么
这个问题,你得问问自己:我手头主打的产品到底是哪一款?客户为什么要选择从我这里采购?如果你心里犹豫,思考了超过五秒钟,那可真就出大问题了。
很多外贸人在写开发信的时候,总喜欢这么开头:“我们是一家专业的各类密封胶和泡沫供应商,价格有竞争力,质量也高。” 这样的邮件,坦白讲,客户每天能收到五十封都不止,他们看一眼估计就直接滑过去了,根本不会在你这里停留。
所以,咱们得换个思路,直接瞄准客户的痛点,给他们提供解决方案。打个比方,你可以这么写:
嗨,本(Ben)先生,
我们最近和东欧几家保温材料经销商合作,他们都在使用我们那款在零下二十摄氏度低温下,也能保持稳定发泡性能的聚氨酯(PU)泡沫产品。
我不知道您在实际应用中,有没有遇到过产品收缩或者阀门堵塞的问题?我们刚好在这两个方面做了技术改进,可以有效解决这类困扰。
你看,这样写的好处是,你不是简单地在推销自己的产品,而是在引导客户“对号入座”,让他们联想到自己可能遇到的难题。客户一看,原来你不是来“卖东西”的,而是来“解决问题”的,自然而然就愿意回复你了,邮件的打开率和回复率也会大大提高。这传递的是一种合作而非推销的姿态,更能赢得客户的信任。
第二个坑:开发客户全靠“撒网”,压根没筛选
你手上是不是攒了一大堆客户的邮箱地址和WhatsApp号码,结果发出去的消息,回应你的不到五个人?
问题出在哪儿?不是客户不靠谱,而是你根本就没有进行有效筛选!大海捞针,效率肯定高不起来。
新媒网跨境认为,精准筛选客户是提高成交率的关键一步。下面给大家分享几个“落地操作”的小技巧:
实用的客户筛选秘籍:
- 访问客户官方网站: 看看他们的网站有没有定期更新内容,有没有发布最新的公司新闻或产品信息?如果网站活跃,通常说明这是一家有活力、有业务往来的公司。如果网站好几年都不动弹,那可能他们的业务量也不大。
- 查询海外社交媒体信息: 比如说在领英(LinkedIn)上搜索对方公司或联系人。看看有没有他们近期发布的新动态,或者是否有职位变动?这些都能侧面反映公司的发展状况和员工的活跃度。
- 关注邮箱格式: 那些以“sales@”或“info@”开头的公共邮箱,回复率普遍不高。因为这些邮箱通常是公司总机的邮箱,很少有专人第一时间去处理。你应该尽量找到具体负责业务的个人邮箱,比如某个采购经理或项目负责人的姓名邮箱,这样回复率会高很多。
- 谷歌搜索公司名 + 关键词: 比如搜索“公司名 + distributor(经销商)/wholesaler(批发商)/agent(代理商)”,通过这些关键词来判断对方究竟是最终的采购商,还是中间商。不同的角色,你需要采用不同的沟通策略。
- 如果是公司老板,别直接发开发信: 如果你找到了对方公司的决策者或老板,直接的开发信可能会显得不够正式。这时候,可以尝试以项目合作、战略联盟等更高层级的切入点去沟通,效果往往会更好。
这里给大家举个领英私信的例子,这种方式更显专业和精准:
嗨,艾拉(Ella)女士,我了解到贵公司有进口吸音板的业务需求。
我们加拿大的一家客户,之前在聚氨酯泡沫和板材粘合度方面遇到了问题,粘合效果不理想。后来他们使用了我们改进后的新配方,粘合度提升了足足百分之三十。
这种精准的开场白,直接点明对方业务,并结合成功案例,更能引起客户的兴趣。
第三个坑:报价太早,客户根本没准备好
这是很多新手外贸人常常犯的错误之一:客户那边刚表示出一点点兴趣,你就迫不及待地把产品价格单一股脑儿地发了过去。
问题是,你报价报得太早了!客户可能连你是谁,你的产品到底适不适合他们,都还没搞明白呢,他怎么可能认真地去看你那份报价单?这样一来,你精心制作的报价单往往就石沉大海了。
新媒网跨境获悉,在报价前,你必须拿到以下几个核心信息,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 明确产品用途: 客户这批货是用于哪个具体项目?是新项目开发还是现有产品的补充?了解用途有助于你推荐最合适的产品型号和解决方案。
- 确认交货时间: 客户对交货日期有什么具体要求?是急单还是有充裕的时间?这会影响你的生产排期和物流安排。
- 套出目标价格: 尽可能地巧妙地套出客户的预算或目标价格区间。虽然不一定能直接问出来,但可以通过侧面了解,比如问问他们之前的采购价格,或者推荐不同档次的产品看他们的反应。
- 了解现有供应商: 问问客户目前正在和哪个供应商合作?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可以帮助你分析自身优势,寻找突破口。
- 明确品质要求: 客户对产品的品质有没有额外的特殊要求?比如特定的配方、耐温范围、环保等级认证等?这些细节决定了产品的成本和性能,务必在报价前确认清楚。
你可以这么跟客户沟通,引导他们提供更多信息:
在我们发送报价单之前,能否请您确认一下,这批需求是用于一个新项目,还是常规的订单补货?这样我们就能更精准地为您推荐合适的型号和包装方式了。
你会发现,一旦你问对了问题,客户反而更愿意把更多的“底牌”告诉你。这样一来,你也就有机会提前做好策略部署,而不是盲目报价。
第四个坑:你没让客户相信你是真的靠谱
客户选择从你这里采购,特别是第一次合作,往往不是因为你的价格最低,而是因为你这个人、你的公司看起来特别靠谱。然而,我们大部分外贸人,却把“看起来靠谱”这件事,完全交给了运气。这可不行!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你可以准备好下面三样“信任武器”:
- 工厂认证和资质: 比如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CE欧盟安全认证、SGS检测报告等。这些都是国际上认可的硬实力证明,能亮出来的,就大大方方地亮出来。
- 实拍图片/视频: 最好是带有客户logo的产品包装实拍图,或者订单在生产线上的包装视频。这些真实的画面,比任何文字描述都更有说服力。它让客户直观地感受到你的专业和透明。
- 客户好评/聊天截图: 征得客户同意后,可以把一些好的评价、感谢邮件或者聊天记录截屏展示给潜在客户(记得打上马赛克保护隐私)。这些都是真实的用户反馈,能大大增强新客户的信任感。
比如,你可以这样分享:
这是一段我们在包装线上录制的短视频,您可以清楚地看到泡沫产品在封装前的质检过程。希望这段视频能帮助您更好地评估我们的质量控制体系。
当客户看到你把事情做得这么认真、这么透明,他们心里自然就会松一口气,对你的信任度也会随之提升。
第五个坑:你不会铺垫,只会催促客户
“嗨,有任何更新吗?”
“就是想确认一下,您看到我上封邮件了吗?”
“请确认一下。”
哎呀,这些催促的邮件,统统都扔了吧!😂😂😂
客户没有回复你,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是他们忘了,而是你上一次发给他们的信息,没有足够的价值,根本就没有让他们产生回复的动力。
落地建议:跟进邮件一定要给新信息,制造回复的理由。
嗨,迈克尔(Michael),
我们最近在迪拜的一个项目上,对最新批次的泡沫产品进行了实地测试,在45摄氏度的高温环境下放置了7十二小时,结果没有任何收缩现象。
考虑到您那边的市场气候条件类似,我想这个测试结果或许对您的项目也会有所帮助。
这,就叫做有价值的“铺垫”加上有力的“信任背书”。客户不光会回复你,甚至还可能主动向你咨询更多的问题,因为你提供的信息对他们来说是有用的。
第六个坑:你太急了,像在求人下单
你是不是这样的:客户一回复消息,你恨不得立刻秒回;客户迟迟不下单,你就开始觉得自己失败了,甚至对客户展现出一种“讨好式”的回复。😂这种状态,一看就让人觉得你底气不足,缺乏主导权。
落地建议:建立自己的边界感,让客户觉得你并非“非他不可”,反而会更尊重你。
如果您的团队内部还需要一些时间进行讨论,那完全没问题,我们非常理解。
同时,我这边会为您保留当前的报价,直到下周一,希望这能为您的计划提供一些便利。
这类表达方式,既有分寸感,又显得条理清晰、安排得当。客户反而会因此更加尊重你,更加信任你,因为你展现出的是一种专业和从容的态度。
第七个坑:客户还没下单,你就先放弃了
❌太多外贸人,就是栽在了“最后五米”的冲刺阶段。前期明明都铺垫得好好的,客户也表示在考虑了,结果你就因为没有立即收到回复,而放弃了继续跟进。这真是白白浪费了前面六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努力,太可惜了!
所以,一定要善用工具,设置好自动提醒,不让任何一个有明确意向的客户从你的视野中消失。坚持就是胜利。
嗨,詹姆斯(James),
提前给您提个醒,我们七月份的生产排期已经开始变得紧张了。
如果您那边有意向,我可以为您预留一个产能位置,最长可以保留三个工作日。您那边看方便的话,请及时告诉我您的决定。
这种催单方式,既不会让客户感到反感,反而会给他们制造一种“稀缺感”和“紧迫感”,从而促使他们尽快做出决策,也是最容易出单的一种策略。
外贸,绝不是靠盲目“熬时间”就能熬出头的,它更是靠精准的策略和系统的规划“干出来”的。作为一个单打独斗的外贸人,你不怕孤独,也不用害怕发展慢。真正可怕的是,你每天都在高频率地出招,却始终用的是错误的方法,做了大量无用功。
今天新媒网跨境给大家分享的这七个“坑”,绝不是在批评谁,而是希望大家能够看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从今天起,你就能不再白忙活一场。
咱们这一行,拼的从来不是谁最早开始工作,也不是谁发的邮件最多,而是谁的节奏最稳,谁的每一步动作都最精准。
如果你已经熬了六个月,却还没开单?别灰心,也许你再往前走几步,订单就悄悄地来了。别说我没提醒你哦!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