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IRS动真格!FBA卖家最高37%税率,千万追缴!
最近这阵子,跨境圈里可真是波澜不断,咱们卖家朋友们的心弦也绷得紧紧的。前段时间,龙岗有位同行,因为税务问题,一下子被追缴了上千万的税款,这消息在圈子里炸开了锅,让大家伙儿都惊出一身冷汗。紧接着,听说德国那边也传来消息,有卖家被德国税务部门“秋后算账”,要求补缴税款,这可是实实在在的教训。这不,大洋彼岸的美国,也开始对咱们跨境卖家亮出了“税务大棒”。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根据外媒最近的报道,美国国税局(IRS)今年明显加大了对电商平台卖家,特别是亚马逊卖家的税务合规审查力度。这可不是只针对美国本土卖家的小打小闹,咱们远在海外的跨境卖家,同样被美方税务机关盯上了,大家伙儿可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应对。
说起这个税务问题,咱们首先得搞清楚美国国税局最近提出来的一个核心概念——“有效关联收入”(Effectively Connected Income,简称ECI)。这ECI到底是个啥呢?简单来说,如果你是一个外国的个人或者企业,在美国这片土地上做生意、搞经营,那么所有从美国境内产生,而且跟你在美国进行的贸易或经营活动直接相关的收入,都会被美国国税局认定为ECI。一旦被认定为ECI,那就意味着这部分收入需要在美国缴纳相应的联邦所得税。这一点,对于咱们很多在亚马逊上大展拳脚的中国卖家来说,尤其值得警惕。它改变了以往某些卖家可能存在的侥幸心理,认为只要不在美国本土注册公司,就可以规避美国税务的问题。现在看来,美方税务机关的定义越来越清晰,覆盖面也越来越广。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理解这个ECI,美国国税局还特意举了个例子,就是咱们卖家最熟悉的“库存商品”。举个例子,不管你的商品是在美国本土采购的,还是从咱们中国或者其他国家进口到美国去的,只要这些商品最终是在美国境内完成了销售,那么由此产生的销售利润,统统都会被美国国税局视为ECI。这背后传递的信息非常明确:如果你是亚马逊卖家,即便你本人远在千里之外的中国,但只要你的产品存放在了美国的亚马逊FBA仓库里,并且通过亚马逊平台在美国市场进行销售,美国国税局就可能把你认定为正在美国境内开展贸易活动。这种“物理存在”被视为商业活动的实质性连接点,成为了税务征收的重要依据。这就意味着,很多依赖FBA模式的跨境卖家,其经营模式天然就存在被美国国税局认定为ECI的风险。
那么,如果咱们的收入真的被认定为ECI,税率又是多少呢?新媒网跨境为大家整理了2025年美国国税局针对ECI的税率参考,大家可以对照着看看,做到心中有数:
1. 外国个人(Foreign Individual)
对于以个人名义在美国进行贸易活动,并产生ECI的卖家,税率是累进制的。这意味着你的应纳税所得额越高,适用的税率就越高。
- 应纳税所得额在0美元到11,600美元的部分,税率是10%。
- 从11,601美元到47,150美元的部分,税率是12%。
- 从47,151美元到100,525美元的部分,税率是22%。
- 从100,526美元到191,950美元的部分,税率是24%。
- 从191,951美元到243,725美元的部分,税率是32%。
- 从243,726美元到609,350美元的部分,税率是35%。
- 如果应纳税所得额超过了609,350美元,那么超出的部分,税率将达到37%。
这套税率体系,和美国本土居民的个人所得税税率结构非常相似,体现了美方在税务公平性上的一致性。对于咱们以个人卖家身份运营的同行来说,利润越高,所需缴纳的税款就越多,这块成本是必须提前考虑进去的。
2. 外国公司(Foreign Corporation)
如果咱们是以公司名义在美国进行贸易活动,并产生ECI的,那么情况又有所不同。
- 联邦企业所得税率:目前统一为21%。相较于个人所得税的累进制,企业所得税相对简单明了,是一个固定的比例。
- 分公司利润税(Branch Profits Tax):这是一个额外的税种,最高可达30%。这个税主要是针对外国公司在美国境内设立的分支机构,在将利润汇回母公司时征收的。但是,这里有个重要的点,就是可以通过一些国际税收协定来降低甚至免除这部分税费。中国和美国之间是存在税收协定的,这为咱们中国公司在美经营提供了一定的税收优惠空间,具体能否适用、如何适用,就需要专业的税务师进行评估和操作了。
新媒网跨境认为,对于咱们广大使用FBA(亚马逊物流)的跨境卖家来说,美国国税局的这些新规,可以说影响是直接且深远的。一旦你的产品进入了美国亚马逊仓库,就极有可能被美国国税局认定为产生了ECI。这意味着,咱们卖家不仅仅需要处理销售额涉及的销售税(Sales Tax)——这个大家可能已经比较熟悉了,更重要的是,还需要按照利润在美国申报并缴纳所得税。
这两种税的性质完全不同,销售税通常是在销售环节向消费者征收,然后由卖家代缴给州政府;而所得税则是针对企业的利润征收的,直接关系到咱们口袋里的净收入。尤其是对于咱们中国卖家而言,美国市场历来都是最重要的销售阵地之一,是咱们“出海淘金”的主战场。一旦美国税务机关真正加大审查和征税的力度,甚至对咱们过往的税务情况进行追溯,那咱们的运营成本将不可避免地大幅增加,甚至可能面临高额的罚款和法律风险。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实实在在的经营风险。历史税务追溯,意味着美方税务机关可能会对你过去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运营情况进行审计,一旦发现不合规,补缴的税款和罚金加起来可能是一笔天文数字,甚至足以压垮一家公司。
面对这样的大趋势,咱们卖家朋友们可不能再抱有任何侥幸心理了。未雨绸缪、积极应对才是上策。新媒网跨境给大家提几点实用的应对措施,希望能帮助大家提前做好税务规划,规避风险:
1. 了解自身的税务身份
这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你需要明确自己在美国税法下的纳税身份到底是什么?你是被视为“外国个人”在经营?还是“外国公司”?亦或是已经在美国注册了“美国公司”?这三种身份,所适用的税率、税务申报义务以及可能享受的税收优惠都大相径庭。比如,如果你是以个人名义在运营,但规模已经不小,是不是考虑在美国注册一个公司,以公司形式进行纳税申报,可能会有不同的税务处理方式和优势?这些都需要提前弄清楚。
2. 合理规划库存策略
传统的FBA模式,虽然方便快捷,但也带来了ECI的风险。咱们是不是可以重新评估一下,有没有必要把所有库存都一股脑儿地堆在美国FBA仓库里?可以考虑将一部分库存放在美国本土以外的海外仓进行周转,或者采用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仓库,只有当订单产生后,再从这些非FBA仓库发货到美国消费者手中。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尽量减少商品在美国FBA仓库的“物理存在时间”和数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被美国国税局认定为产生ECI的风险。当然,这需要权衡物流成本、时效和税务风险,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3. 保持完善的税务合规记录
“凡事留痕”是金科玉律。一旦美国国税局找上门来,他们需要的是清晰、完整的证据链。所以,咱们一定要把所有与经营活动相关的记录都保存好。这包括但不限于:销售数据(订单、收入明细)、物流记录(发货单、运输合同、仓储记录)、采购发票(商品采购凭证)、银行流水(资金进出记录)、以及所有与成本、费用相关的票据等等。这些详细的记录,不仅能帮助你在日常运营中清晰核算利润,更重要的是,它们是应对美国国税局潜在调查的有力证据,能够证明你的收入和支出来源清晰、合法合规。
4. 及时咨询专业的税务师
跨境税务规则,特别是美国的税务体系,非常复杂,且变化频繁,非专业人士很难完全掌握其中的门道。自己摸索不仅效率低下,还可能误入歧途,造成更大的损失。因此,强烈建议大家与那些熟悉美国电商税务、有国际税务经验的专业机构或税务师合作。他们可以帮助你:梳理现有的经营模式,评估税务风险;提供合规建议,优化税务结构;协助办理复杂的税务登记和申报手续;甚至在税务调查时,代表你与美方税务机关沟通,争取合法权益。前期投入一些咨询费用,很可能为你避免未来高额的罚款和麻烦。
5. 关注并正确填写W-8BEN/W-8BEN-E表格
这两个表格对于咱们中国卖家来说非常重要。W-8BEN表格是为外国个人准备的,用于证明其非美国税务居民身份,从而避免被亚马逊等平台预扣高额税款。而W-8BEN-E表格则是为外国公司准备的。如果你在亚马逊后台没有正确填写这些税务信息表格,或者填写的信息有误,亚马逊平台就可能根据美国税务规定,默认你为美国税务居民,并按照最高税率预扣你的销售款。这笔预扣税款,往往会高达30%甚至更多,对于现金流来说是巨大的压力。所以,务必确保你在亚马逊后台的税务信息是最新的,并且已经正确填写并提交了相应的W-8表格。如果对自己填写的准确性没有把握,也应该及时咨询专业人士。
总而言之,美国国税局对亚马逊等电商卖家的监管趋势已经非常明确,而且可以预见,这种监管力度只会加强,不会放松。对于咱们跨境卖家来说,再也不能抱着“法不责众”或者“等查到了再说”的侥幸心理了。提前做好税务筹划与合规管理,这不仅仅是为了避免高额的罚款和潜在的法律风险,更是为了保障咱们的业务在美国市场能够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只有做到合规经营,咱们才能在这个充满机遇但也伴随挑战的全球市场中,站稳脚跟,走得更远。新媒网跨境预测,未来全球的税务合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主动拥抱合规,才是真正的智慧。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