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游戏出海:小游戏狂揽亿级收入!

2025-08-25App出海

Image

春风和煦,万象更新,2025中国游戏(春季)出海大会在北京丽亭华苑酒店隆重举行。这场盛会,由独立出海联合体携手业内顶尖伙伴共同举办,汇聚了中国游戏行业的精英们。大家齐聚一堂,围绕着2024年中国游戏出海收入的强劲回升,以及从业者们在发展中遇到的挑战与机遇,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新媒网跨境获悉,大会上,来自业界资深人士的分享尤为引人注目。其中,一位对游戏出海市场有着独到见解的专家,针对当前备受关注的“小游戏出海”趋势,发表了精彩的见解。他的分享不仅揭示了小游戏在全球市场的巨大潜力,更提供了宝贵的策略分析,为无数怀揣出海梦想的中国游戏人指明了方向。

小游戏:中国游戏出海的“弄潮儿”

专家开门见山地指出,回顾去年整个游戏出海大盘,虽然整体实现了令人欣喜的增长,但若要深究其增长引擎,小游戏无疑是其中最强劲的“助推器”。正是凭借着小游戏的异军突起,中国游戏才得以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并且不断扩大影响力。

那么,2024年海外手游广告的市场表现如何呢?数据显示,单月广告量基本稳定在600万以上,这清晰地表明,全球游戏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用我们的话说,就是“越来越卷”。尤其在去年下半年,广告投放量持续平稳,到了年末和今年年初,更是迎来了一波爆发式增长。这背后,体现了中国游戏出海正变得更加精明和富有策略性。大家学会了“借势发力”,懂得抓住“节日抢量”的黄金时机,在关键营销节点进行大规模的广告投放,从而实现效益最大化。

从全球市场手游主要类别的投放趋势来看,角色扮演类、模拟类和桌面类游戏的广告投放量上升速度较快,这些细分赛道也因此变得更加“拥挤”。与此同时,一种全新的游戏模式——即点即玩(无需下载,可以直接在网页或应用内启动的游戏,我们暂且称之为“W2A”)——在过去一年中异军突起。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这种模式就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到了2024年更是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其广告投放量一度占据总广告量的7%。虽然预计今年会略有回落,但仍将维持在5%-6%的较高水平。这表明,玩家对“碎片化娱乐”的需求日益旺盛,大家都喜欢那种“轻、爽、快”的游戏体验。即使是像《无尽冬日》、《出发吧麦芬》和《救世者之树:新世界》这些原本较为重度的游戏,也都在积极进行“轻度化”的改造,加入更多休闲、减负的玩法,以适应市场的新趋势。

可以说,小游戏凭借其独特的“轻、爽、快”优势,正在成为中国游戏出海的先行者,它们的步伐明显更快,也更容易被海外玩家接受。

小游戏出海:从“新秀”到“主力”的蝶变

前几年,虽然也有不少大厂尝试布局小游戏,但真正的集中爆发,还是在去年。一大批小游戏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不乏亿级流水的神话。比如4399的《菇勇者传说》、三七互娱的《射射英雄》和《小妖问道》,以及露珠的《向僵尸开炮》,它们不仅在国内炙手可热,在海外市场也取得了惊人的成绩。此外,像三七的《小小斗罗》、天游的《道天录》、大梦的《暴走小虾米》以及名臣的《小勇者阿玛》,这些千万级别的产品也充分展现了小游戏的巨大吸金能力。

提到“名臣健康”,可能有人会觉得奇怪,这明明是一家健康领域的公司,怎么也做起了游戏?其实,他们早在2017、2018年就通过收购两家游戏公司,悄然布局游戏产业,如今已是游戏行业的老兵了。这种跨界融合,也从侧面印证了小游戏市场的巨大吸引力。

更让人振奋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游戏大厂也开始积极入局小游戏赛道。像广州君海去年就组建了小游戏出海大军,推出了《蛋蛋九州行》、《大侠你超勇》等产品;卓杭更是在2022年就果断转向小游戏领域。还有一些北京的大厂,也在默默耕耘小游戏。这些现象都表明,小游戏已经从最初的“新秀”,逐渐成长为中国游戏出海的“主力军”。

当然,随着众多实力派玩家的加入,小游戏赛道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要在如此“内卷”的市场中脱颖而出,我们需要在三个核心方向上展现出卓越的能力:游戏内容、商业模式和营销打法。

内容为王:玩出花样,留住玩家心

小游戏的核心竞争力,首先在于其内容必须做到“推陈出新”。它的设计理念就是要“轻快爽”,让玩家能够在碎片化时间里获得即时的乐趣和满足感。过去一年,我们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每当一款新颖的玩法爆火后,很快就会有大量的厂商跟进效仿,最终将这个玩法“卷”成一片红海。但“卷”并不意味着终结,反而会倒逼大家去探索新的玩法,催生出更多创新。

例如,市场上涌现出许多基于核心机制的创新玩法,比如“轰隆隆like”(类似割草的爽快战斗)、“背包like”(强调物品收集与管理)和“LD like”(角色扮演与塔防的结合)。但这绝不代表小产品就此失去生命力。恰恰相反,许多小游戏依然能在其熟悉的赛道和玩法中,拥有超长的生命周期,比如《菇勇者传说》就证明了这一点。

更巧妙的是,许多小游戏开始尝试将多种玩法进行融合创新。比如《保卫向日葵》,就将“背包like”和“LD like”与当下流行的“肉鸽”(Roguelike,强调随机性和重复可玩性)元素巧妙结合,给玩家带来了耳目一新的体验。

此外,在题材和美术上寻求差异化,也是小游戏突出重围的关键。就像《指尖无双》这款产品,它的Logo设计和美术风格,让人一看就能联想到经典的《热血格斗》,主打的就是一个情怀牌。通过这种方式,它成功地在众多同质化产品中脱颖而出,吸引了大量追求情怀的玩家。

变现为本:混合模式,财源广进

再好的游戏,也需要有合理的商业模式才能持续发展。小游戏在变现模式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混合变现”——将应用内购买(IAP)与广告变现相结合。这种模式在国内市场已经得到了广泛验证,并被证明是高效且健康的。

根据权威数据统计,去年混合变现的小游戏产品数量和广告营销消耗都实现了高达100%的同比增长。在所有通过买量(投放广告获取用户)的小游戏中,混合变现的产品消耗占比更是达到了60%以上,这足以说明其强大的吸金能力。

以《射射英雄》为例,它在常规的应用内购买设计中,巧妙地融入了大量的激励视频按钮。无论是日常签到、游戏宝箱开启,还是内购商店的商品选择,都会出现观看激励视频的选项,通过给予额外的奖励来引导用户充值。这种设计不仅提升了用户活跃度,也极大地增加了游戏的收入。

营销为翼:深耕本地,精准触达

当游戏内容和商业模式都打磨成熟后,如何将其高效地推向海外市场,就成了重中之重。如今,买量营销正朝着“深度本地化”的方向迈进。过去那种一套“全球包”走天下的粗放式打法,效果已经大打折扣。现在,新媒网跨境了解到,采用“分包发行”的策略,已成为全球化布局的趋势。

例如,《寻道大千》就针对不同市场推出了五个不同的版本,而《小妖问道》更是覆盖了中国港澳台地区、韩国、日本、国际服以及越南等多个区域。这种精细化的本地发行策略,远比过去宽泛的模式更加精准。

除了产品本地化,创意素材的本地化更是关键。

  • 中国港澳台地区: 这里流行“梗文化”和搞怪元素。所以,在投放广告时,可以巧妙地将时下流行的“科目三”舞蹈等搞怪文化融入素材中,这种接地气的表达方式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转化效果。
  • 韩国: 韩国玩家更倾向于追随知名人物。因此,邀请当地的网红或明星进行代言,效果会非常好。
  • 日本: 日本是二次元文化的发源地,二次元受众庞大。所以,让广告中的人物进行游戏内角色的Cosplay,能够迅速抓住当地玩家的眼球,产生强烈共鸣。

小游戏进入全面竞争阶段,对厂商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激烈的赛道中脱颖而出?这不仅考验着产品的“选品能力”,更对“发行能力”和“营销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

广告制胜的“三板斧”:精准打动人心

在营销层面,广告创意素材的打磨至关重要。一个成功的广告素材,往往能决定游戏的成败。专家提到,一个完整的广告素材,通常可以拆解为“三段式”结构:

  1. 片头吸睛: 前几秒是抓住用户眼球的关键。要设计得足够引人入胜,让观众有继续看下去的欲望。只有这样,才有机会进行中段的推荐和后续的转化。
  2. 中段推荐: 这一部分的核心是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导到游戏本身,激发出他们对游戏的兴趣。要清晰地展示游戏的核心玩法和亮点。
  3. 后续转化: 最后,则是明确的“行动号召”,引导用户点击下载或进行付费。

专家举了一个亲身经历的例子:有一次他刷短视频,看到一个标题很吸引人的广告,教你如何从女性视角进行沟通。就因为这个片头,他被吸引着看完了整个视频。中间广告通过举例、实战经验分享,不断强化其价值。最后,它推荐了一本书,售价68元人民币。虽然专家自己也承认,书买回家可能不会翻开,但广告的目的——让他付费购买——已经达到了。这正是精准营销和高效转化的魅力所在。

让我们通过两个具体的案例,来看看小游戏如何在营销上玩转这“三板斧”:

案例一:《企鹅逗阵战》——策略深耕,步步为营

《企鹅逗阵战》这款游戏,是国内爆款微信小游戏《快来当领主》的海外版本。它的核心玩法是LD-Like(类似角色扮演与塔防结合),并融入了合成塔防的元素,支持单人和双人合作闯关。同时,游戏还采用了当下流行的冰雪题材进行美术包装。这款游戏虽然去年11月上线时投放量不大,但从去年年末到今年3月,其广告投放量持续走高,近期才逐渐回落。

它的投放策略非常值得借鉴:在预约期和冲刺期,游戏明显向中国港澳台地区倾斜资源。上市后,在冲刺期进一步加大了对这三个地区的投入。专家透露,目前中国小游戏出海的首选地区,普遍还是港澳台,再加上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之后,会根据实时反馈,对这些地区的流量部署进行调整。近期,《企鹅逗阵战》在泰国市场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占有率甚至超过了澳门和新加坡。

媒体策略上,游戏在预约期和冲刺期主要以Meta系(脸书等)媒体为主,谷歌系媒体为辅,这是比较主流的模式。近期,他们更是将资源集中到了Meta平台,占比超过了90%。

在广告素材设计上,《企鹅逗阵战》的打法也很有章法:

  • 开门见山: 片头直接展现游戏的关键元素、核心玩法以及合成神兽的过程,并配以旁白解说,将广告包装成“攻略视频”的形式,吸引玩家深入了解。
  • 神兽威武: 中段通过对比,直观展现神兽的强大战力,强调其在战斗中的数值优势,激发玩家对拥有强大神兽的向往。
  • 福利诱惑: 最后号召阶段,通过展示丰厚的游戏资源奖励和通关结算画面,刺激玩家下载游戏。

案例二:《热血大作战》——情怀营销,精准狙击

《热血大作战》是国内微信爆款小游戏《指尖无双》的海外版,它融合了模拟经营、卡牌养成闯关和流行的开箱玩法,最独特的是采用了复古街机美术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差异化竞争。

这款游戏的主要投放集中在今年1月和2月,正好契合了中国的春节等节日营销主题。它的投放策略也类似,预约期和冲刺期以中国港澳台地区为主。上市后,冲刺期对这三个地区的投放占比超过70%。近期,在确保港澳台地区投放的同时,他们积极开拓东南亚市场,这正是大多数小游戏出海的必经之路。

媒体投放策略上,起初他们尝试了谷歌和Meta为主的模式,也试探性地投入了一部分海外短视频平台(如TikTok)的流量,但最终还是将重心放在了Meta和谷歌上。

《热血大作战》的广告创意尤其值得细品:

  • 制造悬念,以退为进: 片头3秒,广告直接以一句“对不起”来制造悬念。这种反常规的操作,瞬间就能抓住用户的注意力,让人好奇它为什么要道歉,从而愿意继续看下去。同时,广告中融入了鞭炮、灯笼、升级好礼等节日元素,营造出浓厚的喜庆氛围。
  • 节日气氛,福利加持: 广告进一步凸显节日限定福利,展示红包、限定礼包等,诱导观众将广告看完。中国人过年都图个喜庆,看到这些寓意吉祥的元素和丰厚的福利,自然会心生好感。
  • 真诚祝福,促成下载: 最后,广告以送上新春祝福的方式进行行动号召。在节日期间,这种充满人情味的祝福,很可能促使玩家在心情愉悦之下,顺手就下载了游戏。

新媒网跨境认为,中国小游戏出海的浪潮才刚刚开始,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影响力,重塑着全球游戏市场的格局。这不仅是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更是中国文化自信和创新活力的体现。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融合中国智慧与全球视野的小游戏产品,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光彩,为全球玩家带来更多元、更精彩的娱乐体验。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18765.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2025中国游戏(春季)出海大会聚焦2024年中国游戏出海收入回升及行业挑战。小游戏成为出海增长引擎,海外手游广告竞争激烈,角色扮演、模拟、桌面类游戏投放增加,W2A模式兴起。小游戏需在内容、商业模式、营销打法上创新,混合变现模式及本地化营销是关键。中国小游戏出海正重塑全球游戏市场格局。
发布于 2025-08-25
查看人数 1258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