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税噩梦!27%佣金禁了,藐视法庭遭刑事指控!
五一假期刚刚结束,但数字世界的“大戏”却从未落幕。2025年4月30日,一场围绕着科技巨头“苹果税”的世纪诉讼,在美国加州北区地方法院迎来了里程碑式的裁决。这场由游戏开发商Epic Games对阵苹果公司的反垄断案件,不仅再次将“苹果税”推向风口浪尖,更因苹果公司被认定构成藐视法庭,并可能面临刑事指控,让整个科技圈都为之震动。
新媒网跨境获悉,根据法院的裁定,苹果公司未能遵守法庭在2021年发布的相关禁令,其行为已构成藐视法庭。更引人关注的是,法庭将依照《联邦刑事诉讼规则》第42(a)(2)条,把案件相关的刑事指控提交给加州北区联邦检察官办公室。这意味着,这场商业纠纷的性质,可能正逐步升级。
裁决消息一经公布,Epic Games的首席执行官蒂姆·斯威尼先生(Tim Sweeney)便迫不及待地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发文庆祝。他发布的推文,沿用了此前讽刺苹果公司知名广告的“应用商店反垄断宣传片”中的截图,字里行间充满了胜利的喜悦。
蒂姆·斯威尼先生在推文中进一步表示,计划在接下来的一周内,将风靡全球的游戏《堡垒之夜》(Fortnite)重新带回美国地区的App Store。不仅如此,他更是以一副胜利者的姿态,向苹果公司发出了“全球和解”的邀请:如果苹果公司愿意将美国地区的免税政策扩展到全球范围,《堡垒之夜》将恢复在全球App Store的上架,同时Epic Games也将放弃现有及未来所有关于此事的诉讼。这番言论,无疑是对苹果公司的一次强力施压,也让全球开发者们看到了希望。
Epic Games的官方网站也趁热打铁,发布了对开发者更为利好的新政策。公告中,Epic Games言语之间透露出“我们与众不同”的信号,仿佛在告诉同行们,真正的商业竞争,就是要在关键时刻抓住机会,展现出更开放、更公平的姿态。
回想2021年禁令刚发布时,蒂姆·斯威尼先生曾悲壮地表示:“苹果一天不改变,我们一天不上架。”而如今,局面彻底反转,不得不让人感叹世事变迁,天道好轮回。这五年来的坚持,终于迎来了阶段性的胜利曙光。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这场应用商店反垄断的“大戏”尚未完全落幕,这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结局。苹果公司肯定不会轻易接受这份“奇耻大辱”,已经明确表示将会提起上诉。未来,这场科技巨头之间的博弈,究竟还会上演怎样的新篇章,新媒网跨境也将持续关注,并第一时间为大家带来深入分析。
值得咱们深度“盘一盘”的是,这份长达80页的裁决书中,披露了大量苹果公司内部关于“苹果税”政策调整的业务细节。其中不少“见不得光”的“弯弯绕”,让外界得以一窥其商业策略的幕后考量,这对于我们理解科技巨头的市场行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法院这次到底说了什么?
要理解这场裁决的重要性,咱们得先抓住几个核心要点。简单来说,根据此次裁决,苹果公司将被禁止实施以下行为:
首先,针对应用外购买行为,苹果公司将不能再收取任何佣金或任何费用。这意味着,如果用户通过应用内的链接跳转到外部网站完成购买,苹果公司无权再从中抽成。
其次,裁决明确回应了去年年初,关于侧载应用收取27%佣金的所谓“巧克力味儿的排泄物”政策。法院认为这种做法与之前判决的精神相悖。
再次,苹果公司不能再限制开发者在应用外购买链接的样式、格式或放置位置。过去,苹果对外部链接的展示有着严格甚至苛刻的规定,这无疑大大增加了开发者引导用户的难度。
同时,法院禁止苹果公司阻止或限制开发者“使用按钮或其他行动号召”。举个例子,苹果公司不能再阻止开发者在应用内明确告诉用户“前往官网支付更便宜”或者“我们官网有专属福利”等信息。
最后,苹果公司不得干扰消费者离开应用的选择,除了可以显示一个中性的消息,告知用户他们即将前往一个第三方网站之外,不能再加入任何其他内容。这意味着,苹果公司不能再在用户点击外部链接跳转时,额外弹出“这是一个可能有风险的网站”等警示语,从而干扰用户的自主选择。
从整体来看,本次裁决的核心目的,依然是“重锤”备受争议的“苹果税”。这个目标,早在2021年初审裁定出炉时就已经部分实现。当时,我们新媒网跨境也曾就上诉法院维持判决时,“苹果九胜一败的裁决到底谁赢了”进行过深入分析。
随后,苹果公司(表面上)为了合规,推出了允许“侧载”的新政策。但实际上,无论是欧洲区还是美国区,这项新政策的本质,都是在“倒逼开发者不要侧载”。当时我们新媒网跨境就为大家详细算过一笔账——如果开发者真的选择侧载,最终交给苹果公司的钱反而更多了。这无疑是苹果公司在合规表象下,寻求利益最大化的巧妙“运作”。
综合这些过往的事件,本次裁决的内容,绝大部分可以理解为对此前判项的“二次强化”。要求还是那些要求,只是因为苹果公司此前的“规避”做法实在是做得太过分了,直接触碰了法律的底线,所以法庭不得不重新针对苹果公司“底线蹦迪”的行为,逐一划清红线。
藐视法庭:“恶意合规”的回旋镖终归还是来了
在这场案件中,苹果公司被控的“藐视法庭”,主要针对的是他们在2024年1月那次政策调整——即对“侧载”收取27%的佣金,以及对外链施加各种不合理的限制。
说白了,苹果公司的做法就是:看起来像是允许了“侧载”,但开发者仔细一算,不仅操作变得更麻烦,费用居然还更高了。这还不算完,苹果公司甚至在法庭“捅破最后一层窗户纸”之前,始终坚称“怎么可能,我们也不知道啊”,企图蒙混过关。
这件事情的背景是,苹果公司和Epic Games原本都不服上诉法院的判决结果,双双向美国最高法院提出了上诉。然而,他们的调卷申请在2024年1月16日均被驳回。紧接着的次日,根据受理上诉程序的美国第九巡回法庭发布的命令,“苹果税”禁令正式生效。
于是,为了遵守禁令要求,苹果公司“被迫”推出了“开放侧载,抽成27%”的新政策。当时,外媒和全球开发者们对此骂声一片,纷纷指责苹果公司这是典型的“恶意合规”,根本不是真心实意地遵守法律。Epic Games自然也不会坐视不理,于2024年3月13日提出了一项新动议,要求法院强制执行禁令,并认定苹果公司构成民事藐视。
当然,苹果公司自己有一套精密的计算逻辑,他们自然不可能承认自己存在任何恶意。然而,好景不长,随着证据开示的不断深入,法庭也开始发觉事态不对劲。法院开始担心,苹果公司不仅隐瞒了关于27%抽成这一关键商业决策的信息,而且其整套说辞,可能都是为了应对诉讼而“倒退计算”出来,是专门为法庭“量身定制”的。
于是,法院立即命令苹果公司提交与禁令遵守相关的实时文件,并最终在2025年举行了第二轮听证会。恐怕苹果公司自己也没想到,这次听证会,竟然成为了这场“大型爽文”的序幕。
1. 27%侧载抽成:精心算计的“障眼法”
随着海量内部文件呈交给法庭,一个隐藏已久的事实终于浮出水面——苹果公司在2024年1月推出的新政,不仅是“故意的”,而且是“早就准备好的”。这可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深思熟虑后的“布局”。
事实上,早在2021年9月13日,也就是初审禁令发布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苹果公司内部就已经在紧锣密鼓地讨论“侧载抽成方案及费率”了。当天的会议记录,详细描述了关于如何收取抽成的三种选项,其中重点关注了当时已在韩国地区要求的应用外购买模式。最终确定的方案,即“允许替代支付但抽成”,基本上就是苹果公司目前在韩国、荷兰以及美国地区所采取的策略。
后续,苹果公司内部又多次就这一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这进一步坐实了他们“早有预谋”的事实。正如苹果公司向法庭披露的内部财务建模所显示的那样,对于开发者而言,选择“侧载”的平均费用,远高于通过现有App Store内购所支付的30%抽成。这意味着,从经济角度考量,选择“侧载”对开发者来说反而更加吃亏。
所以说,苹果公司早就已经把这笔账算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座的各位开发者,无论怎么合计一圈儿,最后还是会回到支付30%内购抽成的“温暖怀抱”。这哪里是为开发者提供更多选择,分明是设下了一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精巧陷阱。
2. 外链不合理限制:扼杀用户知情权的“小动作”
虽然表面上看,这只是一个“外链怎么放置”的技术问题,但真正的症结却并非在此。咱们不妨问个最显而易见的问题:为什么要放置外链?其核心原因,还是在于苹果公司那高昂的抽成机制。
咱们从头再来捋一捋这事儿的来龙去脉:首先,苹果公司对应用内购买收取高额佣金,这使得开发者被迫选择通过外部链接引导用户完成购买,以降低成本。其次,苹果公司又要求外部链接不能和应用内购买选项出现在同一个界面上,这无疑增加了开发者的引导难度,迫使他们通过其他方式让用户发现并选择外链。但接下来,苹果公司又以外链存在欺诈等“安全风险”为由,对外链的外观、设置及跳转施加了种种严苛的限制。
诚然,允许外部链接可能确实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风险。但从本质上讲,我们今天讨论外链问题的缘起,还是苹果公司长期以来施加的高额税负所导致的。这点可千万别因果倒置了,把次要矛盾当成了主要矛盾。
顺带一提,裁决中还透露了部分苹果公司员工内部讨论的信息,他们使用的措辞可谓是“十分精彩”。就拿“外链跳转后,苹果公司自动弹窗警示”这项功能来说,至少存在如下几个“猫腻儿”:
有员工建议,弹窗信息可以写成“通过继续在网页上操作,您将离开应用并被引导至一个外部网站”,因为他们认为“‘外部网站’听起来很吓人,所以高管们会喜欢”。这种利用用户心理来制造恐慌的做法,着实让人咂舌。
更有甚者,有人提出“标题不应该说‘继续’,这应该是一个警告,告知用户他们即将被引导到网络上,他们是否确定要这样做,我们无法验证网络上发生的事情是否私密和安全。默认按钮不应该说‘继续’。”他们甚至讨论了如何使语言“更吓人”。一位员工直言不讳地说,其中一些草稿语言“感觉很安全……就像,别担心,你还在应用内,它只是引导你去别的地方。”这充分暴露了苹果公司在用户体验和开发者利益之间,倾向于优先维护自身利益的倾向。
至此,法庭的怒火也就不难理解了,这种情绪在裁决开篇便体现得淋漓尽致,字字千钧:
“这是禁令,而非谈判。一旦一方故意无视法庭命令,便无法重来。时间至关重要。法院不会容忍进一步的拖延。诚如先前命令所述,苹果公司不得阻碍竞争。法庭将禁止苹果公司实施新的反竞争行为以规避禁令。即日起,苹果公司将不再妨碍开发者与用户沟通,也不再针对非应用内购买收取新的佣金。”
这番措辞,犹如警钟敲响,明确无误地告诉所有市场参与者,法律的权威不容挑战,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必须得到维护。
那么,与我何干?
讲了这么多,可能有人会问,这美国的官司,跟咱们中国老百姓和开发者有什么关系呢?在聊好消息之前,我们仍然有个绕不开的老问题——目前这项禁令只在美国生效,出了美国国门的钱,苹果公司肯定一分也不会少赚。所以,在跟着欢呼之前,还是得先想想咱们业务的核心市场在哪儿。
不过,这次裁决确实也带来了一些“潜在利好”,值得咱们关注。本次裁决中披露了大量的庭审细节,包括不少苹果公司内部员工和高管的邮件及会议记录。这些记录中,包含了许多“对消费者不友好”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这些内部讨论并不完全只针对美国地区,或者说,明确包括了其他地区(例如前面提到的韩国与荷兰)。这就像是撕开了一个口子,让外界看到了这家科技巨头在全球市场上的“通用策略”。
或许,正如法院在裁决中所指出的那样,“用户可能缺乏将成本归因于平台而非开发者的能力,这进一步阻碍了他们做出知情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开发者提供跨平台信息的能力至关重要。”这句话点出了问题的核心——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不透明。这一点如果后续被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监管机构注意到,那么相应地区的“苹果税”是否也会进一步下调?甚至,这种模式本身是否具有违法性?这些都值得我们有所期待和展望。
我们新媒网跨境认为,这场裁决不仅仅是Epic Games的胜利,更是全球范围内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保障消费者权益和鼓励科技创新的一次重要里程碑。它向所有市场参与者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任何强大的企业,都必须在法律和公平竞争的框架下运营,不能肆意利用市场支配地位损害开发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从长远来看,一个更加开放、透明、公平的应用生态系统,将能够激发更多创新活力,孵化出更多优秀的数字产品和服务,最终惠及全球的开发者和广大用户。这符合我们积极向上、追求创新和公平的市场发展理念。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Amazon Echo Show 5 (newest model), Smart display with 2x the bass and clearer sound, Charcoal
$ 64.99

Blink Mini 2 (newest model) — Home Security & Pet Camera with HD video, color night view, motion detection, two-way audio, and built-in spotlight — 1 camera (White)
$ 39.99

Blink Mini - Compact indoor plug-in smart security camera, 1080p HD video, night vision, motion detection, two-way audio, easy set up, Works with Alexa – 1 camera (White)
$ 29.99

Blink Mini - Compact indoor plug-in smart security camera, 1080p HD video, night vision, motion detection, two-way audio, easy set up, Works with Alexa – 1 camera (Black)
$ 29.99

Ring Floodlight Cam Wired Plus — Outdoor home or business security with motion-activated 1080p HD video and floodlights, (2021 release) White
$ 119.99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