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零售警报!2026年关税或致商品全面涨价

2025-08-21Google Ads

Image

一张关于关税和贸易影响的视频截图,显示了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一家户外用品店老板对2026年关税可能导致价格上涨的警告。
Danny Batten joins The Lead

新媒网跨境获悉,近日,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一位户外用品店业主丹尼·巴顿公开表达了对未来关税政策可能导致商品价格上涨的担忧。巴顿先生指出,鉴于当前的贸易环境和潜在的政策走向,预计到2026年,消费者将可能面临户外产品价格的全面提升。这一言论反映了美国零售业对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特别是进口关税调整所带来的成本压力的普遍关注。此番警告不仅是针对户外用品行业,也折射出更广泛的零售领域及供应链所面临的挑战。

美国关税政策的背景与演变

当前的贸易政策,特别是针对特定进口商品征收的关税,其历史可以追溯到2018年。彼时,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依据《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对来自部分国家,尤其是中国的进口商品加征了多轮关税。此举旨在解决美国贸易逆差、知识产权盗窃以及强制技术转让等问题。这些关税措施覆盖了广泛的产品类别,从工业原材料到消费品,对全球供应链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关税实施初期,许多美国进口商和零售商选择自行消化部分额外成本,以维持市场竞争力并避免价格剧烈波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成本的累积,这种策略的可持续性面临挑战。到2024年,部分关税措施依然生效,并且关于未来贸易政策走向的讨论持续不断。进入2025年,美国政府在贸易领域的策略,尤其是在关税问题上的态度,持续受到各方高度关注。总统特朗普及其政府在此问题上的政策倾向,无疑将对全球贸易格局产生直接影响。近期,2025年第二季度以来,关于贸易壁垒和关税工具的讨论在华盛顿政界和商界中再度升温,引发了对潜在政策调整的广泛猜测。

零售业面临的成本压力与价格传导

对于丹尼·巴顿这样的户外用品店主而言,其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户外用品行业高度依赖全球供应链,特别是来自亚洲地区的生产和进口。从帐篷、睡袋、登山杖到户外服装和鞋履,许多产品及其零部件都可能受到进口关税的影响。当关税上调时,进口商需要支付更高的成本才能将商品运入美国市场。这些新增的成本,如果无法通过其他方式对冲,最终往往会以更高的价格转嫁给零售商,并最终由消费者承担。

巴顿先生的警告揭示了零售商在当前贸易环境下的困境。一方面,他们希望保持商品价格的竞争力以吸引消费者;另一方面,不断上升的采购成本正在压缩其利润空间。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其议价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相对较弱,面对关税带来的成本上涨时,他们更难通过与供应商谈判来降低采购价格,也更难承受利润率的持续下滑。因此,提价成为其维持经营的无奈选择。

这种价格传导机制并非单一线性。它涉及到复杂的供应链条,包括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物流公司、进口商和零售商。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受到关税的影响,从而增加最终产品的成本。例如,如果制造户外服装的原材料(如特定纺织品)被征收关税,那么即使成品在美国本土组装,其成本也可能上涨。此外,全球物流成本的波动、汇率变化以及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都可能进一步加剧零售商的运营压力。

供应链的调整与企业的应对策略

面对关税带来的不确定性和成本压力,全球范围内的供应链正在经历深刻的调整。许多跨国企业和进口商开始重新审视其采购策略,寻求多元化的供应链布局,以降低对单一国家或地区生产的依赖。这种“去风险化”或“友岸外包”的趋势,旨在通过分散生产基地来减少地缘政治风险和贸易壁垒的影响。例如,部分企业可能会考虑将部分生产线从关税影响较大的区域转移到其他国家,或者加大在本土生产的投入。

然而,供应链的转移并非易事。它涉及到巨额的投资、漫长的认证周期、技术标准的适应以及熟练工人的培训等。对于户外用品等对专业技术和生产经验要求较高的行业,找到具备同等生产能力和成本效益的替代方案尤其困难。此外,即使找到了新的生产地,新的物流路径和贸易协议也可能带来新的挑战和成本。

对于像丹尼·巴顿这样的零售商而言,其应对策略可能包括:一是优化库存管理,减少积压成本;二是与供应商紧密合作,共同寻求降低成本的方案,例如通过大宗采购获得更优惠的价格,或协商分担部分关税成本;三是探索更高效的物流方式,以缩短运输时间并降低运输成本;四是调整产品组合,引进受关税影响较小的商品,或者开发自有品牌产品以掌握更多定价权。然而,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压力,但面对大范围的关税上调,其效果可能有限。

消费者端的潜在影响与市场反应

关税最终传导至消费端,意味着消费者需要为相同的商品支付更高的价格。对于普通美国家庭而言,这意味着可支配收入的减少,进而可能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力。对于户外用品这类非必需品,消费者在价格敏感度上可能更高。当价格上涨到一定程度时,部分消费者可能会选择推迟购买,或转而购买更经济实惠的替代品,甚至放弃购买。这可能导致相关产品的销量下降,进一步对零售商的营收造成压力。

从宏观层面看,如果广泛的商品价格因关税而上涨,可能加剧通货膨胀压力。这会对整体经济造成负面影响,因为消费者和企业的购买力都会受到侵蚀。此外,消费者信心的下降也可能导致整体消费支出疲软,从而拖累经济增长。外媒普遍认为,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是影响消费者和企业投资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

2025年贸易政策展望与各方关注

进入2025年,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将继续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其政府可能会延续甚至强化“美国优先”的贸易立场,这意味着关税工具仍可能被视为维护美国经济利益、推动制造业回流以及应对贸易伙伴不公平贸易行为的重要手段。尽管商界普遍担忧关税对企业成本和消费者价格的影响,但政府层面可能会将这些措施视为实现更广泛战略目标的一部分。

围绕关税政策的争论,在2025年第二季度持续发酵。支持者认为,关税有助于保护国内产业和就业,促使贸易伙伴进行结构性改革;反对者则强调,关税推高了进口成本,损害了国内零售商和消费者的利益,并可能引发贸易报复,不利于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增长。美国商会、全美零售联合会等行业组织多次呼吁政府重新评估并降低关税,以减轻企业的运营负担。然而,这些呼吁与政府的贸易政策目标之间存在张力。

中国视角下的贸易摩擦与对策

从中国的角度看,美国关税政策无疑给中国的出口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外部压力。面对美国市场的准入壁垒和成本上升,许多中国制造商和出口商被迫调整经营策略。

一方面,中国企业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国际市场。通过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东南亚、拉丁美洲以及非洲等新兴市场的贸易合作,降低对单一美国市场的依赖。另一方面,中国企业也加快了产品升级和技术创新步伐,提升产品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以抵御关税带来的价格劣势。一些企业还通过产业链的垂直整合或横向合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综合成本。新媒网跨境了解到,不少中国企业在过去的几年中,已逐步将部分生产环节或供应链布局扩展至其他亚洲国家,以应对潜在的贸易风险。

此外,中国政府在国际场合持续呼吁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在与美国的贸易对话中,中方始终强调通过协商解决贸易摩擦,推动公平开放的全球贸易环境。这既是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也是对全球经济稳定负责任的态度。

结语

丹尼·巴顿的警告,如同一个缩影,反映了当前全球贸易环境下,美国零售业所面临的复杂局面。关税政策作为一种贸易工具,其深远影响正在逐渐显现,不仅体现在商品成本的提升上,更在于对全球供应链的重塑、企业经营策略的调整以及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改变。进入2025年,随着美国贸易政策的持续演进,各方将密切关注这些政策对经济体、企业和消费者所带来的具体影响,并寻求适应和应对之道。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17398.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North Carolina outdoor goods store owner warns of potential price increases due to 2026 tariffs. Concerns highlight the impact of trade policies and import duties on the retail sector and global supply chains. Tariffs imposed since 2018 may force retailers to raise prices as costs rise.
发布于 2025-08-21
查看人数 1131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