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村龙太郎离开Square Enix!追求游戏创新路
新媒网跨境了解到,《勇者斗恶龙》(Dragon Quest)系列制作人市村龙太郎(Ryutaro Ichimura)离开日本知名游戏发行商Square Enix,原因是该公司近年来更加倾向于“安全”项目,而非冒险尝试新创意。
市村龙太郎:从团队新人到《勇者斗恶龙》支柱
市村龙太郎于2000年加入Enix(后与Square合并为Square Enix),最初投身于《勇者斗恶龙》系列开发工作。凭借卓越的能力,他迅速成长为系列的核心人物。在制作和运营方面,他的贡献显著,先后担任了《勇者斗恶龙8:天空的英雄们》和《勇者斗恶龙9:星空的守望者》的制作人,这两部作品均成为日本游戏史上备受赞誉的里程碑之作。
然而,正如市村在接受外媒ReHacQ采访时所述,尽管有着深厚的情感与专业积累,他最终还是选择离职。这背后,不仅仅是个人的职业规划,更折射了Square Enix内部策略的转变。
离职原因:“过于保守”与“跟风策略”
市村直言,Square Enix如今的产品策略越来越偏向“安全”和模仿,缺乏早期《勇者斗恶龙》系列所展现的创新精神。他回顾到,《勇者斗恶龙》早期的每一代作品都通过大胆的设计推动着RPG游戏的发展,例如《勇者斗恶龙2》首次引入三人组队系统,《勇者斗恶龙3》允许玩家更换职业,而《勇者斗恶龙4》则率先应用AI战斗系统。
这些突破不仅是在机制上创新,更是对当时硬件技术的极大利用,使得《勇者斗恶龙》成为日本RPG游戏的开拓性代表。然而,他认为在过去几年中,公司逐渐放弃了这种冒险尝试,转而更多地聚焦于“跟风”的项目或所谓的“pakuri kikaku”(日语中意为“模仿计划”)。
这些项目包括明显受到其他成功游戏影响的《勇者斗恶龙创世小玩家》(类似《我的世界》)以及类似《精灵宝可梦GO》的《勇者斗恶龙Walk》。市村认为,这种策略虽然能够带来短期的商业价值,但使得公司在长期的创新领域逐渐落后。
被拒的创意提案成离职关键
市村透露,他曾在Square Enix内部提出过一个具有开创意义的游戏创意——一款能够让玩家通过游戏的过程学习世界构建和故事架构的设计,同时允许玩家最终构建属于自己的《勇者斗恶龙》风格游戏。然而,这样大胆而具教育价值的创意被公司否决,这一事件成为他离开Square Enix的重要导火索。
市村表示无奈地解释道,这是公司创新意愿不断被削弱且成本控制愈发严格的体现,他个人慢慢意识到自己无法继续在这样的环境中构建全新的游戏体验。
新的篇章:成立NetEase资助工作室
离开Square Enix后,市村龙太郎并未停下脚步。他于2023年5月成立了自己的游戏开发工作室PinCool,该工作室获得中国互联网巨头网易游戏(NetEase Games)的资助。他希望通过这个平台继续实现自己构建原创游戏的愿景。
PinCool工作室的具体项目还未公开,但市村的动向无疑会受到业界和玩家的广泛关注。凭借着以往的辉煌履历,不少业内人士期待他在新环境中能够推动游戏设计的新方向。
结语:行业发展与个人抉择的映射
新媒网跨境认为,市村龙太郎的离职不仅是个人职业发展的一个节点,更折射出当前日本游戏行业面临的普遍问题——传统公司在巨额成本压力下,创新意愿下降,转而聚焦利润可见的保守项目。
对于玩家而言,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熟悉套路和复制型游戏,而真正具开创性的产品比例减少;而对于行业而言,则暗示了一个现实——永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是否可以在创新与成本之间找到平衡点。
市村的故事是一次系统转型与个人理想对撞后的真实反映,也让更多业内人士开始反思亚洲游戏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