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AAA!中国公司债评级“虚高”狂飙?

2025-08-16风险投资

Image

更新于2025年8月16日 17:05

在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过程中,AAA评级的新发公司债券愈发普遍,这体现了北京对于降低违约风险的积极努力。新媒网跨境了解到,高盛与万得的数据指出,今年上半年,中国获得评级的公司债券中有90%得到了最高评级,这一比例创下自2008年以来的新高。

多年来,"评级通胀"现象让外界对中国国内评级的可靠性产生了疑虑。2016年时,获评债券中不到一半被评为AAA级。如今,这一比率大幅提高,使得评级行业的质疑声仍未消散。中国人民大学的邓凯骅教授指出,评级通胀早已成为一种趋势。
专家分析债券评级

尽管房地产行业经历紧缩以及国际贸易形势紧张,北京持续强调稳定,使得今年中国内地的债券市场违约现象几乎消失。CreditSights的曾泽琳分析师指出,北京正试图限制资质稍弱的发行人进入债券市场,从而避免违约的发生。

在中国,债券评级由国内评级机构提供。许多机构与国家紧密联系,这也影响了评级的趋势。邓凯骅指出,尽管顶级评级的占比提升,但借贷成本与政府债务相比并未实质下降,这意味着信用质量并未得到实际提升。

新媒网跨境预测,评级通胀加剧使中国与其他主要债券金融市场存在明显差距。在国际市场中,AAA评级的公司只占少部分,而在中国这一比例显得尤为突出。根据邓凯骅的估计,去年发行的债券主体评级中绝大多数为AAA级。

中国公司债券市场的评级现象从2022年以来也经历了一些变化。包括信用评级分布逐渐走向更高等级,评级低于A-的公司债券鲜有出现。这种变化反映了评级标准的更加严格,以及市场对债券风险的再审视。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永城煤电违约事件曾引发市场对国内评级的广泛关注。AAA级的国有企业违约使市场重新评估国家支持和评级体系本身的可靠性。特别是在监管部门对AA以下债券风险的不断考量中,进一步凸显了评级提升的趋势。

在中国,一些国际评级机构如惠誉(Fitch)、穆迪(Moody's)和标普全球也参与其中,但与国内评级机构相比,他们的规模较小。此外,近年来国际评级机构在华业务有一定调整,比如穆迪关闭了其在华分析业务,这也体现了中国债券市场的独特运作方式。


从以上分析来看,中国公司债市场的信用评级发展现状反映了一个更高评级倾向的趋势,而这种趋势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未来在市场稳定以及国家政策支持的背景下,评级通胀现象如何进一步发展仍值得持续关注。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15799.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中国公司债券市场AAA评级债券比例创历史新高,引发对“评级通胀”的担忧。尽管房地产行业面临压力,但中国债券市场违约现象减少。评级通胀加剧了中国与国际债券市场的差距,未来发展值得关注。新媒网跨境报道。
发布于 2025-08-16
查看人数 737
汇率走势
CNY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