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关出错血亏?11大贸易术语+成交方式,一文吃透!

2025-08-30Shopify

Image

在全球化浪潮中,中国企业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走向世界,拥抱国际市场。然而,在广阔的国际贸易舞台上,一套清晰、规范的交易规则是确保交易顺畅、规避风险的基石。这其中,国际贸易术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买卖双方沟通的“桥梁”,更是海关申报、成本核算的关键依据。新媒网跨境获悉,深刻理解并精准运用这些术语,对于每一位跨境贸易从业者而言,都如同掌握了一把通往成功的钥匙。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国际贸易术语的奥秘,以及它们与海关报关单上“成交方式”的紧密关联,助您在国际贸易实践中游刃有余。

国际贸易术语:全球贸易的“通用语言”

国际商会(ICC)定期修订并发布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为全球贸易中广泛使用的贸易术语提供了一套统一的解释规则,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标准化和便利化。当前最新的版本是《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20》(Incoterms 2020),其中包含了11种核心贸易术语。这些术语明确了买卖双方在货物交付、风险转移、费用分担以及清关责任等方面的义务,是国际贸易合同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这11种术语根据其适用范围,可以清晰地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适用所有运输方式的七种术语

这一类术语的通用性强,无论是海运、空运、铁路运输还是公路运输,甚至多式联运,都能够灵活适用。

  1. EXW工厂交货(Ex Works)
    这是对卖方责任要求最低的术语。在EXW条款下,卖方只需要在其指定的地点,比如工厂、车间或仓库,将货物准备好,交给买方处置,就完成了交货。此后,所有将货物运出工厂、办理出口清关以及后续运输的一切费用和风险,都将由买方承担。对于那些刚刚涉足国际贸易,或不具备出口资质的生产企业来说,EXW无疑是最省心、风险最低的选择。

  2. FCA货交承运人(Free Carrier)
    采用FCA条款时,卖方在指定的地点将货物交付给买方指定的承运人,并负责办理出口清关手续。当货物被成功交付给承运人时,风险便从卖方转移到买方。这是一个比EXW更进一步的责任分担,卖方需要承担一部分出口前的责任。

  3. CPT运费付至(Carriage Paid To)
    在这个术语下,卖方虽然需要将货物交付给指定的承运人,但与FCA不同的是,卖方还需要额外支付将货物运至约定目的地的运费。也就是说,卖方负责出口清关和运输费用,而货物一旦交给承运人,风险便转移给买方。此后的所有风险和除运费外的其他费用,则由买方承担。

  4. CIP运费保险费付至(Carriage and Insurance Paid To)
    CIP是CPT的升级版。除了像CPT那样,卖方将货物交给指定承运人并支付运至目的地的运费外,卖方还必须为货物购买在运输途中灭失或损坏的保险。这意味着卖方不仅负责出口清关和运输费,还要承担交货前的所有风险和额外的保险费用。对买方而言,这提供了更全面的保障。

  5. DAP目的地交货(Delivered at Place)
    DAP条款下,卖方的责任大幅增加。卖方需要用自己的运输工具将货物运达买方指定的目的地,并将准备好卸货的货物(无需卸载)交由买方处置。此时,交货完成,风险也随之转移。这个术语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为买方提供了较高的便利性。

  6. DPU卸货地交货(Delivered at Place Unloaded)
    DPU是2020年版本中新增的术语,取代了此前的DAT(Delivered at Terminal)。在DPU条款下,卖方在指定的目的地将货物卸载后,才算完成交货。这意味着卖方需要承担将货物运至目的地并完成卸货的所有风险和费用。

  7. DDP完税后交货(Delivered Duty Paid)
    DDP是卖方责任最大的一种贸易术语。想象一下,您的货物从中国工厂出发,一路畅通无阻,跨越千山万水,最终被送到国外客户的家门口,并且所有进口清关手续、关税、税款以及其他费用都已由您提前处理妥当。这正是DDP术语的精髓所在,它为买方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实现了“门到门”的服务,但同时也意味着卖方需要承担最大的责任和风险,从头到尾包揽一切,这通常是跨境电商企业提供给海外消费者的一种便捷服务模式。

第二类:适用于海运与内河运输的四种术语

这些术语因其与船舶运输的特性高度契合而备受青睐,常见于大宗商品或重型设备的国际贸易。

  1. FOB装运港船上交货(Free On Board)
    FOB是国际贸易中最常用、也最经典的术语之一。卖方在合同规定的装运港和期限内,将货物装上买方指定的船舶,并承担货物装上船为止的一切费用和风险。一旦货物越过船舷,到达目的港的运输、投保等责任和费用,就全部转移给了买方。FOB条款在我国出口贸易中被广泛使用,因为其风险划分清晰,方便买卖双方各自安排运输和保险。

  2. FAS船边交货(Free Alongside Ship)
    在FAS条款下,卖方只需将货物放置在指定装运港的船边,例如在码头上或驳船上,此时风险即转移给买方。如果船舶无法直接停靠码头需要驳船转运,卖方也需要将货物交到驳船上。此后的所有风险、责任和费用,都由买方承担。

  3. CFR成本加运费(Cost and Freight)
    CFR条款下,卖方需将货物交付至买方指定的船舶上,并支付将货物运至目的港的运费。然而,货物一旦在装运港装上船,其灭失或损坏的风险便转移给买方。也就是说,卖方承担运费,但风险在装运港转移。买方则需承担货物交付后至其工厂所在地期间可能产生的所有风险和部分费用。

  4. CIF成本加保险费加运费(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
    CIF是在CFR的基础上增加了卖方投保的责任。卖方除了负责将货物运至目的港并支付运费外,还必须为货物在运输途中可能发生的灭失或损坏购买海运保险。风险与CFR一样,仍在装运港转移。CIF是出口商常用的条款,因为它提供了更全面的服务,帮助买方规避运输风险。

国际贸易术语与海关报关单“成交方式”的对应关系

在国际贸易实务中,掌握了这些贸易术语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将其准确地体现在海关报关单的填写上,特别是“成交方式”这一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规范》,报关单的“成交方式”栏目需要根据进出口货物实际的成交价格条款,选择海关规定的代码进行填报。海关现行的《成交方式代码表》共包含七个代码,它们与前面我们介绍的11种国际贸易术语有着明确的对应关系。

准确填写“成交方式”和“运费”、“保费”栏目,是确保报关合规、避免不必要麻烦的关键。

  1. 直接对应的成交方式

    • 当您采用CIF(成本加保险费加运费)条款进行贸易时,在海关报关单上,成交方式应填写为CIF
    • 如果采用CFR(成本加运费)条款,成交方式则应对应填写为CFR
    • 使用FOB(装运港船上交货)条款时,报关单上的成交方式应选择FOB
    • EXW(工厂交货)条款下,报关单的成交方式应填写为EXW
    • 当采用DDP(完税后交货)条款时,报关单的成交方式应填写为DDP

    这五种是最常见的直接对应关系,它们在海关的成交方式代码中都有明确的专属代码。

  2. 归入“其他”的成交方式
    对于剩余的六种贸易术语,包括FCA(货交承运人)、CPT(运费付至)、CIP(运费保险费付至)、DAP(目的地交货)、DPU(卸货地交货)以及FAS(船边交货),由于它们没有独立的专属海关成交方式代码,在海关报关单的“成交方式”栏目中,通常需要选择代码“其他”进行填报。

  3. 特殊情况:免费
    除了上述术语之外,海关的成交方式代码中还有一个“免费”选项,这主要适用于一些不产生实际交易金额的货物,例如赠品、样品、宣传品等。

关于“运费”和“保费”的填写:

  • 运费:如果您的成交价格中已经包含了货物从启运地到目的地或特定环节的运费,那么在报关单的“运费”栏中通常不需要重复填写。反之,若成交价格不包含运费,则需要如实填写运费金额。特别对于出口货物,当您在货物出口后向税务机关申请退税时,通常会以FOB价格作为基础计算退税额,这就解释了为何精确填写运费至关重要。
  • 保费:与运费类似,如果成交价格已涵盖了货物的保险费用,则“保费”栏无需填写。如果成交价格不含保费,则需按照实际情况申报。
  • 进口货物完税价格的构成:值得强调的是,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是由海关以该货物的成交价格为基础审查确定的。这个完税价格必须包括货物运抵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输入地点(即卸货地)起卸前的运输及其相关费用、保险费。这意味着,如果您的成交价格(例如EXW、FCA等)不包含进口前的运费和保费,海关在核定完税价格时会要求您额外申报并计入这些费用。因此,准确申报运费和保费,不仅是合规要求,更是合理核算进口成本的关键。

实践中的小贴士

在实际操作中,为了确保您的报关单填写准确无误,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新媒网跨境了解到,以下几点尤其值得我们注意:

  1. “成交方式”的准确选择
    报关单“成交方式”栏的填写,必须严格根据进出口货物的实际成交价格条款来选择相应的海关代码。这不仅仅是一个形式上的要求,更是海关核定货物价值、征收关税和税费的重要依据。即使是没有实际交易金额的进出境货物,比如用于展览的样品、用于维修后复出口的设备等,也需要按照海关的规定进行申报。通常,对于此类无实际进出境的货物,进口时建议填报CIF,出口时则填报FOB,以符合海关的监管要求。

  2. 运费填报的细节
    运费的填报需要区分进出口。对于进口货物,您需要填报货物运抵我国境内输入地点(通常是港口或机场)起卸前的运输费用。而对于出口货物,则需要填报货物运至我国境内输出地点(例如出口口岸)装载后的运输费用。运费的填报方式有三种可选:可以按运费单价、总价,或者运费率进行申报。在填写时,务必注明运费标记,用“1”表示运费率,用“2”表示每吨货物的运费单价,用“3”表示运费总价。同时,也要根据海关规定的《货币代码表》选择正确的币种代码。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经营单位是免税品经营单位,并且经营的是出口退税的国产商品,则可以免于填报运费。

  3. 保费填报的要领
    保费的填报与运费类似。进口货物需填报运抵我国境内输入地点起卸前的保险费用;出口货物则需填报运至我国境内输出地点装载后的保险费用。保费的填报方式有两种:可以按保险费总价或保险费率。同样需要注明保险费标记,用“1”表示保险费率,用“3”表示保险费总价,并选择正确的币种代码。与运费相同,免税品经营单位经营出口退税国产商品时,可免于填报保费。

国际贸易中商品价格的构成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它不仅受到所选用贸易术语的影响,还与交易双方为完成交易所约定的其他费用和支付安排息息相关。根据海关的规定,进出口货物的完税价格,都是以该货物的成交价格为基础,由海关进行审查和确定。特别是对于进口货物,其完税价格应当包括货物运抵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输入地点起卸前的运输及其相关费用、保险费;而对于出口货物,完税价格则通常涵盖货物运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点装载前的运输及其相关费用、保险费。

因此,在进行进出口货物申报时,我们必须结合不同成交方式的特点,细致入微地审视并谨慎填报报关单上的“运费”和“保费”栏目。这不仅是遵循海关法规的体现,更是确保企业合规运营、提升贸易效率、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一环。精准的申报,是我们走稳国际贸易每一步的坚实基础。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21930.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中国企业拥抱国际市场需遵循国际贸易规则。国际贸易术语是关键,是买卖双方沟通桥梁和海关申报依据。《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20》包含11种核心术语,明确买卖双方在货物交付、风险转移、费用分担等方面的义务。报关单“成交方式”需按实际成交价格条款选择海关代码。准确填写“成交方式”、“运费”、“保费”是报关合规关键。
发布于 2025-08-30
查看人数 152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