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100%关税落地!苹果股价逆涨3.2%,供应链巨变!
新媒网跨境获悉,备受关注的科技关税政策终于尘埃落定,对全球科技产业和市场情绪带来了不小的震动。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尽管政策调整的迷雾尚未完全散去,美国股市却依然展现出韧性,逆势上扬。这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市场逻辑和企业策略呢?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
政策落地,挑战与机遇并存
就在美国时间周三下午,一个重磅消息从白宫传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苹果公司的掌门人蒂姆·库克先生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共同宣布,将对“芯片和半导体产品征收大约100%的新关税”。这话一出,立刻在全球科技界激起了千层浪。
不过,特朗普总统话锋一转,也给出了一个重要的“口子”:“如果你在美国建厂,或者已经明确承诺要在美国建厂,那就不会被征收关税。换句话说,我们不会收费。”这无疑给那些计划在美国本土投资设厂的企业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也给全球产业链的未来走向增添了更多变数。
从市场反应来看,这番表态显然起到了积极作用。就在政策宣布后的周四,苹果公司的股价就应声上涨了3.2%。无独有偶,代表着美国半导体产业风向标的费城半导体指数(SOX)也同步上涨了1.5%。这似乎传递出一个信号:市场在消化了初期冲击后,正在寻找新的平衡点,并且对符合新政要求的企业抱有积极预期。
市场迷思:不确定性中的“淡定”
尽管部分企业看似迎来利好,但政策的细节和深层影响,依然让不少投资者和分析师陷入深思。美国知名伯恩斯坦公司的分析师斯泰西·拉斯贡先生就在周四致客户的信中坦言:“目前我们所能做的只是提出一些问题,而不是给出答案。我们也希望能更快地获知更具体的细节。”这句话,道出了华尔街对于当前政策环境普遍存在的困惑。
大家都在琢磨,特朗普总统所说的“芯片和半导体”到底具体指哪些产品?这个词汇的定义,其实从今年四月以来就一直比较宽泛,涵盖范围远超字面意义。回溯到今年年初,费城半导体指数一度下跌了28%,在4月8日跌至谷底。那天,也正是根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开始实施全球关税的日子。这项法案在推行过程中,政府已经进行了两次调整,最近一次就是在上周四。
目前来看,根据IEEPA法案,从英国(United Kingdom)进口的商品关税为10%,而从叙利亚(Syria)进口的商品关税则高达41%。这种差异化的税率,无疑增加了全球贸易的复杂性。不过,对于那些已经在运输途中的货物,政府还是给出了一个过渡方案,它们将继续适用之前10%的IEEPA税率。这体现了在政策调整中,对现有商业活动的平稳过渡也给予了关注。
政策豁免的微妙艺术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四月,白宫曾豁免了一系列科技产品。这些产品被政府统一称为“半导体”,但实际上却包括了智能手机、个人电脑以及人工智能服务器等众多成品。从数据上看,2024年这些获得豁免的科技产品进口总额高达3860亿美元,约占美国进口总额的12%。而其中,纯粹意义上的芯片产品,只占了450亿美元。这说明,政策制定者在考量关税时,其视角远不止于基础元件,而是涵盖了整个高科技产业链。
然而,对于科技投资者而言,IEEPA仅仅是序幕。大家真正等待的,是白宫如何对那些正在以“232条款”国家安全名义接受调查的科技产品征收关税。原计划于下周公布的调查结果,似乎被特朗普总统提前通过“100%”的声明“剧透”了。
苹果的“幸运”与产业链的考量
这项新政策的宣布,对于大多数科技公司而言,可能意味着更高的运营成本和更复杂的供应链管理。但对于美国苹果公司来说,却是个相对利好的消息。因为苹果公司被明确排除在了“232条款”的关税清单之外,这无疑让其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获得了相对优势。
这背后,也反映出政策关注的不仅仅是芯片本身,更是成品乃至整个产业链条。毕竟,苹果公司进口到美国的全部都是成品,而非简单的半导体元器件。不过,即便如此,苹果也并非全然“免疫”。据其近期发布的第三财季财报显示,当季苹果公司已为此支付了8亿美元的关税,导致其产品销售成本上升了1.9%。而根据公司预计,第四财季的关税支出将进一步增加,达到11亿美元。
此外,苹果公司从中国进口的产品,仍需缴纳20%的关税。但值得注意的是,从印度或越南等国家进口的产品则无需缴税。这无疑会促使科技巨头们加速全球供应链的多元化布局,以分散风险,优化成本结构。这不仅是企业的策略调整,也反映了全球制造业格局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
“承诺建厂”的深度解析
接下来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定义“承诺在美国建厂”。这个说法看似简单,实则蕴含诸多不确定性。苹果公司似乎已经达到了这个标准,但还有哪些公司能获得特朗普总统的青睐呢?他们又需要付出多少代价?仅仅是固定资产投资才算数,还是其他类型的支出也能被认可?
从苹果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线索,该公司将从美国康宁公司工厂采购的产品也计算在内,这表明未来美国国内商品成本或许也会成为衡量企业“美国化”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无疑鼓励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美国本土进行更多的采购与合作,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然而,从产业回流的宏观角度来看,各种豁免政策尘埃落定后,最终的结果也可能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局面。新媒网跨境认为,如果像台积电这样在芯片制造领域举足轻重的企业,因为“承诺在亚利桑那州扩建芯片产能”而获得了半导体关税豁免,那么它的美国客户,比如苹果、英伟达(Nvidia)和AMD,就可能会开始重新审视,为什么他们要为亚利桑那工厂生产的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
AMD首席执行官苏姿丰女士近期就曾公开表示,公司为亚利桑那州生产的芯片支付的成本,将比在台湾地区生产的同类芯片高出5%到20%。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表明在某些情况下,本土化生产并不总是意味着成本优势。这种成本差异,无疑会给企业带来新的决策挑战,如何在“本土化”与“经济效益”之间找到平衡点,将是摆在所有科技巨头面前的一道难题。
此外,特朗普总统所用的措辞是“承诺建设”,这还可能意味着企业在美国已有的投资不一定能直接获得认可,而需要新的、额外的承诺。对于这些具体细节,我们仍需等待白宫方面给出更清晰的解释和指引。
全球产业链的多元格局
对于那些未能满足美国总统特朗普要求的公司来说,它们的处境也将因国家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得益于美国与欧盟、韩国(South Korea)以及日本(Japan)之间已经达成或可能达成的协议,这些国家的企业在面对新关税时,可能会有不同的“待遇”。
根据特朗普总统的一项行政命令,欧盟将面临15%的半导体关税。与此同时,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先生在社交平台上明确表示,韩国所面临的半导体关税不会高于其他任何国家,目前来看,这一水平就是欧盟的15%。日本的首席贸易谈判代表赤泽亮正先生也表示,日本也有类似的安排,但美方尚未对此予以确认。这些信息都表明,全球贸易格局正在朝着更加多元化、差异化的方向发展,企业需要更加精细化地管理其全球运营。
AI服务器:前沿科技的关税迷局
值得一提的是,新的不确定性还体现在全球最重要的科技产品——人工智能(AI)服务器——所涉及的豁免上。目前,这类产品虽然暂时免于IEEPA关税,但并未被新出台的“232条款”100%关税所豁免。
作为最重要的AI服务器的设计者,美国英伟达公司在当前全球科技市场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很可能会获得“232条款”的公司级豁免,从而避免高额关税对其核心业务的冲击。然而,问题在于,英伟达的服务器通常是由一些代工厂商制造的,而这些代工厂商可能无法获得同样的豁免。那么,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的产品,最终将会面临怎样的处境呢?这无疑给整个AI产业链,从设计到制造,都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对此,不仅是普通民众,就连华尔街的专业人士也同样感到“毫无头绪”。正如拉斯贡先生在信中写道的那样:“我们目前不会对我们的预期、评级或目标价做出任何调整。”这反映出,面对复杂多变的政策环境,市场更倾向于保持观望,在等待更多明确信息的同时,谨慎评估潜在风险与机遇。
展望未来,新媒网跨境预测,全球产业链的重塑还将持续深入,企业需要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积极调整战略,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全球经济格局中立于不败之地。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100-chip-tax-apple-up-supply-chain-shift.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