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联手英国政府,45亿投资引爆AI革命
新媒网跨境获悉,人工智能领域的标志性企业OpenAI近日与英国政府签署了一份战略合作协议。这份自愿性质的谅解备忘录,为双方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度协作勾勒出框架。根据协议内容,OpenAI将探索在英国投资建设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包括数据中心等硬件支撑,并考虑扩大其在英国的团队规模。不过,关于具体投资金额的细节,目前尚未对外公布。
英国政府方面则展现出积极姿态,承诺将在多个公共服务领域探索应用OpenAI的先进人工智能技术。这些领域涵盖了司法系统、国防安全以及教育科技等关键部门。这意味着,未来在严格遵守数据安全规范的前提下,部分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数字化公共服务,可能会逐步进入英国民众的生活,旨在提升公共服务的效率和可及性。
英国AI布局的加速键
这份协议的签署,正逢英国大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落地应用、加速计算基础设施建设的时期。英国在人工智能基础研究领域底蕴深厚,谷歌旗下的DeepMind等知名研究机构便扎根于此。然而,当目光转向产业投资规模时,差距依然明显。新媒网跨境注意到,根据斯坦福大学发布的《2025年人工智能指数报告》,去年英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私人投资约为45亿美元。这个数字,与美国高达1091亿美元和中国93亿美元的投入相比,凸显了英国寻求加速发展的现实需求。
为了弥合差距并抢占发展先机,英国政府在今年1月推出了"人工智能机遇行动计划"。该计划由英国数字事务大臣彼得•凯尔主导发布,核心目标是推动本土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的繁荣。计划中特别设立了"人工智能增长区",意图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吸引更多投资流向全国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项目。为此,英国政府已承诺投入20亿英镑的财政资金。OpenAI在本次协议中也明确表示,将"可能考虑投资和支持"英国政府的这一增长计划。
合作愿景与现实考量
美国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在签约后表示:"英国拥有引以为豪的科学领导力传统,其政府也是全球最早通过专门计划认可人工智能巨大潜力的国家之一。现在,正是将这份雄心转化为具体行动的时刻,目标是让技术进步惠及所有人,创造普遍繁荣。" 英国数字事务大臣彼得•凯尔则强调,此次合作预示着OpenAI将在英国开展更多实质性业务,"创造高薪的科技工作岗位,促进基础设施投资,更重要的是,确保英国在这场重塑全球格局的技术变革中扮演关键角色"。
这并非英国政府首次与领先人工智能企业牵手。今年早些时候,英国已先后与美国人工智能公司Anthropic以及加拿大初创企业Cohere达成了类似的合作伙伴关系。目前,Anthropic的技术正被用于开发一款新的政府服务手机应用,旨在帮助市民更便捷地获取官方信息。Cohere则承诺将协助包括国防部门在内的公共机构应用其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技术落地与生态构建
作为协议的一部分,OpenAI还计划"探索"在英国进一步发展其研发基础设施的可行性。实际上,OpenAI两年前已在伦敦设立了其美国本土以外的首个国际办事处,此次合作被视为对该基地的深化拓展。此外,这家开发了ChatGPT的公司还承诺,将与英国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所分享其模型的技术细节、能力边界以及潜在的安全风险信息,共同促进人工智能的安全发展。
技术落地方面,OpenAI的先进模型已开始融入英国政府运作。其最新发布的ChatGPT 4o模型,已被集成到英国政府内部使用的AI助手"Humphrey"中,用于协助公务员处理日常行政事务,提高工作效率。OpenAI的技术还被应用于分析和整理公众对政府政策咨询的海量反馈信息。
机遇与挑战并存
对于此类政府与企业间的深度合作,业界观察人士也提出了审慎的思考。英国艾达•洛芙莱斯研究所副主任伊莫金•帕克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这类合作究竟会催化一个怎样的生态系统?是能真正助力英国本土科技公司和中小企业成长为'人工智能创造者',还是无形中强化了现有巨头的市场主导地位,最终使英国沦为技术的'接受者'?" 她进一步指出,"虽然眼下这类合作可能显得经济高效,但也存在形成结构性依赖的风险,长远看或许会限制未来探索其他技术路径的灵活性和选择空间。"
英国政府的人工智能战略,特别是其曾探讨的为促进人工智能训练而可能调整版权法的方向,也引发过争议,尤其是来自创意产业团体的担忧和批评。如何在激励创新与保护创作者权益之间取得平衡,仍是需要持续探索的课题。
新媒网跨境认为,英国与OpenAI的战略合作,清晰地反映了全球各国对人工智能技术战略价值的共识在提升。将尖端技术引入公共服务领域以提升效能,同时积极构建本土产业生态吸引国际投资,成为许多国家共同的选择。合作的最终成效,不仅取决于技术落地的深度与广度,更在于能否在创新激励、安全可控、产业培育与公共利益保障等多重目标间找到可持续的平衡点。这场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变革浪潮,其影响才刚刚开始显现。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