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年亏188亿!57年巨头教你避险

2025-08-27前沿技术

Image

当前全球经济数字化转型方兴未艾,半导体产业作为其核心支撑,其发展动态牵动着全球科技与贸易格局的神经。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芯片产业的竞争日益白热化,这不仅关乎技术领先,更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创新脉搏。对于我们中国的跨境从业者而言,深入了解这一关键领域的变迁,尤其是那些曾经的巨头如何应对新挑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近期,围绕美国芯片巨头英特尔(Intel)的关注度持续升温。这家拥有57年历史、曾长期占据行业巅峰的企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转型与调整。今年3月,美国科技界资深人士林布端(Lip-Bu Tan)上任英特尔首席执行官,肩负起重塑公司未来走向的重任。在今年3月下旬的一次公司活动中,林布端坦诚地指出,英特尔在创新方面一度落后,导致公司未能及时适应市场需求。他向客户和合作伙伴表示:“长期以来,英特尔在创新上有所滞后。因此,我们适应并满足需求的速度过慢。你们值得更好的,我们需要改进,也一定会做到。”

英特尔这家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市的科技巨擘,曾经是推动个人电脑时代崛起的核心力量,其制造的“大脑”芯片为无数计算机提供了动力。然而,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浪潮席卷而来,英伟达(Nvidia)等竞争对手迅速崛起,占据了领先地位,使得英特尔的市场价值发生了显著变化。同时,来自超微半导体(Advanced Micro Devices,简称AMD)和韩国三星电子(Samsung)等公司的竞争压力也日益增大。
Lip-Bu Tan, a 65-year-old tech leader who became Intel’s chief executive in March, is trying to steer the company in the right direction. (Andrej Sokolow/picture alliance via Getty Images)

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极大地利好英伟达,这家公司凭借其在图形处理器(GPU)领域的深厚积累,开发出专门针对AI模型训练、数据中心和机器人技术的高性能计算芯片。这些芯片不仅在游戏领域表现出色,更在人工智能计算中展现出巨大价值。相较之下,英伟达的市场估值已膨胀至超过4万亿美元,而英特尔的市场价值则回落至约870亿美元。这种鲜明的对比,折射出半导体产业在技术范式变革下,市场力量的重新分配。

玛丽奥·莫拉莱斯(Mario Morales),国际数据公司(IDC)赋能技术和半导体部门的集团副总裁,在分析当前局势时表示:“对英特尔来说,这将是一场硬仗。他们错过了一次重大的技术转型,目前在AI产品领域尚未具备足够的竞争力,而这个市场正在快速增长。”

从财务数据来看,英特尔的股价在过去五年(2020年至2025年)中下跌了超过58%。去年(2024年),公司公布的净亏损达188亿美元,并计划今年(2025年)裁员约2.5万人。这些数据都指向了公司当前面临的严峻挑战。
FILE - People gather in the Nvidia booth at the Mobile World Congress mobile phone trade show Thursday, Feb. 27, 2014 in Barcelona, Spain. The 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on Thursday, Dec. 2, 2021 sued to block graphics chip maker Nvidia’s $40 billion purchase of chip designer Arm, saying the deal would create a powerful company that could hurt the growth of new technologies. (AP Photo/Manu Fernandez, File)

分析人士指出,尽管英特尔的历史充满了起伏,但一系列错失的机遇、制造延迟和管理失误,长期以来一直阻碍着这家曾与“硅谷崛起”画上等号的公司的发展。今年3月上任的林布端首席执行官,正努力将公司引向正确的方向,其中一个关键战略便是大力发展其代工业务,与长期在晶圆代工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台积电(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简称TSMC)展开竞争,台积电目前为苹果(Apple)和英伟达等众多公司代工芯片。在控制成本方面,英特尔已经取消了在德国和波兰的制造项目,并放缓了其在美国俄亥俄州工厂的建设速度。林布端在上周(2025年)的一份内部备忘录中向员工强调:“不再有空白支票。每一项投资都必须具有经济意义。”

英特尔的兴衰之路

英特尔的历史始于1968年,公司早期便专注于新技术的研发。联合创始人罗伯特·诺伊斯(Robert Noyce)和戈登·摩尔(Gordon Moore)从仙童半导体(Fairchild Semiconductor)辞职,共同创立了英特尔。诺伊斯是集成电路的共同发明人之一,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现代电子产品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摩尔则以其对半导体行业发展规律的观察而闻名,这一观察后来成为了行业的重要指导原则。

公司在成立初期发展迅速。英特尔的第一批工程师在加利福尼亚州山景城的一间会议室里开始工作,随后公司迁至圣克拉拉的专属设施。英特尔率先发布了内存芯片,随后又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商用微处理器以及其他创新产品,使得计算机能够以更低的成本被制造出来。随着戴尔(Dell)、微软(Microsoft)等科技公司的计算机销量激增,在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时期,英特尔的市场价值曾一度达到4950亿美元的峰值,这是当时的历史新高。

然而,正如分析人士所言,英特尔在此期间也做出了一系列决策,这些决策后来对公司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位外媒分析机构eMarketer的技术分析师雅各布·伯恩(Jacob Bourne)评论道:“由于那些历史性的糟糕决策,它(英特尔)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弱势地位。现在,它不得不削减所有这些成本,以努力实现盈利。”英特尔方面对此未予置评。

英特尔最大的失误之一,便是未能为2007年推出的第一代iPhone供应芯片。据外媒《大西洋月刊》在2013年的一次采访中报道,时任英特尔首席执行官的保罗·奥特利尼(Paul Otellini)曾透露,苹果公司当时对芯片的出价低于英特尔的预期。然而,这一预测最终被证明是错误的,奥特利尼也曾对未能听从直觉而感到遗憾。
SAN FRANCISCO - JANUARY 10: Intel CEO Paul Otellini (R) and Apple CEO Steve Jobs speak at the keynote address during the 2006 Macworld January 10, 2006 in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Jobs announced a new iMac with Intel Core Duo processor as well as the new MacBook Pro laptop. (Photo by Justin Sullivan/Getty Images) *** Local Caption *** Steve Jobs;Paul Otellini

奥特利尼在该采访中表示:“我们最终没有拿下这个订单——或者说我们放弃了,这取决于你如何看待。但如果当时我们抓住了这个机会,世界将会大不一样。”

除了战略上的失误,英特尔还遭遇了工艺技术上的延误。这为AMD等竞争对手提供了契机,它们凭借更强大、更高效的芯片,成功地吸引了大量客户。

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在四年前(2021年)重返英特尔担任首席执行官之前,曾担任公司的首席技术官。他上任后,制定了一项雄心勃勃且代价高昂的扭亏为盈计划,目标是在四年内开发出五种新的半导体工艺节点。去年(2024年),美国政府向英特尔提供了数十亿美元的资助,以支持其在美国的半导体制造扩张计划。然而,公司的净亏损却在持续扩大。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去年(2024年)英特尔代工业务的运营亏损达134亿美元,几乎是前一年亏损的两倍。

外媒分析机构伯恩斯坦(Bernstein)的高级分析师史黛西·拉斯贡(Stacy Rasgon)在评论时指出:“基辛格实际上是火上浇油,因为他开始疯狂地投入资金,建设大规模的制造产能,而这些业务当时他们并没有足够的订单。”随后,有报道称英特尔董事会要求基辛格离职,他于去年(2024年)宣布退休,之后由林布端接任首席执行官一职。

新的转型计划

英特尔新任首席执行官林布端上任后,一直致力于削减成本,其中包括代工业务。他在上周(2025年)的一份内部备忘录中向员工表示,公司在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投入了过多的资金。此外,英特尔还表示,如果无法获得“重要”客户的订单,可能会暂停或终止其即将推出的名为14A的芯片制造工艺技术。
FILE - The Intel logo is displayed on the exterior of Intel headquarters in Santa Clara, Calif., Jan. 12, 2011. (AP Photo/Paul Sakuma, File)

尽管英特尔已被一些竞争对手超越,但其在全球半导体行业中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参与者。国际数据公司(IDC)对半导体营收的分析显示,去年(2024年),英特尔排名第三,位列英伟达和三星电子之后。然而,今年(2025年)第一季度,其排名下降至第四位,排在供应内存芯片的韩国SK海力士(SK Hynix)之后。

时间 市场排名 主要竞争对手
去年(2024年) 第三位 英伟达、三星电子
今年第一季度(2025年) 第四位 英伟达、三星电子、SK海力士

分析师们普遍认为,英特尔短期内不会从行业中消失。随着科技公司致力于推出新型的AI驱动硬件,这也可能为英特尔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外媒分析机构Forrester的高级分析师阿尔文·阮(Alvin Nguyen)指出,对英特尔陷入困境的担忧可能有些“言过其实”。他认为:“他们或许不再像过去那样位居榜首,但他们对所有行业仍然至关重要,因为他们的芯片几乎无处不在。”

从英特尔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全球科技产业的快速变迁与激烈的竞争。一家曾经的领军企业,在面临技术范式转变时,其战略决策、研发投入和市场响应速度,都对其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对于中国跨境行业的从业者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深入学习和思考的样本。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关注这样的行业动态,有助于我们把握技术发展趋势,洞察市场机遇与挑战,从而更好地调整自身战略,提升企业的韧性和创新能力。无论是供应链管理、产品研发还是市场拓展,对这些国际科技巨头兴衰历程的理解,都能为我们提供宝贵的参考和启示。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19850.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英特尔作为半导体巨头正经历转型,新任CEO林布端试图重塑公司。面对英伟达等竞争对手在AI芯片领域的崛起,以及自身战略失误和技术延误,英特尔面临严峻挑战。公司正努力削减成本、发展代工业务,以应对市场变化和财务亏损。
发布于 2025-08-27
查看人数 1699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