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豆类市场2035年或达64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2.4%掘金正当时
亚洲豆类市场在近年来备受关注,其发展与全球粮食安全和膳食结构调整息息相关。预计未来十年,亚洲市场对豆类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市场预测
受亚洲地区对豆类需求增长的推动,预计未来几年市场将保持增长态势。市场预计将延续当前趋势,在2024年至2035年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为+1.7%,到2035年底市场规模将达到5900万吨。
按价值计算,预计市场在2024年至2035年期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为+2.4%,到2035年底市场价值将达到642亿美元(以名义批发价格计算)。
消费情况
亚洲豆类消费量在经历了四年增长后,今年下降了-1.7%,为4900万吨。从2013年到2024年,总消费量以平均每年+1.8%的速度增长,整体趋势相对稳定,期间出现了一些较为明显的波动。消费量在2024年达到峰值5000万吨。从2018年到2024年,消费增长未能恢复强劲势头。
2024年亚洲豆类市场规模估计为49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该数字反映了生产商和进口商的总收入(不包括物流成本、零售营销成本和零售商利润,这些成本将计入最终消费价格)。从2013年到2024年,市场价值以平均每年+2.3%的速度增长,整体趋势保持一致,期间仅出现小幅波动。消费水平在2024年达到顶峰,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增长。
(1)按国家/地区划分的消费量
印度(3000万吨)是豆类消费量最大的国家,约占总量的61%。此外,印度豆类消费量超过第二大消费国中国(690万吨)三倍。孟加拉国(180万吨)豆类消费总量排名第三,占比3.6%。
在印度,从2013年到2024年,豆类消费量平均每年增长+2.7%。其他国家/地区的平均年增长率如下:中国(每年+4.5%)和孟加拉国(每年+4.9%)。
按价值计算,印度(318亿美元)在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中国(57亿美元)位居第二。其次是孟加拉国。
在印度,从2013年到2024年,豆类市场以平均每年+3.4%的速度增长。其余消费国的平均年市场增长率如下:中国(每年+5.3%)和孟加拉国(每年+7.7%)。
2024年人均豆类消费量最高的国家是缅甸(每人29公斤)、印度(每人21公斤)和土耳其(每人15公斤)。
从2013年到2024年,在主要消费国中,消费量增长最显著的是中国(复合年增长率为+4.0%),而其他领先国家的消费增长速度较为温和。
(2)按类型划分的消费量
2024年消费量最高的产品是鹰嘴豆(1600万吨)、干豆(1400万吨)和豆类(750万吨),合计占总量的75%。干豌豆、小扁豆和蚕豆以及马豆(干)略有落后,合计占另外的25%。
从2013年到2024年,在主要消费产品中,消费量增长最显著的是小扁豆(复合年增长率为+3.1%),而其他产品的消费增长速度较为温和。
按价值计算,市场规模最大的豆类类型是鹰嘴豆(162亿美元)、干豆(146亿美元)和豆类(94亿美元),合计占市场总额的82%。
在主要消费产品中,鹰嘴豆的市场规模增长率最高,复合年增长率为+3.8%,而其他产品的市场增长速度较为温和。
生产情况
今年,亚洲豆类产量总计4200万吨,比上年增长2.3%。从2013年到2024年,总产量以平均每年+1.7%的速度增长,整体趋势保持一致,某些年份出现了一些较为明显的波动。2017年的增长速度最快,增幅为18%。2022年的产量达到峰值4200万吨;然而,从2023年到2024年,产量略有下降。产量总体呈积极趋势,这主要受到收获面积适度增长和单产数据相对平稳趋势的影响。
按价值计算,以出口价格估算,今年豆类产量小幅增长至455亿美元。从2013年到2024年,总产值以平均每年+2.8%的速度增长,整体趋势表明某些年份出现了一些明显的波动。2017年的增长速度最快,产量比上年增长19%。因此,产量达到峰值464亿美元。从2018年到2024年,产量增长仍然较低。
(1)按国家/地区划分的生产量
印度(2700万吨)是豆类产量最高的国家,占总产量的64%。此外,印度豆类产量超过第二大生产国中国(480万吨)五倍。缅甸(370万吨)豆类生产总量排名第三,占比8.9%。
从2013年到2024年,印度产量平均年增长率为+3.2%。其余生产国的平均年产量增长率如下:中国(每年+1.7%)和缅甸(每年-3.9%)。
(2)按类型划分的生产量
2024年产量最高的产品是鹰嘴豆(1400万吨)、干豆(1300万吨)和豆类(650万吨),合计占总产量的82%。
从2013年到2024年,增幅最大的是鹰嘴豆(复合年增长率为+2.5%),而其他产品的产量增长速度较为温和。
按价值计算,2024年产量最高的产品是鹰嘴豆(155亿美元)、干豆(154亿美元)和豆类(81亿美元),合计占总产量的86%。
在回顾期内,鹰嘴豆的市场规模增长率最高,复合年增长率为+4.1%,而其他产品的产量增长速度较为温和。
(3)单产
今年亚洲豆类平均单产为每公顷871公斤,与上年基本持平。总的来说,单产呈现相对平稳的趋势。2017年的增长率最为显著,单产增长了7.4%。在回顾期内,2013年豆类单产达到峰值,为每公顷908公斤;然而,从2014年到2024年,单产未能恢复强劲势头。
(4)收获面积
今年,亚洲豆类生产的总收获面积达到4800万公顷,与上年持平。从2013年到2024年,收获面积以平均每年+2.1%的速度增长,整体趋势保持一致,期间仅出现小幅波动。2016年的增长率最为显著,收获面积比上年增长11%。在回顾期内,2022年用于豆类生产的收获面积达到峰值,为4800万公顷;然而,从2023年到2024年,收获面积仍然较低。
进口情况
今年,亚洲豆类进口量降至1300万吨,比上年下降-8.8%。从2013年到2024年,总进口量以平均每年+3.7%的速度增长;然而,趋势表明某些年份出现了一些明显的波动。2023年的增速最快,进口量比上年增长21%。因此,进口量达到峰值1500万吨,然后在接下来的一年出现萎缩。
按价值计算,今年豆类进口额略微下降至106亿美元。从2013年到2024年,进口总额呈现蓬勃增长态势:在过去十一年中,其价值以平均每年+5.3%的速度增长。然而,趋势表明在整个分析期间出现了一些明显的波动。根据2024年的数据,进口额比2018年增长了+92.7%。2021年的增速最快,进口额比上年增长21%。在回顾期内,进口额在2023年达到峰值106亿美元,然后在接下来的一年小幅萎缩。
(1)按国家/地区划分的进口量
今年,印度(390万吨)、中国(230万吨)、土耳其(140万吨)、巴基斯坦(120万吨)、孟加拉国(110万吨)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70万吨)是亚洲最大的豆类进口国,合计占总进口量的79%。伊拉克(48.9万吨)、尼泊尔(27.5万吨)、斯里兰卡(23.6万吨)和沙特阿拉伯(20.6万吨)的进口量占比较小。
从2013年到2024年,尼泊尔的增幅最大(复合年增长率为+12.3%),而其他领先国家的采购量增长速度较为温和。
按价值计算,印度(37亿美元)是亚洲最大的豆类进口市场,占总进口量的35%。中国(13亿美元)位居第二,占总进口量的12%。其次是土耳其,占9.5%。
从2013年到2024年,印度价值增长的平均年增长率为+4.5%。其余进口国的平均年进口额增长率如下:中国(每年+5.9%)和土耳其(每年+6.3%)。
(2)按类型划分的进口量
小扁豆、干豌豆、干豆、鹰嘴豆和豆类这五种主要豆类的进口量占总进口量的三分之二以上。
从2013年到2024年,在主要进口产品中,采购量增长最显著的是豆类(复合年增长率为+8.4%),而其他产品的进口量增长速度较为温和。
按价值计算,进口额最大的豆类是干豆(30亿美元)、小扁豆(27亿美元)和鹰嘴豆(17亿美元),合计占总进口量的71%。豆类、干豌豆、蚕豆和马豆(干)略有落后,合计占另外的29%。
在主要进口产品中,豆类的进口额增长率最高,在回顾期内复合年增长率为+9.0%,而其他产品的采购量增长速度较为温和。
(3)按类型划分的进口价格
今年亚洲的进口价格为每吨789美元,比上年上涨9.1%。从2013年到2024年,其平均年增长率为+1.5%。2021年的增长率最为显著,比上年增长24%。在回顾期内,进口价格在今年达到峰值,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将保持稳定增长。
不同产品类型的价格差异显著;价格最高的产品是豆类(每吨1036美元),而干豌豆(每吨435美元)的价格是最低的。
从2013年到2024年,价格增长最显著的是小扁豆(+1.4%),而其他产品的价格增长速度较为温和。
(4)按国家/地区划分的进口价格
今年亚洲的进口价格为每吨789美元,比上年上涨9.1%。在过去十一年中,其平均年增长率为+1.5%。2021年的增长率最为显著,比上年增长24%。在回顾期内,进口价格在今年达到峰值,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将保持增长。
不同目的地的价格差异显著:在主要进口国中,沙特阿拉伯的价格最高(每吨952美元),而尼泊尔(每吨542美元)的价格是最低的。
从2013年到2024年,价格增长最显著的是印度(+4.1%),而其他领先国家的价格增长速度较为温和。
出口情况
今年,亚洲豆类出口量约为570万吨,比上年增长9.7%。在回顾期内,出口量呈现蓬勃增长态势。2017年的增速最为显著,出口量增长了27%。在回顾期内,出口量在今年达到峰值,并可能在不久的将来继续增长。
按价值计算,今年豆类出口额飙升至55亿美元。从2013年到2024年,出口总额呈现蓬勃增长态势:在过去十一年中,其价值以平均每年+5.3%的速度增长。然而,趋势表明在整个分析期间出现了一些明显的波动。根据2024年的数据,出口额比2018年增长了+95.9%。2022年的增速最快,比上年增长24%。在回顾期内,出口额在今年达到峰值,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将保持稳定增长。
(1)按国家/地区划分的出口量
今年,缅甸(210万吨)、土耳其(137.6万吨)、印度(74万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37.1万吨)和乌兹别克斯坦(32.2万吨)是主要的豆类出口国,合计占总出口量的86%。哈萨克斯坦(22.9万吨)和中国(20.7万吨)各占总出口量的7.7%。
从2013年到2024年,在主要出口国中,出口量增长最显著的是乌兹别克斯坦(复合年增长率为+84.6%),而其他领先国家的出口增长速度较为温和。
按价值计算,亚洲最大的豆类供应国是缅甸(18亿美元)、土耳其(13亿美元)和印度(8.02亿美元),合计占总出口量的70%。乌兹别克斯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略有落后,合计占另外的25%。
在回顾期内,在主要出口国中,乌兹别克斯坦的出口额增长率最高,复合年增长率为+90.3%,而其他领先国家的出口增长速度较为温和。
(2)按类型划分的出口量
今年,干豆(270万吨)是主要的豆类类型,占总出口量的47%。小扁豆(121.3万吨)的总出口量排名第二,占比21%,其次是鹰嘴豆(13%)、豆类(9.9%)和干豌豆(8.5%)。
从2013年到2024年,干豆的出口量平均每年增长+3.8%。与此同时,干豌豆(+15.6%)、豆类(+10.9%)、小扁豆(+10.2%)和鹰嘴豆(+2.2%)均呈现正增长。此外,干豌豆成为亚洲出口增长最快的类型,从2013年到202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5.6%。虽然小扁豆(+7.7个百分点)、干豌豆(+5.3个百分点)和豆类(+4个百分点)在总出口量中所占的份额从2013年到2024年显著增加,但鹰嘴豆(-5.9个百分点)和干豆(-11个百分点)的份额呈现负增长。
按价值计算,干豆(28亿美元)仍然是亚洲供应的最大豆类类型,占总出口量的51%。小扁豆(11亿美元)位居第二,占总出口量的20%。其次是鹰嘴豆,占14%。
对于干豆,从2013年到2024年,出口量平均每年增长+3.3%。对于其他产品,平均年增长率如下:小扁豆(每年+10.0%)和鹰嘴豆(每年+4.0%)。
(3)按类型划分的出口价格
今年,亚洲的出口价格为每吨973美元,比上年上涨4.9%。在回顾期内,出口价格继续呈现相对平稳的趋势。2014年的增长速度最快,出口价格增长了24%。2015年的出口额达到峰值,为每吨1358美元;然而,从2016年到2024年,出口价格仍然较低。
不同产品类型的价格差异显著;价格最高的产品是干豆(每吨1049美元),而干豌豆(每吨480美元)的平均出口价格是最低的。
从2013年到2024年,价格增长最显著的是鹰嘴豆(+1.7%),而其他产品的出口价格均有所下降。
(4)按国家/地区划分的出口价格
今年,亚洲的出口价格为每吨973美元,比上年上涨4.9%。在回顾期内,出口价格呈现相对平稳的趋势。2014年的增长率最为显著,比上年增长24%。2015年的出口额达到峰值,为每吨1358美元;然而,从2016年到2024年,出口价格未能恢复强劲势头。
主要出口国之间的平均价格存在显著差异。今年,在主要供应国中,乌兹别克斯坦的价格最高(每吨1676美元),而哈萨克斯坦的价格最低(每吨387美元)。
从2013年到2024年,价格增长最显著的是乌兹别克斯坦(+3.1%),而其他领先国家的价格增长速度较为温和。
综上所述,亚洲豆类市场在消费、生产、进出口等方面都呈现出复杂多样的发展态势。国内相关从业人员应密切关注这些动态,以便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应对潜在挑战。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