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op订阅4年,比Garmin旗舰机还贵!

在日益注重健康的今天,智能穿戴设备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不仅是时尚的配饰,更是我们健康生活方式的“智慧管家”。在众多品牌中,Whoop和Garmin(佳明)无疑是健身爱好者和专业运动员群体中备受关注的两大巨头。尽管它们都专注于通过光学心率传感器等技术来追踪用户的运动表现和身体恢复情况,但其产品理念、定价模式以及用户体验却大相径庭。
选择一款合适的智能穿戴设备,就像选择一位贴身的健康教练,既要了解它的“专长”,也要明白它的“性格”。那么,在这场科技与健康的较量中,Whoop和Garmin究竟谁能更胜一筹,成为您通往健康之路上的理想伙伴呢?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看看这两款设备究竟有何不同。
定价模式与产品矩阵:谁是您的理想搭档?

Whoop和Garmin在产品定价和硬件选择上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策略。简而言之,Whoop更像是在销售一款高级应用程序的订阅服务,并“附赠”了使用该服务所需的硬件;而Garmin则是一家专注于设备制造的公司,提供数十种型号的智能手表,其功能丰富程度与您选择的具体型号紧密相关。
Whoop的订阅制哲学
Whoop目前主要提供两款设备:Whoop 5.0和Whoop MG。它们在功能上几乎一致,唯一的显著区别在于MG型号上的金属卡扣,它同时也是其心电图(ECG)功能的电极。我们此次考察的设备是MG型号,但其核心的健身追踪功能在5.0型号上也同样具备。
要体验Whoop,您需要选择一个订阅方案。虽然可以在Whoop的官方网站上订阅,但为了方便消费者,一些电商平台如亚马逊也提供了包含Whoop手环及一年订阅服务的套餐。一年期满后,您需要续订才能继续使用服务,续订价格会根据您选择的条款略有浮动。目前,Whoop提供了三种订阅选项,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 Whoop One(Whoop一号):搭配5.0设备,年费约为199美元。这是基础款选项,缺少一些更详细的指标。例如,尽管心率变异性(HRV)是衡量恢复情况的重要指标,并已整合到一些评分中,但此套餐无法直接查看您的HRV具体数值。
- Whoop Peak(Whoop巅峰):搭配5.0设备,年费约为239美元。这被认为是Whoop的“常规”订阅方案,提供更全面的数据和功能。
- Whoop Life(Whoop生活):搭配MG设备,年费约为359美元。额外的费用让您能够享受心电图(ECG)读取功能,以及备受关注但目前仍可用的血压测量功能。
Garmin的硬件主导策略
Garmin的产品线极其丰富,这里无法一一列举,但以下精选型号能让您对它的多样性有所了解:
- Forerunner 55:售价约169美元。这是当前型号中最基础的一款,提供跑步追踪以及有限的睡眠追踪和分析功能,屏幕分辨率相对较低,适合入门级跑者。
- Forerunner 165:售价约249美元起。这款手表配备了精美明亮的AMOLED屏幕,功能更为丰富。当然,如果追求更专业的性能,还可以选择功能更强大的Forerunner 265(拥有更出色的GPS和骑行功率读取功能)或Forerunner 965(提供全彩地图)。新媒网跨境获悉,这款手表在马拉松爱好者群体中拥有不错的口碑。
- Forerunner 570:售价约529.99美元。这是Garmin最新推出的跑步手表之一,除了低端型号的所有功能外,还增添了扬声器和麦克风。如果需要地图功能,则需要升级到Forerunner 970。我们此次比较所使用的正是Forerunner 570型号,它是一款在保持轻便的同时,提供出色跑步追踪体验的强大竞争者。
- Vivoactive 6:售价约299美元。这是一款轻巧、简洁的智能手表,继承了许多跑步手表的功能,但采用触摸屏操作。许多用户认为它是Garmin被低估的一款产品,兼具实用与美观。
- Venu 4:售价约549.99美元。Venu系列仿佛是Vivoactive和Forerunner的结合体,功能非常全面,甚至还内置了LED手电筒,实用性十足。
- Fenix 8:起售价约1099.99美元。作为Garmin的旗舰产品,Fenix系列集成了所有你能想象到的功能,同样配备LED手电筒。它提供多种尺寸选择,甚至还有内置太阳能充电面板的型号,专为户外探险和极致运动而设计。
Garmin也提供一项订阅服务,但它并非访问手表任何功能的必要条件。其最主要的好处是增加了“实时活动”视图,让您可以在手机上实时查看正在进行的锻炼数据,这项功能在外媒报道中指出,一些竞争对手如Coros和苹果也已免费提供。新媒网跨境认为,除了这个亮点,Garmin的订阅服务对于大多数用户而言,并非是不可或缺的支出,其费用为每月6.99美元或每年69.99美元。
定价模式的深度考量
从长期来看,订阅制与一次性购买的成本差异不容忽视。以Whoop中档订阅方案(每年239美元)为例,两年的订阅费就已经超过了Forerunner 165或Vivoactive 6的设备成本。如果订阅三年,费用便可与Forerunner 970持平;四年订阅费则几乎能购买一部Fenix 8(以上比较均未计入Garmin的选配订阅费)。
订阅模式的优势在于,当Whoop推出新设备时,用户通常可以通过提前续订来升级硬件。然而,考虑到智能穿戴设备的平均使用寿命,Garmin的一次性购买模式显得更具性价比。其设备的坚固耐用和功能固化于硬件的特点,确保了只要您拥有设备,所有功能便可长期使用,无需额外费用。
因此,在定价模式和产品矩阵方面,Garmin凭借其多样化的选择、硬件的耐用性和无强制订阅的优势,更胜一筹。对于追求长期价值和设备拥有感的消费者来说,Garmin无疑是更明智的选择。
深度解析:运动恢复跟踪,身心健康的智慧管家

当谈及身体恢复追踪,Whoop将其视为整个产品体验的核心。它的整个用户界面都围绕着如何帮助用户理解和优化自身恢复状况而设计。
Whoop:以恢复为中心的全面洞察
每晚的睡眠数据会转化为一个恢复分数,这个分数直观地反映了您身体的准备程度。基于这个分数,Whoop应用程序会推荐一个合适的“训练负荷”目标。简单来说,您承受的训练负荷越大,就需要越多的睡眠才能充分恢复。虽然这并非人体运作的唯一科学原理,但其简洁易懂的理念和明确的指导,让许多用户受益匪浅,并将其视为日常训练和生活的重要参考。
Whoop设备能够自动追踪您的睡眠,而应用程序则鼓励您每天进行“签到”,记录个人生活习惯。例如,您可以设置它询问您是否摄入了足量的蔬菜、是否饮酒、以及是否吃了夜宵。随着时间的推移,Whoop会分析这些习惯与您的恢复分数之间的相关性,从而为您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引导您养成更健康的生活习惯。
此外,Whoop还鼓励用户制定“计划”,设立每周目标。这些目标可以是应用程序库中预设的,也可以是用户自定义的,有些与日常习惯有关,有些则直接通过设备收集,如步数或睡眠时长。每周和每月的报告将您的数据整理成清晰易读的格式,还有一个智能聊天机器人“教练”,它能相当出色地帮助您理解各项数据之间的关联,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反馈,让用户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更全面的认知。
Garmin:持续改进的恢复追踪
相较之下,Garmin在恢复追踪方面的表现虽然也在不断进步,但与Whoop的深度和直观性相比,仍有提升空间。我们注意到,专注于跑步的Garmin手表(包括Forerunner 570)提供了训练状态、训练准备度和训练负荷评分,这些功能能够评估您的训练强度是否适宜。
然而,Garmin的数据呈现方式有时不如Whoop那样易读和理解,用户在尝试遵循其建议时可能会感到困惑。比如,许多Garmin用户都曾抱怨,无论训练多么努力,手表很少会直接给出“富有成效”的评价。一些外媒甚至制作了讽刺视频,形象地描绘了被Garmin“评判”的感受,这从侧面反映出其恢复数据的解读门槛相对较高。
最近,Garmin也加入了生活习惯记录功能,用户可以每天追踪自己的习惯。但与Whoop相比,它缺乏便捷直观的解读。呈现的仅仅是几页需要用户自行点击查看的“奥秘”结果。例如,它可能会显示:“与未记录中等运动的日子相比,记录了中等运动的日子对您夜间HRV的影响微乎其微。” 这仅是夜间HRV的屏幕,用户需要跳转到另一个屏幕才能了解这对睡眠分数的影响。而且,这种“微乎其微”的影响究竟是积极还是消极,其含义并不总是明确。
新媒网 认为,在恢复数据跟踪方面,Whoop凭借其高度整合、易于理解和富有洞察力的用户体验,取得了显著优势。将复杂的生理数据转化为直观的恢复分数和个性化建议,正是Whoop应用程序的精髓所在,也是用户愿意为其订阅付费的核心价值。Garmin虽然提供了相同的底层指标,但其用户体验在全面性和易用性方面,目前还未能达到Whoop的水平。对于那些致力于全面了解并优化身体恢复的用户来说,Whoop无疑是更专业的选择。
运动表现追踪:赛场与训练场的科技赋能

现在,让我们把目光转向运动追踪,这正是Garmin的传统强项。毋庸置疑,Garmin在运动追踪领域的表现堪称卓越。
Garmin:精准全面的运动数据专家
在进行跑步等训练时,Garmin手表能够显示您可能需要的所有指标。其表盘屏幕高度可配置,您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显示或隐藏尽可能多的信息。除了心率、距离等基本数据外,您还可以实时查看当前圈的剩余时间、前进方向,甚至可以设置显示您是跑得比目标配速快还是慢,以及需要如何调整才能回到正轨。训练结束后,您可以浏览长达数页的详细数据,对训练中的每一个细节了如指掌。这种细致入微的数据呈现,让运动爱好者能够更科学地分析和优化自己的训练过程。
Whoop:极简设计下的数据支持
相比之下,Whoop则采用了极简主义的设计理念——它甚至没有屏幕,这正是Whoop引以为傲的特点之一。如果您想查看锻炼指标,只能通过手机应用程序,而且可查看的数据相对有限,通常仅限于心率和时间(如果启用了GPS追踪,还可以查看地图)。
提到GPS,这也是Whoop与Garmin的一个显著差异。Whoop本身不具备内置GPS模块。这意味着,如果您佩戴Whoop进行跑步,它会依赖您手机的定位系统来确定您的位置和运动速度。
而Garmin在GPS技术方面拥有深厚的积累。早在智能健身手表出现之前,Garmin就已经是全球领先的GPS设备制造商,其技术实力可见一斑。Forerunner 570可以同时使用GPS、GLONASS、QZSS和北斗(BeiDou)等多个卫星网络,并具备智能算法,能够根据需要在这多个系统之间切换,以提供更精准的定位或更长的电池续航。它甚至支持双频GPS,通过比较同一颗卫星发出的多路信号,进一步提升定位精度。因此,如果您希望精确了解自己5公里跑的真实速度,Garmin无疑是更可靠的选择。
力量训练:各自的独到之处
不过,Whoop在评估力量训练强度方面也有其独到之处,这在某些方面甚至可以媲美Garmin。如果您在Whoop应用程序中输入了所做的练习和使用的重量,它会根据这些信息提高您的“训练负荷”分数,而不仅仅是依靠心率数据来简单地判断您的健身房锻炼是低强度有氧运动。这种对力量训练强度更精细的考量,对于那些注重力量增长的健身者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然而,即使在力量训练体验上,许多用户也更倾向于Garmin。Whoop在创建和跟踪力量训练计划时的界面操作可能略显繁琐。而Garmin则能直接在手表上显示组数和休息计时器,如果再搭配LiftTrack等第三方应用进行更专业的训练管理,其体验也相当不错。因此,尽管Whoop在估算力量训练后的疲劳程度方面值得称赞,但新媒网认为,在实际的力量训练执行和管理上,Garmin或许能提供更流畅便捷的体验。
综合来看,在运动追踪这一核心功能上,Garmin凭借其强大的硬件性能、精准的GPS定位、丰富的数据显示和高度可定制化的用户界面,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作为一款专业的运动手表,它在运动追踪方面的表现毋庸置疑。
最终抉择:谁能陪伴您走向更健康的未来?
经过一番深入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Whoop和Garmin各自拥有独特的优势,针对的用户群体也有所侧重。那么,究竟谁能成为您健康生活方式的最佳伴侣呢?
Garmin:全能型运动伙伴的卓越表现
Garmin的智能运动手表能够完成Whoop所不能及的许多任务,比如在锻炼过程中,您只需抬腕便能一目了然地看到配速、心率等实时数据,这对于需要即时反馈的运动,如跑步、骑行等,至关重要。更重要的是,Garmin的设备大多采用一次性购买模式,不强制要求订阅服务,这为用户节省了长期的开支。
虽然Garmin的运动数据分析能力在某些方面可能不如Whoop那般精致和以恢复为中心,但它提供的功能已经足以替代Whoop的大部分核心作用。新媒网跨境认为,许多Garmin用户都对其设备的功能感到满意,无需额外搭配其他设备。这与Whoop用户形成了鲜明对比,许多高度专注健身的Whoop用户,往往会额外佩戴一款智能手表来弥补Whoop在运动中实时数据显示方面的不足。当然,除了Garmin,市场上还有Apple Watch、Pixel Watch(谷歌像素手表)或Galaxy Watch(三星盖乐世手表)等优秀选择,它们同样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Whoop:恢复数据深度洞察的专业之选
Whoop的优势在于其对身体恢复数据的极致关注和深度洞察。它将复杂的生理数据转化为直观易懂的恢复分数,并结合个性化的习惯追踪和智能教练,为用户提供全面的身心健康管理方案。对于那些更注重身体恢复、睡眠质量和生活习惯优化,且不依赖运动中实时数据反馈的用户来说,Whoop是极佳的选择。
为您量身定制的建议
如果您只能选择一款设备,那么Garmin无疑是更具普适性的选择。它能够满足大多数人在运动追踪、日常数据监控以及一些智能生活功能方面的需求。
Whoop则更适合以下类型的用户:
- 那些在运动中不需要佩戴设备提供实时指导或数据的健身爱好者。
- 例如,如果您在进行CrossFit(交叉训练)时会将手机放在一旁,主要依赖现场教练的指导,那么Whoop就能很好地满足您对运动后恢复数据的需求。
- 那些对身体恢复、睡眠质量以及生活习惯对健康影响有深入探索欲望的用户。
但如果您是跑步爱好者,需要追踪心率区间,或者在健身房训练时需要手表来计时休息时间,那么Garmin将是您更明智的选择。它的专业运动追踪功能能够为您提供更精准、更全面的运动支持。
总而言之,Whoop和Garmin并非互相取代,而是满足不同需求的产品。理解自己的运动目标和生活习惯,才能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无论您选择哪一款,坚持科学锻炼、关注身心健康,才是通往美好生活的关键。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whoop-4yr-sub-vs-garmin-flagship-cost.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