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ymo自动驾驶高速,行程省50%!跨境物流效率引爆

2025-11-17Wayfair

Waymo自动驾驶高速,行程省50%!跨境物流效率引爆

全球移动出行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从智能驾驶汽车的普及到新能源物流的创新,再到空中出行的探索,每一次技术突破和市场动向都牵动着全球产业的神经。对于中国的跨境从业者而言,深入了解这些前沿进展,不仅能洞察未来趋势,更能发现潜在的合作机遇与挑战。2025年,自动驾驶技术在美国主要城市的拓展,以及全球移动出行生态中涌现的各类融资与创新,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Waymo自动驾驶服务:高速路网的连接与效率提升

近期,美国自动驾驶技术公司Waymo宣布了其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在多个城市的扩张计划,包括底特律、拉斯维加斯、纳什维尔、圣迭戈和华盛顿特区等。值得关注的是,在经历了多年的测试与开发后,Waymo的商业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已于2025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湾区、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和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等地的部分高速公路上投入使用。

这一进展对于Waymo而言,无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高速公路作为连接大都市区的重要动脉,其通行效率对于优化城市交通网络至关重要。据Waymo方面表示,其服务有望将行程时间缩短至多50%。在旧金山湾区,这一服务区域已扩展至260平方英里,覆盖了硅谷和旧金山的核心地带。此外,高速公路的使用也是Waymo将其服务拓展至旧金山国际机场的关键一步,公司目前正在该区域进行测试。

从中国跨境行业的视角来看,Waymo在高速公路上的部署,不仅代表着自动驾驶技术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一次重要跃进,也为我们带来了对未来智能物流、跨境出行服务模式的深度思考。中国在智能网联汽车和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Waymo的经验可以为国内企业在高速公路场景的自动驾驶部署提供借鉴。同时,随着自动驾驶技术日益成熟,跨境物流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有望进一步提升,这将对全球供应链产生积极影响。中国企业在相关硬件、软件及运营服务方面,也可能迎来更多与国际伙伴合作的机会。
WAYMO on SF freeway

Lucid Motors高层变动:新能源车企的挑战与机遇

在美国高端电动汽车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的Lucid Motors,其首席执行官彼得·罗林森(Peter Rawlinson)于2025年早些时候辞职后,该公司一直在积极寻找新的领导者。有消息指出,Lucid Motors已初步选定一位外部候选人担任这一要职,这意味着此前担任临时首席执行官的马克·温特霍夫(Marc Winterhoff)可能会回归首席运营官的岗位。

高层管理人员的变动,对于任何一家快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初创企业而言,都是一个关键时刻。它不仅考验着企业的战略定力与执行能力,也反映出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在人才竞争方面的激烈程度。对于中国的新能源车企,尤其是在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的企业而言,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吸引、培养并留住顶尖人才,构建稳定高效的管理团队,是其在海外市场取得成功的关键要素。同时,这也促使我们思考,在技术快速迭代的背景下,领导力的持续性和适应性对于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性。

移动出行领域的融资动态:多元化趋势下的投资热点

money the station

2025年,移动出行领域持续吸引着全球投资者的目光,多项重要的投融资交易相继达成,展现出行业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通过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方式上市再次成为自动驾驶公司青睐的途径。

瑞典电动和自动驾驶卡车初创公司Einride,在获得1亿美元融资后不久,宣布计划通过与SPAC公司Legato Merger Corp合并上市。此次合并对Einride的估值达到18亿美元(合并前股权价值)。Einride目前已产生收入,主要来源于其软件即服务(SaaS)产品以及为喜力(Heineken)和百事可乐(PepsiCo)等公司提供服务的200辆重型电动卡车车队。其独特的自动驾驶荚舱式卡车仍在试点阶段。该合并预计将于2026年上半年完成,Einride届时将在纽约证券交易所首次亮相。

此外,本周还有其他一些备受关注的交易:

公司名称 业务领域 融资轮次/类型 融资金额 主要投资者
Forterra 国防领域自动驾驶技术 股权与债务融资 2.38亿美元 Moore Strategic Ventures(股权),Crescent Cove(债务)
Gopuff 即时配送初创公司 融资轮次 2.5亿美元 Eldridge Industries,Valor Equity Partners等,估值85亿美元(2021年曾大幅调整)
Harbinger 电动卡车初创公司 C轮融资 1.6亿美元 FedEx(共同领投),并订购53辆电动卡车底盘
Octopus Electric Vehicles 英国电动汽车租赁业务 融资额度 20亿英镑 劳埃德银行集团,摩根士丹利,法国农业信贷银行
Teradar 固态传感器开发 B轮融资 1.5亿美元 Capricorn Investment Group,洛克希德·马丁风险投资部门等
Upway 电助力自行车翻新初创公司 C轮融资 6000万美元 A.P. Moller领投,Galvanize,Ora Global,红杉资本等
Vay 德国远程驾驶租车初创公司 投资 6000万美元 新加坡科技巨头Grab

这些融资动态反映了全球移动出行领域对以下几个方向的持续投入:

  • 自动驾驶技术: 特别是自动驾驶卡车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Einride的案例表明市场对有营收基础的商业化项目更具信心。
  • 新兴能源车辆: 电动卡车(Harbinger)、电动汽车租赁(Octopus EV)、电助力自行车(Upway)等,都体现了对新能源交通工具不同细分市场的看好。
  • 创新服务模式: 即时配送(Gopuff)和远程驾驶租车(Vay)代表了消费者对便捷、个性化出行和物流服务的需求。
  • 底层技术突破: 固态传感器(Teradar)作为自动驾驶的关键技术,其融资进展表明行业对更安全、可靠传感方案的追求。

对于中国的跨境从业者而言,这些投资热点预示着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结构性变化。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制造、电池技术、智能传感器和跨境电商物流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可以积极寻求与这些获得融资的海外公司进行技术合作、市场拓展或供应链整合,共同开拓全球市场。

值得关注的行业动态与启示

全球移动出行领域的创新和发展是多维度、全方位的。以下是2025年的一些具体行业动态,值得我们关注:

  • 福特BlueCruise: 福特计划自2026年春季起,在欧洲市场扩大其BlueCruise高速公路免提驾驶技术的应用,覆盖Puma、Puma Gen-E、Kuga和Ranger PHEV 5等车型。这表明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国际化普及趋势,对中国车企出海欧洲时,在智能驾驶功能配置和本地化适应性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 Joby Aviation的eVTOL试飞: 2025年,Joby Aviation公司成功进行了其涡轮电动自动垂直起降(VTOL)飞机原型机的首次试飞。这款飞机采用混合涡轮动力系统,主要面向国防应用。尽管这并非其全电动空中出租车,但其技术平台源于后者。这预示着空中出行技术的多样化发展,对中国在低空经济、eVTOL研发和产业链布局方面的投入具有参考意义。
  • Lyft与Curb合作: 2025年,Lyft与持牌出租车网约平台Curb达成合作,通过Curb Flow平台将Lyft乘客与Curb的出租车司机网络连接起来,目前已在洛杉矶开展,并将推广至更多城市。这反映了网约车平台与传统出租车行业的融合趋势,中国网约车平台在国际市场拓展时,可以借鉴这种合作模式,探索更适应当地市场和监管环境的运营策略。
  • Rad Power Bikes面临挑战: 知名电助力自行车公司Rad Power Bikes于2025年告知员工,若无法在2026年1月前获得新融资或被收购,公司可能面临运营调整。这揭示了电助力自行车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对中国众多电助力自行车制造商而言,产品创新、成本控制和市场策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也警示着在快速增长的市场中,持续的资金支持和灵活的商业模式是企业生存的关键。
  • 特斯拉的动态: 2025年,有讨论称特斯拉可能在其电动汽车中引入苹果CarPlay功能,这在行业内引发了广泛关注。与此同时,特斯拉的能源存储部门在收到多起起火报告后,正处理其消费者Powerwall 2产品的召回扩大部分。这些事件提醒中国新能源企业,在追求技术领先和市场份额的同时,产品安全性和用户体验始终是不可忽视的生命线。此外,智能汽车生态系统的开放与合作(如CarPlay集成)也是值得深思的方向。
  • The Boring Company争议: 埃隆·马斯克的The Boring Company在2025年再次受到关注,原因是拉斯维加斯一处施工现场的消防员在进行安全演习时,被隧道挖掘过程中使用的化学品灼伤。此外,该公司还面临其他争议。这反映了新兴基建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面临的安全隐患和监管挑战,对于中国基建企业在海外承接项目时,安全管理和合规性是必须优先考虑的因素。
  • 丰田在美国投建电池工厂: 2025年,丰田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投资139亿美元的新电池工厂已投入生产。尽管丰田在美国有多家工厂,但这是其在日本以外的首个电池工厂。丰田还宣布计划在未来五年内追加至多100亿美元的投资,超出此前预期。这凸显了全球汽车制造商在关键零部件供应链本土化和多元化方面的努力,为中国电池及相关材料企业在全球布局工厂、深化国际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机遇。
  • 优步服务创新: 2025年,优步(Uber)在印度悄然试点应用内视频录制功能,以提升司机和乘客安全。同时,优步还通过推出“优步滑雪”(Uber Ski)等服务吸引高端客户,该服务允许乘客提前预订车辆前往北美和欧洲近40个热门滑雪胜地。这些服务创新表明,网约车平台正通过差异化和精细化运营,适应不同市场的需求并提升用户体验。中国出海的服务平台可以借鉴这些做法,深入挖掘目标市场的特定需求,提供更具竞争力的定制化服务。
  • Via的财务表现: 作为一家上市的交通科技软件公司,Via在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亏损3690万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达73%。同期营收增长11%,达到7.13亿美元。这组数据反映了交通科技软件公司在市场扩张期的投入与回报平衡问题。对于中国在智慧交通和出行服务领域寻求国际发展的科技企业而言,如何在持续研发投入和市场拓展的同时,逐步实现盈利并保持财务健康,是一个需要长期思考的课题。

特斯拉未来目标公众调查结果

在2025年早些时候进行的一项针对特斯拉未来目标的调查中,询问了公众认为特斯拉最有可能在2035年实现的哪一项产品目标,这些选项均基于马斯克的万亿美元薪酬计划中设定的真实目标:

  1. 交付2000万辆特斯拉汽车
  2. 拥有1000万活跃的完全自动驾驶(Full Self-Driving)订阅用户
  3. 交付100万台机器人
  4. 有100万辆自动驾驶出租车投入商业运营
  5. 以上目标均无法实现

调查结果显示,公众的看法主要集中在两个选项上:34.7%的受访者认为特斯拉最有可能实现“交付2000万辆特斯拉汽车”的目标,而32%的受访者则选择了“以上目标均无法实现”。

这表明,市场和公众对特斯拉在车辆交付方面的信心相对较高,认为其在规模化生产方面具有较强的执行力。与此同时,“以上目标均无法实现”的选项获得大量支持,也反映出市场对特斯拉其他雄心勃勃的科技目标(如自动驾驶订阅用户、机器人、自动驾驶出租车)存在一定的谨慎和怀疑。

具体来看,选择其他三项目标的读者比例较低:约9.5%的读者选择了“交付100万台机器人”,12.6%的读者选择了“1000万活跃的完全自动驾驶订阅用户”,而10.5%的读者选择了“100万辆自动驾驶出租车投入商业运营”。

这份调查结果为中国智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趣的视角。它提示我们,在制定长期战略和宣传企业愿景时,既要保持前瞻性,也要充分考虑技术实现难度、市场接受度和商业模式的成熟度。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务实地推动技术进步,逐步实现产品落地和商业化,或许是更稳健的发展路径。


全球移动出行领域的每一次创新、每一笔投资,都可能对未来的经济格局和生活方式产生深远影响。对于中国的跨境从业者而言,保持对这些动态的敏感性,深入分析其背后的机遇与挑战,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市场脉搏,推动自身业务的健康发展。在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的浪潮中,全球协作与本土创新并重,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waymo-auto-highway-save-50-xborder-logistics.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2025年全球移动出行领域迎来变革,自动驾驶汽车普及,新能源物流创新,空中出行探索。Waymo自动驾驶服务拓展至美国多地高速公路。Lucid Motors高层变动,新能源车企面临挑战。移动出行领域融资活跃,自动驾驶、新能源车、创新服务备受关注。福特BlueCruise扩大应用,Joby Aviation eVTOL试飞,Uber服务创新。特斯拉交付目标调查显示市场对其车辆交付信心较高。
发布于 2025-11-17
查看人数 63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NMedia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