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Visa/MC新规:高费率卡可拒付,跨境成本巨变!

在全球贸易日益紧密的今天,支付体系的效率与公平性,一直是各国市场参与者共同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对于中国跨境电商从业者而言,了解国际支付规则的变迁及其深远影响,是驾驭全球市场不可或缺的一环。近日,两家全球领先的支付网络巨头——维萨(Visa)和万事达(Mastercard),针对其与美国本土商家之间长达近二十年的手续费争议,提出了新的和解方案。这一动向不仅可能重塑美国支付市场的格局,更对全球特别是中国与美国之间跨境贸易的支付生态,带来了值得深思的启示。
这场围绕商家支付手续费(即“互换费”或“刷卡费”)的诉讼,可以追溯到2005年。当时,大量美国商家联合起来,对维萨和万事达收取的交易费用表达不满,认为这些费用过高,且缺乏足够的透明度。互换费是当消费者使用信用卡或借记卡进行支付时,商家需要向发卡银行支付的一笔费用,这笔费用随后由收单银行通过支付网络(如维萨、万事达)转交给发卡银行。对于商家而言,这笔费用直接增加了其运营成本,尤其是在利润空间日益缩小的零售行业,每一分钱的支出都至关重要。因此,互换费的争议,本质上是支付生态系统中各方利益博弈的体现。
在2025年年初,一个曾被提出的和解方案因未能充分解决核心问题,而被监管该案件的美国法院驳回。这表明,商家们对于改善支付费率的诉求是持续而坚决的。面对这一局面,维萨和万事达不得不重新审视,并在近期共同推出了一项新的和解提议。这个新方案的核心内容,在于对一项长期以来被商家广泛诟病的规则——“强制接受所有卡片”原则——进行了调整。
“强制接受所有卡片”原则,是指如果一家美国商家选择接受维萨或万事达卡片作为支付方式,那么它必须接受这两个品牌下所有类型的卡片,无论这些卡片的具体发行机构是谁,也无论接受这些卡片会产生多高的手续费。这一规定在过去确保了消费者支付的便利性,因为他们不必担心自己的高级信用卡会被某个商家拒绝。然而,对于商家而言,这却意味着他们不得不为某些高回报、高福利的信用卡支付更高的互换费。
举例来说,像美国大通银行(Chase)发行的蓝宝石储备卡(Sapphire Reserve)或花旗银行(Citi)发行的精英卡(Strata Elite)这类高端奖励卡,通常会附带积分、里程、返现等诱人福利。为了支撑这些福利,发卡银行通常会向支付网络和商家收取更高的互换费。具体来看,一张维萨无限卡(Visa Infinite)的互换费可能比维萨签名卡(Visa Signature)高出约0.15%。虽然这个百分比看起来不高,但对于交易量庞大、利润率较低的零售业而言,累积起来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在原有的“强制接受所有卡片”规则下,商家即使不愿承担更高的费用,也必须接受这些高端卡片。
根据维萨和万事达在2025年提出的最新和解方案,美国商家将获得更大的自主权。这项改变允许商家根据支付费用的高低,对不同级别的维萨和万事达产品进行区分处理。这意味着,商家可以选择性地接受或者拒绝某些高费率的支付卡产品。例如,一家商家可能会决定不再接受那些互换费最高的高端奖励信用卡。
此外,和解方案还可能允许商家将接受高费率卡片所产生的额外成本,以附加费的形式转嫁给消费者。这意味着,如果消费者选择使用一张高回报的信用卡进行支付,商家可能会在结账时收取一笔额外的费用。这项条款无疑将支付成本的透明度进一步推向前端,让消费者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到自己所使用的支付工具背后所产生的费用。
对于商家而言,这项新政策无疑是一把双刃剑。他们将面临一个艰难的抉择:是为了节省成本而拒绝接受部分高费率的卡片,从而可能疏远那些通常拥有较高消费能力、更看重积分和奖励的富裕消费者群体?还是继续接受所有卡片,但可能通过附加费的形式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这同样可能引发消费者不满?这一决策将考验每个商家在成本控制、顾客满意度和市场竞争力之间的平衡艺术。
从中国跨境行业的角度来看,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值得我们深入分析和提前布局。
对中国跨境电商卖家的影响:
- 支付成本结构调整: 对于主要面向美国市场的中国跨境电商卖家而言,支付处理费用是其运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美国本土的支付环境发生变化,中国卖家也需要密切关注其支付服务提供商(PSP)是否会调整对跨境交易的收费策略。如果PSP能够区分处理不同等级的维萨和万事达卡片,并提供相应的费率选项,中国卖家就有机会优化其支付成本。
- 定价策略的灵活性: 在新的规则下,如果中国跨境卖家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识别并区分美国消费者使用的卡片类型,那么在理论上,他们可以采取更灵活的定价策略。例如,可以对使用高费率卡片的消费者收取一定的附加费,或者通过提供不同支付方式的折扣来引导消费者选择低成本的支付方式。但这需要支付通道的配合和技术支持。
- 消费者体验管理: 任何支付规则的改变都可能影响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如果美国消费者习惯了使用高奖励信用卡支付,却在中国跨境电商平台遇到额外的附加费,可能会导致一部分消费者转向其他接受其 preferred 支付方式的平台。因此,中国卖家需要提前做好沟通和解释工作,确保消费者对支付规则的理解,并提供多元化的支付选项,以维持良好的客户关系。
- 支付技术与合规性要求: 随着支付规则的细化,对中国跨境电商平台的技术要求也会相应提高。平台需要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卡片,并根据规则进行费率计算或附加费征收。此外,合规性也是关键,任何附加费的收取都需要符合当地法规,并清晰告知消费者。
对全球支付行业的影响:
- 竞争格局变化: 维萨和万事达的这一举措,可能会促使其他支付网络(如美国运通、发现卡等)以及新兴的支付方式(如数字钱包、“先买后付”服务等)重新评估其市场策略。在费率透明度提高的背景下,支付行业内的竞争可能会更加激烈,各方都将努力争取商家和消费者的青睐。
- 支付创新加速: 为了应对复杂的支付环境和商家对成本控制的需求,支付技术和服务提供商可能会加速创新,推出更多智能化的支付解决方案,帮助商家管理不同费率的卡片,并优化支付流程。
- 法规监管趋势: 互换费争议在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存在,此次美国市场的和解方案,可能会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规监管产生示范效应,推动全球范围内支付费率的透明化和合理化。
总的来说,维萨和万事达此次提出的和解方案,是全球支付生态系统持续演进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它不仅关乎美国本土商家的运营成本和消费者支付习惯,更对以美国市场为重要目标地的中国跨境从业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面对支付规则的持续变化,中国跨境从业人员应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密切关注后续和解方案的落地细节及其具体实施情况。这包括:
- 持续关注外媒报道: 了解美国支付行业动态和商家、消费者对新政策的反应。
- 评估对自身业务的影响: 分析新规可能带来的成本增减,以及对美国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潜在影响。
- 与支付服务商保持沟通: 及时了解支付通道对新政策的响应和提供的解决方案。
- 提前做好策略调整准备: 无论是定价策略、支付选项设置,还是客户沟通方案,都应提前规划,以确保在变化来临时能够迅速适应,维护业务的平稳运行和持续增长。
在一个日益互联互通的世界里,对全球支付规则的深入理解和灵活应对,无疑将成为中国跨境企业在全球市场中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visa-mc-rule-reject-fee-cards-xborder-cost.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