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镀锌钢材跌$40!巨头百亿回流,跨境新商机!

在全球经济格局持续演变,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美国汽车及其相关钢铁市场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结构性调整。这些变化不仅牵动着美国本土制造业的神经,也为全球,特别是中国的跨境从业者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和战略思考空间。理解这些动态,对于我们精准把握国际市场脉搏,寻求合作与发展机遇至关重要。
近期海外市场分析指出,尽管当前电动汽车需求面临一些挑战,且整体汽车销量预测可能出现下滑,但2026年美国汽车行业的钢材需求预计仍将保持稳定甚至增长的态势。这背后,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包括政策调整、消费者偏好转变以及汽车制造商的策略应变。
美国汽车市场面临新变局
2025年,美国汽车市场正经历一场关键转型。值得关注的是,美国政府此前针对电动汽车(EV)的7500美元税收抵免政策正逐步取消,这无疑给电动汽车的推广带来了一定影响。例如,2025年10月14日,美国通用汽车(GM)就曾表示,由于电动汽车补贴政策的取消,预计将导致其2025年第三季度收益减少16亿美元。在此前一个季度,即2025年第二季度,通用汽车还曾指出,美国总统特朗普征收的关税对其供应链产生了11亿美元的负面影响。
在市场利率持续走高、消费者信心受到一定程度压制的大背景下,电动汽车激励措施的减少,可能对新车销售构成压力。面对这一局面,汽车制造商正积极调整战略,他们希望能够适度放宽车辆排放标准,以便能将更多资源重新投入到燃油车和混合动力车型的研发与生产中。这反映出市场在向多元化动力模式进行动态平衡。
销量预测与市场表现
尽管存在挑战,但市场机构对美国轻型汽车销量的预测显示出一定的韧性。海外机构S&P Global近期已将其对美国轻型汽车2025年销量的预测从1570万辆上调至1610万辆。如果这一预测成为现实,那么这将是美国轻型汽车销量连续第三年实现增长。这一增长部分原因可能在于,消费者在预期关税引发的通胀效应和电动汽车激励措施取消之前,提前进行了购车。
具体到月度数据,根据Wards Intelligence的数据,美国轻型汽车销量在2025年9月同比增长3.8%。同一时期,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创下了12%的历史新高,显示出其在特定消费者群体中的吸引力依然强劲。然而,展望2026年,市场预计美国轻型汽车销量可能将下降约5%,达到1530万辆。这表明市场对未来一年汽车销售的整体预期趋于谨慎。
与此同时,美国总统特朗普对汽车进口征收25%的关税政策,在2025年4月导致汽车进口量下降了38%,并在随后的几个月里也显著减少了进口规模。这一政策旨在支持美国本土汽车制造商,可能有助于提升他们在国内市场的份额,从而刺激美国本土汽车生产。
钢铁行业:需求稳定,价格承压
与汽车市场的起伏相伴相生的,是钢铁行业的变化。海外报告的受访者表示,2025年10月,流向美国汽车行业的钢材交付量保持稳定。这与美国汽车产量的相对韧性相符。例如,在美国钢铁生产商Cleveland-Cliffs近期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中,该公司表示其对汽车行业的销售量增长了10%。这显示出,即便汽车市场面临结构性调整,对高质量汽车用钢的需求依然坚挺。
然而,价格方面却呈现出不同的景象。热镀锌卷板的价格持续承压,每短吨下降了10至40美元,达到自2025年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这可能反映出市场供需平衡的变化,以及原材料成本、生产效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尽管销量稳定,但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对于跨境贸易商而言,这意味着需要更精细地管理成本和优化供应链,以应对价格波动带来的挑战。
全球钢铁与汽车行业展望
全球钢铁行业的未来发展,同样离不开对汽车市场以及其他重要经济驱动力的审视。世界钢铁协会(worldsteel)在其最新发布的短期展望报告中指出,2026年美国钢材消费量的增长并非主要由汽车行业驱动。相反,其预测美国钢材消费量在2026年将同比增长1.8%,这主要归因于住宅建设领域的压抑需求、私人投资的增加、融资条件的改善以及不确定性的降低。这一增长预测是在2025年美国钢材消费量预计增长1.8%的基础上提出的,显示出建筑和基础设施建设对钢铁需求的强劲支撑。
相比之下,欧洲汽车行业正面临一系列更为严峻的挑战,其中最显著的便是需求下降。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欧盟汽车产量同比下降2.8%,略低于600万辆。
成本上升和需求不振,促使欧盟第二大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在2025年10月期间,对其分布在七个生产基地的工厂实施了长达三周的停产措施。同时,英国豪华汽车品牌捷豹路虎(JLR)则因在2025年8月31日遭遇网络攻击,被迫停产了一个多月。据估算,捷豹路虎在英国、斯洛伐克、印度和巴西等地的停产,造成的损失高达19亿英镑(约合25.3亿美元),其中一半的损失由其供应商承担。这些事件凸显了全球汽车供应链的脆弱性以及外部风险的冲击力。
世界钢铁协会的报告进一步指出,欧盟的近期增长前景更多地集中在国防开支上。该协会预测,2026年欧盟对国防部门的投资,加上基础设施支出的增加,将推动其钢材消费量同比增长3.8%。这同样是在2025年预期增长1.3%的基础上实现的,表明欧洲钢铁需求结构正在发生转变。
我们可以通过表格更清晰地了解美欧在钢材消费增长上的预测:
| 区域 | 2025年钢材消费增长预测 | 2026年钢材消费增长预测 | 主要驱动力(2026年) |
|---|---|---|---|
| 美国 | 1.8% | 1.8% | 住宅建设、私人投资、融资条件改善、不确定性降低 |
| 欧盟 | 1.3% | 3.8% | 国防开支、基础设施支出 |
美国汽车市场长期展望与投资动向
尽管短期内美国汽车用钢需求面临挑战,但从更长远的视角来看,其前景仍较为乐观。S&P Global预测,继2026年之后,美国汽车市场还将迎来两年的持续增长。这种积极的长期展望,部分得益于汽车产业向钢材密集型燃油车和混合动力车型生产的转变,这有望进一步推高钢材需求。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多元化,高性能钢材在这些车型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如高强度钢、超高强度钢等。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汽车进口关税政策,以及其所倡导的“产业回流”战略,也正吸引着更多投资涌入美国本土汽车及相关产业。这对于提升美国国内制造业水平,保障供应链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海外报告此前曾报道,韩国现代汽车(Hyundai)与浦项制铁(Posco)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合作建立了一家新的钢铁厂,专门生产汽车用钢。这只是一个总投资达58亿美元大型项目的一部分,它体现了国际巨头对美国本土汽车钢材市场的长期信心和战略布局。
在2025年12月,Stellantis还宣布了一项未来四年内对其美国业务投资130亿美元的宏伟计划。这是这家汽车制造商在美国100年历史中最大规模的投资。这项投资将用于资助全新燃油发动机的生产,并预计创造超过5000个就业岗位。这些大手笔的投资,不仅为美国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也预示着汽车产业在当地的深度扎根与持续发展,特别是对传统燃油动力技术的再投入,反映出市场对多元化动力形式的需求。
对中国跨境从业者的启示
以上分析显示,当前国际汽车和钢铁市场正处于一个复杂多变的时期。对于中国的跨境从业人员来说,洞察这些趋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 关注产业链机会: 美国汽车制造业的回流和本土投资的增加,可能带来对特定零部件、中间产品甚至高端装备的需求。中国企业可以评估自身在这些领域的竞争优势,积极寻求合作与供应机会。
- 优化供应链布局: 国际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使得供应链的韧性和多样性变得尤为重要。中国企业在拓展海外市场时,应更注重构建多元化、本地化的供应链网络,以降低风险。
- 深耕技术创新: 无论是传统燃油车还是新能源汽车,对高强度、轻量化、环保型材料的需求是长期趋势。中国钢铁企业和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应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以满足国际高端市场的需求。
- 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消费偏好、政策导向以及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速度都在加快。中国企业需要建立更加敏锐的市场洞察机制和快速响应能力,及时调整战略和产品组合。
- 宏观经济视角: 美国和欧洲的钢材需求增长驱动力各有侧重,这提示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某一区域的经验套用到其他区域。了解各国具体的经济发展阶段、产业政策和消费习惯,是制定精准市场策略的前提。
总而言之,国际市场的风云变幻,既带来了挑战,也孕育着新的机遇。作为中国的跨境从业者,我们应保持积极向上、务实理性的态度,深入研究全球市场动态,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大局,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中国企业的创新与活力。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us-steel-down-40-bil-repatriation-opps.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