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S&L危机:400万贷款,政府为次级债损超400万

2025-09-21跨境电商

Image

在全球经济日益紧密相连的2025年,中国企业和投资者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对海外市场的金融环境、监管体系和风险管理机制保持高度关注显得尤为重要。了解过往国际金融事件的脉络及其深远影响,能够为我们审慎布局、稳健发展提供宝贵的历史借鉴。在这样的背景下,回顾上世纪末美国储贷机构(thrift industry)面临的挑战,尤其是涉及特定商业交易导致机构经营困境的案例,对于理解海外金融风险的复杂性,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在1980年代中后期,美国储贷机构行业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危机,期间许多机构因不良贷款和经营不善而陷入困境。其中,一起涉及佛罗里达州日出市的布劳沃德联邦储贷银行的案例,对外媒而言,成为了当时不良借贷行为的一个具体体现。这起事件围绕一笔向时任美国总统布什的儿子杰布·布什及其商业伙伴提供的贷款展开,最终导致该储贷银行资不抵债,并引发了联邦政府的介入。
City National Bank collage

一起商业贷款的波折

据外媒报道,这起交易的核心是一栋位于迈阿密的办公大楼。1985年,杰布·布什和他的商业伙伴阿曼多·科迪纳共同成立了一家名为“1390 Brickell”的合伙企业。他们以900万美元的价格购入了这栋办公大楼。为了完成这笔交易,他们从一家保险公司获得了一笔700万美元的抵押贷款。同时,布劳沃德联邦储贷银行又向他们提供了460万美元的贷款。这笔超出购置成本的资金,原计划用于大楼的翻新改造以及设立储备金账户。

布劳沃德联邦储贷银行提供的这笔460万美元贷款,是通过由杰布·布什和科迪纳的前合伙人J.爱德华·休斯顿领导的J. E.休斯顿金融集团获得的。从融资结构上看,这种将一笔物业同时由两家机构提供贷款,并由其中一家提供次级抵押贷款的做法,在当时并非罕见,但对次级债权人而言,其风险等级相对更高。

不幸的是,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布劳沃德联邦储贷银行的财务状况在1988年恶化,最终陷入了资不抵债的境地。联邦政府随后介入,作为储贷行业救助计划的一部分,承担了这笔迈阿密物业贷款中的400多万美元损失。这笔资金的支出,旨在弥补因储贷银行破产而造成的金融系统损失,确保存款人利益和社会金融稳定。

面对监管机构,杰布·布什和科迪纳就这笔贷款达成了一项和解协议。根据协议,他们偿还了50.5万美元,并保留了对大楼的控制权。当时,外媒提到,当被问及是否意识到这笔还款资金最终来自纳税人时,双方均表示不了解。联邦官员随后对此协议进行了辩护,指出考虑到当时迈阿密商业房地产市场的疲软态势,以及这笔贷款是由风险较高的次级抵押贷款担保,该协议已是当时可行的最佳解决方案,并强调杰布·布什在这其中并未获得任何特殊待遇。

在同一时期,关于这笔460万美元贷款的偿还责任,1390 Brickell合伙企业与休斯顿之间也曾发生过诉讼。最终,在联邦监管机构的协调下,双方在庭外达成了和解。联邦监管机构之所以能介入,是因为在1988年12月31日的一项协议中,布劳沃德联邦储贷银行的资产和负债被出售给了加州联邦银行。这项协议规定,政府将担保加州联邦银行在接管布劳沃德事务中可能遭受的任何损失,并支付其管理贷款的成本以及解决相关诉讼的费用。
People look at signs posted outside of an entrance to Silicon Valley Bank in Santa Clara, Calif., Friday, March 10, 2023. The 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 is seizing the assets of Silicon Valley Bank, marking the largest bank failure since Washington Mutual during the height of the 2008 financial crisis. The FDIC ordered the closure of Silicon Valley Bank and immediately took position of all deposits at the bank Friday. (AP Photo/Jeff Chiu)

储贷危机与金融监管的演进

这起事件并非孤例,而是1980年代美国储贷危机的一个缩影。储贷机构最初设立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社区住房贷款,然而在1980年代,一系列的放松管制和经济环境变化,使得这些机构得以扩大其投资范围,涉足了更多高风险的商业房地产项目。在利率市场化和房地产投机盛行的背景下,许多储贷机构过度依赖短期存款支持长期、高风险的贷款,资产负债错配严重。当房地产市场出现下行,不良贷款激增,加上存款保险制度的道德风险,最终导致大量储贷机构倒闭。联邦储蓄贷款保险公司(FSLIC)的资金枯竭,最终由纳税人承担了巨额的救助成本。

这场危机促使美国金融监管体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改革。其核心在于认识到,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营不仅关系到自身的盈利能力,更关乎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和社会公共利益。监管机构的职责不仅仅是事后救助,更重要的是事前防范和风险控制。例如,强化了资本充足率要求,限制了高风险投资,并对贷款评估和抵押品管理提出了更严格的标准。这些改革旨在构建一个更加审慎、透明和负责任的金融环境。

对中国跨境投资的启示

2025年,中国企业和个人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投资机会时,历史的经验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起历史事件提醒我们,在海外进行房地产或任何形式的投资时,务必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全面尽职调查的重要性: 在选择海外合作伙伴和金融机构时,必须进行彻底的背景调查和信用评估。了解对方的财务状况、声誉以及过往经营记录,是规避潜在风险的第一步。即使是表面上信誉良好的机构或个人,其背后的商业行为模式和风险承受能力也需要仔细审视。

  2. 深入理解当地市场动态: 商业房地产市场受宏观经济周期、区域供需、政策法规等多重因素影响。盲目乐观或仅仅依据表面信息做决策,可能会面临巨大的风险。投资者需要投入资源进行专业的市场调研和风险评估,了解目标市场的历史波动、当前趋势以及未来发展潜力。尤其要关注当地的法律框架对房地产抵押、债权保护和破产清算程序的规定。

  3. 审慎评估融资结构与风险: 贷款结构,特别是次级抵押贷款,通常伴随着更高的风险。这类贷款的偿还顺序低于一级抵押贷款,一旦借款方违约或资产贬值,次级债权人可能面临更大的损失。中国跨境投资者在进行融资时,应充分理解不同类型贷款的风险特征,避免过度杠杆化,并确保融资结构与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

  4. 关注海外金融监管环境: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金融监管政策存在显著差异。了解当地的金融法规、银行监管要求以及在金融机构出现危机时的政府介入机制,对于保护自身权益至关重要。例如,存款保险制度如何运作,监管机构在处理破产机构时的权限和程序等,都可能影响到投资的最终结果。这不仅仅是合规的问题,更是风险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

  5. 培育长期稳健的投资理念: 任何投资都伴随着风险,追求短期高回报往往可能面临更高的不确定性。秉持长期主义、稳健经营的理念,将有助于穿越市场周期,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进行跨境投资时,不仅要看眼前的收益,更要考虑潜在的风险敞口、退出策略以及风险对冲方案。
    The Silicon Valley Bank logo on a laptop screen arranged in Riga, Latvia, on Friday, March 10, 2023. Panic spread across the startup world as worries about the financial health of Silicon Valley Bank, a major lender to fledgling companies, prompted Peter Thiels Founders Fund and other prominent venture capitalists to advise portfolio businesses to withdraw their money, even as the banks top executive urged calm. Photographer: Andrey Rudakov/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结语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尽管上述事件发生在遥远的1980年代,但其中所蕴含的金融风险、监管挑战以及市场波动的规律,在2025年乃至更远的未来,依然值得我们深思。对于致力于“走出去”的中国跨境从业人员而言,持续学习海外市场的经验教训,不断提升自身的风险识别和管理能力,是确保在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环境中行稳致远的关键。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us-sl-crisis-4m-loan-govt-lost-over-4m-on-sub-debt.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快讯:2025年,特朗普任美国总统。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需警惕风险。回顾上世纪末美国储贷危机,一案例涉及杰布·布什贷款,储贷银行破产,政府承担损失。提醒中国投资者关注尽职调查、市场动态、融资结构和监管环境,坚持长期稳健投资。
发布于 2025-09-21
查看人数 181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