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读写触底!AI个性化教学,5分钟定制课程!
当前,全球数字化浪潮势不可挡,人工智能技术正逐步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领域也成为其重要的应用场景。特别是进入2025年,面对后疫情时代带来的诸多挑战,各国教育界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借助新兴技术,来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在美国,教育机构近期便将目光投向了人工智能,以期应对该国学生读写能力面临的严峻挑战。
美国学生读写能力面临的挑战并非朝夕之间。事实上,早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前,美国学生的阅读分数就已经呈现出下滑趋势。疫情的蔓延,更是让这一问题雪上加霜,导致高中毕业生的阅读分数跌至几十年来的最低水平。教育工作者们普遍认为,屏幕使用时间增加、注意力持续时间缩短以及阅读长篇文本的习惯减少,都可能是导致这一现象的关键因素。这些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无疑对传统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了应对读写能力的挑战,美国的一些州,如密西西比州和路易斯安那州,此前已经开始尝试改革阅读课程,并通过立法来提高儿童的读写能力。然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日益成熟,它为教育界重新构想学生学习阅读的方式,带来了新的契机和可能性。
放眼全美国,从家长、教育工作者到社区组织,都在积极尝试各类AI驱动的辅导工具。这些工具能够聆听孩子们朗读,实时纠正错误,并根据每个学生的阅读水平调整课程内容。尽管关于使用人工智能的潜在风险以及它能否真正提高读写技能,仍存在一些疑问,但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已然开始。
美国丹佛市公立学校近年来因积极拥抱人工智能产品而受到广泛关注,这些AI工具不仅被用作教学辅助,也为教师提供了支持。据该学区人文学科主管詹妮弗·贝格利介绍,这个拥有大约200所学校的教育系统,自2025年1月起便开始与一家专注于AI阅读辅导的公司Amira Learning合作。目前,数千名小学学生正在使用该平台进行阅读学习。
贝格利女士阐述了AI工具的工作原理:当孩子们大声朗读时,AI工具会进行聆听。当学生在某个单词上遇到困难时,它会进行“微干预”。例如,程序可能会提示学生在鼠标垫上移动手指,同时发出单词的音。值得一提的是,这款AI程序还支持英语和西班牙语教学——这在丹佛市是一个重要的卖点,因为根据学区数据显示,该市大约三分之一的学生在家中使用西班牙语。Amira Learning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马克·安吉尔透露,目前美国约有400万学生可以使用Amira的软件。
贝格利女士最初对在课堂中使用人工智能持怀疑态度,但她表示,人工智能在该学区取得了成功。她向外媒表示:“学生们只是对着人工智能阅读,他们觉得这很有趣,因为他们能得到反馈……它实现了教师无法大规模实现的、非常个性化的差异化教学。”这种高度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正是传统课堂教学难以企及的优势。
尽管人工智能在读写能力提升方面展现出一定的潜力,但研究人员普遍认为,这项技术并非万能,它不能单枪匹马地解决所有阅读水平问题。
外媒援引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助理教授徐莹的研究指出,她发现“当孩子们与一个提出问题并提供反馈的AI聊天机器人一起阅读时,孩子们获得的益处与成年人一起阅读时相似”。然而,她也强调,她的研究并未表明人工智能可以取代家长和教师的角色。相反,她建议应向孩子们解释,这项技术是家庭学习和课堂学习的补充。
得克萨斯州珀米恩盆地地区的男孩女孩俱乐部执行董事、前学校校长安德拉·琼斯对此表示认同。她认为,“没有什么能替代老师或成人与孩子一起阅读。无论是1岁还是7岁,这种亲密的‘膝上时光’都至关重要。”琼斯女士指出,她所在的社区长期以来一直面临读写水平低下的问题,并且这是一个代际相传的难题。
2025年春季,琼斯女士的男孩女孩俱乐部与一家名为Edsoma的AI教育公司合作。该软件首先评估学生的阅读水平,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允许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当孩子们大声朗读时,这个AI驱动的工具还能实时提供发音和流畅度方面的反馈。
琼斯女士的女儿现在是幼儿园的学生,她亲身感受到了孩子们入学时技能水平的巨大差异。“有些孩子已经能用草书写自己的名字,而另一些孩子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名字以哪个字母开头。”她解释道。琼斯女士认为,AI工具能够满足那些家庭没有时间经常陪伴孩子阅读,或者母语不是英语的孩子的需求,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额外的支持渠道。
随着人工智能工具逐渐改变孩子们学习阅读的方式,教育专家也提醒,学校和科技公司在引入新技术的同时,需要确保其与现有的阅读课程保持一致。
纽约大学儿童与读写教育教授、前联邦小学和中学教育助理部长苏珊·纽曼,目前在纽约市公立学校指导学生的阅读实践。她表示,她曾成功使用ChatGPT将文本调整到学生的阅读水平,然后逐渐添加更长的单词和更复杂的句子——教育工作者将这种技术称为“支架式教学”。借助人工智能,她可以在五分钟内完成这样的课程设计。
但纽曼教授也强调,AI辅助的课程需要与课堂教学保持同步,否则“学生们将面临两种课程而非一种,需要协商两种不同的技能和策略而非一种”。这种不协调可能导致学习上的混淆和效率的降低。
此外,家长们对增加的屏幕使用时间以及孩子数据隐私的担忧也日益突出。2024年,纽约市公立学校就曾因审计部门提出隐私问题,而终止了与某AI驱动的阅读项目的合同。丹佛市学区官员向外媒透露,他们对学生数据的使用有严格的要求,以确保信息安全。
一些人工智能领域的负责人也担心,将这项技术引入年幼学生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AiEdu是一家致力于提升学生和教育工作者人工智能知识的非营利组织,其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亚历克斯·科特兰向外媒表达了担忧:“未来十年,似乎更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所有贫困孩子都拥有人工智能——他们将拥有AI教师、AI导师、AI游戏化学习应用。而我认为,富裕孩子将身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阅读经典,用钢笔和纸写作……我对此非常担心。”这反映了对人工智能可能加剧数字鸿沟和教育不公平的深层忧虑。
如何适度地依赖AI驱动的读写工具,将是一个需要时间来探索和实践的问题。宾夕法尼亚州一所小学的校长乔丹·考德威尔表示,她的学校员工目前正处于将人工智能融入日常运营的初期阶段,但她同时强调,书籍和图书馆对学生来说仍然是基础性的资源。
考德威尔校长解释说:“我们不想让他们整天都被技术淹没,然后回到家又使用更多的技术。这确实是一个平衡的艺术。”这表明,教育界在拥抱技术创新的同时,也必须审慎思考如何保持教育的本质,如何在技术与传统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确保技术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取代了人文关怀和深度学习。
总的来看,人工智能在改变教育面貌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特别是在个性化教学和解决教育资源不均方面。然而,其应用并非没有挑战,包括技术与课程的融合、数据隐私保护、屏幕时间管理以及潜在的数字鸿沟问题等。美国教育界在2025年探索AI与读写教育的实践,无疑为全球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对于国内的跨境从业人员而言,关注海外教育科技的发展动态,尤其是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与挑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全球教育科技的市场趋势和技术前沿,也为国内教育科技企业出海或借鉴国际经验,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这些实践也提醒我们,在推动技术赋能教育的同时,更应注重教育的公平性、人文性和可持续发展。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us-literacy-plunges-ai-5min-lessons.html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