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生命科学地产2025遇冷!高空置率,中国跨境抄底正当时

进入2025年,全球经济格局持续演变,其中美国生命科学地产市场正经历一场显著的调整。曾几何时,这一领域是资本竞相追逐的“香饽饽”,一度以惊人的速度扩张。然而,步入2025年,一系列最新迹象表明,市场正从过热的增长态势中逐步降温。当前,美国生命科学物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高空置率,而该领域的租户也承受着融资方面的严峻挑战,这些挑战预计可能会持续数年之久。
回顾过去几年,尤其是2020年至2022年期间,受到全球范围内生命科学领域创新浪潮的推动,以及低利率环境下充裕的风险投资(VC)涌入,美国生命科学地产市场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彼时,大量资金投入到生物技术、制药和医疗器械等创新型企业中,这些企业对研发空间、实验室设施的需求急剧攀升。为了满足这一旺盛的需求,房地产开发商在波士顿/剑桥、旧金山湾区和圣地亚哥等生命科学重镇,纷纷规划并建设了大量专业的实验室和研发中心。
这种高速增长态势在2021年至2022年达到顶峰,当时的资本市场对生物科技项目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无论是初创公司还是成熟企业,都倾向于扩大研发团队,租赁更大、更先进的实验室空间,以加速创新成果的转化。这种乐观预期促使开发商们大胆扩张,许多项目在没有确定租户的情况下就投入建设,形成了庞大的“投机性”供应。
然而,市场风向在2023年开始转变,并延续到2024年和2025年。随着全球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如美联储持续加息导致融资成本上升,以及投资者对风险的偏好趋于谨慎,生命科学领域的风险投资活动显著放缓。曾经唾手可得的资本变得稀缺,许多生物科技初创企业面临着融资困难,不得不削减开支,甚至缩减团队规模,导致对实验室空间的需求骤减。
双重压力之下,市场供需失衡的矛盾日益凸显。一方面,前两年大规模建设的新增供应陆续交付使用;另一方面,租户需求却在萎缩。这直接导致了生命科学物业的空置率一路走高,达到历史新高。对于许多持有或开发这类资产的房地产企业而言,如何应对持续增长的空置和租金压力,成为了摆在眼前的重大课题。
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一些行业内的主要参与者开始采取战略性调整。例如,美国知名生命科学房地产开发商IQHQ,近期便采取了出售非战略性土地资产的举措。据外媒报道,IQHQ的一位发言人表示:“我们定期评估我们的资产组合,以寻找通过出售目前对IQHQ而言可能不具战略意义的土地资产来循环利用资本的机会。”
IQHQ的这一行动,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整个市场趋势的一个缩影。它反映了在当前环境下,开发商和资产持有者正在更加务实和理性地审视其投资组合,优化资产配置,以适应新的市场周期。这种“资本循环”的策略,旨在释放非核心资产的价值,将资源重新配置到更具潜力和回报的核心业务或区域,从而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长期竞争力。
具体来看,美国各大生命科学集群都感受到了这种市场调整带来的影响。在波士顿/剑桥地区,作为全球生物科技的创新中心,虽然核心区域的优质空间仍有一定需求,但整体空置率已明显上升,一些次级市场和新建项目的招租难度加大。旧金山湾区和圣地亚哥等地的情况也类似,尤其是一些新兴的生命科学园区,在招商引资方面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对于生命科学领域的租户,尤其是那些仍在发展初期的生物科技公司来说,融资困境是当前最大的挑战。资本的收紧意味着他们获得研发资金的难度增加,许多原计划的扩张项目不得不搁置。一些企业甚至为了节省开支,选择合并办公室,或者将部分研发活动外包,进一步减少了对独立实验室空间的需求。这种资金层面的压力,传导到房地产市场,直接加剧了空置率的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市场面临调整,但生命科学行业本身的长期发展基础依然坚实。全球人口老龄化、慢性病负担加重以及对新型疾病治疗手段的持续需求,都预示着生物科技和医疗健康领域未来仍将是创新热点。因此,当前的房地产市场调整,更多被视为一种健康的“修正”过程,而非行业基本面的崩溃。它将有助于淘汰不合理的投机性项目,促使市场向更健康、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在挑战中也蕴藏着新的机遇。例如,市场可能会催生出对更灵活、共享的实验室空间模式的需求,以适应初创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弹性需求。同时,专注于特定前沿技术领域,如基因编辑、细胞疗法、人工智能驱动药物研发等高精尖方向的研发机构,对定制化高端实验室的需求依然存在。随着市场估值的调整,一些具有潜力的资产或公司可能会以更合理的估值被整合,带来新的投资和发展机会。
对于中国的跨境从业人员而言,密切关注美国生命科学地产市场的这些动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首先,这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当前估值调整的背景下,中国医药企业、生物科技公司或投资机构,在美进行并购、合资或直接投资生命科学相关资产时,或许能获得更为有利的条件。这不仅包括潜在的更低资产价格,也可能带来租赁成本的优势,从而降低海外运营的初期投入。
其次,这也能为国内生命科学园区和地产开发商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了解海外成熟市场在面对供需失衡时的应对策略,以及生命科学产业与房地产市场之间的互动规律,有助于我们更理性地规划国内的生命科学产业布局和园区建设,避免重蹈过度投机和供应过剩的覆辙。
最后,从更宏观的层面看,美国作为全球生命科学创新的主要策源地之一,其风险投资和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往往预示着全球生物科技产业的整体趋势。中国跨境从业人员应将其视为全球市场风向标,深入分析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包括政策导向、技术突破和资本流动等因素,从而更好地把握全球生命科学产业的发展脉搏,为国内相关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和战略参考。
因此,建议国内相关从业人员持续关注此类动态,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审慎评估风险,积极捕捉全球生命科学领域在调整期所孕育的潜在机遇。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洞察国际市场趋势,是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的关键。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us-life-sci-re-cools-high-vacancy-china-buy.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