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有限牌照:跨境成本大降,周转省3天!

2025-10-15跨境支付

Image

全球数字经济浪潮下,支付体系的效率已成为衡量商业活力的关键指标。对于中国跨境企业而言,全球支付链路的顺畅与否,不仅直接影响运营成本,更关乎资金周转速度和市场竞争力。进入2025年以来,美国国内关于如何提升支付系统效率、激发市场竞争的讨论再度升温,金融监管议题在美国华盛顿成为了焦点话题。这不仅关乎美国本土市场,其潜在的改革动向也可能通过跨境贸易和投资,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美国支付体系的挑战:创新与效率的瓶颈

长期以来,美国在数字支付领域的技术创新方面表现活跃,涌现出众多领先的科技公司。然而,行业观察者约翰·穆勒先生(一位资深的美国行业顾问,曾在美国数字支付巨头Stripe、Meta和PayPal担任高级法律职务,现居纽约)指出,虽然数字支付技术日新月异,但现行的一些监管框架和运作模式,可能无意中限制了这些创新成果的广泛应用和市场竞争的充分展开。

当前,美国支付系统面临的核心挑战之一是,大多数数字支付公司无法直接接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简称“美联储”)的核心支付系统,也难以成为主流信用卡网络的全会员。这意味着,这些创新型公司必须通过与传统银行合作,才能完成资金的清算和结算。这种“中间环节”在提升安全性的同时,也无形中增加了每笔交易的成本,并延长了处理时间。对于全球范围内的跨境业务而言,这种额外的延迟和成本,更是直接体现在了资金的跨境流转效率和费用支出上。

以美联储最常用的小额交易系统——自动清算所(ACH)为例,款项通常需要1到3个工作日才能结算。尽管存在当日处理的选项,但通常需要支付额外费用,且并非所有交易都适用,导致许多用户,包括从事跨境贸易的企业,只能选择等待。这种时间成本对于追求高效率和快速资金周转的跨境电商、服务贸易企业而言,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可能放大资金压力,增加不确定性。

为了提升支付效率,美联储在2023年推出了更先进的即时支付系统FedNow,旨在实现7天24小时的实时支付,显著缩短结算周期。然而,截至2025年,许多大型国家银行尚未全面采纳或完全开放其功能。即便部分银行已经接入FedNow,也可能出于自身运营安排或既得利益的考量,未能完全发挥该系统的即时性优势,继续按照自身的处理时间表放缓支付速度。客观而言,传统银行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从支付延迟中获益,例如通过滞留资金产生利息或收取额外手续费,这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它们加速结算的内在动力。

改革呼声:有限用途支付银行牌照的潜力

为了打破这些制约创新和竞争的壁垒,业内人士提出了一种具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为数字支付公司提供一种“有限用途支付银行牌照”。

这种牌照将允许数字支付公司直接接入美联储的支付系统,从而有效移除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显著提升资金流转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并促进市场竞争。值得强调的是,持有此类牌照的公司不能像传统银行那样提供贷款业务,其业务范围将严格限定在资金转移和清算,确保风险可控,并接受银行监管机构的审慎监管。这种“有限用途”的设计,旨在平衡创新与风险,让支付行业在更具竞争力的环境中发展。

引入这种有限牌照将带来多重积极益处:

  • 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移除中间环节能显著加速资金流转,减少每笔交易的额外开支。这对于需要频繁进行小额或快速结算的跨境电商、服务贸易企业来说尤为关键。资金能够更快地回笼和再投入,极大地提升了资本的利用效率。
  • 激活竞争,促进创新: 允许更多创新型数字支付公司直接参与市场,将打破少数大型银行和卡网络的垄断局面,激发更多基于技术的服务创新。这将促使整个支付生态系统更加动态和多元,为消费者和企业提供更丰富的选择和更优质的服务。
  • 赋能中小企业: 对于众多中小企业而言,更低廉、更迅捷的支付服务意味着更强的现金流管理能力,可以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甚至为业务拓展创造新的机会。例如,中国跨境卖家在与美国供应商或买家进行交易时,结算周期的缩短能有效优化资金使用效率,降低汇率波动风险,提升利润空间。
  • 惠及普通民众: 美国普通民众也能从中受益,例如工资能够更快到账,账单支付更加及时,从而减少因支付延迟带来的额外费用和不便,减轻财务压力。

尽管单笔交易的延迟或小额费用看似微不足道,但这些成本累积起来,对整个经济体系和广大民众构成了显著的负担。更快的支付速度意味着美国民众将感受到更小的财务压力,企业的营收回款更快,资金周转更灵活,这有利于提升整体经济活力。对于投资者而言,更低的交易成本和更快的结算速度,意味着更高的效率、更强劲的中小企业增长,以及在全球范围内更具竞争力的美国支付部门。

改革的历史脉络与未来展望

实际上,关于支付系统改革的讨论由来已久,其必要性在业界和政府层面均有广泛共识。早在2018年,美国货币监理署(OCC)就曾呼吁相关机构考虑为金融科技公司提供更灵活的监管框架。同年,美国财政部也在一份重要文件中指出,此类改革将“促进创新和公平竞争,最终惠及消费者”。这些历史性的呼吁,在2025年得到了新的响应。无论是美国两党政治力量,还是业界企业和行业协会,对这一议题的关注度持续高涨,表明改革的必要性已成为广泛共识。如果联邦政府不能跟上支付领域创新的步伐,那么整个支付行业的创新活力将受到制约。

对中国跨境行业的影响与启示

美国支付体系的演变,对全球贸易伙伴,尤其是与美国市场紧密相连的中国跨境从业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潜在影响。

  • 跨境支付效率的提升: 若美国能实现更高效、低成本的支付体系,直接的利好是中资企业在美国市场的资金周转将更加灵活,支付链路的整体成本也有望下降。这对于中国出口商、海外仓企业以及在美投资的企业来说,都将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有助于提升其全球竞争力。
  • 全球支付模式的借鉴: 观察美国在支付创新与监管平衡中的探索,也可以为我们思考和优化自身的跨境支付体系提供新的视角。例如,如何在保障金融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鼓励技术创新、引入多元竞争,以更好地服务日益增长的跨境贸易需求,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
  • 合规与风险管理: 随着支付模式的演变,合规性要求也可能随之调整。中国跨境从业者需要密切关注美国监管政策的最新动态,确保自身业务模式能够适应新的变化,防范潜在的合规风险。对支付规则的理解和适应能力,将成为企业在全球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

当前,全球经济的数字化趋势不可逆转,高效、安全的支付系统是支撑现代商业运营的基石。美国支付体系的潜在改革,不仅是其国内金融创新的重要一步,也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引发连锁反应。对于中国跨境行业的从业者而言,持续关注并理解这些国际动态,对于把握未来机遇、有效管理风险至关重要。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图片说明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us-license-cuts-cost-saves-3-days.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2025年,特朗普执政下美国重新讨论提升支付效率,金融监管成焦点。美国支付系统面临创新瓶颈,FedNow应用受限。行业呼吁推行“有限用途支付银行牌照”,以提升效率、激活竞争,惠及跨境企业和普通民众。改革对中国跨境行业有重要影响。
发布于 2025-10-15
查看人数 106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