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天才法案》下,万亿稳定币跨境支付竟无保障!

在全球数字经济浪潮中,稳定币作为连接传统金融与加密世界的重要桥梁,其影响力正日益增强,尤其在跨境支付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对于我们中国的跨境行业从业者而言,理解稳定币在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发展态势与监管环境,特别是其所蕴含的机遇与风险,显得尤为关键。近期,美国市场在稳定币监管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其新出台的法案及其潜在影响,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关注。
稳定币的使用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爆炸式增长。例如,以美元为支撑的稳定币,其月交易量在2020年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到2024年9月,这一数字已飙升至数万亿美元。这一显著增长,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2024年7月签署的《天才法案》有密切关系。该法案的出台,为稳定币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基础。
在市场层面,众多支付平台和金融机构已积极拥抱稳定币。目前,包括贝宝(PayPal)、苹果支付(Apple Pay)和谷歌支付(Google Pay)在内的知名支付服务提供商,已经陆续推出了支付稳定币服务。与此同时,许多主流银行、如万事达卡(Mastercard)和威士卡(Visa)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沃尔玛(Walmart)和亚马逊(Amazon)等大型零售商,甚至包括美国境内的怀俄明州和北达科他州,都在认真考虑或积极规划引入这种新型支付机制。这无疑表明稳定币正从新兴技术走向主流应用,其在商业和金融领域的融合程度日益加深。
《天才法案》的制定,为银行和非银行机构发行稳定币构建了监管框架,允许消费者使用这些稳定币进行商品购买和跨境支付。美国白宫、参议院的一个委员会以及部分外媒都曾宣称,这项法案旨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然而,从实际条文和运作机制来看,《天才法案》在消费者保护方面的考虑,仍有一些需要完善之处。它并未完全涵盖联邦法律中针对借记卡和信用卡所设立的诸多保障措施。因此,相较于传统的消费支付方式,支付稳定币可能面临更高的风险,并可能带来额外的成本。对于中国的跨境电商卖家或服务提供商而言,深入理解这些潜在的风险,对于规避未来的经营挑战至关重要。
首先,值得关注的是支付稳定币交易的不可逆转性。在传统支付领域,如果发生错误的支付,消费者往往可以通过投诉或银行介入来解决。然而,《天才法案》并未强制要求发行方设立明确的错误解决程序。这意味着,一旦出现支付错误,消费者在追回款项方面的路径可能不甚清晰。同样,在未经授权或欺诈性转账发生时,法案也未能提供足够的消费者保护。对于与美国市场进行交易的中国企业而言,如果其收款方出现此类问题,追偿的复杂性将显著增加。此外,该法案在起草上也有不尽完善之处,导致其是否能优先于美国各州的消费者保护法尚不明朗,这可能在司法实践中引发管辖权和适用法律的争议。
其次,消费者赎回其支付稳定币的能力是其价值的核心体现。尽管《天才法案》要求发行方允许赎回并披露其赎回政策,但它并未对发行方可能收取的赎回费用设定任何限制,也未明确规定发行方必须在多长时间内完成赎回。这意味着,消费者可能面临较高的赎回成本或长时间的资金冻结。更重要的是,发行方只需提前短短七天通知消费者,即可更改其赎回政策。这种政策变动的灵活性,无疑增加了消费者的不确定性,也对跨境业务中的资金流转效率构成了潜在挑战。
再者,关于稳定币的储备机制,法案要求发行方建立储备金,以确保有足够的资金赎回消费者的稳定币。然而,与传统银行存款不同,稳定币并不受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的保险保障。这意味着,如果非银行机构的发行方陷入破产,其储备金可能不足以全额补偿消费者。虽然消费者可以从破产机构的其他资产中索赔,但无法保证能全额追回所有资金。对于将稳定币作为跨境贸易结算工具的中国企业而言,发行方的信用风险和偿付能力,将成为其需要重点评估的因素。一旦发行方出现问题,其资金安全可能面临挑战。
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使用支付稳定币的消费者不具备提起私人诉讼的权利。这意味着,即使发行方明显违反了《天才法案》的规定,消费者也无法直接起诉发行方。这与管理借记卡和信用卡的法律形成了鲜明对比,后者通常允许胜诉的消费者获得损害赔偿、成本和合理的律师费。由于缺乏私人诉讼权,消费者只能依赖政府机构来执行法案。然而,联邦机构制定充分的规则、积极监督发行方以及对违规行为采取执法行动的能力和意愿,仍需审慎观察。当前美国政府机构人员的精简,以及多起针对金融机构的执法程序的自愿终止,并未完全打消外界的疑虑。此外,一些发行方可以选择由州级机构进行监管。由于这项职责是在法案通过后才新增的,这些州级机构在这类监管方面缺乏经验,并且在承担新职责时可能面临资金限制。
综合来看,这项法案的实施,虽然为稳定币的合规发展打开了空间,但也暴露出其在消费者保护方面的不足。对于考虑或已经在使用支付稳定币的金融机构和零售商而言,需要充分认识到这些潜在的风险。外媒普遍认为,消费者权益倡导者和律师群体正在密切关注这一市场的发展。那些试图利用《天才法案》中相对薄弱的消费者保护条款的商家,可能会面临公众曝光、声誉受损以及法律诉讼的风险。
对于中国的跨境行业从业人员而言,这意味着我们在拥抱数字货币带来的效率和便捷性的同时,必须对海外市场的监管细节和潜在风险保持高度警惕。尤其是在选择合作伙伴和支付工具时,应进行更为全面的风险评估和尽职调查。这不仅是为了保护自身的商业利益,也是为了维护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良好声誉。
稳定币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仍处于早期阶段,其监管框架也在不断演进。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美国在稳定币监管方面进一步的完善和调整,以平衡创新与风险控制。同时,包括欧盟的MiCA(加密资产市场)法规、中国香港地区的加密资产许可制度在内,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在积极探索数字资产的监管路径。这些都为我们理解和参与全球数字经济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下,中国的跨境从业者应持续关注国际数字货币和支付领域的最新动态,积极学习和适应新的监管环境。审慎评估稳定币在跨境贸易、支付和融资中的应用前景,并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制定稳健的风险管理策略。这不仅能帮助我们规避潜在风险,更能抓住数字经济带来的发展机遇,推动中国跨境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us-genius-act-trillion-stablecoin-risk.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