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联邦多部门严查新规!跨境出口合规挑战!

当前,美国联邦政府机构正在对一系列关键的信息收集要求进行审查,并向公众征集意见。这些审查涵盖了从消费者产品安全、农产品和动物产品进出口,到食品设施注册及海关边境管理等多个方面,其结果可能对全球尤其是中国的跨境贸易企业产生直接影响。
这些信息收集要求的定期审查是美国政府行政透明化和效率提升的体现,主要依据《1995年文件削减法案》(Paperwork Reduction Act of 1995, 简称PRA)。该法案旨在确保联邦机构的信息收集活动必要且有效,同时最大限度地减轻公众和企业的报告负担。因此,每一项信息收集的修订、延期或新增,都意味着相关法规和操作流程可能发生变化,值得跨境行业密切关注。
各联邦机构信息收集要求详解
一、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onsumer Product Safety Commission)
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正在审查并拟延长一项关于儿童产品第三方检测的要求。新媒网跨境了解到,这项规定要求制造商和进口商必须确保其儿童产品经过CPSC认可的第三方实验室检测,以证明产品符合所有适用的儿童产品安全规则(如铅含量、邻苯二甲酸盐、小部件等)。这项要求旨在保护儿童消费者,确保市场上产品的安全性。对于向美国出口儿童玩具、婴儿用品等产品的中国制造商和贸易商而言,第三方检测是进入美国市场的强制性门槛。这项审查的延长,意味着现有合规流程将继续有效,但也可能在未来带来检测标准或流程上的细微调整,需要企业持续关注CPSC的最新动态,以确保产品顺利通关和销售。
二、美国农业部(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美国农业部(USDA)正在审核一项新的活体动物和动物产品运输及进口许可证信息收集要求。这项新规的提出,通常是为了应对新的动物疫病风险、加强生物安全控制,或优化农产品贸易流程。USDA在动植物检疫方面的规定历来严格,旨在防止外来病虫害和动物疾病传入美国。对于涉及肉类、海鲜、乳制品以及活体动物等农产品贸易的中国出口商而言,新的许可证要求可能会增加额外的申报或审批环节,进一步细化进口条件。新媒网跨境获悉,这通常包括详细的来源地信息、健康证明、加工流程以及运输方式等,要求企业提供更为详尽的资料,以确保进口产品的安全可控。
三、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正在审查并拟延长两项关于食品设施注册的重要表格:
- FDA 3537表格,食品设施注册(Food Facility Registration): 这项注册是所有在美国境内生产、加工、包装或储存供人类或动物消费的食品的设施,以及所有向美国出口食品的外国设施的强制性要求。该注册需每两年更新一次。其核心目的是为了确保食品供应链的可追溯性,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食品召回)时能够迅速识别并联系相关设施。对于向美国出口各类食品、饮料、膳食补充剂等的中国企业来说,及时且准确地完成FDA设施注册是进入美国市场的基本前提。这项审查的延长,表明了FDA对食品安全源头管理的持续重视,企业需确保注册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 FDA 3537a表格,食品设施注册取消(Cancellation of Food Facility Registration): 这项表格用于已停止运营、不再向美国出口食品或不再符合注册条件的设施申请取消注册。及时取消不再适用的注册,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合规负担和潜在的监管问题。这项审查的延长同样强调了FDA对注册信息准确性和管理效率的要求,提醒企业在业务调整时,也需关注相关注册信息的更新与维护。
四、美国海关边境保护局(U.S. 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
美国海关边境保护局(CBP)是此次审查项目中涉及信息收集要求最多的机构,其多项表格和规定与跨境贸易的日常运营紧密相关,对中国进出口企业影响深远。
- 《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纺织品原产地证书(African Growth and Opportunity Act textile certificate of origin): 这项审查旨在评估AGOA项下纺织品原产地证书信息收集的有效性。虽然AGOA主要惠及非洲国家,但CBP对原产地证书的审查机制和管理方式,对所有享受贸易优惠待遇(如自由贸易协定)的货物都具有参考意义。它反映了CBP对原产地规则执行的严谨性,以及对提交文件准确性的要求。对于中国企业而言,理解CBP的原产地审查逻辑,有助于更有效地管理其他贸易协定下的原产地证明风险。
- 容器或持有物的原产国标记要求(Country of origin marking requirements for containers or holders): 这项要求规定了进口商品的外包装或容器必须清晰标明原产国。其目的是告知消费者商品的来源地,确保市场透明度。对于中国出口商而言,这直接影响产品的包装设计和标签印刷。任何标记不当都可能导致货物在美国港口被扣留,甚至需要重新贴标,增加额外的成本和延误。CBP对这项信息的审查,可能涉及对标记清晰度、耐久性或位置的新指导,企业应密切关注。
- CBP 26表格,船舶改道报告(Report of vessel diversion): 该表格用于船舶在原定航线或目的地发生变更时向CBP报告。这关系到美国水域内航运的安全和监管,确保CBP能及时掌握船舶动态,对于从事国际航运和物流的中国企业及合作伙伴而言,了解并遵守此类报告要求,是确保物流顺畅的重要一环。
- CBP 226表格,船舶海外维修或设备采购记录(Record of vessel foreign repair or equipment purchase): 这项表格要求船只在海外进行维修或购买设备时向CBP报告相关信息。其目的在于征收对外国维修或采购设备可能产生的关税。对于拥有国际航线船舶的公司来说,了解并正确申报这些信息至关重要,以避免潜在的关税纠纷或罚款。
- CBP 339A, 339C, 339V表格,用户费用(User fees): 这组表格涉及CBP向特定服务收取的用户费用。这些费用可能包括陆路、航空或海运乘客处理费、商船处理费等。CBP对这些表格的审查,可能会影响未来费用的调整或申报方式的变化,直接关系到进出口企业的运营成本。
- CBP 3171表格,卸货-装货-加班服务申请-许可证-特殊执照(Application-permit-special license unlading-lading-overtime services): 这项表格用于申请在非正常工作时间进行货物卸货、装货或其他特定海关服务。对于需要紧急处理货物或在特殊条件下进行作业的跨境物流企业而言,这项服务的申请和批准至关重要。审查的延长意味着CBP将继续对这类申请进行管理,但其审批流程或所需信息也可能根据反馈进行优化。
- CBP 4609表格,申请宽免或减轻罚没和罚款(Petition for remission or mitigation of forfeitures and penalties incurred): 当企业因违反海关规定而被处以罚款或货物被没收时,可提交此表格申请宽免或减轻处罚。新媒网跨境了解到,这项机制为企业提供了一定的申诉机会,以减轻不当或过高的处罚。这项审查的延长,提示企业应了解其权利和义务,并在面临海关处罚时,可利用此程序进行合理抗辩。
- CBP 7501表格,入境摘要(Entry summary): 这项表格的修订是所有CBP审查项目中对跨境贸易影响最为广泛且深远的之一。CBP 7501表格是进口商向CBP申报货物、计算关税和费用、并提供其他关键信息的官方文件。其修订可能意味着:
- 数据要求变化: 可能增加或修改所需申报的数据字段,例如更详细的商品描述、原产地信息、交易方身份等。
- 申报流程调整: 电子申报系统(如ACE)可能进行升级,要求申报人适应新的数据格式或提交方式。
- 合规性挑战: 任何数据要求或流程的变化,都可能对进口商和报关行的数据准备、系统对接和内部合规流程带来挑战,增加操作复杂性和潜在的错误风险。对于每年处理大量对美出口订单的中国企业而言,其美国进口商或代理人将直接受到影响,进而传导至出口端。
- 记录保存要求(Recordkeeping requirements): 海关要求进口商和相关方保存所有与进口交易相关的记录,以便CBP进行后续的审计和核查。这些记录包括但不限于商业发票、装箱单、提货单、原产地证明、支付记录等。对记录保存要求的审查,可能涉及对保存期限、保存格式(电子或纸质)、可访问性等方面的细化规定。企业需确保其内部系统和流程能够满足CBP的记录保存要求,以应对潜在的审计风险。
- 海关封志下运输(Transport under customs seal): 这项要求涉及货物在未完结海关手续的情况下,从一个CBP监管地点运输到另一个监管地点的过程(如保税运输)。货物在运输过程中需加上海关封志,以确保货物在未支付关税或未完成必要手续前不会被篡改。审查的延长,旨在确保该制度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于从事美国境内保税物流、转运或分拨业务的中国企业及合作伙伴来说,这直接关系到物流效率和合规性。
对中国跨境贸易企业的影响与应对
新媒网跨境认为,美国联邦机构的这些信息收集要求审查,虽然在表面上是行政程序,但其背后反映的是美国政府对消费者安全、国家生物安全、食品药品监管以及贸易合规的持续强化。对于中国跨境贸易企业而言,这并非简单的表格填写,而是关乎市场准入、运营成本和合规风险的战略性议题。
企业需要:
- 主动跟踪法规更新: 密切关注美国各联邦机构,尤其是CPSC、USDA、FDA和CBP发布的官方通知和最终规则,及时了解信息收集要求的具体修订内容。
- 评估合规影响: 针对自身业务所涉及的具体产品和环节,评估新规可能带来的合规成本、操作流程调整和潜在风险。
- 优化内部流程: 及时更新内部产品检测、生产记录、出口申报、食品设施注册、海关文件准备及记录保存等流程,确保符合最新要求。
- 加强与合作伙伴沟通: 与美国境内的进口商、报关行、物流服务商等合作伙伴保持紧密沟通,确保信息同步,共同应对潜在变化。
这些审查是美国监管体系常态化的一部分,但也为企业提供了参与政策制定和表达诉求的机会。通过积极了解和适应这些变化,中国跨境企业能够更好地规避风险,确保其产品和服务在美国市场的持续竞争力。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us-fed-new-rules-cross-border-compliance.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