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芯片关税或延期!跨境数十亿成本喘息!

2025-11-22Twitter/X

美国芯片关税或延期!跨境数十亿成本喘息!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半导体作为现代科技和工业的核心,其产业链的稳定与发展更是牵动着各方神经。近年来,围绕半导体产业的政策讨论日益增多,特别是在美国,关于是否对半导体产品征收关税的议题,成为了行业内外广泛关注的焦点。这不仅关系到美国本土制造业的未来,也对全球供应链,尤其是中国跨境行业构成了潜在影响。

自2025年初以来,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的政府已多次预警,半导体关税或将很快实施。这一系列信号让全球科技产业保持高度警惕,特别是在过去一年中,不可预测的关税政策已给众多企业带来了数十亿美元的额外成本。半导体关税被视为特朗普总统经济议程中的关键一环,其核心目标是通过提高进口材料和产品的成本,促使更多制造业回流美国本土。他曾在竞选活动中表示反对《芯片法案》,认为其为在美投资芯片制造的企业提供补贴是“糟糕透顶”的行为,主张通过征税来达到同样目标,并将《芯片法案》中“剩余资金”用于“减少债务”。

然而,随着2025年接近尾声,特朗普总统正面临来自各方的压力,要求他推迟半导体关税的实施。据外媒援引消息人士报道,现有迹象表明,他正在考虑做出让步。根据“两名直接了解此事的人士和一名听取了相关对话的第三名人士”透露,美国官员已私下告知行业和政府利益攸关者,半导体关税很可能会被推迟。另有消息人士指出,特朗普总统可能不愿征收可能动摇近期中美贸易缓和局面的关税。外媒还提及,在年终消费季期间宣布新关税,可能会增加热门消费电子产品的价格,这或许是特朗普总统犹豫的原因之一。近期,面对日益增长的消费者强烈反弹,特朗普总统已经下调了部分食品关税,在此背景下,若此时再征收新关税——可能导致笔记本电脑、游戏机和智能手机等产品价格上涨——无疑将对其本已偏低的民意支持率带来负面影响。

2025年4月,特朗普总统首次提出了高达100%的半导体关税威胁,这促使美国商务部对征收广泛芯片关税可能产生的经济和国家安全影响启动了一项调查。利益攸关方被给予30天时间发表意见,美国科技行业协会迅速行动,敦促特朗普总统避免征收大范围关税。这些协会警告称,此类关税恐将阻碍美国芯片制造业的发展,损害美国科技的全球竞争力,并扼杀创新。一些行业团体甚至建议,最好的政策是完全不征收芯片关税。

关税落地或将延期,产业迎来一丝喘息

对于那些因芯片关税可能延迟的传闻而感到些许宽慰的企业而言,特朗普总统是否会放弃他认为能确保美国成为全球领先半导体中心的广泛芯片关税计划,或许是一个充满诱惑的设想。但这并非完全不可能。回顾特朗普总统在其首个任期内,他曾威胁对进口汽车征收关税,但这些关税直到其现任任期才得以实施。就目前的半导体关税而言,如果特朗普总统顾虑到2026年中期选举的选票,他可能会错过采取行动的时机。

商务部的调查必须在2025年12月27日前完成,之后特朗普总统有90天的时间根据调查结果决定是否推进关税。他当然可以选择不采取任何行动,或者声称不认同调查结果,并寻求其他途径实施关税。但也有可能,他所属的共和党内部也会增加推迟关税的压力。据外媒报道,特朗普总统较低的民意支持率已在民意调查中对共和党造成影响,一些共和党人士正恳请特朗普总统在2026年与他们一同参与竞选活动,以避免中期选举的低迷表现。

对于科技公司而言,其目标是说服特朗普总统要么取消,要么针对性地窄化半导体关税的范围——最好能消除对下游产品征收关税的威胁,这可能导致科技公司为进口产品支付双重或三重税费。如果他们成功,2026年他们有望迎来更稳定的供应链,甚至可能从最高法院的裁决中获得数十亿美元的关税退款,前提是最高法院判定特朗普总统的“紧急互惠关税”违法。美国消费技术协会(CTA)首席执行官加里·夏皮罗出席了最高法院的口头辩论,他在社交媒体上指出,“自2025年初以来,企业高管们已不得不应对超过100项关税变动公告。”

夏皮罗表示:“我希望看到最高法院迅速做出裁决,为企业提供所需的确定性。”他在另一篇帖子中指出,关税“给企业带来了不确定性,扰乱了供应链,并导致了通货膨胀和消费者成本的上升”。在科技公司等待法院裁决结果以及特朗普总统对商务部调查结论的反应之际,不确定性依然存在。CTA国际贸易副总裁埃德·布日茨瓦告知外媒,CTA已建议科技公司保留其所有收据,并记录所有关税支付情况。

芯片关税或推高产品成本,影响广泛

对于外媒报道的特朗普总统可能调整宣布半导体关税时间表的消息,一位白宫官员未具体说明何处不准确,仅表示“这不属实”。一位商务部官员则称“没有变化”可供报告,并坚称“本届政府仍致力于将对国家和经济安全至关重要的制造业迁回美国”。但外媒报道称,这两位官员均未透露关税何时可能最终确定。商务部也未回应外媒关于公众何时能查阅其调查结果的请求。这种信息的不透明,进一步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

在提交给商务部的意见中,半导体行业协会(SIA)曾发出警告:“半导体芯片价格每上涨1美元,内嵌半导体的产品为维持其原有利润,其销售价格就必须上涨3美元。”这清晰地表明,半导体关税可能显著提高任何含芯片产品的价格,具体涨幅取决于关税税率高低。受影响的产品范围广泛,包括冰箱、汽车、视频游戏机、咖啡机、智能手机等。据估算,芯片关税可能给半导体行业带来超过10亿美元的成本。

然而,对半导体行业而言,更大的威胁在于,若美国制造芯片价格过高,可能使其在全球范围内难以与“以更低价格销售类似芯片的公司”竞争,SIA指出。此外,该协会还表示,“来自关税的更高投入成本”也可能“迫使国内公司将资金从研发中转移”,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总统希望扶持的美国企业可能迅速失去其领先优势。

与SIA的观点不谋而合,计算机与通信行业协会(CCIA)也向商务部警告称,“广泛的关税将大幅增加众多下游行业的投入成本,提高消费者开支,同时降低国内半导体生产商的收入,而这正是本次调查旨在保护的行业。”为避免损害美国关键产业,CCIA建议,若实施任何半导体关税,“应将重点窄化”至对国家防务至关重要且从“相关国家”采购的半导体及半导体制造设备。该协会还建议设立高风险和低风险类别,以便“低风险商品,例如从主要合作伙伴进口用于消费电子产品的商用级印刷电路板”,不会受到与保护美国国家安全关联不大的税收冲击。

CCIA预测,“如果政策干预措施未能精心校准,美国在半导体行业和下游行业的长期竞争力都可能受到严重损害,”并警告称,从小型企业到领先的人工智能公司,所有人都将感受到影响。

关税资金用途的争议与业界呼声

自2025年4月以来,特朗普总统一直声称芯片关税即将到来,并将其作为近期与韩国和瑞士达成协议中的筹码。但迄今为止,尽管一些国家已成功将税率谈判至15%的低水平,半导体行业及下游部门对于一旦宣布更广泛关税,将面临何种局面仍一无所知。避免所谓的关税叠加效应——即产品及其所用材料都需纳税——是SIA最大的诉求。

鉴于美国可能面临“深远后果”,如果芯片关税变得像互惠关税一样复杂和繁重,SIA“强烈”请求特朗普总统保持“尽可能简单的半导体关税制度”。SIA还希望特朗普总统考虑提供更多退税,例如退还“已出口产品中包含的进口零部件、组件和材料所支付的关税、税费及手续费”。SIA认为,这种政策“将确保美国在全球芯片技术领域保持领先地位”,通过确保所征收的关税“仍可用于投资扩大美国制造业产能和先进研发,而非上缴美国财政部”。

然而,特朗普总统提出的方案并非退款给企业,而是将关税作为红利分享,例如向中低收入家庭发放2000美元支票。但外媒采访的专家指出,这笔账算不过来,使得特朗普总统发放刺激支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他还曾建议,预计在2025年总共可带来1584亿美元收入的这笔资金,可以用于减少国家债务。

特朗普总统对《芯片法案》的不屑,将其视为对科技公司的“慷慨施舍”,使得他似乎不太可能主动退款给企业或提供新的激励措施。一些专家怀疑,即使最高法院发布此类命令,或者最高法院的裁决引发集体诉讼,他是否会轻易允许企业获得关税退款。CTA的夏皮罗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他“不确定”最高法院的案件会如何发展,但他希望判决能在2025年结束前公布。

与敦促特朗普总统简化半导体关税的行业团体一样,夏皮罗也表示,他希望特朗普总统能简化任何可能到来的退款流程。与此同时,CTA建议企业保留所有列明已支付关税的文件,以确保若特朗普总统惯用的关税制度被认定为非法,企业不会蒙受损失。夏皮罗说:“如果原告胜诉,我希望看到政府简化流程,确保零售商和进口商能迅速且尽量少地经历繁琐手续,获得关税退款。”

对于中国的跨境从业人员而言,美国半导体关税的走向无疑是一个需要密切关注的外部变量。无论最终政策如何落地,其对全球电子产品供应链、制造成本乃至终端消费市场都将产生深远影响。中国企业应保持战略定力,持续关注国际贸易政策变化,优化供应链布局,提升自身技术创新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在全球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灵活的应对策略和对市场动态的精准把握,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us-chip-tariffs-delay-billions-breather.html

评论(0)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2025年下半年,特朗普政府面临推迟半导体关税的压力。关税可能导致电子产品价格上涨,并影响美国半导体产业的全球竞争力。商务部正在调查关税的影响,行业协会呼吁简化关税制度或避免征收大范围关税。关税资金的用途也存在争议。
发布于 2025-11-22
查看人数 188
人民币汇率走势
CNY
亚马逊热销榜
共 0 SKU 上次更新 NaN:NaN:NaN
类目: 切换分类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
关注我们
NMedia
新媒网跨境发布
本站原创内容版权归作者及NMedia共同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