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澳协议投数十亿!40+关键矿产重塑跨境供应链

全球经济正加速迈入以高科技和绿色产业为驱动的新时代,关键矿产作为支撑这些产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从电动汽车的电池,到高端电子产品,再到可再生能源技术,关键矿产都是不可或缺的基石。因此,确保关键矿产供应链的稳定性和韧性,已成为各国保障经济安全和产业发展的共同战略选择。在此背景下,国际间围绕关键矿产供应的合作与布局,正受到全球市场的广泛关注。
2025年上半年,外媒报道,美国与日本达成了一项关于关键矿产和稀土供应保障的框架协议。这份非约束性文件,由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共同签署,旨在为两国国内产业提供至关重要的原材料保障。该协议描绘了一个战略性蓝图,重点在于通过投资和政策引导,共同构建一个兼具韧性与安全的关键矿产开采、选矿和加工网络。这不仅是对未来产业需求的前瞻性布局,也是对全球供应链变动的一种积极应对。
根据协议规划,在签署后的未来六个月内,即到2025年底前,两国将启动具体措施,甄选并资助一批能够向美国、日本及其他特定国家买家提供产品的项目。同期,双方还计划组织一场“采矿、矿产和金属投资部长级会议”,与利益相关方共同探讨优先投资领域。这表明两国在落实合作方面具备明确的时间表和行动路线,旨在将框架协议转化为具体的产业成果。
为确保合作的有效推进,美日两国已承诺设立一个“美日关键矿产供应安全快速响应小组”。该小组将由美国能源部长和日本经济产业大臣牵头,其主要职责包括:优先识别特定的关键矿产,研判并发现供应链中的潜在脆弱点,以及制定更快速的交付方案。这种机制的设计,旨在提高两国在关键矿产供应面临挑战时的响应速度和协调能力。此外,该框架协议还涵盖了其他多方面的合作内容,包括探索建立两国间的矿产互助储备机制、共同投资矿产回收再利用技术,以及在符合各自国家安全法律的前提下,协调和制定新的相关政策权限。这些举措共同构筑了一个多维度、全链条的关键矿产安全保障体系。
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汤姆·莫伦豪特在外媒评论中指出,这份新协议有助于避免美日两国在关键矿产战略上各自为政、缺乏协调的局面。他提到,目前包括美国、日本以及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欧盟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在投入巨资重建其各自破碎的供应链中的相同环节。如果缺乏有效的协调,这些干预措施可能会导致资源重复配置、成本不必要地膨胀,并最终使得供应链的脆弱性依然存在。这番见解强调了国际合作在构建高效、安全的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性,以及通过协调行动来优化资源配置的必要性。
从更宏观的背景来看,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此次会晤,发生在他原计划在韩国与中国领导人会晤的几天前。在全球关键矿产市场中,中国作为重要的生产国,在全球供应链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对于美国而言,构建一个更具韧性、多元化的供应网络,以保障其工业和经济安全,被视为一项重要的优先事项。而日本,尽管并非主要的战略矿产生产国,但其在稀土等关键矿产的供应上也面临挑战,约60%的稀土进口依赖于特定来源。在过去十余年间,日本一直在积极寻求降低这种依赖性,努力实现供应渠道的多元化。这份协议的签署,正体现了两国在各自战略考量下的协同行动。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日达成协议的2025年上半年,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也签署了一项独立的框架协议,旨在启动一项数十亿美元的合作倡议,共同发展关键矿产供应链。这项协议强调了公共和私人资本在关键矿产的开采和加工领域的联合投资。与日本的情况形成对比,澳大利亚是全球重要的矿产生产国,其境内开采的矿产中,有超过40种被美国地质调查局列为关键矿产。中国一直是澳大利亚矿石产品的重要买家。
| 区域/国家 | 主要角色与优势 | 与美国协议侧重点 |
|---|---|---|
| 日本 | 重要的技术与加工能力,而非主要矿产生产国。 | 供应链韧性、共同储备、技术合作、选矿加工。 |
| 澳大利亚 | 全球主要的矿产资源生产国,拥有丰富关键矿产储量。 | 联合投资采矿和初级加工,保障原材料供应。 |
| 中国 | 全球关键矿产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在部分领域有显著优势。 | (作为背景,非协议方) |
美日、美澳等一系列双边合作框架的建立,共同勾勒出全球关键矿产供应链正在经历深刻调整的图景。这些协议的签署,不仅是特定国家为保障自身工业和经济安全所采取的战略行动,更是全球范围内对关键矿产需求增长、供应稳定性挑战以及技术变革趋势的集体回应。
对于中国的跨境行业从业人员而言,这些国际动态无疑带来了新的考量与挑战,同时也蕴含着战略调整和发展的机遇。
挑战方面:
首先,全球供应链可能面临重塑。 随着美日、美澳等国加强合作,在关键矿产的采选、加工、精炼乃至回收等环节,可能会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和贸易网络。这可能导致传统关键矿产贸易路径发生变化,部分原材料的流向、交易模式及定价机制都可能随之调整,从而对中国企业现有的供应链布局带来冲击。
其次,市场竞争或将加剧。 随着更多国家加大对关键矿产领域的投资,特别是在提炼、加工和高端应用领域,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将日趋激烈。中国企业需要在技术创新、成本控制、产品多样性和市场服务方面持续提升竞争力,以应对来自国际同行的挑战。
再者,市场准入与合规要求可能提高。 随着各国纷纷将关键矿产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与环境、劳工、贸易壁垒以及技术标准相关的法规和政策,对跨境贸易和投资提出更高要求。中国企业在拓展海外市场时,需要更加关注并严格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和国际规范。
机遇方面:
首先,有助于加速国内产业的优化升级。 面对国际市场的新变化,中国企业可以借此契机,进一步加大在关键矿产提炼分离技术、材料科学以及高附加值产品开发方面的投入,推动国内产业链向高端迈进。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中国在全球关键矿产价值链中的地位。
其次,拓宽国际合作的新维度。 尽管存在竞争,但全球关键矿产供应链的复杂性决定了完全的“去风险化”难以实现。中国企业仍可积极探索与其他国家在技术研发、资源共享、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合作,以多元化的合作模式共同应对全球挑战,实现互利共赢。例如,在绿色采矿、矿产回收利用等环保领域,中国企业拥有独特的技术和经验,可以成为国际合作的重要伙伴。
此外,推动国内市场韧性建设。 国际环境的变化,也将促使中国企业更加注重国内市场的培育和内部供应链的优化。通过提高国内关键矿产的自给能力,发展本土循环经济,以及构建更加坚实的战略储备体系,从而增强国家整体的经济安全和产业韧性。
展望未来,全球关键矿产供应链的构建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先进的技术支持以及持续的国际合作。从矿产勘探到开采,从精炼加工到最终应用,每一个环节都充满挑战,且周期漫长。各国间的合作与竞争将持续交织,共同塑造着未来的全球矿产格局。
对于国内相关的跨境行业从业人员而言,面对当前全球关键矿产领域加速演变的新态势,保持战略定力至关重要。建议持续关注国际政策走向、技术创新趋势以及市场供需变化,深入研究各类双边和多边协议可能带来的影响。通过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和风险应对能力,优化全球化布局,积极寻求新的合作机会和发展空间,将外部挑战转化为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新媒网(公号: 新媒网跨境发布),是一个专业的跨境电商、游戏、支付、贸易和广告社区平台,为百万跨境人传递最新的海外淘金精准资讯情报。
本文来源:新媒网 https://nmedialink.com/posts/us-au-deal-40-minerals-reshapes-supply-chain.html








粤公网安备 44011302004783号 














评论(0)